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读后感_3500字

《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读后感3500字

本书是在《人类简史》的基础上,对人类发展命运的展望和思考。读完总的感觉是悲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变革的有利工具,而人类自身却终将被科技淘汰。机器将具备比人类更强大的逻辑能力,生物技术改造的生物将有比人类更轻便的形体,人类地位退化为类似动物的存在。作者在开篇提到,全书的观点都是基于现有研究的预测,并非预言,预测可帮助人类早早调整发展轨道,进而改变未来。书中很多东西给我带来震撼,有部分思想层面的东西尚未完全消化。整理全书概要如下:

1.人类新议题

一直以来,饥荒、瘟疫和战争是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今天这三个问题依然存在,但不再像以前那样让人类感觉束手无策,无法控制,人类的新议题转向战胜死亡,永久幸福和人成为神三个方向。

关于新议题,作者澄清了四点:这三个新议题是“人类整体”的议题,并非所有人都会参与;这是作者的一项历史预测,并非政治目标;预测不一定会实现;预测是基于现在讨论人类未来可选的道路,预测不是预言,预测经过讨论可以改变未来。

这三个议题,尤其是第三个,会给人带来莫名的不安,为什么不能刹车?因为各个领域专家各有所长,没有人可以了解整体,不知道刹车在哪;现代经济职能无止境增长,刹车就会崩溃,人类的发展的车轮只能继续前进。

2.智人征服世界

人类灭绝或驯化了其他生物,主宰了这个世界。但从本质上讲,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都是一套生物算法,情感和欲望帮助我们快速找到路径。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对自身定位的理念也有发展,这些发展并没有改变人类类同动物的本质。在农业时代前,狩猎采集者认为人与动物没有什么不同,人遵从泛灵论,认为存活需要与其他动物沟通协商。进入农业社会后,农民把动物从有情感值得尊重的生命降格为人类的资产,人类按照自己的需求驯化动物,甚至把人划分等级,低等级的人也被视为资产,在这个阶段,宗教承认人的主导地位,诸神负责在人类和生态系统之间调解。到了现代,人文主义认为人拥有独特的特质,人有灵魂和心灵,动物没有。

人类与动物到底有什么区别?作者认为任何动物都能认识主观现实和客观现实,人的特质在于能够掌控第三层现实,即互为主体。这种互为主体的现实,并不是依赖个人的信念或感受存在,而是依赖许多人的沟通而存在。基于互为现实,人类可以想象主体间的东西,如国家、公司、法律等,通过这些虚拟的故事,人类可以完成大规模协作,从而放大人类的力量,这是人类主宰世界的根本原因。

3.智人为世界赋予意义

纵观人类的历史,人类的强大伴随着虚构能力的增强。7万年前,认知革命让人类谈论想象的概念,如神、精灵和恶魔等,促成了几百人几千人的小规模合作。1.2万年前,农业革命为人类提供了物质基础,扩大和强化了人际网络。5000年前,苏美尔人发明了文字和货币,让人类突破了大脑处理数据的限制,文字让人以算法方式组织社会,增进协作,货币促进经济发展。虚构的故事强化了整体,忽视了个体,作为普通人应该学会区分虚构与真实,方法是遇到一个事物时,问“他是否会感觉痛苦”,因为真实实体会有痛苦,虚构实体没有,伴随着人类的发展,未来还会有更强大的虚构概念,更集权组织,我们应该时刻明晰,故事应该只是工具,不是目标。

到了现代,虚构已成为人类的基础和支柱,宗教曾是人类的主宰,科学正逐步入侵宗教的领地。科学与神话更像夫妻,进行了500年的婚姻咨询,仍未了解彼此。宗教不等价与迷信,宗教是一套无所不包的故事,能够为人类的法律、规范和价值观赋予高于人类的合法性,在这里,教、共产主义、自由主义都可视为一种宗教。科学要想打造可行的人类制度,必然需要宗教的协助,宗教最在乎的是秩序,他的目的就是创造和维持社会结构,科学最在乎的是力量,通过研究得到力量,以治疗疾病,征伐作战、生产食物。对现代历史更准确的看法,其实是科学与特定宗教达成协议的过程。

“现代”就是一份契约,本质就是人放弃意义,换取力量。

现代契约给了人类力量,但是,放弃意义后,人类社会秩序并未崩溃,是因为人文主义让人摆脱了人生无意义,存在无依据的困境。根据人文主义观点,人类必须从自己的内在体验找出意义,不仅是自己的意义还有整个宇宙的意义。人文主义不是对神失去信心,而是对人类更有信心。人文主义主要有三大分支,自由人文主义相信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拥有永不重复的体验。政治上,选民能做出最好的选择;经济上,顾客永远是对的;美学上,看的人觉得美,就是美;伦理方面,感觉对了,就去做吧;教育方面,自身思考,从内心可以找到所有答案。随着人文主义的社会公信度和政治理论与日俱增,人文主义形成两个截然不同的分支:社会人文主义(责怪自由人文主义过于注意自己的感觉,而忽视他人的感受,代表理论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和进化人文主义(认为各种体验的冲突在所难免,冲突可以促进自然选择,最适者胜出,代表者是纳粹)。

4.智人失去控制权

生命科学的种种发现,逐步推翻“人类拥有自由意志”的观点,人的选择不是生物预设就是随机,没有一块属于自由意志。科学实验将人分为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两种,体验自我是我们每时每刻的感受,没有记忆能力,叙事自我永远忙着将过去的丝丝缕缕编成故事,唤起记忆、讲故事、做重大决定。自由意志和个人的概念不受科学的支持。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的功用备受质疑。现代科学认为:

1)生物是算法。每种动物(包括智人)都是各种有机算法的,是数百万年进化自然选择的结果。

2)算法运作不受组成物质的影响。算盘的珠算无论是木质、铁质还是塑料,两个珠子加上两个珠子还是四个珠子。

3)没有理由相信非有机算法永远无法复制或超越有机算法。只要算法有效,以碳为载体或以硅为载体并无区别。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将会被替代,但人类整体仍有价值,个人不在作为权威,而是由外部算法来管理。在这种背景下,科技人文主义和数据主义作为新的科技宗教。科技人文主义认为,智人已成为历史,以后不再重要,应该运用科技创造出智神,一种更优秀的人类形式。在科技人文主义的驱动下,科技会打造新的意识形态,如医学越来越看重健康人的升级,而非治愈病人。数据主义认为,宇宙由数据流构成,任何现象或实体的价值就在对数据处理贡献,认为人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应该把接力棒传给完全不同的实体。最坚信数据主义的有两大学科,计算机和生物学。数据主义把全人类看做单一的数据处理系统,每个个人都是芯片。这样,整部历史的进程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方式提升效率:

1) 增加处理器数量。拥有10万人的城市,运算能力高于拥有1000人的村庄。

2)增加处理器的种类。处理器不同,运算和分析数据的方式就不同。如果单一系统拥有不同种类的处理器,就能增加其动力与创意。农民、祭司和医生对话中所产生的想法,可能是狩猎采集者之间怎么谈都不会谈到的。

3)增加处理器之间的连接。10个有贸易网络连接的城市,产出的经济、科技与社会创新高于10个孤立的城市。

4)增加现有连接的流通自由度。好比10个城市之间修建了道路,但是路上满是劫匪,商人或旅人难以通行,这条路的作用也会大打折扣。

基于这个理论。人类第一阶段的认知革命完成了大量智人连接成单一处理网络,建立了超乎其他人种和动物的关键优势。第二阶段从农业革命到发明了文字和金钱之前,让更多人生活在一起,形成密集的地方网络。第三阶段,发明文字和货币,人类合作拜托了离心力,让各个地方网络融合起来,形成城市和王国。最后一个阶段,大约始于1492年,人类开启全球互通。最后作者总结了三个重要事项以及对应的三个思考:

1)科学正逐渐聚合于一个无所不包的教条,也就是认为所有生物都是算法,而生命只是进行数据处理。那么,生物真的只是算法,而生命也真的只是数据处理吗?

2)智能正与意识脱钩。那么,智能和意识,哪一个才更有价值?

3)无意识但具备高度智能的算法,可能很快就会比我们更了解自己。等到无意识但具备高度智能的算法比我们跟了解我们自己时,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将会有怎样的变化?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10/31631.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