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我不过低配的人生》读后感_1600字

《我不过低配的人生》读后感1600字

《不过低配的人生》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作者就生活职场学习思考方面,提供一些他的建议和感悟。
这是一本鸡汤书,毋庸置疑。我本不喜欢读这类型的书,但读这类书有一个好处是,阅读速度特别快。所以读这本书花五六个小时,我觉得非常值得。
现在网络鸡汤太泛滥,所以要很有选择性针对性的吸取或剔除。这本书的作者似乎很有争议,但是有争议的人大抵也经受住了一些市场考验,有很多经验是值得人思考和学习的。且不是每个他人提供的建议都能放之四海皆准的,当成与一位长辈聊天来看这本书也是不错。
譬如以下几点感悟,让我觉得很有收获。
一、教育的本质相当一部分不是知识,知识不等于智慧。按照雾满拦江的话来说,教育应该让孩子人格饱满,具备自由精神,从以自我为自我中心向社会化人格转变。
对于一个浸淫在传统教育观念里的我来说,我越发能体会到,知识远不能与智慧匹配。知识只是房子的装饰,而品德是否健全和人格是否饱满才是地基。有很多人满腹经纶著作等身,但是也可能心胸狭隘偏见异常;有很多孩子接受着最好的十八般武艺教育,却可能自卑不能抵御挫折。
这都源于学知识学偏了,或不全。学习这个课题,还是得放在人生里,而不是书本里,是在自身装载肉体和思想的这个容器里,而不是在字里行间里。学习不只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还需要主动的解决问题。这一能力我觉得自己很缺乏。
二、自己需要被他人懂得。没错,不是强调理解他人,而是强调让自己被他人懂得,至少为此付出时一些努力。
因为,自己被他人理解,那我们就能感觉到更多的慈悲。自己感受到慈悲了,那自己也就柔软了,也就可以给他人提供更多的善意了。
很多的冷漠就是因为自己不被理解,或不理解他人铸成。 当然,我并不提倡张牙舞爪的费尽心力的需要别人理解自己的任何想法,但我也不是很赞成爱谁谁的态度,这都很极端,我比较喜欢这个被他人理解后的逻辑和结果。
被理解和享受自己,与 女人努力独立和男人被宠这个事儿是一样的,正相关系数较之于负相关系数,可能性更大。不冲突,不矛盾。
再者,愿意让自己被他人理解,应该更会理解他人。比如,我势利功利型的人,觉得面目可憎,但想想,都是为了生存,又有什么不可原谅呢。我的冷漠并不比他们的功利高贵到哪里去。
三、终其一生,我们也只是为了修补自己人格或心理上的缺陷。很多人说,人生不过是一场修行,大概是“修补说”的文艺版。
我看到一句话,说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是自律和充实。这个问题有很多答案,“你赋予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还有之前看到的,为他人做出贡献奉献意义 等类似答案,但“自律充实说”突然就抓住了我的眼球。
接地气,有明确方向,且更平易近人,更朴实动人更能引起我共鸣。
为什么呢?一个想着为他人建立意义的人从哪里得到他想要的力量呢?到头来来还是看自己有个怎样的“人格体制”,是精神丰盈的还是思考残疾的,。放荡形骸的人嘴边再怎么有崇高的理想,心里也是空的像马蜂窝,数不清的洞。
结语
总之,这本书传达的三观很正,都是些我们想做却做不到的准则,但我仍旧需要这些东西时不时的来清醒一下我们逐渐膨胀炽热的冷漠与假装无视。
之前有看到一个问题:怎样的价值观才是最好的?有人答曰:其实普世的价值观就是好的。
为什么?可能最普世的价值观才会给我们最少的烦恼,引起我们最少的思考。
之前朋友发给我一位学者的话:三流知识分子眼里只有价值观和道德制高点,二流知识分子眼里有理论模型,只有第一流的知识分子才知道真实世界比理论模型复杂得多。
我们的高度,还远没有达到思考一些我们现实框架以外的事。任何事情的面目都有我们不想看到或没有看到的那一维度。比如马基雅维利的《君王论》一些观点,我们大众肯定会批判,但是放在权谋和政治的层面上,我就不知道答案了!
还是多吸取一些正能量吧,下盘会稳!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10/32321.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