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读后感_1400字

《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读后感1400字

思维逻辑:成大事者不纠结(罗振天)

第一章

【张廷玉】做了五十年官,掌管军机处24年,政绩稳定,在中国古代大臣中很少有。康熙时期就收到重用,后来雍正称他为左膀右臂。第一他不贪财,为人清廉不看重面子,在别的官员面前不会讨论自己的功绩,也不会跟皇帝争后世之名。第二,这个人非常注意细节,朝廷大大小小的官员他都了如指掌,就像是皇帝的一本活字典。

乾隆时期,张廷玉没落,因为他老了脑子不清晰做了一些糊涂事。

【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晚清的中兴名臣。他性格非常稳重,处事就事论事,带兵“结硬寨,打呆仗”,左宗棠说他“每苦钝滞”,但其实就是因为曾国藩的稳重才平定了太平天国。在这里一定要注意就事论事的处事原则,做好当下,别想太多。曾国藩: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忘不恋。

第二章

【拿破仑三世】

拿破仑取得非凡成就,但他的侄子三世取得成就后因太想恢复拿破仑时代辉煌而不能做出最好的决断,最后带着拿破仑家族荣誉进入历史。所以做大事要懂得不拘泥于小利,要懂得牺牲。

【卢梭】

虽然是文豪,但一生平淡,与伏尔泰的一生交集说明道不同不相为谋,你混得好,别人不一定看的惯你。卢梭的优点是不嫌吃苦、懂得捕捉机会。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做人要有可以养活自己的技能,要懂得捉住机会,还要学会找到自己的市场。

第三章

【嘉庆皇帝】

嘉庆皇帝性格决绝,对自己要求高,称得上英明伟大。可惜晚年因国家艰苦而失去自己的主意,可见做什么事什么人所处的环境也很重要。在任何环境中更重要的是有自己的主见。

【李鸿章】

李鸿章看住当下,做当下该做的事情。不沉迷于过往恩怨(左宗棠)。不跟历史叫板,不跟未来较劲(张之洞)。不为人际关系绑定(翁同龢)。我们在人生中要过好当下,不要太担忧未来,也不要太沉迷于过去。

第四章

【雍正】在位13年,创立了很多制度。比较有个性的一个皇帝,对身边的人好,也要求身边的人必须对自己更加好,如果不,就往死里整,比如说年羹尧。不管是什么感情,都不应该去进行感情绑架,比如:我爱你,可管你什么事呢,就算你不爱我也很正常,我不会因你不爱我而纠结。真正的自由主义,是不强制自己也不强制别人。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内心的豁达,而不是表面“无拘无束”。

【甘地】

甘地虽然道德高尚,但现在看来,他有一个弱点就是有些道德绑架。你的观点也许对的很,但你的观点对别人解决自身问题可能用处不大。现代化进程中出现很多问题是正常的,只有不断将现代化进行下去,才能慢慢客服这些出现的问题。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我们应该多对比,眼界放宽,眼光放高。

第五章

【隋炀帝】的帝国蓝图。中国书本历史的很多记载都是胡说八道荒唐得很,尤其是教科书的荒谬。对历史问题和历史人物的理解还是应该抱有多元观点吧。生活中对人和事也应该这样。

【屋大维和凯撒】凯撒被刺杀后继承人屋大维上台,慢慢权衡各方面势力,眼光比较长远,定好了制度、规矩不准耍赖,他懂得构建成功的必备因素,比如说目标、决心、手段、共同利益、设计制度的能力、崇高的声望。

第六章

【曾国藩】终于知道曾国藩为什么名声这么好了。虽然早年的曾国藩喜欢用自己的道德标准要求别人,处事不够圆滑,但后来慢慢心性大变,做到了内贤外王,意思就是说对自己和家人要求高,但在做事的时候非常通达圆滑,甚至会收一点点贿赂以至于不给人难看,处事圆滑这一点很值得学习。还有他自身的道德标准确实让人佩服,比如姿态放低,律己严、责人宽,不给人难堪,教育子女独立。很让人佩服。

【胡适】多务实少废话。独来独往独立思考。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10/32493.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