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人间采蜜记:李银河自传》读后感_1300字

《人间采蜜记:李银河自传》读后感1300字

我因对王小波的钟爱,爱屋及乌的转移到对李银河的关注。通过几本能找到的小书看到了人性中很微妙而又美的东西——纯真、善良、智慧、勇气……更重要的是出于自然的随性和赤诚。正如序言里所说“人间如花丛,我只是从中采撷一点点精华,对其他的一切不去理睬。一生只有短暂的几十年,要好好享用自己的生命。自由奔放,随心所欲。”

之前所读《中国女性的和婚姻》,李从社会学角度介绍了中国女性,特别是文革后(50-80年代)出身的女性的婚姻爱情。把枯燥的科学论文以故事的方式(案例)表达。从中还能看到的是一种尊重和包容——对不同性别和性取向、性态度、方式的客观理解和认同,不排斥不偏爱。

《爱你就像爱生命》作为夫妇两人的爱情记忆,李银河把它整理出版,我们应该而且一定会感动庆幸。它让我们看到了两个自由的灵魂弹奏在五线谱上最天真、最愉悦、最真切的爱情曲。

他们的相遇因一本《绿毛水怪》,“虽然手法还相当幼稚,但是其中却有什么东西深深地拨动了我的心弦。”第二次见面(第一次单独见面)小波就表白心迹。“你看我怎么样?”他这句话既透着点无赖气息,又显示出他咄咄逼人的自信和无比的纯真。没有多余的解释,也没有花里胡哨的烂漫。直接而真诚、简单而深刻。

“小波这个人浪漫到骨子里,所以他才能对所有世俗所谓的“条件”不屑一顾,直截了当凭感觉追求我。”我们羡慕王李的爱情,而又深深地被世俗捆绑,或自愿或被动都是无能懦弱的,又怎么敢说“世间没有了爱”。“从世俗的眼光看,一切“条件”都对他相当不利,我们俩根本不可能走到一起”这在两个人的家庭和各自的社会地位中能看到差距真不是一丁半点,也难怪在《王小波十年祭》小波的岳母还“颇有微词”的抱怨这个女婿拐骗了宝贝女儿。

那为什么两人还能走到一起呢?

在《海外生活》里有这样一段话“人的物质需求相差不大,满足了基本需要之外的供给对我来说没有意义。更有意义的是精神的享受——深入心扉的情感、清澈有力的思想,以及所有的虚构之美,包括音乐、美术、戏剧以至优雅的生活。”

不论所职各种工作,生计所需的那点儿物质太容易满足,也是最难满足的。我们常人都抱定“出人头地”的物质极大的满足,还哪里有精力去追求精神的满足。我毫不排斥人,特别是一个男人应该努力工作养家糊口,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的正当理由。“一箪食一豆羹”足矣。

小波去世已有20年,我们还在怀念他,并且有“前仆后继”的读者追随他,读《时代三部曲》读《沉默的大多数》,我们惋惜一个人生导师的去世,但这都不足以与作为妻子的李银河相比。他们不但是知音,也是爱!“我这一生仅仅得到了他的爱就足够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痛苦磨难,小波从年轻时代起就给了我这份至死不渝的爱,这就是我最好的报酬。我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了。”

真爱如斯,真爱如此。纵使我还少年,但还是不敢去幻想渴求能有如此深沉、纯洁、无私的爱。

“人们爱看虚构的悲欢离合,更爱看真实发生的人生故事。”虚构的可以满足幻想,但唯有真实的故事可以带来“身临其境”的真真切切,它的每一滴泪、每一滴血都是如此的真实,感同身受。而这样的作品很少。毕竟,我们有很多难以启齿的柔弱。

冬瓜2017/6/18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10/32527.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