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_3500字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3500字

集百家融会贯通,解大义醍醐灌顶。

这句话是我读完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简史》后最大的感受,本书非常客观的阐明关于中国哲学的几个问题,一是哲学流派的起源与发展,二是哲学流派相互之间的关联与区别,三是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及区别,对学习哲学的意义,如何学习哲学,学习哲学的哪些内容也有所涉及。

一、中国哲学的精神

哲学思想依赖于政治和历史环境,“他的哲学简直可以说是他的传记”,中国哲学是在宗族伦理的文化精神中发展起来的。

中国哲学的精神,是出世入世的统一。

“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所谓出世哲学,是感悟自身、超越道德、实现宇宙大同的理想主义精神,将对自然的热爱提升到极致。所谓入世哲学,是以“内圣外王”为终极目标的实用主义精神,在人伦世务中追求道德价值的完备,修养至圣;在推己及人中发挥社会功用成就,政行王道。不论出世入世,都体现出中国人在厚重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人生价值,人与自然、宇宙关系的深刻思考。

中国哲学的精神,源于农耕文化孕育。

直至今天,中国仍然是典型的农业国家,农业为本,商业是末,重本轻末是农耕文化的固有思维,古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耕耘在同一块土地上,斗转星移,春种秋收,祖祖辈辈善于从历史过往经验中寻找、探索并解决当前、未来精神世界中的困惑,哲学先祖们常常叹息世风之下、人心不古多出于此,孔子从文王周公处寻求致圣标准,孟子把尧舜立为道德典范,墨家推崇大禹治乱,道家更是追本溯源,提升到伏羲神农播种人类火种的高度。

中国哲学的精神,明晰不足暗示有余。

“道可道,非常道”,言有尽而意无穷,能够说出的已经着了相,中国哲学的方是直觉,是所见所感中的自我暗示,当头棒喝或者立地成佛,归根结底是一个“悟”字,条理清晰的逻辑归纳演绎,不符合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

二、以“六家”思想为主体的百家争鸣

文化的快速发展造就思想的激烈碰撞,诸子百家争奇斗艳,在中国哲学史上蔚为壮观。

一是经典流派的思想内涵。

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孔子注重举正名,施仁义,奉行忠恕之道推己及人,解决了道德是什么的问题。孟子薪火相传,立碑性善说、四端说,将孔子精神发扬光大,解决了道德为什么的问题。

墨家者流盖出于武士,以“兼爱”为价值观核心,主张运用宗教手段固化天帝爱人思想控制民众,运用政治手段加强制度建设“上同而不做”约束民众。

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顾名思义,出发点是全生避害,按先后时期分为三个阶段。杨朱强调“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是轻物重生的为我思想,即无用之用不善不恶,人人遵规守纪不越界,则天下太平井然有序。老子闻名于《道德经》,他的思想就是思索思想本身,在研究宇宙万物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有生于无,从有名至无名,超越了道德善恶,实现天人合一。庄子在厘清相对幸福与绝对幸福的过程中,强调认命,与道合一,达到人与宇宙的同一,他把人与天同化的境界分为三层,初层是局部片面的原始无知状态,中层是“照之天下”,即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知识阅历丰富状态,顶层是“不知之知”的返璞归真的精神化境。

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重名而不重实是名家的思想特点,辨析名与实的区别,是名家的主要任务,从“白马非马”、“离坚白之辨”等事例看出,实是可以感觉到的,具有相对性,是形象之内的某种经验;名是可以思考发现的,具有绝对性,是形象之外的共相,它以某类具体事物为外延,以此类共有的属性为内涵。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他们以术数为研究方式,逐步放弃对超自然力的信仰,形成用自然力解释宇宙的科学,认为阴阳是宇宙的起源,五行构成全宇宙系统关联的机械结构。

法家者流盖出于法述之士,立派之初,法家鼓吹用法术治理国家,随着思想的发展,褪去了超现实的宗教迷信色彩,出现以极权主义为代表的组织和领导管理学科理论,包括以法律法规为原则的法,以用人艺术、政治手腕为原则的术,以及以掌控权利,树立威信为原则的势,用法家代表韩非子的话说,“这三者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

二是相互之间的区别联系。

儒家与墨家的根本分歧在于,儒家认为仁是从人性内部自然发展的,墨家认为兼爱外部附加于人,但是以荀子为代表的后期儒家提倡的“欲不穷于物,物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的观点,与后期墨家的功利主义哲学不谋而合。儒家与道家的矛盾,在原理上“儒家知其末而不知其本,道家知其本而不知其末”,在思想上道家抨击儒家倡导的仁义礼信是道的退化,“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在政治中儒家的“行王道”与道家的无为而为,冲突根源是出世与入世的价值观念,不过,儒家追寻的中庸之道,与道家老子“反者道之动”的观念是一致的,认为物极必反,过犹不及。儒家与法家也在各自发展中出现思想的融合,由早期“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约定俗成,演变为儒家将道德礼仪下放至平民的理想主义,法家将法律标准上升至贵族的现实主义,共同点是实现人人平等,实质上是历史和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儒家对名家的批判表现在,儒家认为实是具体的个别的,名是抽象的一般的,名家诡辩的“白马非马”是错误的用个别代替一般。墨家与道家在“有限论”的认识上高度一致,他们认为每个人的观点都是片面的,驳斥名家对名的认知只是自家的片面之词,辩者与人争辩本身就是知识,何谈不知,远未达到“不知之知”的格局。

三是后期历史阶段的发展。

随着印度佛教的传入,本土道教的兴起以及明朝以后儒家的发展,中国哲学文化进入融合创新、枝叶共生的新阶段。佛道相互作用出现禅宗思想,讲究心业因果、生死轮回,在日常修行中觉悟,达到梦寐以求的涅槃三境界:俗谛有无境、真谛非无非有境、非心非佛境,读书至此,终于明白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的意义,可以解释为坐忘三境界:忘了、忘了我忘了、什么也不能说了。在本书结尾,冯友兰先生也有对第三层境界的回味渴望之意,他说到“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儒家对禅宗、道家、道教思想的吸纳借鉴,产生“宇宙发生论”的观点,进而分化为以程朱学派为代表的理学和以陆王学派为代表的心学,理学强调性为理,是一般抽象规律,气为心,是个别具体现象,先有理再有气,有没有气都有理,简而言之,理是永恒的普遍规律,气是遵循规律的实践活动。但是王守仁认为,理和心是一致的,宇宙是精神整体的经验世界,不存在未知的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明明德。

三、中西方哲学思维的区别与联系

一是农耕文化与城邦文化的影响。

农耕文化对中国哲学的重要意义,实际上除法家以外,其他各家均坚持历史退化论,在回望历史中解决当下的问题,直到欧美现代化侵入,改变农耕经济基础为止。城邦文化是围绕城市商业,在生意买卖数学计算中发展起来的,运用假设的方,主要研究存在的、具体的事物,两者之间也可以解释为陆地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差别。

二是形而上学的同质观点。

《易传》中指出三点,即宇宙中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的一切,是一个自然序列的连续链条;演变过程中每个事物都包含自己的否定;“物不可穷也”。与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普遍联系观点、一分为二观点和永恒发展观点一致。

三是中负西正的差异。

负是试图消除区别,告诉我们它的对象不是什么;正是做出区别,告诉我们它的区别是什么,西方哲学的正,极大的补充深化了中国哲学对负的理解和运用。

四、学习哲学的体悟

人的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四层,前两层为自然,后两层为精神,学习哲学的意义在于,摆脱肉体凡胎对人类的天然桎梏,在精神的世界中御天地六气,观日月星辰,生生不息永恒虚空。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11/33308.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