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读后感1500字
首先研究日本的原因是:
二战后美国要与日本打交道,而对日本的文化和习惯几乎一无所知。
这一点在本书最开始和最结尾都有明显的说明。
所探讨的是:
本书所要探讨的是,究竟什么样的因素使日本民族成为日本。
核心思想是 等级与秩序 ——各就其位
是战争原因,也是日常生活中的潜意识,一切都应该有自己合适的位置,各司其所。
精神战胜一切 是实现的途径,即精神就是一切(虽然物质也很重要,但是次要的),其中精神层面更多以对忠诚为基础。
举例:
精神战胜死亡传闻被很多人相信,死亡是精神的胜利而很少在战争中需要医生。
俘虏一般拒不投降,然而一旦投降就完全倒戈帮助盟军。
得出结论:
但日本人的行为准则好像就是这样:择定一条道路便全力以赴,如果失败,就另作打算。
日本人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等级与秩序
等级与秩序体现在他们的家庭、政府、礼仪等各个方面。这一点深入人心:美国人认为平等是最高道德,日本人追求每个人(国家)各就其位。
对于不同的人行不同的礼仪。
对于不同的人,说不一样的用词(多个「你」)
大家族观念淡薄,但家庭内部等级森严。
古代制度:贱民、农民工人商人、武士、大名、将军
细致和烦琐的等级制度就意味着安全和稳定,只要在规定的范围内,严格履行自己的义务,这个世界就值得他们信赖
从制度方面了解:
明治维新。商人与武士联合推翻幕府同志。新政府推行自上而下的不得人心的改革使得日本发生变化。
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日本的各个方面情况:
政治制度(中央、地方)
宗教
经济与工业
各个领域都遵循着等级制度(各安其分)。
道德
恩:皇恩、父母之恩、师恩、对自己施恩的恩人(六章)
报恩: 义务:忠、孝、工作。(七章) 道义:对社会的道义(八章)、自身的名誉(九章)
(由于道德语言描述上的困难性、和文化的差异性,作者用了较大篇幅来对以上各个层面进行描述,包含了大量例证。)
日常生活(人情):
喜欢洗澡,不重视睡觉,性,爱情和婚姻,吃饭与喝酒。
以上:忠、孝、道义、仁(完全不同于中国的仁)、人情,这五个方面体现出日本人的人生观。这几个方面之间会有冲突,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界定的。(11章)又引出:诚、自重、知耻的含义。
自我修养中的圆熟、修炼、进入无我(像死人一样)。
儿童:
日本人的人生轨迹与美国人的正好相反,是很明显的浅底U字形曲线。他们国家的老人小孩是最自由、最任意的,小孩长大了,约束也就多了,结婚前后个人自由度是最低的
同时 也有男孩女孩的差异等等。
落脚点:投降后的日本人,为管理战后的日本提供参考价值。
————分割线————
1. 作者是文化人类学家,对于社会制度有着独到的看法。
人才问题的本身,不在于他们出身于哪个阶级,隐藏着什么样的家庭背景,而在于他们自身为什么能如此聪明干练,并敢于将一些新事物付诸实践
而国家之间最大的不同,则是所谓的民主到底是怎么样的,达到了一种什么程度,需要付出多少责任,国家对地方的管理存在多大的自由空间,能否对整个地方共同体负责,或者国家会不会被地方势力所垄断,以至危害社会公共安全和利益。
2. 对日本的了解仅仅限于电视新闻中关于日本的负面新闻、动漫两个方面。我们总以为日本文化是从中国古代学习过去的,然而学习跟学习有很大差别,他们只学习对于自己适用的那个方面。很明显的一个例证就是关于「仁」的理解。
3. 要全面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很困难的。如果缺乏科学方法和足够多的数据很难做出全面的理解。这本书让我们对日本的大到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小到生活细节家长里短,都有体系性的认识。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11/33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