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浮生六记》读后感_1800字

《浮生六记》读后感1800字

如果你不知道沈复,还记得语文课本有篇《童年记趣》吗?“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还把蚊子比作鹤群,喷烟造势的那货(⊙o⊙)我在书架上放了两个版本,一本是张佳玮的译本,一本是下面注了部分解读的文言文版。推荐能接受文言文的朋友在有耐心的时候看原本,搭配着注解,也能看个大概,更能体会此文妙处。我只粗略看了前三卷,第一卷闺房之乐看的稍仔细一些,后面芸过世后的内容就没再看。给个四星的评价吧,雨季的晚上闲来无事,开一盏台灯静静看着,颇有一番滋味。自知才疏学浅,还是想记录一下拙见。这篇读后感在粗看完前两卷后就写成了,补看第三卷后发现我文意上有所曲解,遂加以修改,虽然现在还是一篇烂文,各位看官,记录和交流为主,有错轻拍呀。我才不会说原文里我把话桑麻打成了话桑拿╮(╯▽╰)╭

先啰嗦几句我看这本书的契机吧。以前只知沈复,浮生六记这个名字见过太多次了,却不知是一本书的名字(原谅我没有文化),后来知道了,在繁忙中也忘记找来读一读。直到昨天我在看诗经的时候,微信读书系统推送给我,一看是它,便毫不犹豫点进去看了。我一直都喜欢看生活类的文章,觉得空讲大道理和心情是很虚的,人生在世,你定要有所凭借,从生活中窥得此人的品性乃至生活人生轨迹。作者和芸俨然是豁达、颇有生活情趣和共同话题的,在那个还是保守的年代是多么可贵,身边的佳人是自己所求,不仅勤能持家,亦能比肩与你共诗词赏花。读到夫妻俩谈论茉莉是小人的那节内容不禁微笑,感受到了他们新婚生活的甜蜜;后又读到夫妻二人和义妹王一起捡石头那段,不禁大笑,芸是聪慧的,夫妇二人太有趣了。

其实在这些关于他们的性格和甜蜜的生活描述中,我也隐约料到了芸早逝的原因,作者父亲豁达广交,儿子效父,所以这家早晚有衰败迹象,世人哪能不食人间烟火,风花雪月又填不饱肚子。不过对于他们离家租房的困顿生活,还能苦中作乐,我也是表示钦佩的。于此私心觉得芸显然是一位上得厅堂又下得厨房的好女人,作者并不是一位多么负责能干的丈夫。夫妻俩先是被父母怀疑讨厌,离家索居,后经历被骗,被负,芸旧疾复发,转而病情加重,又因生活困顿条件有限,所以最终香消玉殒。看到作者感慨“恩爱夫妻不到头”的时候,我内心想如果生活顺心的话,芸哪至于如此啊,应该是“贫贱夫妻百事哀”才对。

相信很多女性朋友,在看到芸执意要给作者纳妾的时候肯定不能理解,我也是不能接受。但是我们无法以现代人的思想来看当时女子的想法,而且男人还多数是有劣根性的,如果条件允许,谁不想佳人三两拥在怀。。。芸虽然聪慧能干,知书达理,但骨子里还是一位传统的遵从三从四德的女性。她可能是怕纵使当下夫妻甜如蜜,将来男人也有变心的时候,或者公婆从家业和开枝散叶的角度令其娶妾,还不如自己找一个能够三人有共同情趣的女子呢,像她所言“有貌有才有韵”。或许芸再洒脱一点,一生一世一双人,就能够和夫君共白头了。就像我看的有些古言情小说女主一样,就算别人认为不给夫君纳妾是善妒、犯了七出之罪,也不与他人共享丈夫。

然而芸终究是早逝了。作者在经历了丧妻、丧父之痛,又痛失和芸唯一的爱子。幸而作者有一铁哥们琢堂,在夫妻俩困顿的时候曾出手相助,芸去世的时候又来帮衬,作者被弟弟背义排挤的时候,这位铁哥们也有倾囊相助,甚至在作者爱子去世后,送来一名小妾延绵子嗣。作者原文是这么写的“芸仅一子,不得延其嗣续耶?琢堂闻之,亦为之浩叹,赠余一小妾,重入春梦。”【ps:反正第一卷里他一直都是长吁短叹感叹芸早逝的,文人墨客大抵如此吧 ,要不然哪来那么多写给小妾歌妓的诗词留世(ง •̀_•́)ง 】

因沈复坎坷不幸的经历和曹雪芹颇为相似,所以《浮生六记》也有“小红楼梦”之称。我在看的时候想起的却是明朝归有光写的《项脊轩志》。同样是跟妻子琴瑟和鸣,家道中落,妻子早逝。“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话语初看朴素,越琢磨,越在脑海难以忘怀,文中其他内容都早已忘却了。还有很多著名的古诗词也有类似的表达,在此就不赘述了。

“从此扰扰攘攘,又不知梦醒何时”,唯愿与你,从天光乍破,到暮雪白头。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11/33435.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