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增订本)》读后感_1800字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增订本)》读后感1800字

这本书本不在我2019的书单里,但是看到这本书出现在我的首页的时候,我突然有一种很难受的感觉。在杨绛先生离世的时候,我才开始了解她,才看了她写的《我们仨》,正因为我看的时候她已经离世,我当时只感到了失落,没有大悲。可是,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的时候,却难以释怀,这种感情真的很微妙。

书整体分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写她“走到人生边上”以后,总结出来的她思考的一些问题以及她的看法。

读这一部分的时候我很有同感,不是针对问题,而是会和她一样有写下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一些思考的冲动。她大致思考的是灵魂、价值、人性方面的问题,这源自于她的女儿、丈夫相继去世以后,她全心投入到哲学领域而有的体验,现在的我看的还不是很懂,这也为以后再看有了准备。

其实,对一个人来说,经历一个世纪的变化,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这可能源自于归属感或者是孤独感,而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我喜欢的杨绛,才有了我佩服和羡慕的淡然和坚韧。

第二部分是写一些与她有关的人物故事,由此我也可以从中看到她的生活,了解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她与劳神父和温先生的相处中,我看出来她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但是她的听话不等于没有自己的思想,在她看来,听话和忍让更能让她享受到自由。在处理家里的“火灾”的时候,她表现的很镇定和冷静,但是其实她也是最害怕的人。通过这些小的细节描写,我越发喜欢她了,她是一个内心世界丰富,外在却淡如水的一个人。

原文摘抄:

细细想来,我这也忍,那也忍,无非为了保持内心 的自由,内心的平静。
我穿了“隐身衣”,别人看不见我,我却看得见别人,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这样,我就可以追求自由,张扬个性。所以我说,含忍和自由是辩证的统一。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

在她讲论语、讲佛经的时候,虽然我不懂,没看过,但也被她见得觉得有了趣味,也难怪她翻译的文学作品受到这么多人的喜欢。

第三部分是关于她的采访:

她提出了她的爱情观。她以一个大小姐的身份嫁到一个穷学生家里成为家庭妇女,却不觉得丝毫委屈,她的回答是抗战时期在上海,生活艰难,从大小姐到老妈子,对我来说,角色变化而已,很自然,并不感觉委屈。为什么,因为爱,出于对丈夫的爱。我爱丈夫,胜过自己。这种爱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相互理解,才有自觉的相互支持。

我欣赏两种爱情,一种是可以共同进步的,就像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侧耳倾听》,另一种是被对方某种才华而吸引住的,就像杰伦和昆凌。所以我很羡慕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故事。

她也教导我们年轻人要多吃苦,她说:因为艰苦孕育智慧,没有经过艰难困苦,不知道人生的道路多么坎坷。我理解的是,我们要多经历,多感受,这样才知道世界之大,才会心存敬畏,才会真正的保持一颗谦卑的心。杨绛经历了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太多变动了,很多时候,她都无法左右一些事情,只能接受,接受地多了,人自然就知道如何和社会相处,如何达到内心的平衡。

最后是她面对死亡的态度,她虽不信佛家的轮回转世,但也将“死亡”比作回家,我感受到了一种向死而生的觉悟。她提到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为何要活这一遭呢?因为人活着是有价值的,即使我们只是地球45.4亿年中的一个很渺小的存在。她生活的态度是迎接每天的不一样,以相对论为例子,地球在转,时间也在往前走,即使是同一片叶子,它每天都是不一样的。

原文摘抄:

我站在人生边上,向后看,是要探索人生的价值。人活一辈子,锻炼了一辈子,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成绩。能有成绩,就不是虚生此世了。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离开人世了。灵魂既然不死,就和灵魂自称的“我”,还在一处呢。
即使没有大的意外,我也能从日常的生活中得到新体会。八段锦早课,感受舒筋活络的愉悦;翻阅报刊看电视,得到新见闻;体会练字抄诗的些微进步,旧书重读的心得,特别是对思想的修炼。要求自己待人更宽容些,对人更了解些,相处更和洽些,这方面总有新体会。因此,我的每一天都是特殊的,都有新鲜感受和感觉。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11/33456.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