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读》读后感2700字
《误读》
作者安伯托艾柯,文学批判家,还有许多其它家,但文学批判家是最符合本书设定。读完这本书,有些片段直击人心,比如“这个人不相信有什么正义的战争,他相信战争是不公正的,应该遭到谴责,人们总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去打仗,被迫卷入冲突之中,巴不得战争快快结束,却又要付出各种代价,因为这事关荣誉,你无法回避”。我一直以为战争意味着死亡,死亡是不分正义的!1945年中国和共产党内战,凭什么说共产党是正义的,你对战的人也是炎黄子孙中华儿女!还有争夺领土和资源国际战争,都是生命之间的相互残杀!有的片段觉得无理,比如作者对《唐吉诃德》的不屑一顾,那可是经典!有的片段是完全不知道说了什么,觉得自己书都白读了,能认字却不知其中智慧!
〔小妖婆〕
安伯托爱慕小妖婆(老太婆),他对老太婆的描写都特别精致:
第一段“那些布满如火山岩浆般沟沟坎坎的老脸,那些因白内障而变得水汪汪的眼睛,那干枯、抽搐的嘴唇因掉光了牙齿而凹陷进去,一副精致的消沉表情,嘴边不时地还有亮晶晶的唾液流淌而显得生气勃勃,那些令人自豪的粗糙的手,局促地、颤巍巍地让人产生欲念,富有挑逗意味,因为它们能很慢地捻动佛珠!”
第二段“我看到一个衰微的老妪几乎弯腰到地,正卷下她腿上不成样子的棉袜子。她下肢浮肿,因静脉曲张而花纹斑斑,那双老手轻轻抚摸,不甚灵活地卷开那团棉布,这景象摄人魂魄,对我来说(对我这双好色的眼睛)如同一个虎虎生气、令人艳羡的受到了处女的爱抚:就在那个时刻,我为一种狂喜所震慑,更由于距离而欲望倍增,我一发不可收拾,气喘吁吁,生理冲动不由自主地发泄了出来,而那少女(愚蠢的蝌蚪,我多么憎恨你)全力迎合、低声,还以为是她乳臭未干的魅力的结果。”
第三段“突然间,一个尖利、刺耳的声音,(我究竟该如何形容那种令人晕眩的高音,那久已衰竭的声带所发出的百岁老人那一喊的极致风情啊![插图])一个苍老的妇人颤巍巍的哀怨,使聚会骤然陷入沉寂。在门框里,我看见了她,那面孔是我经受出生之冲击时所看到的遥远的娜恩女神的脸,那缕缕白得撩人情欲的头发倾泻着一腔热情,僵硬的身体把身上磨得发白的黑色小裙装弄出许多锐角来,瘦骨嶙峋的双腿弯成对应的弓形,在令人肃然起敬的古朴的裙子下,依稀可见纤弱的大腿骨的轮廓。”
从老人家的外貌中,我只读的出沧桑和阅历丰富,以及他们对生死的豁达。其实我只对自己的爷爷奶奶感到亲切,会和奶奶拥抱,握她的手,帮她捶腿,帮她挠背,帮她梳头发和挠头,每次挠完头我的手指甲都是黑的,她的头发掉我一大腿,说实话我真的一点都不嫌弃,而且还感觉到特别幸福。可是当我看到别的佝偻的老人家,我总是想躲得远远的,他们身上有一股味道,就像很久没洗澡身体散发的那种不可言喻的味道,而且他们老是吐痰,手指甲黑的很,尤其是他们的眼睛让我觉得恐怖,布满血丝,每每我都不敢直视。我并不是歧视老人!
〔脱衣舞〕
我们常人对脱衣舞是带有偏见的,在酒吧里工作的脱衣舞者尽管受到众人的簇拥,却少有人会找一个脱衣舞者作为人生伴侣,因为在观众面前过的女人在道德上是会被谴责的!还有农村里办丧事的人家请来女人跳脱衣舞,在坐的观众回去被知道自己观看了脱衣舞表演,会被称为不正经的人!
可是作者完全用另一种方式看待脱衣舞者和其观众,他认为从心理学角度看二者是施虐和受虐的关系,在社会学意义上,脱衣舞教会观众 这种资源并不在人们的掌控之内。作者认为脱衣舞者(的女人)代表了“观众所被剥夺的一切;他始终都弄不明白的基本元素,他无法达到的欣喜若狂,他心中渴望的大获全胜的感觉,那种彻头彻尾的感官满足和玩世界于股掌之中的感觉对他来说永远是道听途说。脱衣舞者下意识的引导观众把他能够信手拈来的快乐跟那些从本质上他绝不可能获得的快乐进行对比:把现实跟理想做对比,把他的女人跟理想中的女人、他的性经验跟完美的性、他拥有的裸体跟他永远不可能知道的超级女神的裸体进行比较。随后,他不得不回到洞穴中去,满足于顾影自怜:这些才是社会准许他所拥有的。”
所以脱衣舞者在我们眼里仅仅是脱衣舞者,而在作者看来,脱衣舞者代表了一切观众可以欣赏却不能消费的东西,占用这种东西或资源的权力并不是掌握在那些观众手中!其实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东西,在常人眼里它仅仅就是那件东西,而在善于思考的人却能从中看出某些哲学意义!这本书的观点真是让人脑洞大开啊!!!
〔谈《圣经》〕
如果我看懂了的话,作者应该是一开始赞扬了圣经的写作“其中充满了动作,当今读者期望的好故事所应具备的要素,里面样样都有。其中有大量的性描写,包括通奸、、等,还有暴力谋杀、战争、屠杀等等,不一而足。”而后又批判了,“我发现这实际上是一部合集,涉及不少作家,书中有许多——太多的诗歌片段,有些章节是十足的无病,乏味透顶,还有不少毫无道理的悲观哀诉。结果就成了一个大杂烩。它看上去想要满足所有的读者,可结果呢,却是谁都不爱看”
其实我也从图书馆借过《圣经》,我原本以为里面应该是一条条教义,可没想到是一些故事,而且里面人名太多,我翻了几页就把它还回去了,也就是说不是宗的话,可能很难看的下去!
〔那东西〕
那东西指的是一块石头,一块磨的非常锋利且有神奇力量的石头,卡在将军面前展现了这块石头不同寻常的威力,将军要用这块石头来杀死一切对自己有威胁的东西,包括打败某个部落,赢得战争的胜利,卡不同意将这块石头拿出洞外,因为它会带来灾难,将军用石头将卡杀死!这个故事寓意何在,我不敢妄然猜测。
由这块石头,让我联想到核武器,它的发明可能会使世界都毁灭,但是现在它的存在,成为了一种制衡工具却让世界处于一种和平状态。
〔我要给你枪〕
这位父亲不像别的父亲给孩子送适龄玩具,他要送自己的儿子斯蒂芬诺各式各样的枪和其它一些武器,双管的机关枪、连发枪、冲锋枪、大炮、火箭筒、军刀、大量铅制的全副武装的军人。带有吊桥的城堡、可供包围的堡垒。暗炮台、火药库、驱逐舰、喷气式飞机。机关枪、匕首、左轮手枪。科尔特枪和温切斯特连发手枪。后膛步枪、91型步枪、加伦德式半自动步枪、弹壳、火绳枪、长管炮、弹弓、十字弓、铅弹、投掷器、火把、手榴弹、弩炮、剑、矛、攻城柱、短戟和抓钩,为什么要送儿子这些,因为枪不是游戏,它能启迪游戏的灵感。有了枪,你必须创造出一个情景、一系列的人际关系和事件的各种辩证关系。在极其复杂的战争游戏中,真理不会倒向任何一边。
这个小片段说懂也不懂,说不懂好像能懂一点作者所表达的意思!他想讽刺什么?不知道π_πa
结语
译者花了一年的时间来翻译这本书就知道,原著肯定被这个更加晦涩难懂,建议没有耐心的小伙伴不要去看,还有里面有些大胆谈论性的东西,羞羞脸!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11/33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