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罪:画像(李易峰、廖凡主演电影《心理罪》原著)》读后感1700字
#坚持读书一百天#读书笔记-心理罪之画像这两天偷懒啦,不想写读书笔记,有可能是因为一下子看完五本书,自己想写六篇读书笔记,心理压力比较大。反正,我这个人就是这样,喜欢偷懒,愁人,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可我什么时候可以战胜自己呢?感觉好难啊。好吧,闲话少说,我来谈一下这本书。先说一下剧情,总体来看这本书就是方木和孙普的智慧的较量。两个人都拥有心理画像的天赋,而且都是乔教授看重的学生,深得乔老师的欣赏。不同的是,两个人的追求不同:方木受到大学时经历的影响,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帮助警察破案,缓解内心的痛苦,而孙普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来扬名立万。当然,我不能说这种想法不好,可以说这个想法是十分伟大的,只不过孙普此人过于急于求成,走上了斜路,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这应该就是这本书所要反应的主旨吧。做人做事要正,而且要实事求是。在故事构造上,这本书将两个案件同时放在了一起。要比第一本要好一些。同时呢,我觉得作者应该是查了很多的关于历史上著名犯罪的案例,不然孙普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的犯罪手段。所以说嘛,每本书都有自己可以借鉴的地方,只不过多与少的问题。在这书之前,作者都会经过资料的整理,取其精华,取其糟粕,通过大量的筛选,形成了一本书,这其中肯定会有我们所不了解的地方。这本书的名字叫画像,那么画像是什么呢?所谓的画像,也就是心理画像,是指通过对犯罪现场一系列资料的分析,通过自己的推理,得出罪犯外在和心理特征的行为。它的目的就是通过找出罪犯的特征来缩小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提高破案的效率。心理画像也就是一种心理推测, 自己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在去拿快递的路上一直盯着别人看,思考他们最什么这样亦或是那样。实际上,心理画像可以说是自己的主观臆测,只要是主观臆测那么就是建立在自己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之上的。你必须有相应的知识亦或是经历才可能推测出对方的特征,如果你没有的正确率会大大降低。反正说到底还是要学习嘛,当然,必要的经历也是必不可少的!还有我想谈的就是关于孙普和方木的对比。两人同样都在心理画像方面都有天赋,但是孙普急于求成,导致自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急于求成在我看来是正常的,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每个人都想向他人证明自己。但是急于求成可以运用自己的智慧找到捷径,而不能去走歪门邪道。孙普就是栽在了这上面。为了让自己成为心理画像体系的奠基人,对犯罪嫌疑人采用刑讯逼供的方式,结果老天和他开了一个玩笑,那个人不是罪犯,最终,虽然没有严厉的惩罚,但是他失去了自己不得不离开自己喜欢的教学岗位。可惜的是,他没有从这件事中吸取到教训,反而希望自己可以通过破解疑难案件来证明自己。可是疑难案件哪里这么搞笑啊,于是他运用自己所学的心理学的知识培养了一个吸血鬼,引发了吸血鬼系列案件。人算不如天算,孙普本想警方会求助于他,可惜的是,方木帮助警方把这个案子给破了。就这样,他们两个人之间的较量就开始啦。两个人却是都很强,又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有才无德坚决不用,有学问但品德不好的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是十分大的。我在之前也看过相关的的心理学的书籍,觉得心理学实在是太可怕了,它可以帮助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他。乔教授的做法是对是错?我觉得他的行为是在纵容犯罪。实际上,在一开始的时候,我觉得方木的对手会是乔教授,因为当时是不知道孙普和乔老师的关系。知道后这条信息后,自己才明白杀人犯是孙普。乔教授在明知道杀人犯是孙普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向警方检举,而是自己要和孙普面谈呢?从乔教授为孙普奔走,我们就可以看出乔教授实际上是非常在乎自己这个天赋出众的学生的。他在后来去找孙普也是可以理解的,当时,站在今天的角度上看,我觉得这是不可能,也就是将近二十年的时间跨度。这是法治的进步,亦或是师生情的减弱?两者兼有吧,最起码社会在进步,这是我们所应该肯定的!不管咋么说,走正道才是硬道理。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我相信佛家的因果循环,做善事一定会有好运,而做恶事一定会有报应。2916年11月20日 记于洪家楼校区12号楼315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11/33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