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毛泽东传:名著珍藏版(插图本)》读后感_1300字

《毛泽东传:名著珍藏版(插图本)》读后感1300字

这本书点评起来比较难,总有一种感觉,好像对这本书进行点评就是对毛泽东进行点评一样,因为修为太浅,所以不敢妄言。以下言论,权当读书体会,请看到的各位高人批评。
看完本书之后,我特意百度了一下作者罗斯·特里尔。让我感到惊讶的是,他并没有在中国待很久,本书也是写就于1980年,彼时毛泽东逝世才四年。然而,作者却能够比较客观的讲毛的生平用引人入胜的笔触记录下来,并能够对各个时期,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个人和社会的心理进行合理的推断,足以说明作者确实下了一番功夫的。虽然书中还有一些地方有待商榷,比如对于毛去世时对全中国人民和社会的描写,那也是由于作者毕竟生长于远离中国大陆的澳大利亚,对中国人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思想的理解带有本土思维,只能以第三方的视角观察了解,无法做到切身体味。总之,瑕不掩瑜,本书不失为一本客观地记录毛泽东生平的好书,读后也让我等没有在那个年代生活过的一代人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时代有了更深的了解。
真的要开始谈毛泽东了。大体上我的体会是,65岁以前,也就是1958年以前的毛泽东是不断成就其为伟大领袖的过程;65岁以后则是体现其成为完整的“人”的过程。65岁并不是一条清晰的分界线,我想说的是65岁左右的一个阶段,特此说明。
中国共产党的的历史其实也是毛泽东的成长史,甚至毛泽东的起落直接影响着共产党的兴衰。至少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大致是这样的,这也足以体现了毛泽东在共产党的领袖作用。毋庸置疑,毛泽东具备了领袖的所有品质(这么说可能会遭到个别人的反对),从小勤奋好学,孜孜读书,对权威天然的反抗,对既定事物一一甄别。博览群书而又不尽信群书,笃定信念而又不失变通。他能够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战略思想而绝没有拘泥于战术的得失。在那个大浪淘沙的年代,一丝丝的闪失都能够置自己于死地,像李大钊。所以要造就英雄容易,成就领袖极难。然而毛泽东之所以能够成就领袖,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能够守成,能够顺势而为,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经历过多少个大起大落,步入了多少个死地而后生,才让他的思想逐渐完善,主义逐渐笃定。
1958年以后的毛泽东开始在国家建设的进程里,甚至是方向上犯错误。更体现出他“人”的本性的一面。并不是说1958年以前他不会犯错误,而是在人性方面的错误是很少犯的。换句话说,65岁以前他是更偏理性的,而65岁以后所做的决定夹杂的感性成分比较多。
其实看过听过许多评论,都在批评毛泽东大跃进以后,尤其文化大革命一段时期的错误。许多人在说当时毛泽东的许多决定的动机都是对大权旁落的担心,更有甚者拿秦始皇与之对比。本书中也或多或少有这方面的论调。然而我觉得这个动机有待商榷。在我感觉,作为一个战略家理论家,在某种意义上说称得上哲学家,他的担心更多的是中国的发展走向。由于一贯的强势作风,让他笃定自己心中的那个中国才是中国应有的样子。他怕的是能够影响到“那个中国“形成的任何一个因素。在全国人民一声声的“伟大领袖”中,他自然的也认为是自己创建了新中国。新中国如同他自己的婴孩,不容许任何一点点的“不良因素”的侵扰。然而,正是这种“溺爱”和自私害了这个各方面还不成熟的新中国,更害了全国8亿人民。
书评到这里,不知不觉说了一些不知深切的话,望各位见谅。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11/33690.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