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最后十八年2: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读后感800字
书最大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读起来很轻松,不像有些史书读起来很难受。不过总觉得此书有一些不太严密的地方,毕竟历史浩如烟海,很难把握真相。
《晚清最后十八年》已经读了两部了,虽囫囵吞枣,读的很快,但是对从甲午战争一直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一部分有了更详细的认知,也有了不少感悟!
在晚清最后的岁月里,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百姓水深火热,中国已经完全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然而自从战争后到甲午战争接近六十年的时间,国土被侵略者一次又一次的践踏蹂躏,清政府一次又一次的割地赔款,却始终摆脱不了腐朽堕落的本质,尽管有洋务运动这么一次运动,也不过是为了维护那岌岌可危的封建统治,从没有从富国利民的角度来一次真正的改革,最终也是惘然。在面对殖民者的坚船利炮时,清政府要捍卫的不是国家,而是大清朝,不是老百姓,而是自身的权利。从朝廷到基层官员,全然没有国家的概念,只是始终惦念着自己的利益,蝇营狗苟,畏葸不前,硬是让殖民者踏入我大好河山,鱼肉我百姓。面对侵略者,几乎没有人敢向前,少数忠心报国的将领却又被那些贪生怕死的昏官钳制,甚至被陷害出卖致死。这样的政府,这样的朝廷,又怎能不亡?
晚清的血泪史,是落后的制度与先进文明冲突后的必然结果。封建王朝固步自封,闭关锁国,阶级分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土之上莫非王臣,皇帝生而为统治者,不论其才学,普通百姓之子生尔为臣民,不论其多么有才干,“家天下”这样的制度从根本上就决定了封建王朝最终的毁灭!再论百姓,前面说了,百姓生而为臣民,生而低人一等,所以在百姓的脑海中就形成了一种“见官低头,逆来顺受”的顺从。在封建王朝的小农经济体系中,家是经济体的基本单位,所有的家庭几乎都是男耕女织,由此养活一家人,不会卖给别人东西,也不会向别人买东西,过着一种自给足足的生活,但也就是这样的一种模式,也大大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见识。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11/33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