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读后感1600字
读张爱玲《秧歌》
张爱玲的前期作品多以风花雪月的爱情为题材,《秧歌》作为后期作品则反现出民生痛苦。
写出“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处。”是白居易,写出《卖碳翁》的艰辛劳苦亦是白居易。我想要是没有对历史的痛的觉悟和对生活在底层被欺压的人们的深深地怜悯他们都不会直言裸地披露社会现实。
白居易因为太敢于说真话被强加一个又一个罪名。时代不同了,但社会仍然不能接受太敢于说真话的人。张爱玲的《秧歌》在大陆曾被封杀,即使现在也很难买到精装版的印刷本。我看的电子版本明显觉得很多不协调和错误的排版问题,猜想或许其中删减了一些敏感内容。
后来,才有人敢说出它是一本披露和预言中国极权社会伟大的写实政治小说。
非得等到错误产生严重的后果后才敢于正视。
童话《皇帝的新装》里最后说出皇帝没穿衣服的是个孩子,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纵观历史现实,说真话的人似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敷衍,学会背着自己的心随波逐流。因为,不这样,你不能很好的生存在这个到处都是眼睛和舆论的社会。
好多文人后来对张爱玲的《秧歌》给予极高的评价,我最喜欢任小雯的某段评说,我是这样理解的:伟大的作家,像司汤达、帕斯捷尔纳克、张爱玲等都有刻画被卷入政治漩涡中的人,西方小说家的爱和恨可以走无可回头的极端。张爱玲不一样,她痛恨当时的政治给人们带来的苦,痛恨某党的变态政策,但她笔下的某党干部,也是有爱情和寂寞的人类,而非敌人、小丑乃至恶魔。一个作家站在人的立场,高于她热爱的祖国,甚至于一切政治是一种多么可贵的品质。
具有这类品质的人不多,很多人明白,但是,做不到,也不敢做。我觉得日本的小说家村上春树算一个,特别经典的具有代表性是一段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描说。即使对他其他很多方面并不了解。但是正视历史是作为文人的最基本素养已经被越来越多人抛弃。
说到这里,想起前段时间读的彼得.弗兰克番的《丝绸之路》,颠覆了我对历史书上面丝绸之路的认知,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其中融入了很多新思维概念理念也是一个很大原因。读完书后我知道原来丝绸之路的贡献不仅仅是中国,甚至可以说中国的作用并没有我们小时候在历史书本上说的那么神秘不可测。真正的教育是什么?我认为好的教育不该是躲避或者遮掩,应该让孩子看到全部的世界,以全观立体的视角呈现出事物本来的面目,从中挖掘不足,开启一条新的健全的道路就是下一代该去努力和奋斗的方向。
小时候的记忆里历史上的伟人都是完美无缺人人膜拜的对象。老师也是教我们做什么,怎么做,我们只要按照样子来就是好学生。我们要热爱祖国,所以课本上祖国都是神圣无暇的。等到某一天你明白了,也许会产生更多的反面作用。教育是个复杂的问题,我没有资格在此评说过多,只是借着《秧歌》借题发挥了一下。
再回到小说原著,从头到尾人们都在“饥饿”线上挣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解说人的最基本的生理生存需求得不到满足时是无法得到更高的实现的。就如张爱玲在《秧歌》里写一个农民,遇到一个兵,被问中国兵好还是日本兵好。农民吃不准对方身份,就说:“看见兵,不论是中国兵日本兵,在我们也都是一样的,只想能够太平就好了,大家都好了!”那兵听了说:“你这话说得很对。”于是农民知道了,他是日本兵。”看着觉得特别痛心,却也说出了他们的心底话。是啊,只要和平就好了。
当然,我们崇仰那些作战沙场的士兵,他们的牺牲精神令人钦佩。这一切与人们内心渴望和平,渴望有一个明智的政治领导完全不冲突的。
小说的最后金根和月香面对白花花的年糕将要缴纳上仓,说是为战争中的士兵填补军粮,故事到这里就完了。如果上交上去,他们可能要面对更大的饥饿,如果不上交,应该也没有什么活路。被重压的人们要么从起反抗,要么沉溺直至折磨至死。反抗的结局很大可能也是死路一条。终归是一场悲剧。
很多人为了不让内心悲凉拒绝悲剧。可是,被遮掩的终归是事实。
沙
20170911
给四颗星是因为好多错误的地方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11/33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