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呼兰河传》读后感_1900字

《呼兰河传》读后感1900字

书评跟着从17到了18,所谓一大“跨越”。

《是不是我一个人也可以走得很远?》

一拿起书刚读《呼兰河传》起初没大感觉。这种地方志式的小说,很容易写得“乏味无趣”,,心中总会拿之与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比、与贾平凹的《高兴》比……越往后惊喜越不断,没想到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触。前文“写景”看似冗长,但却规整统一。后文“叙事”相比夸张讽刺漫画式的手法,扎扎实实不动声色的白描,实在是更高级的表现形式。


矛盾在“序言”中说,

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

萧红写《呼兰河传》的时候,心境是寂寞的。

在1904年12月——那正是萧红逝世的前年,那是她的健康还不怎样成问题的时候,她写成了她最后的著作——小说《呼兰河传》,然而即使在那时,心境已经是寂寞的了。

萧红的坟墓寂寞地孤立在香港的浅水湾。

曾经对生活寄予美好的希望但又要屡次“幻灭”了的人,是寂寞的;对于自己的能力有自信,对于自己的工作有远大的计划,但是生活的苦酒却又使她颇为悒悒不能振作,而又因此感到苦闷焦躁的人,当然会加倍地寂寞;这样精神上寂寞的人一旦发觉了自己的生命之灯快将熄灭,因而一切都无从“补救”的时候,那她的寂寞的悲哀恐怕不是语言可以形容的。而这样寂寞的死,也成为我的感情上的一种沉重的负担,我愿意忘却,而又不能且不忍轻易忘却,因此我想去浅水湾看看而终于违反本心地屡次规避掉了。

文笔干净如雪 淡雅如菊 内心凛冽成刀 寒意如箭  越是 轻描淡写中越显得沉重不堪。

《呼兰河传》是著名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1940年写于香港小说。与其说是自传,奈何我却觉得是写景叙事,描小城,记人情。《呼兰河传》不是为某一个人作传,而是为作者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城作传。全书共分7章,前有序后有尾声,著名文学巨匠茅盾作序。本书描绘了二十世纪上半叶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真实而生动的展示了当地百姓的现实生活,也淋漓尽致地再现了作家的文字功力、独特的艺术个性与特色。

那里的人,善良但更见愚昧,可恶却透着无辜与善良。

那片土地上,飘肆着无知、迂腐、愚昧与懦弱,也充满了淳朴、善良、困难与悲怆。

“呼兰河虽不是回荡着悠扬牧歌的静谧田园,但那里的一缕缕炊烟,却是子心底仅有的一点温暖与归属。”
说是小说,但没有刻意鲜明的主角,

有的净是养猪的、漏粉的、拉磨的、赶车的……小人物;祖父、团圆媳妇、冯歪嘴子、有 二伯…王婆、麻面婆、赵三、二里半、金枝、平儿(“生死场”一章中的小人物)……

说是叙述故事,没有主轴,七个章节,看似各自独立实则浑然一体:

从“我家”的后门自然转换视角来到前门,以“一进大门”的正面视角为观察点,以此辐射出去,紧接着勾勒前院的整体布局,并按相应的空间顺序,逐一描摹出几户人家将其有意散落在呼兰河的边陲小镇,乍一看宛若繁星点点,又似孤灯几盏。呼兰小城有非常齐全的为神鬼服务的设施:扎彩铺、老爷庙、娘娘庙、龙王庙、祖师庙、城隍庙…,

呼兰河除了这些卑微而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爱,在精神上,也还有不少相应的异彩纷呈的盛举:

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是呼兰河人民靠崇尚信仰和精神寄托谋得一点卑微的生存的理由和生活乐趣。

第一、二章对呼兰河城风情的描绘。第三、 四章是“我”童年的回忆,展现“我”在呼兰河城度过的童年时光。第五、六、七章则是由景物转到人物,写出了团圆媳妇、冯歪嘴子、有 二伯等一系列悲惨的故事。尾声笔触从回忆再次回归现实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大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大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八十,祖父就死了。”

正如萧红最后说,“以上我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

萧红一生,她一个人走,已走得足够远。
《生死场》外番:
生命的悲吟

生死场,就是“死人死了!活人算计怎么活下去”。 生死场,就是“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生死场,是出生与死亡,是生存和死亡交织的地方。

二里半、赵三、麻面婆、王婆、金枝、平儿、李青山…这些社会缩影创作于1942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边陲小城的人民演绎着生死离别,

怎样生、怎样活,怎样为生、为活 生活着,最后怎样死去。

不着一字,却尽显辛辣讽刺。

不言悲凉,却处处藏匿眼泪。

萧红这一生足够远,远得人们够得着,远得脚踏实地,心系山河。

2018.1.2——MK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11/33897.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