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都说了些什么》读后感4500字
本书内容概括总结(只提及佛学和相关学术,不涉及作者满嘴开火车的观点):
——————佛学术语——————
佛教两个基本理论:万法缘起。轮回。
万法缘起:万事万物都是因为一定的原因产生的。
轮回:因为存在不断的因果报应,所以生命在轮回中生死相继,往生不止。只有不再造业、达到涅槃才能成佛脱离轮回。这属于神学,无法证明证伪。
业:指人的一切行为,包括善恶思想。业必然产生“果”,即因果报应。善业有善报,恶业有恶报,不能相互抵消。善恶业是由人的心态决定的,以善念无意作恶,不该受百分百的恶报,以恶念行善,也不会得百分百的善报。业来源于十二因缘(太长不写),包括一生中的因缘聚散。修行的目的是不再造业,方法有戒、定、慧。
戒定慧:遵守戒律、约束自己的行为,打坐禅定,开启智慧。“慧”最为重要,佛教将开启个人智慧作为最根本的解脱方法。
法无自性:世间万物都不能脱离因缘独立存在。
无常:万物都是随着因缘的聚散而不断变化生灭着,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
无我:“我”是无常的,有生有灭,不是永恒不变永恒存在的。
执著心:误以为自己和万物都是永恒存在的(对应我执、法执)。故而能破除执著心的话,就能消灭掉各种欲望,痛苦也就不存在了。
空:事物本质虚幻。四大皆空跟无常的概念类似。
恶取空:认为一切事物都不存在,都是虚无的。属于极端的“空”。
苦与乐:苦是因为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欲望满足后会得到短暂的快乐。人的欲望不断,因此“一切皆苦”。
六根清净:认识到世界的虚幻,眼耳鼻舌身意不产生妄想。
顿悟:道生提出。对佛性的接受是瞬间的、一次性的接受,不存在领悟了一部分佛性的说法。修行是为顿悟做准备,机缘适合了即可顿悟。
善不受报:道生提出。佛性没有善恶之分,刻意行善也是一种执着,也会产生业,产生业也就影响了解脱。不以回报为目的去行善,也就具备“清净心”,不产生果报。
清净业:以普度众生(佛性)为出发点,所作的业,不产生果报。
野狐禅:没掌握佛教真意的外道修行者。
三千世界:一个念头包含十界,每一界都包含十界,这一百个法界都具有十个属性(十如是),每一如法界又包含三世界,组成三千世界。
一真法界:华严宗终极真理。指万物是互为因果的一体。
正法、像法、末法时代:释迦牟尼涅槃不久的年代,人人积极学佛,为正法时代;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对佛经的误解越来越多,像法时代;再过一段时间,认真修行学佛的人更少,末法时代。现在正处于末法时代。
方便说:其实不是这么一回事,但为了信众更好地理解和信仰佛教,暂且这么一说。
佛经:第一种是释迦牟尼去世后,将其理论收集整理,写成文字,形成最早的佛经。第二种是印度佛学家号称来自佛陀、仙宫的。第三种是佛学家的佛学论文,权威性比前两种要差点。第四种是疑伪经,可信度不高。佛经更像是佛教的课本,而不是咒语。
——————各教各派各学——————
释迦牟尼圆寂后,其理论在长期传播过程被各种解释,同时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产生了各种流派。
大乘佛法:即传统佛教。认为万物假有。认为众生平等,主张普度众生,帮助他人修行(菩萨所云: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认为是涅槃是达到“空”(成佛)的状态,人人可修成佛。
小乘佛法:即上座部教派。认为万法实有或万法虚无。只讲自己修行,认为跳出轮回圈后修成阿罗汉。认为涅槃是灭除欲望,不再造业,完全虚无,普通人不能修成佛。
中观学:由印度佛学家龙树提出。反对极端看法,反对万法实有和万法虚无,取中道,认为事物本质是“假有”,即事物存在,但不是永存不变。就连逻辑思维和语言,也是“假有”,因此我们不可能从正面去形容事物假有的本质,只能用不断否定的方式去了解。龙树用“八不中道”的否定形式来描述事物: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为了便于传播和理解,中观学提出另一个理论“真俗二谛义”,真谛是真理,无法用语言去描述,俗谛即用以了解真谛的语言文字。
唯识学:基于中观学的一次大发展。主要的区别在于:唯识学认为十二因缘中的“识”有一部分是实有的,即阿赖耶识,通过末那识产生六识,“赖耶缘起”。跟主观唯心主义有点类似,不同在于唯识学认为他人的阿赖耶识也是实有的。
天台宗/法华宗:由南北朝智颛创立,主张是“一念三千”,修行方法是“止观双修”。把世界众生分为“十界”,最低是地狱界,最高是佛界。但这十界的区别是一种虚妄假象(十界互通),每一个念头(甚至世界万物,包括一花一草一微粒)都包含三千世界,以及过去现在未来,即“一念三世”。地狱界跟佛界并无区别,那么佛不仅具有善,也具备恶念,但佛跟众生的差别在于佛能“通达性恶”,不会被恶左右和控制。由于十界互通,那么一念即可成佛,一念也可堕落。天台宗还认为“无情有性”,即植物及无生命物体都有佛性。
华严宗:华严宗对时间空间概念的破除要更为彻底,认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种种事物交融在一起,互为因果,即“一真法界”,“法界缘起”。
净土宗:净土宗以通往西方极乐净土为修行目的,以念佛号为主要修行方法。跟禅宗一样是中国最流行的佛教,大多数寺庙都是禅净双修。
禅宗:传为南北朝菩提达摩创立,六祖慧能传承。其佛经《坛经》是中国民间最为流传的佛教书籍。主张放下“佛性”“修行”等念头,认为我们对佛性的一切基于理性的追求行为都是执着和错误,慧能认为佛性自在心中,不在外物中找寻。戒律、打坐、拜佛、佛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忘掉文字,抛弃理性思考,找寻内心的清净,才能顿悟成佛。从凡人到佛,只差一个“悟”。但追求“悟”本身也是执着,只有放弃任何追求和方法、顺其自然才能真正的“悟”。道生的顿悟需要累世的修行作为基础,但禅宗认为时间概念不存在,今生就能顿悟成佛。禅宗跟玄学非常相似,都主张对理性的否定,思考、语言文字都会陷入理性当中,故而不可取,因此禅师经常用棒喝的方式破除理性,以求提问者顿悟。禅宗逐渐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发展出更符合中国传统的指导思想,加之适合做成大众喜闻乐见的人生小感悟故事(这当然跟禅宗毫无关系),到今天已经成为中国最流行的佛教。
——————容易误解的概念——————
空即是色:“色”指所见事物的一切表象,代表花花世界。意思是空即事物的本质,“色”属于万法,本身也是“空”,事物除了“空”再无别物。
阿弥陀佛:很多菩萨的本源是建立净土,将众生接到净土(净土宗)。只要净土建成,众生虔诚祈祷,念声佛号就可以转生净土。其中阿弥陀佛建立的西方极乐世界最为出名,“阿弥陀佛”的佛号由此流传最广。
放下:对事物不在乎,既不“喜欢”也不“不喜欢”,无欲的状态。避开、刻意“放下”并非真正的“放下”。
命运:佛教不相信有命运,主张因果报应,认为人遭遇的事情是由他之前(甚至前世)的行为导致的。因此佛教不认同算命、“良辰吉日”、星象、观星等说法。
禁荤腥:梁武帝信佛,遵守戒律,且开始禁止僧人吃肉,此习俗一直传到今天。今天只有中国僧人不吃肉,其他地区佛并无此戒律。
烧戒疤:起源于元代,中国独有,已于1983年由全国佛教协会废止。
结界:最早是释迦牟尼说法时,划定一个范围作为结界,作为论道地点。后来密宗将其演变成有“神力”的法术,称为“曼陀罗”。
念珠:为了计算念经、念佛次数而设,并没有特殊功效。
拜佛:大部分老百姓对佛学理论并不感兴趣,他们只想从神佛那里讨点好处,求个心安、升官发财、子孙满堂。投入成本越低、许诺的好处越多的形式越受欢迎。
烧香:熏香是为了敬佛,但不会带来什么好处,“新年第一炷香”之类当然不属于佛教的说法。
法事:佛教一般认为,人去世后会以“中阴身”存在最多49天,每隔7天,一共7次,因此有“头七”“二七”“三七”等说法。做法事主要是让听到佛法的中阴身轮回到比较好的地方。
开光:佛像建成后,讲信众召集一起,宣告佛像从此代表佛,广而告之。自家的佛像是不需要开光的。一般是由僧人念诵一段专门的,并无特殊法力。在民间逐渐演变成物体“开光”后就包含特殊法力了。
放生:佛教主张众生平等,禁止杀生,鼓励放生。但为了形式上的放生而罔顾放生后的动物、生态、环境却是大大的不妥。
衣钵:原本是僧人乞食用的钵盂,传到中国后变通地把钱财也称为衣钵。
许愿还愿:属于民间习俗,有点跟神佛做交易的意思,跟佛学并无关系。
——————拓展概念——————
时间:因为事物变化才产生了时间,时间并非独立存在的客观事物。
空间:空间并非独立存在,因为有了事物,空间才有意义。
因为时间空间都并非客观的存在,属于理性概念,而我们描述事物必须依赖时间和空间,因此事物的本质一定是超越时间和空间概念的。中观学的“八不中道”强调的就是要破除时间空间概念来认识事物。包括“我”也属于理性概念,了解这点后,“无我”就更能理解了。消除了时间空间概念后,就达到“一念三世”的境界。要想从痛苦中解脱,就要认识到万法无常的本质,破除“我执”“法执”之心,消除欲望。所以僧人四大皆空、六根清净并非逃避现实,逃避痛苦,或通过忍受痛苦来换取好处,而是了解世界本质后的大彻大悟。僧人不是不得不消除欲望,而是认为世上本无事物值得贪恋。
中观学、唯识学、禅宗等都主张抛弃理性思维,佛经、佛像、戒律都是为了教化众生的方便说(这些都是“假有”),虽然本质是虚幻,终究要放下的,但对于慧根浅的人来说,它们很有必要。所以重要的不是拜佛读佛等形式,而是其背后的动机:是为了安心还是抛开执念追求佛性?
佛教的发展:佛学刚出现时,具有很强的哲学性,释迦牟尼只把自己当做先于他人开悟的老师,教导众人努力学佛法,开启智慧。随着佛家的发展,学术味道淡了,宗教味道越来越浓。来到中国后,必须符合中国国情,与儒家相结合,与统治阶级利益不冲突,且为了迎合大众口味,门槛越来越低,修行越来越容易,禅宗不用出家、不用坐禅、不用念经、不用守戒律,只要一瞬间就能顿悟,净土宗只需要诚心念佛就能解脱,自然更流行。中国对佛、儒、道的区别一直很模糊,很多人分不清三家的理论、代表人物、术语,经常混着用,发展到后来,三家共同点是:尊师重道,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11/34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