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鱼翅与花椒》读后感_1000字

《鱼翅与花椒》读后感1000字

在回成都的火车上读完成都的部分,想到书中那个市井烟火气息的成都已经不复存在了,就有点沮丧。和作者同作为一个“精神成都人”,我对2000年成都全面旧城改造之前的成都尚存一些模糊的记忆,这占到了整本书的一半,这一部分写得很精彩,加上翻译也是成都人,读起来十分亲切流畅。
作者伏霞作为一个在剑桥知识分子家庭成长英国女性,让她在中国这跨度十多年的美食探索和冒险显得极为动人,她毫不克制地表达自己对成都对川菜的热爱,甚至在90年代克服许多困难去到成都的专业烹饪学校学习川菜。书中也毫不掩饰自己对市井成都的消失的怀念和失望。在书的后半部分她探索了中国的许多地方,食物永远是主角,但她也从食物作为一个观察中国的切口——寻访湘菜评论一番毛与中国的历史动荡;探索南方珍馐谈到动物保护主义;在阳澄湖吃大闸蟹联想到中国糟糕的食品安全问题等……虽然有些观点现在看来有些老生常谈或者习以为成,但是作者始终站在美食的立场上,而避免了成为一个苛刻的批评者。
扶霞并不是一个像中文语境里那些的美食家,她虽然饱腹各种中文的美食文学、研究、菜谱,也尝遍全国各样稀奇美味,但是依然保持着对美食文化和每一道菜后面的人的关照。印象深刻的是,当出版了第一本中国菜谱后,伏霞再次回到成都,许多厨师排着队要见她,想在她面前露一手。大厨们并不是想巴结这位美食作家,而是在伏霞对烹饪的认真出了名,在她那里能得到真正的交流和肯定,这是在厨师们在尚未得应有价值认同处境下的惺惺相惜。
书的最后一章,作者来到缓慢扬州古城,这个在翻天覆地变化的中国中被保留下来的桃花源,扶霞的笔触变得再次温柔。就像文中所说“扬州菜就像不加辣椒的川菜”,她在这里找回了她熟悉的气息,重燃了她心中之火。她对那座西南城市真的爱得深沉啊。
书中一句:
> 我逐渐意识到,如果你想在不同的文化中来一场真正的冒险,就得丢掉过去的桎梏。
西方文化中似乎有这种跨文化观察、体验的传统。从遥远的马可波罗到清朝大量在中国旅行、经商、做使臣甚至在清政府任职的西方人写了许多关于中国的书籍,再到当下以石景迁与和平队志愿者为代表的许多西方人写作了非常优秀的中国历史和非虚构文学。虽然我们一直抱怨西方世界的偏见和狭隘,但是我们又是否有放开眼界,跨越文化的禁锢与本位意识去探索和观察广大的世界呢?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11/34505.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