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进击的智人》读后感_2300字

《进击的智人》读后感2300字

这些年,国内的科普写作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主要原因是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普作者。他们中,有的本身就是高水平科学家,现在仍然活跃在科研一线,比如王立铭、李淼;有的有过科学家背景,目前已经转行甚至专职写作,比如万维钢、吴军;还有一些是纯草根出身,凭着对科学的一腔热忱和过人的文字能力,愣是在科普届了杀出一条血路,比如果壳的创始人姬十三,写出《量子物理史话》的曹天元,“科学声音”的卓克、汪诘,以及这本书的作者河森堡。

河森堡本名袁硕,学计算机出身,目前是国家博物馆的一名讲解员,也是一个新晋的知识网红。从这个明显在向海森堡致敬的笔名,可以看出科学在他心中的地位。《进击的智人》是他的第一本书,总体上走的是《人类简史》和《枪炮、病菌与钢铁》的路子,前半部写了智人共同的历史,后半部聚焦到我们自己——中国人的历史。从学科上看,这本书不太好归类,大概可以算是人类学和历史学,不过我宁愿将其称作一部通俗科普著作。原因有二。

其一,河森堡只是一个业余玩票的历史学爱好者和科普作者,无论是学养功力还是学术底蕴,都不能与身为历史学教授的尤瓦尔·赫拉利和身为生理学教授的贾雷德·戴蒙德相提并论,因此这部书的专业性、系统性都不够强,但它也自有长处,胜就胜在“好看”二字。作者不愧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国博讲解员,讲故事的能力是真的强,几百万年的人类史在他的笔下轻松幻化做缤纷的文字、有趣的故事,又用锦线般的叙事线索,将这些文字和故事织成顺滑的绸缎,读来如水赴壑、若丸走阪,端的是酣畅淋漓,痛快无比。所以我以为,这部书的首要价值,在于“普及”之功。

其二,虽然是讲历史,但河森堡的文字自有一种大开大阖的气派,在各学科之间信马由缰、旁征博引,随手拈来不同学科的知识,串联在他的故事线上,既令人印象深刻,又让叙述显得生动丰满。比如,书中谈到科学家是如何通过对头虱和体虱的基因分析来测定二者分化的时间,并推导出人类是何时开始穿衣服的,这是分子生物学;谈到男性狩猎与女性采集的分工如何影响到男女今天的消费习惯(男性直奔物品而去,女性没有目的地东逛西逛),男女对口红色号敏感度的差异来自于女性对水果成熟度的判断等等,这是进化心理学;谈到科学家如何通过石笋中氧18的丰度得到千百年来的气温起伏规律,这是气象学;谈到考古学家如何通过猪牙的牙釉质发育程度、齿列扭曲和齿槽脓肿推导出家猪驯化的时间约为距今9000年前,以及如何用锶同位素分析判断出殷商青铜甗中的人头不是河南本地人,这是现古学;谈到降雨量与罗马皇帝被杀概率之间的关系,这是统计学;谈到群居型东亚飞蝗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它们是如何把万顷良田瞬间变成不毛之地的,这是生态学;谈到南北朝期间北方民族因缺锌导致孕妇在分娩时的死亡率大大提高,并因此产生了“收继婚”的习俗,这是体质人类学;谈到坦博拉火山爆发如何既造成了1816年云南大饥荒、又造成了美国国父申请贷款,这是地质学。当然,河森堡也会在传统历史学的范畴里挖掘新鲜的边角料,比如从《新修沾化县志》中找出描写详尽、令人发指的人头烹饪技法,等等。因此,虽不是科学专著,也能收“科学”之效。

当然,“写得好看”不一定就是“写得好”,专业人士可能会对书中的某些内容提出质疑,我个人也觉得这本书有其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主题设定和论证逻辑方面,也就是我前面说到的“系统性、专业性不强”。

书的副标题是“一部由匮乏塑造的历史”,整本书都是围绕着“匮乏”这个命题展开:匮乏让人类直立行走、使用工具、穿上衣服、学会语言;匮乏让人类走出非洲、发明文字、熔化金属、驯化动物;匮乏让人类组建城市、建立王朝、孕育文明、拥抱科学。

看上去很有道理,但是仔细咂摸一下,觉得还是有点问题。一方面,“匮乏”的内涵和外延如何界定?书中的“匮乏”,大部分时候是指“自然资源的匮乏”,这也是我们通常对“匮乏”的理解。但有时候这一种解释似乎不足以解释一切,所以作者偶尔也会把“安全的匮乏”、“性资源的匮乏”等一并纳入“匮乏”的范畴。那么问题来了。按照这个逻辑,是否还可以推而广之,将“匮乏”的定义继续扩大到“优质生活的匮乏”“权力的匮乏”甚至“运气的匮乏”?如果是这样,这不就是进化论“自然选择”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么?而显然,进化论中关于“环境演变”、“自然选择”、“生存竞争”这样的表达,比简化到一个“匮乏塑造了我们”要更加精准科学得多。另一方面,关于“匮乏”论证的严密性也有问题。特别是在第二部分,作者截取了中国历史上几个发生过重大自然灾害的历史片段,论述了匮乏与当时历史走向的关系,有道理,但说服力不够。既不是拿全部历史来做分析,又有意无意忽略了影响历史进程的其他重要因素,通过这样的论证,我们只能得出“匮乏在我们历史的塑造过程中还蛮重要”这样的结论,却不能说信誓旦旦地说是“匮乏塑造了我们的历史”。

当然,河森堡毕竟只是一个国博讲解员,这本书又不是他拿来晋升职称、学术评奖所用,我们也没必要用学术的标准来吹毛求疵。好看而能有所启发,这已经是一部通俗科普作品的很高标准了。

其实,与“匮乏塑造了我们的身体,更塑造了我们的历史”相比,河森堡在书中的另一句话更能引起我的共鸣:“人类历史上的一切文化行为都有其自然科学的底层逻辑。”匮乏也罢,演化也好,探究社会文化行为的自然科学逻辑,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开阔的思路和视角,让我们可以沉浸在亘古绵延的历史里,漫步在新鲜有趣的故事里,徜徉在日新月异的科学里,更好地读懂人类、读懂中国、读懂我们自己。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11/34552.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