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中国企业2008-2018》读后感1100字
十年是一个很漫长的时间,也可以说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一瞬,长到让人在一个个经济周期里经历大起大落,世相悲欢;短到让人感觉发生迅猛商业迭代就在昨昔。如果换一个角度,从市值来比较的话,则会看见另外一个真相。
在2007年,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家公司分别是:艾克森美孚、通用电气、微软、中国工商银行、花旗银行、AT&T、荷兰皇家壳牌、美国银行、中石油和中国移动。
而十年后的2017年,榜单赫然已面目全非,十家公司分别是:苹果、谷歌、微软、脸书、亚马逊、伯克希尔-哈撒韦、腾讯、美国强生、梅克森美孚、阿里巴巴。
中青年一代已经开始接管世界商业浪潮的主导权,因为他们更懂得这个变得面目全非的新时代。即便在缺乏长期性顶层设计的前提下,仍可见过往十年中国经济变革的动力来自四个方面:
一是制度创新。中国一直在探索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角色和作用,两方利益主体也一直来回博弈,反复,仿徨。但与其他市场经济国家不同的是,中国政府始终没有放弃国有资本在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这也成为制度创新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二是容忍非均衡。中国改革的非均衡特征和“灰色治理”,是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独特秘诀。它包括“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东南沿海优先发展、给予外资集团的超国民待遇,甚至还有对环境破坏的长期容忍,对农民工群体的利益剥夺,以及民营企业家对现行法律的突破。因为改革的渐进性,制度边界的来回的摸索,让一部分人“近水楼台先得月”,也让一部分成为改革的牺牲品。这里面很难用对错来简单判定。但是随着一些领域的不均衡已快到临界点,已不可持续。
三是规模效应。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5年超过美国指日可待。庞大的人口和市场规模为中国的创业者提供了巨大的成长红利和规模效应,也会各种类型的创造提供巨大的试错空间,但同时也让各种野心膨胀者的犯错成本无限放大。
四是技术破壁。技术的不可逆性打破了记得利益集团的准入性壁垒,从而重构产业范式,并倒逼体制内改革。这一特征在改革的前三十年并不突出,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很多产业的原有基础设施遭到毁灭性破坏,带来了竞争格局的焕然一新。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技术的破壁能力将在更多的领域持续发酵,尤其是人工智能、生物基因、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
对于为了会如何,作者没有给出答案。只提到对于这一段尚未结束的当代史,必须摆脱历史宿命论,承认历史发展的戏剧性和人的主动性。我们更应该相信科学史家伯纳德·科恩的看法是对的,他说:“对那些与事先设计的模式不相吻合的事实,要予以特殊的注意。”创造意味着背叛和分离,也就是说,新的发生总是伴随着不适感和不确定的可能性。前者说明这是必经的过程,后者则意味着希望。人类的一切创造都来自于不确定的可能性。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11/34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