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巢:美国金融史上最大内幕交易网的猖狂和覆灭》读后感1000字
垃圾债券能够成为杠杆并购的弹药库,离不开以下几个因素:
1) 破产法。1971年,美国最佳智库布鲁金斯研究所 ( Brookings Institute)发表了题为《破产: 问题、进程、改革》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成为1978年《破产改革法》的参考样本。
新的破产法,约定了清算财产的分配顺序,即只有在债权人得到足额偿付后, 股东才能得到偿付。而且,提出破产的公司也可以不出售财产,而通过未来收益进行支付。
该法案提升了破产企业重生的概率,改善了投资人的受偿率,也降低了股东利用破产逃避责任的道德风险。
2) 资产荒。70年代末,美国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美国国会提高了存款利率上限,但并未同时允许储贷机构调整贷款利率,银行揽储的资金成本一度从13%飙升至20%左右。
负息差不断吞噬银行的利润,导致银行陷入了寻找高收益资产的恐慌中,俗称“资产荒”。而为了应对这种状况,储贷机构不得不大举购入当时收益率相对较高的垃圾债。
3) 并购潮。80年代,美国一大批企业创始人步入年迈面临企业传承的问题,而在经济增速趋缓的背景下,不少企业为生存下去开始合并减少竞争,同时,通过并购等方式来提高收入和利润规模也成了职业经理人的不二之选。于是,80年代的美国并购案例频发,对资金的需求也催生了垃圾债券的繁荣。
4) 宽流动。尽管里根政府试图通过控制货币发行量来控制通货膨胀,然而,其实施的仍然是应变式的扩张货币政策。M1在里根第一个任期里比卡特时期增长了34.23%,在第二个任期同比增长了45.20%,均高于卡特时期的30.80%。
大批的资金在市场涌动,一会儿推高了股市,一会儿炒热了债市。
1974年,美国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不断攀升,信用紧缩,一大批企业债券评级被降为垃圾级。而米尔肯经过研究,逆势接手了一批因短期流动性问题或暂时经营困难的公司债券。屯好货后,他就开始四处宣讲其投资思想,为自己代言。
越来越多的买家开始涌入垃圾债券市场,从1977年到1987年的10年间,米尔肯通过包销垃圾债券筹集到了930亿美元,其所在部门利润占到了公司总利润的100%。而整个80年代,垃圾债券的平均违约率仅为4%,投资人赚的盆满钵满。被誉为看的准、能量大的米尔肯也登顶垃圾债券之王。
米尔肯丰富了华尔街的收购资金结构:50%担保优先债(以被收购公司资产为抵押)、40%夹层垃圾债(无担保条件)、和仅需要10%的底层自有资金。垃圾债让杠杆收购者们鸟枪换炮,敢于怒吼吼地敲响每一个心仪的公司大门。
华尔街一度流传道,得米尔肯者得天下!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11/34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