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南朝,北朝》读后感900字
从本书的结构就可以看出,易老师对南北朝的理解有限,于是不停滴闲扯罗马,然后按年代写一些人物。宗教部分可以但根本没有写到痛点,当然我国本来就不会有内生宗教不是本书的主题。但统治者对宗教组织的认识和管制上,我国和罗马走向了完全不同的路子,我国的结论是一切为统治所用,一切为世俗生活服务,这也是南北朝试验、教训的结果,这大致才是比较的意义。
再谈谈我对南北朝的理解吧。整个古代史,有几个大趋势应该是大家所认可的: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经济上农耕面积的扩大,形成以农业为主;思想上儒家为主,儒释道融合。三者相互影响、交融成为了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南北朝对于这三者都是有重大影响的。
政治上来说,民族融合是南北朝的重点。我觉得秦变法是探索出了建立统一国家的方法,秦末之乱是探索治理统一国家的方法,这个过程到汉武帝时期才算完成,而南北朝实在寻求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治理方法。一方面是,制度建设:影响深远的三省六部和科举都可以在北周找到原型,这个功劳不能简单算到隋头上。另一方面是,外来民族身份认同,或者直白来说汉化。所谓华夏,在经济上以农耕为主,精神上尚祖先到礼乐到儒学,少数民族汉化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和思想上的改变。从这个角度来说,代表多民族融合的,有更先进治理多民族国家制度的北方胜出并不意外。
经济上,南方的开发,或者用易老师的话说南北区分的形成。以前淮河以南地区不需要大面积耕种就可以养活足够的人口,躲入深山渔猎的人完全在教化之外,也可称为蛮。东晋南迁,依然起到了与北方类似的作用。新的地理环境催生了新的作物,并对未来产生着持续的影响。
思想上,佛自东汉传入开始真正流行起来,道也在与佛的抗争中壮大自身。佛在本土化的过程中,道在由平民向士人推广的过程中都在逐渐转化自己。魏晋人士发现内心苦闷,但南北朝的思想变化似乎是在为这种苦闷找一个出口。
如果不这么看南北朝,只看故事大概只会觉得南北朝全是些奇葩,从整个历史长河来看,这依然是个记得被记住的时代。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12/35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