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写作指南:从提笔就怕到什么都能写》读后感1600字
你所惧怕的写作也有简单的套路可循
从宋朝开始的重文轻武,导致中国人长久以来觉得能写文章是一件很厉害的事,同时也觉得写文章是一件很可怕的事。社交软件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又让我们将日常联络与沟通,更多地倾向于使用文字。于是,我们一边惧怕着写作,一边开始全民写作。
写作,本质上只是信息传递的一种方式,你觉得可怕那也许只是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还没开始写就已经被写作的恐惧吓倒了。这本劳拉·布朗的《完全写作指南——从提笔就怕到什么都能写》,从写作方法到各种题材常用文体的范例一应俱全,让人可以轻松掌握写作套路。
劳拉·布朗在哥伦比亚任教三十年,同时还为不同的机构设计写作培训计划,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写作经验。在《完全写作指南》这本书里,劳拉·布朗将写作归纳为六个要素:目标、读者、头脑风暴、组织内容、写初稿以及修改,同时分析在各种写作需求下,要如何将这六个要素串联起来,写出我们想要传递的信息、达成我们的实现的目的。
如何串联六要素
用一句话理解六要素就是:“写作需要明确目标、确定读者、用头脑风暴总结出中心思想、组织内容,写出初稿以及修改。”
按照劳拉·布朗在书中的说法,这六个要素,并不是一定按这个顺序进行,根据每个人的习惯和你写作当下的具体情况,完全可以从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开始你的写作。比如先用头脑风暴列出所有你想要表达的内容,然后再来根据你的读者,确定符合你目标的内容,写出一份可能潦草到自己都看不下去的初稿,但是不要紧,修改这个程序能帮到你。
书中引用著名历史学家、散文家雅克·巴曾的话来说明写下初稿的重要性:“要说服自己,你是在捏黏土,不是在刻石雕,写在纸上也是可以修改的。”
生活里的写作
劳拉·布朗将写作划分为生活、校园和工作三大场景,每个人都可以对号入座找到自己需要的写作指导,你可能不是学生了,也可能没有工作,但是你很难躲过生活中的日常沟通。
生活中,你或许不写书中所写的请柬、答谢卡或者租房信息等,但是有一种写作,你一定会用:微信信息和朋友圈。2018年春节,微信账户数已突破10亿,关于朋友圈转发信息不当、只好相互屏蔽、最后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案例以及分析文章并不少见。
怎么才能得当地使用朋友圈呢?让我们试着从六要素的角度来分析:
你的目的是分享你最近的动态,要了解你朋友圈的读者,必须要考虑他们看到这些信息时的感受,认真对待你发送的图片及文字,不要涉及自己及他人的隐私,虽然你可以屏蔽一部分人,但是谁也不能保证能看到你动态的朋友不会转发。从读者的角度进行头脑风暴,他们想看到什么?他们不想看到什么?朋友圈不是一个写私人成长日记的地方,从对读者有益的角度组织你的内容,写完初稿准备发送前,请检查一下你是否把“不给谁看”错点为了“给谁看”。
最后注意,请给朋友的状态点“赞”以及友好地评论,有来有往才叫社交,同时自己的状态更新不要太频繁,刷屏是个很讨厌的行为,哪怕不是广告只是晒你自己的娃。
当然,《完全写作指南》里并没有上述朋友圈的案例,是我根据这本书里作者提供的写作套路以及社交媒体写作场景分析,自己总结出来的,仅供参考。
我们大多数人学习写作的经历,都是从小学开始,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命题,然后根据命题我们开始胡编滥造,写出一些空洞的词汇和语句。对我们来说,当时的读者就是语文老师,目的就是应付差事、得到高分。那么这个时候,符合考试评分标准的华丽辞藻、优美的修辞手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而当我们渐渐成长,走上社会、走进生活,写作更多的是一种工具,一种与人沟通的工具,“指向特定的读者”,达成沟通目标才是最重要的事。合理运用《完全写作指南》提出的六要素和写作步骤,找到自己写作内容的读者,明确自己写作的目的,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列出所有想表达的内容,有重点、有层次地进行组织,用通顺的语句不卑不亢地表达出我们的想法,最后不忘修改,就可以轻松帮你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写作场景。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12/35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