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400字
绕来绕去
(木生林随笔)
挪威作家乔斯坦 贾德(1952---)的《苏菲的世界》(出版于1991年)是一本哲学入门书。它享誉全球,被翻译成五十三种语言,据说全球销量超过三亿册。
我想写点读后的感想,总感觉到有些力不从心,实在是勉为其难,在我的记忆里好像从来没有学过哲学。过去,对于哲学提不起半点兴趣,谈论起哲学,我只能是望洋兴叹。虽然这么说,隐隐约约印象里上中学的时候还是学过点辩证唯物论。还好,印象不深也就不用担忧因为先入为主所造成的思想混乱与内心困惑。
世界级的作家乔斯坦 贾德在大学时主修哲学、神学与文学。他曾在芬兰的一所高中教授哲学以及文学课,做了差不多十年的老师。在书中,艾伯特给苏菲讲授存在主义时,提到过另外一位哲学家,二十世纪轰动文坛,法国巴黎人萨特(1905--1980),与本书作者贾德有点相似,他在大学里主修哲学,1964年获得若贝尔文学奖,不是哲学奖,他也曾在几所中学里担任过哲学老师。假如,在中学里能够听到像贾德、萨特这样的老师教授的哲学或者文学课程,那可要留下多么美妙的记忆,感觉不要太酷噢。可想而知,哲学课并非是一门难以理喻、望而生畏的边缘学科,它只是深入西北欧中学教学的普及课程。
贾德老师把哲学与文学融合在一起来上课,哲学当文学课来讲,文学当哲学课来讲,情趣盎然。他给十五岁(苏菲们)左右的中学生们上课,深入浅出,引人入深,他用浅显易懂、富于想象的语言来讲解复杂而深奥的哲学历程与道理。这本书翻译得也挺好,读起来语言流畅,一点也不会感觉哪里有什么晦涩拗口的歪果腔调。很显然,《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入门的教科书,贾德老师在用流利的中文给我们讲课。
《苏菲的世界》首先带领着我们进入到一个童话世界,文学味特浓。“今天,信箱里却只有一封信,而且是写给苏菲的。------没有写寄信人的名字,也没有贴邮票。”不会吧。哦。这不是哲学课吗。当然咯,不是,贾德老师说:“哲学是童话故事的相反。”感觉怎么好像绕来绕去。奇怪。童话的反面是哲学?不知不觉,哲学课在神奇童话的语境里引人入胜地展现开来。“你是谁?”“她怎么知道?不用说,她的名字叫苏菲,但那个叫做苏菲的人又是谁?她还没有想出来。”我们在听讲童话故事呢,还是哲学课,怎么老是绕来绕去的感觉。
哦。对于像我这般初学者来说,《苏菲的世界》通读一遍肯定是不够的。虽然浅显易懂,深入浅出,但是绕来绕去,绕进绕出。
哲学用现在的术语来说,包涵三大部分:
宇宙论------对于世界的道理。
人生论------对于人生的道理。
知识论------对于知识的道理。
这个有些类似于我们今天常说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可以说,《苏菲的世界》是一本有趣的教科书。如果哲学课程要是按照教学大纲,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什么的照本宣科,惹人厌烦,我们赶紧溜之大吉,像苏菲一样悄悄溜到小木屋里去听艾伯特讲哲学的童话故事。像这样生硬枯燥的哲学课,可以说,绝不是“绕来绕去”、令人生趣;可以说,绝对是“饶来饶去”、令人生厌。
有一次,在还未阅读《苏菲的世界》以前,我写过一篇文章,为了请教我的老师便发送给她。老师亲切地回复道:绕来绕去,饶有哲理的。老师的指点触发我产生一番胡思乱想:哲学会不会是绕来绕去的?
说起现代的事情。毛阿敏演唱的很有名的一首歌曲《篱笆墙的影子》,歌词开头是这样的:“星星还是那颗星星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是不是有点哲理,绕过来,但是没有绕过去。
说起古老的事情。大家也许知道有这么一种说法: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绕过来再绕过去,肯定之否定,否定之肯定。绕来绕去也许是一种矛盾形式,对立而统一。
约七千年前,有一位神人叫伏羲,他观察天地万物自然变化,画出了无字天书阴阳八卦图。它看似平面实是立体。绕来绕去会不会是一种螺旋循环的状态,时而原地旋转,但永远不会首尾相接,时而向下,时而向上,向上螺旋循环的可能性大点。绕来绕去也许会令人头晕目眩的。后来,人们把头晕目眩的新闻或消息说成是“八卦”。多半不靠谱,也许还真隐含着靠谱。
《红楼梦》里说的话多半是绕来绕去的,比方说“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祥林嫂》里说的话多半是饶来饶去的。“绕来绕去”与“饶来饶去”究竟有什么区别呢。绕来绕去貌似重复,其实永远不会重复;饶来饶去貌似不重复,其实一直在重复。绕来绕去难以记住,甚至于根本记不住;饶来饶来容易记住,甚至于根本不会忘记。总而言之:绕来绕去是动态变化,饶来饶来是静态不变。
扯远啦。话再绕回来。继续听贾德老师上课。
“每一种新思想通常都是以前人的旧思想为基础,而一旦有一种新思想被提出来,马上就会出现另外一种和它抵触的思想,于是这两种对立的思想之间就会产生一种紧张状态,但这种紧张状态又会因为有人提出另外一种融合了两种思想长处的思想而消除。黑格尔把这个现象称为一种辩证过程。”
哦。绕来绕去也许是一种辨证关系吧。
“举例来说,你可以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为‘正’,那么与他正好相反的休姆的经验主义就是‘反’。但这两种思潮之间的矛盾或紧张状态后来被康德的‘合’给消除了。”
哦。绕来绕去有完没完呢。
“康德同意理性主义者的部分论点,但也同意经验主义者的部分论点。可是故事并非到此为止。康德的‘合’现在成了另外一个三段式发展的起点,因为一个‘合’也会有另外一个新的‘反’与它相抵触。”
呵。我好像开始有点明白。绕来绕去,没完没了。
“如果人类的脑袋简单得足以让我们了解的话,我们还是会愚笨得无法理解它。”
啊。我好像又开始变得糊涂起来。不过,重要的是,我开始渐渐喜欢上绕来绕去。我们的生活或许原本就是绕来绕去的。
其实,哲学家只是告诉我们一件事:唯一不变的是一直在变。
乔斯坦 贾德语录:
这个问题的关键正在于你相不相信,而不在于你知不知道。
慢慢来,要有耐心。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12/35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