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亲密关系(自选集 知乎「盐」系列)》读后感4000字
>> 导致假性亲密关系的三个原因:不了解自己、不了解彼此和爱无能。
◆ 第二章 也许你并不了解自己
>> 关于人的想要(want)和需要(need),我们需要做一个区分。这两者的关系你可以理解为路径和目标,我们通过得到想要的东西,来满足我们根本的需要。想要的东西往往是某些具体的事物或者行为,而需要则很多时候都是主观的体验和感受。
比如,我想要很多钱,因为有了钱别人就会尊重我,所以我需要的是尊重;我想要老公很专一,因为他只对我好,会让我觉得他很重视我,所以我需要的是重视;我想要很多漂亮的衣服和包,因为我打扮漂亮了,别人才会认可我,所以我需要的是认可。
>> 如果无法区分想要和需要,那么我们会一直把生命浪费在肤浅的想要的事物上。而只有当我们的需要被满足的时候,才会感到发自内心的满意。
>> 从满足需要的角度来说,人生的意义或许就是朝着需要完全满足的完美状态无限接近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获取新的能力和方式以满足需要的过程。
◆ 第三章 如何提升自我认知
>> 我们的自我认知会受限于我们的视角。
>> 人的意识像手电筒一样,照到哪里我们才注意到哪里。而人的内心又是很复杂的,像一个漆黑的房间,我们永远无法照亮每一个角落。
>> 自我认知度的高低也会受到我们欲望和目标的影响。
>> 别看我们的灵魂每天都栖居在自己的身体里,但「我」和「自己」的关系,其实也是一个人际关系,是英文里 I 和 me 的关系,而且我认为这是所有人际关系里面最重要的。
自我认知度高,你会更自信。自信是什么?就是信任、相信自己,因为你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和行为。由此你也会更容易自控,因为我们只能控制了解的事物,我们的情绪、需求、想法都是如此。
自我认知度高,你会更有安全感,因为你会更清楚地知道出现问题和挫折的时候,自己做了些什么,哪些行为对事情的结果有影响。
>> 自我认知度高,会让你对自己的人生有更好的规划,更加有方向感。
>> 自我认知度高,还带来更好的自我照顾(self-care),或者说自爱。还是拿人际关系打比方,我们往往喜欢指责不是特别熟悉的人,给他们贴标签。但是对于我们非常熟悉的人,心里面总会多一份宽容——「他(她)就是这样的人」。如果我们不了解自己,也会很容易产生自责和负罪感。但如果你知道自己的优劣好坏,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和不足,就不会时刻感到挫败了。
>> 一、划分人生阶段
将自己的人生划分为 8 个阶段——这数字没有特定含义,只是一个结构上的要求。每一个阶段用一个重要的事件或者时间点来界 定。第一个阶段从出生开始,最后一个阶段一直持续到当下。
二、罗列重要事件
每个阶段里,找出 10 件对你影响重大的事件——这个数字也仅是一个结构上的要求而已。这些事件应该对你的情感、性格、生活轨迹、人际关系有比较大的影响。
我建议你关注一些这样的事件:生活轨迹变化的转折点,重大的失败或意外,重要的决定;情感上冲击很大的事件,记忆深刻的事件,另外这些事件多半与他人有关系。我建议你重点关注与父母或者其他亲近的人有关的事件。
罗列这 80 个事件本身可能就是个挑战,有的需要努力回忆,有的需要去询问他人。你可以先定义好一个阶段,去搜罗事件,分析,然后再进入下一个阶段。
三、分析事件
每一个事件下面,你都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 这个事件给你带来了哪些认知和想法上的变化?
2. 这个事件给你带来了哪些情感上的冲击或者影响?
3. 这个事件和现在的你有什么关系?换句话说,事件如何塑造了今天的你?
4. 从对这个事件的回顾当中,你发现了自己有哪些想要和需要?
内容上没有太多要求,每个人都有权利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写自己的个人史。只是你需要尽量细分大约 8 个阶段,每阶段大约 10 件事情,每件事情 4 个问题、回答,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能足够细化。你可以每个问题随便回答下,也可以详细地写。要花多少时间,要写多少,都取决于你自己。
你的收获
这份「作业」你可能会写很长,长到超出你的预期。写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哭,会笑,会感慨。你可能需要他人帮助你回忆。我介绍身边的一些人尝试过这方法,包括我的长辈。我没有看他们写的东西,你也最好别给别人看,因为只有你自己才能看的时候,你才能最诚实。但是大家给我的反馈一致:做这样一件事情对自己有太多益处。
最终能达到什么效果,因人而异,我只能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首先,写作过程中的思考对我而言助益甚多,一边写一边思考,使我看清了很多以往忽略的或者误解的问题。第二,写完之后,整个人有一种「觉醒」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以及带来的思考,会持续影响自己很长时间。第三,可能有些问题写了之后会让自己心里不舒服,但是短时间的不舒服换来的是长期的内心的平静。第四,你对自己的理解会变得非常宽广,你甚至会看到自己所处的历史和社会环境给自己带来的影响,而不再只是把什么事情都归结于自己或者身边的人。
◆ 第四章 你真的了解你的伴侣吗
>> 亲密和了解并不是成正比
>> 一旦遇到重要问题后暴露出来,就会有种颠覆性的、幻灭的、「他(她)居然是这样一个人」的感觉。
>> 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人会选择忍耐,降低底线和标准,以此来保住关系。可是当你在容忍的同时,也就损失了相当多的亲密和信任感,导致的结果就是两个人之间的假性亲密关系。
>> 这其实也是很多夫妻之间常见的问题:谈恋爱的时候只忙着去甜蜜开心了,在从情侣转换成夫妻的过程中,低估了婚后生活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谈恋爱是两个人的事,遇到的无非就是「你有多喜欢我」这样的问题。
可是家庭是一种比恋爱关系更复杂的状态,涉及到更多的人和事。所以当初你们带着恋人的甜蜜走进婚姻,但是现在回头来看,总会觉得很惋惜。当初如果有更充分的准备,如果你能够稍微强调一下自己需要空间继续成长,今天的局面或许会好一些。
借这个机会向更多还未结婚的朋友提个醒:请重视两个人的关系基础。如果两个人之间还没有形成比较有效的处理矛盾、共同面对问题的良性沟通模式,如果关系还没有经历过什么考验,或者说有点经不起考验,我会认为这段关系作为婚姻和家庭的基础是非常薄弱的。
>> 不是单纯的要解决这样或那样矛盾的问题,而是需要有意识地去审视和重新巩固你们的关系基础。
>> 优势视角,简单来说就是当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把着眼点放在那些优势的、积极的方面,并且从中寻找改变的可能性。
>> 我应该做些什么事情,才能让这些优势继续持续下去,甚至是更大程度地发扬?
>> 在自己的处事方式和表现方面去找改善的方向,一定能够有起色。
◆ 第五章 聊什么话题才能了解彼此
>> 伴侣关系里比较核心的问题:人际关系、性、生活方式。
◆ 第六章 爱无能——我的个人经历
>> TED 有一个演讲叫做 The Power of Vulnerability,演讲者 Brene Brown 认为,人的情绪是不能有选择性地屏蔽的。当我们压抑那些不好的情绪时,我们也压抑了快乐、感动、幸福和其他积极的情绪。
◆ 第七章 原生情绪 VS. 次生情绪
>> 我们为什么会在亲密关系里感到焦虑、不信任,或者缺乏安全感?从依附理论的角度来说,是因为早期经验中体验过被抚养人抛弃或者可能抛弃的风险,所以我们在自己的亲密关系里感到焦虑或者回避,本质上是我们内心对被抛弃的恐惧和伤痛感。这些情绪是情绪聚焦疗法(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EFT)里所谓的原生情绪(primary emotions)。
由于生活经验的影响,我们在面对恐惧或者伤心的情绪时,又产生出了很多次生情绪(secondary emotions)。比如有些人用冷漠来掩饰悲伤,有些人用愤怒来掩盖恐惧。这些次生情绪,可以理解为是我们自发形成的自我防御机制。很多人带着这些次生情绪的防御机制长大成人,并且走入亲密关系。
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一段亲密关系里,A 会因为害怕被抛弃,而愤怒地指责对方:「你为什么不在乎我?你这个不负责任的!」B 听到之后,也感到同样的愤怒,因为自己的人格受到了攻击,于是回应:「你居然会这样侮辱我,我无法容忍这种态度!」两个人的争吵和矛盾会因此进一步升级,但 A 的原生情绪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安抚。
这在 EFT 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恶性循环的互动。事实上非常多的夫妻或者情侣,关系无法深入,都是因为双方对自己和对对方的原生情绪/次生情绪缺少认知,因此两个人的情感互动中存在很多的恶性循环,也就阻碍了两个人获得更亲密、更安全的关系。
>> 我认为最主要的一点还是两人在一起要有预防意识。两个人都是独自生活了多年的成年人,性格和情感上肯定有很多差异,在一起时需要磨合,需要去探讨「当你这样表达的时候,你真正在表达的是什么?」以及「当你这样的时候,你最希望我怎样做?」这样的问题。
>> 假性亲密关系的产生,一半是因为彼此的情感和性格问题,另一半则因为双方的疏忽和不重视。要避免这种状况,就应该像治疗癌症那样,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 第八章 如何面对焦虑型依恋
>> 1. 尽量让对方透过你的次生情绪和行为,看到你的原生情绪,给予对方准确回应你最本质的被弃恐惧的机会。
2. 两人关系出现矛盾和裂痕后,要积极迅速地去修复,不要让次生情绪在关系当中有不断滋生和发酵的空间。
>> 推荐一本关于改善依恋关系的书:《亲爱的,我们别吵了》。
◆ 第九章 真亲密是什么样的
>> 治疗同盟(therapeutic alliance)
◆ 第十章 除了沟通,我们还能如何了解恋人
>> 如果她小时候和父母关系充满敌意,那么在和咨询师的关系中也会有抗拒和疏远的行为。这种抗拒和疏远,并不是因为咨询师像她父母一样对待她(很多时候恰恰是和父母截然相反的方式),而是因为被某些因素触发。这个现象叫做移情,直接地讲,就是来访者把咨询师当作了自己的爸爸或者妈妈来对待。
>> 感情里的不开心,并不完全都是你或者你们的相处、沟通方式引起的,有时候对方只是不小心把你当作别人了!
第二,要拥有高质量、低冲突的关系,一方面当然是注重沟通,但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提升自我认知。你必须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情况下移情,这样的话你才能够帮助你的伴侣意识到,冲突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两个人之间的问题,还是曾经的历史遗留问题。
第三,两个人的沟通,不单纯是一个把当下事情分出个对错的过程。如果两人的矛盾,不完全是当下的关系引起(事实上很多时候都多少有移情的作用),那么沟通若只是纠结于此刻的对错,是无法让双方都满意的。关系越发展,我们越需要多了解对方移情的规律和模式。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12/35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