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读后感_3000字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读后感3000字

观《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有感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明朝是中国历史独特的王朝,它的独特性体现在开国皇帝出身草莽;法律严苛但是横行;废除了宰相制度但是大权却依然旁落;宦官当权甚于历朝历代;皇帝大多昏庸无能沉迷酒色、玩物丧志;人性备受压制摧残。但这个奇特的王朝却并非一无是处,也涌现了一大批有识之士、社稷之臣,如张居正、戚继光、郑成功、王阳明等。大明王朝这本书切入历史的角度非常奇特,它是以基本史实为基础,却不是一般的简单堆砌和组合,故事情节穿插其中,更有趣的是借助严密的思维心理逻辑还原了人物的思想和思考,对于人物性格思想分析的尤为独特。朱元璋注定是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特殊的出身,特殊的经历,特殊的地位注定使他这一生具有传奇色彩。我们如果忘记了朱元璋早期的经历而却大肆批判他当上皇帝后大开杀戒,觉得这太不思议了,所谓事出必有因。准确来说朱元璋的成长环境是非常糟糕的,家里人辛苦大半辈子却依然吃不饱穿不暖,而且父亲母亲和其他亲人时候居然连一床草席都没有,可想而知这种打击对人性的尊严和性格是多么彻底。究其原因是谁造成了这种局面,他似乎不反对这种封建制度,不然他当上皇帝后也不会对传统礼制这般维护推崇。朝廷的上下腐败离他很远,给予他这么多痛苦的最直接的就是这些封建地主。他们养尊处优、衣食无忧、四体不勤,但是心灵却非常歹毒,剥削鱼肉百姓,毫无怜悯之心。朱元璋亲人死去后,向地主家借下葬费,地主也毫不留情拒绝了,我们可以想象当时地主是充满了多少蔑视。所以后来朱元璋称帝后对地主大加屠杀,并非不可理解,这显然是一种报复。朱元章的思想本质上是农民思想,农民思想具有狭隘性、容易满足、小富即安、难得反抗、心胸不够宽广、非常朴实等等。这种见识和思想就不能要求他像唐太宗那样海纳百川,毕竟唐太宗出身贵族之家,衣食无忧,自小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见识肯定非朱元璋可以比拟。这样的胸怀与见识注定了他成名后要把屠刀转向地主,继而转向士大夫。从始至终,朱元璋并没有想建立一个“大同社会”,因为他当初起兵造反的初衷就是没有吃的,不造反就是死路一条,完全是被逼的。所以我们在这里也完全有理由相信,就算梁山好汉最后推翻了宋朝,也未必可以建立一个理想中的国度。因为从始至终他们都缺乏一个方针一个梦想,他们的行为和毛泽东也迥然不同,毛泽东一心一意是要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而他们只是在逼得走投无路才奋起反抗,所以他们是一种纯粹的实用主义。果不其然,朱元璋称帝后,他的一系列措施大多是围绕巩固统治而实行的,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帝国的统治,另一方面是使自己敏感的心灵安心,因为农民的本质——敏感而脆弱在一次凸显出来。皇帝登级后加强统治是在历朝历代都有迹可循,但是对于人性的摧残和压抑却是其他朝代非特有的,我觉得朱元璋从来都是在“以己度人”,用一己之私代替众人之私。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从来都追求一个稳字,是一种集体主义生活,个人的诉求个人的想法往往被忽视甚至被扼杀,传统的礼教把人的行为和思想框的很死,这种强大的礼教自古使然,极少有人有勇气又能力去冲破它,就算皇帝也不能。梁启超先生说“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可想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人性往往被泯灭,人的自由、个性、主张几乎被扼杀,那些具有想象力创造力都被扼杀在摇篮中。皇帝王公大臣为了避免自己的政令不被社会所接受拼命地去寻找道德的上的支撑,而道德在中国是一个相当灵活的概念,它的边界无边无际,同样的事情同样得道德行为会因为情况不同而赋予新的理解。比如伊尹放逐太甲在当时是合乎道德的,海瑞骂皇帝在嘉靖时代是不合道德的,但是在隆庆时代确实合乎道德的。再如玄武门事件从后来的贞观之治看来确实是明智之举,如果用传统的道德观念来看简直是禽兽不如,如果非要说道德。让千万百姓在一个昏君的统治下更加道德还是在一个明君统治下更加道德,所有成大事者往往不会受道德的束缚。道德很多时候也只是为了维护一种秩序,并非适用一切。帝王的心理比较有意思,他是一个心理分析的一个理想模型,一方面他是人,所以具备一般人的思想性格想法;另一方面他又不是一般人,他可以为所欲为,简而言之,他可以把自己的心理想法付诸实践,因此我们就能通过帝王了解一般人隐藏起来的心理行为。比如永乐帝费尽心思要寻找朱允炆的下落,赵匡胤硬要把对自己毫无威胁的李煜毒死,吴三桂主动请缨把永历帝诛杀,皇帝每当坐稳位置后便开始诛杀大臣,万历皇帝最终否定了张居正的所有业绩等等。这些都展示了人的心理;内心敏感,可以患难不能同享富贵,对权力的崇拜,不希望受别人控制。朱元璋、张献忠、魏忠贤三人性格上有一致性,都是迫于生计才决心走上改变的道路,他们没读过几天书,没上过几天学,童年基本上是在苦难中度过的,经历了很多的痛苦与折磨。他们的尊严曾经都被无情的践踏,所以在日后成长过程中他们尤其坚韧,抗打击能力非常强。得势后,隐藏在心里的想法、性格统统暴露出来了。一个人的行为一定要结合本人的过去以及当时的情景考虑,否则我们将离一个人的正确判断越来越远。历史上,很多人对于吴三桂的评价是:贪色、叛国等等。像这样的评价对于吴三桂的一生是不公正的。我们还得追溯吴三桂的生平以及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吴三桂可以说是晚明王朝的一根柱子,没有他这根柱子大厦早已崩塌。年轻时接受了比较完整的教育,品德超群,以孝事亲,以忠事君;武艺高强,学识渊博,又不失大将风范,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可见此人绝顶聪明。像这样的一位将帅之才,我们很难将叛国和他联系在一起。吴三桂投降之前有几件事我们不得不注意,一是洪承畴叛变,二是祖大寿叛变。这两位是代表晚明政府与敌人交战的领导者,无论在品德上还是在能力上,在吴三桂心中都有些神圣的位置。但是最后都投降了敌人,如果说吴三桂是第一个投降敌人的的领袖,那我们可以完全给予一个懦弱、叛国的标签。而且洪、祖叛变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晚明政府腐败无能造成的,这样的原因以吴三桂的智慧肯定心知肚明。也许吴三桂之前对于自己所敬忠的国家有过怀疑,这次这种怀疑毫无疑问加深了。后来崇祯帝焚身自尽,在此之前吴三桂故意拖延这其中的原因也值得玩味。最后父亲被杀,爱妾被侮辱,蓄积已久的压抑可以爆发了,他让仇恨蒙蔽了双眼,冲冠一怒为红颜成为佳话。在这里我有疑问,他为什么是选择联合皇太极对付李自成,而不是自己单干?是不是他也知道自己根本打不过李自成,之前靖难过程中故意拖延是不是早已知道自己的实力不如李自成,与其送死还不如保存实力自寻出路,如果是这样的话说明吴三桂早已有叛变之心,陈圆圆事件只是让他彻底暴露了意图,不然在如此危机时刻他,他有很多种选择,却偏偏选择了与清军联手。按照人的心理,在紧急时刻往往是按照自己平常的思维行事,他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做出决定,可以猜测早已经谋划好了。后来顺治皇帝削藩,吴三桂再次造反。或许他天生就是一个自由的人,不愿意受束缚,他没有远大的理想,也没有匡服社稷的雄心。他为自己考虑很多,是一个利己主义者,是一个典型的实用主义者。透过纷繁错杂的历史,拨开历史的迷雾,帝王将相都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人,他们不再是高不可攀。每一个伟大人物,每一段历史都似乎在讲述着一个共同的规律,虽然我还不清楚,这似乎就是老子口中模糊不清的“道”。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12/36162.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