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后感1300字
历史不断重演
——读《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是我喜欢的著作,这部用英文书写然后翻译过来的历史书,可能在文字的叙述上较为平实;但我以为历史的书写就需要这种平实的笔法,而不需太多华丽的辞藻。中国的古代历史漫长悠远,明朝却是这悠久历史的重要阶段,简单来说,明朝不失为一个伟大的帝国。万历十五年,则是这个伟大帝国漫长岁月的一个节点。历史学家黄仁宇却在这个节点上看到了很多历史的偶然或必然,帝国的运行方式,帝国的结构方式,帝国的气脉运数,帝国的主脑核心,帝国的机遇险象,帝国的文化底蕴……
历史走到了万历年间,封建统治机制已经走过了近两千年;以农业和农民为基础构成的社会特征,为王权和官僚的绝对利益提供充分的保证。虽然不完全是“道家”所提倡的“小国寡民”模式,但也相去不远。愚民、弱民的执政思想始终贯穿整个古代社会。王朝更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仅仅是换个家族统治而已;对这个庞大而弱小的帝国从来就没有产生过根本的变革。所以,历史虽然悠长,但仅仅是不断重复而已;并且,在重复的过程中由于缺乏革新而累积了无数的沉渣。万历时代,其实已经到了封建帝国的顶峰,也可以说是封建统治的死亡。这时,文官集团早已成熟并根深蒂固,皇帝在至高无上的光环之下已不能为所欲为;而作为人数众多且势力强大的文官集团,却仅仅依靠“四书五经”的所谓圣人言论思想来规范人民,治理社会。
在这一系列的背景下,无论是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海瑞、李贽等帝国的主要人物,还是更主要的万历皇帝本身;在这样的环境下任何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最终都一样不可避免地走向悲剧。包括赫赫有名的张居正,这位万历权力最大,能力最强,一生都想要励精图治,强国富民的文渊阁首辅,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覆灭,尽管后世的历史学家都认为他将帝国的寿命延迟几十年;但是,帝国和他都不可逆转地走向灭亡。后来者的申时行,申阁老以谦卑、温和、圆滑的处事方式;想要避免张居正的悲剧,但最终也以失败告终。一个当时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老大帝国,她的主要军臣却都极度的压抑和不得志,就连盘踞福建的名将戚继光也一样得在皇帝与文官集团的夹缝中求生存。性格古怪,一生都用道德标榜自己的海瑞,说到底就是明朝的一个漂亮符号。思想界的伟人——李贽,有着冲破历史的想法和主张,却最后只能寂寞地死在冰冷的牢狱里面。
黄仁宇通过万历时代的这几个代表人物,梳理了帝国的线索,通过各个主要人物的命运最求,以及他们的失落悲哀,来见证这个老大帝国发展到了万历十五年已经摇摇欲坠,已经没有生机活力,已经不具备强大的条件;她将不可逆转地走向毁灭。用道德代替法律的统治习惯已经延续了两千年,明朝也仅仅是期中之一而已。但这样轻描淡写的背后,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深重灾难的重要原因。帝国崩塌的瞬间,万民皆为灰烬,历史灰飞烟灭。万历十五年早已远去,人世间的离合悲欢还在继续上演。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历史,每一段历史都有它无法掩饰的丑陋和美好。而每一个走过历史缝隙的人,也能够窥探它们隐秘的灰。
从这个角度上,《万历十五年》确实是一部非凡的作品。
2018.5.17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12/36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