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读后感900字
之前只读过余华的小说,未曾想他的杂文写作功力也不容小觑,尤其喜欢这本书后半部分关于旅行的部分,在日本的细节里旅行、特拉维夫笔记等,且看这段:
在喧嚣的大都市东京,树林给人的安静更加突出。就像在轰轰烈烈的现代音乐里,突然听到了某个抒情的乐句一样。生活在东京的喧闹里,时常会因为树林的出现,让自己烦躁的情绪获得一些安静。这个属于城市的细节,其实表达了一个国家源远流长的风格。笔法如此动人细腻,情感如此丰富柔软,让我看到了另一种模式和截面的余华。
引一句书评人魏小河的话:作家写作,无外乎两种途径,一个向外,一个向内,有的人要写出整个世界的生与死、爱与恨、战争与和平,但也有如普鲁斯特这种,不断向内,再向内,将人性的冰凉之处反复翻检描述、冰凉、潮湿,犹如春季暴雨的午后,也美。
大概余华写小说,是一种不断向外探求的模式,而写杂文,则是持续向内观察审视自我的手段。书中前几篇用近乎日记的方式絮絮叨叨记录他的日常,他的写作生活,而在最后的两篇附录(《兄弟》创作日记,《第七天》之后)中,他如此真诚地袒露剖析自己,关于创作这两部小说的心路历程,关于受到的有失偏颇的评价和批判,他冷眼观察着这个时代,不动声色冷静克制地叙述,他这样说他的作品:
现实世界令人绝望之后,我写下了一个美好的死者世界。这个世界不是乌托邦,不是世外桃源,但是十分美好。
此书中间部分是余华的创作绪谈,及扎扎实实的几篇书评。看他读过的书写过的书评,才知道他的作品不仅扎根于他幼时耳濡目染的文革时期的那个浙江小镇,受过他那从医担任护理工作的父母的家庭影响,原来更从如此广博浩繁的国外级人物身上吸取过养份和精华,所以才能取法乎优,得乎其上。
犹记当年读书时,学校请来几位颇有声望的当代作家共聚一堂对话座谈,其中便有余华。我在座下认真观察聆听,并在当晚博客中写道:舒婷和陈丹燕并邻相谈甚欢,而余华则在一旁显得疏离落寞寂寥。座谈结束我还屁颠屁颠地捧着一本刚读完的《兄弟》请余华签上了大名。当年读过他几本小说,便自以为读懂了余华,如今想来,真是幼稚得紧。果然是#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读书打卡#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12/36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