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边沟记事》读后感1200字
生存还是死亡?只在一口面糊糊!——读《夹边沟记事》
关于批判右派,关于大字报,关于劳教,我们这一代人多少听父辈、祖辈们提过,可是生活无忧时代的我们从没想过,在那个如地狱般的集中营,生命如此卑微,在生存面前,其他一切都不再重要。
不想讨论政治与权力,只想说说生存,全书近20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仅仅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饥饿”,极度的饥饿,作者历经几年走访了夹边沟农场的幸存者,打开一个个尘封的惨白的记忆,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生命的离去与挣扎的生存。3000人啊!整整3000个所谓的右派被送到夹边沟,绝大部分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清华北大复旦同济……的高才生,大学教授、医生、高级工程师、文学家……比比皆是,在那个年代,能走到这一步是多么幸运,可是他们没能在他们钟爱的岗位上发挥能力,而是爸白骨埋在了中国大西北的荒野中,最后走出的仅剩几百人,何等惨烈啊!
马斯洛理论说,生存是第一需求,本来这是没有问题的,比如动物,猎食是首要目标,问题是被遣送到夹边沟的这些“右派们”在之前的生活中已体验过安全需求、爱的需求、归属需求甚至是自尊需求,对他们来说,能否认清形势,快速调整到以“生存需求”为第一要务的生活思维模式,是能否在夹边沟生存,能否生存到最后的关键!有人能快速适应,偷各种能填进肚子的东西,从拌了农药的种子到抛弃的羊皮,甚至死人的内脏,听着很渗人,可是在生存面前,其他一切被抛弃得如此彻底!有人不能适应,如不吃不干净食物的王医生被饿死了!即使想通了,能不能活还得看运气,文人傅作恭倒在去抠猪食吃的路上,工程师骆宏远在逃跑的路上被狼吃掉了……太多太多生命卑微铺满全书,虽没有经历却被深深震撼!
摘录
1:《夹边沟记事》里《探望王景超》一文中王景超的妻子和桑在丈夫去世30年后重回故地寻找丈夫遗体,未果后和孩子对着祁连山的雪峰烧香磕头的时候念的祭文《挽先夫景超·调寄<水调歌头>》“泣血何人知,断肠有谁怜;茫茫白雪无语,与我共悲涓。冤未平,人已去,此情痛煞凄绝,惊破戈壁天。同蹈苦和难,良人不回还。声喑噎,心破碎,恨绵绵。沧桑巨变,万般痛楚未稍减。血泪往昔忍顾,明水一别卅年,尸骨未能见,荒冢无觅处,长哭问苍天。”
2、“有人说,历史是一位公正的老人,最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其实不然,历史是‘秦始皇的兵马俑’,你不挖,它永远不出来。殊不知,有多少埋葬在万丈深渊的历史暗角,我们永不知晓,有多少冰雪背后的哭泣引人深思。解冻、解禁、解密、解构,随着社会环境的逐步改善,历史的真相会渐露峥嵘。”
3、“一位死难者的家属告诉作家,他们已将《上海文学》上连载的文章如数收集起来,清明节上坟时焚烧,以告慰父亲冤屈的亡灵。一位死难者的儿子,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读到了以自己的父亲为背景的小说,一下子哭倒在地。并把报刊供在桌上,长跪着,一页一页地读,一页一页地哭。并对朋友说,父亲去世时他还小,只知道父亲死在夹边沟,但不知父亲死得这样惨……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12/36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