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书包的变化
孩子要入园,今天去给孩子买书包,结果这么小的一个书包要价68。记得小时候,我们姐弟三人上学,书包都是母亲亲手缝制的,大多是旧衣服裁剪下来的布料拼凑成的,更简单的是一条裤腿剪下一半,下面缝上,上面再封两个带子(那时大多人的书包是这样的,也不觉得搞笑,有的甚至没有书包的,拿塑料袋装书);有一年,父亲去酒泉打工回来,买了三个双肩书包(印象中三个书包10多块钱),那时父亲每日工钱2块左右,我们三一人一个,大姐的是红白大格子的,二姐的是绿白小格子的,我的是灰色的,那书包一直从小学背到初中毕业,里面背过煮洋芋,背过晒干炒熟的洋芋片,背过黑面馍馍,背过白面油饼,也背过书角卷的像火草的书本,年底父亲回来,在油灯下一面询问我的学习情况,一年帮我把卷起来的书角拔平,拔到气时,“威胁我”要把我的书扔到火炉子里,买几个羊让我去放羊,多年后我知道,父亲当时说的是气话,因为我们家从来没有养过羊。
那时候孩子上学,也不像现在这样,从娘肚子里就开始规划把孩子培养成舞蹈家,明星,硕士,博士之类的:那时听的最多的就是“娃娃上个学,识点字,会写个自己的名字,出门打工能找到厕所,会算账就行了”,作为孩子的我们也没有什么梦想,最大的梦想也就是没人管,自由舒坦,吃饱肚子就行了,到了学校也是在课堂上老师引导下才有的科学家,警察,发明家的梦想,当然也只是为了完成作文,很少有人朝着嘴里说出的那个梦想努力,那时候还没有明星的这么一个概念。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很多人培养孩子的理念也随之转变:父亲的思想也受到潮流的冲击,父亲作为最早走出去的一代(去打工),看到城市的变化和知识带给人的命运的转变,也算最先觉醒的一代(在那个年代应该算是)决心靠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也就是父母亲不管多么辛苦,一直把我们姐弟供到大学毕业的原因(由于一些原因,二姐初中毕业辍学,只有我和大姐大学毕业,人的一辈子不可能非常完美,二姐的辍学是父母亲心里的一个痛点,工作后,我和大姐总是想在物质上多给予二姐一些帮助,这样感觉心里不会有太多的亏欠,至少我是这样想的)。
记《一个书包有感》之小田,大山里走出的孩子。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13/170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