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礼仪之邦优美句子,赞美中国是礼仪之邦的句子推荐阅读:
1. 中国礼仪之邦
不知道你具体指的是哪一方面的。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一直都标榜自己是礼仪之邦。对于这一点,每个中国人都在心理是这么认为的,我也不例外。
但是我最近仔细思考了一下,觉得现在的中国有点名不副实了。 目前中国用的最广的就是握手礼,不分男女老幼,统统握手。
鞠躬礼也时有看到,但是鞠躬的幅度很小,速度很快,感觉象是一哆嗦就完事了。至于跪拜礼只在农村还偶尔看到过,大部分也是在过年的时候,而且都是孙子女对爷爷奶奶行的礼,很少看到子女对父母行跪拜礼。
现在感到国人之间,礼仪很缺乏,虽然行礼只是表面的一个形式,但内心的敬重总得有个形式来表达吧?我仔细思考了一下,不是国人把礼仪传统给丢弃了,而是目前没有一套系统的礼仪表达形式。所以我们在一些场合都多少有些尴尬的情况。
下面我举一些例子,大家看看有没有同感? 比如子女见了父母,多数都是亲切的喊了一声“爸妈”然后就没有了,虽然自然,但感觉多少欠缺点什么。下级见了上级,多数是点头一哆嗦就糊弄过去了,也有主动握手的,但感觉很假。
另外有一些同事或者领导一天能见好几次,如果次次都去抓领导的手,感觉很别扭啊。还有男女同事之间,好像啥礼节也没有,见面也是和机器人一样比较机械的动动嘴,无非就是你来了,我也刚到的废话。
男人之间见面握手比较自然,女人之间好像没啥礼节,过去看到过万福礼,现在也没人行了,男女之间除了握手就没别的礼了。剩下的我就不举例子了,还是让天涯煮酒的高人举例子吧。
我个人的观点,男人之间尤其是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拱手礼比较合适,师生之间鞠躬礼比较自然。男女之间如果用贴面礼好像国人接受不了,不知道用什么礼仪比较好。
女人之间用拥抱礼也不错。说了这么多,我的意思就是中国目前缺乏一整套比较系统的礼仪,致使很多国人无法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
我们中国人历来骄傲地认为:何为礼仪之邦?那不就是中国嘛,拥有几千年的礼仪历史,难道还会比其他国家弱吗?呵呵!没有怀疑,没有否定,而且是精神上胜利的定式法则。“礼仪之邦”的皇冠就这样落到了我们头上,人们瞻仰这顶尊贵的帽子,并以它为荣,也许还会拿出来炫耀吧!可在我看来,它就像一个沉重的担子,负荷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肩头上。
我能理解人们这种定式的看法,因为我曾经一度也这么认为。从小在父母老师的庇护下成长,学的是道德、科学与真诚,能看到的、能感觉到的都是美好,当然我也认为,依照人们所说的,礼仪之邦成为中国的代名词,这有何不可。
当我慢慢地长大,开始离开了关心我的亲人,离开了时常包容我的密友,并把自己当做了一枚邮票投向他乡后,我开始了独立的思考,开始了对社会、对人生的考问,并且,随着知识的不断增长和丰富,这样的过程就越来越明显了。我不解为何在影院门口为争一场电影的门票而大动干戈,打得头破血流;也不解在公共车上,一位老人颤颤巍巍地站着,却没人给他让座,况且明明还设有绿色座位;更不解一些饭店或工厂招收童工不说,甚至`还暴打他们,恶言相向;我不解……太多太多了。
这些使我愕然,在这些场合里,难道中国的道德啊,礼仪啊,都不见了吗?悠悠的中华历史留下了许多尊德尚礼的故事:程门立雪,飘飘的白雪埋没不了追求知识的执著,凛冽的北风也吹不散尊重老师的美德;张良学艺,一次次的刁难与奚落没有改变张良尊敬老人的美好德行;尾生抱竹,海水淹没了尾生,却留下了诚实信用的美好风尚。这些美德也被现代的人给磨灭了吗?在古代,所谓礼仪,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诸如政治体制、朝廷法典、天地鬼神祭祀、水旱灾害祈禳、学校科举、军队征战、行政区域划分、房舍陵墓营造,乃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言谈举止,无不与礼仪有关,它几乎是一个囊括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切典章制度以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行为准则规范的庞大的概念。
我了解到之前我对中国礼仪的理解可谓是有些狭隘了。我开始关注我之前没有理解到位的中国礼仪的那些方面。
不可否认,中国古代的文明是举世璀璨的。于政治体制来说,中国曾经几度走在世界的前列,周边的小国也多次模仿中国的政治体制来治理他们的国家,实践证明,这样的体制不单在我们国家有可行性,而且经其他国家的应用,也把他们的国家治理得很好;于科举制度来讲,科举制是中国首创的,代代改进,朝朝创新,一直沿用至今,也为其他国家所使用,包括首先出现在美国的公务员考核制度,也是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制度;军队征战等军事理论也于世界领先地位。
另人痛心的是,走洋派、唱高调的人还大有人在,某种意义上,还成为现实的主流。 泱泱大国是否体现得有些孩子气,没有对过去的睿智分析,没有对未来的深远考虑,仿佛不断地在从一个历史极端跳到另一个历史的极端。
为何不找一个平和的重心,稳稳地发展下去呢?“礼仪之邦”是这么个礼仪法吗?这是一个作为"礼仪之邦"的大国应该考虑的。我们所有的邦中之人都要考虑,因为建设“礼仪之邦”是一个群众性的问题,而不是单靠某某领导者能决定的。
“礼仪之邦”不仅要做道德仪礼之国,。
2. 中国礼仪之邦
唐代孔颖达说:“中国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
如果说,在古代汉语中,“中国”更多地属于一个地域的概念,“华夏”则更倾向于代表一个文化共同体,而维系这个共同体并引导它繁荣、进步的价值基础,是“礼”和“义”。
两千多年来,“礼仪之邦”(又叫“礼义之邦”)是中国无数仁人志士、圣君贤相所崇慕和追求的社会理想,同时,也是经由他们长期努力和奋斗而为中国赢得的誉称。
中国礼文化绵延数千年,举世无匹,它对人类所作出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
3. 谁知道关于赞扬中国是礼仪之邦的文章
中华民族的礼仪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极具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现已深刻影响了周边众多国家和地区。
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
礼仪文明作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 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上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 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
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 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 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
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 现试分述如下: 一、尊老敬贤 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尊 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
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 孟子说:“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注:《孟子·告子下》)。
“庆”就是赏赐。古代这种传统 礼仪,对于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不管过去和现代,都起着重要作用。
说到尊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古代的敬老,并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观念和说教上,也并不仅 止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
从君主、士族到整个官绅阶层,都在身体力行,并且形成一套敬老的规矩和养老的 礼制。 《礼记》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注:《礼记·祭义》)。
就是说,五十岁以 上的老人不必亲往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一些古籍,对于同长者说话时的声量,也作了明 确的要求。
如《养蒙便读》说:“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注:《养蒙便读·言语》) 。《规》又说:“低不闻,却非宜”。
总之,上至君王贵族,下达庶人百姓,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老者、长者的孝敬之意, 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修养的重要标志。 任何形态的社会,都需要尊敬老人。
不仅因为老人阅历深,见闻广,经验多,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 ,理应受到尊敬;同时,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较差,需要青年人的体贴、照顾和帮助。作为一个有礼貌的现代 青年,对长者和老人,应该做到:路遇主动谦让,乘车主动让座,在商店、戏院等公共场所,应尽量考虑到为 老人创造方便条件。
关于敬贤,三国时候有个典故,叫“三顾茅庐”。说的是刘备仰慕诸葛亮的才能,要请他帮助自己打天下 ,便不厌其烦地亲自到诸葛亮居住的草房请他出山。
一而再,再而三,诸葛亮才答应。从此,诸葛亮的雄才大 略得以充分发挥,为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来有作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视尊贤用贤,视之为国家安危的决定因素。平时不敬 贤,到了紧急关头,贤才就不会为国分忧。
不是贤才不为国家着想,而是国家缓贤忘士,如此“而能经其国存 者,未曾有也”(注:《墨子·亲士》)。 今天我们提倡发扬古代“敬贤之礼”,须赋予现代新人才观的内容,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当今社会,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种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大至国家民族,小到公司企业,要 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都必须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只有从思想观念到具体行动上尊重、爱护人才, 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足够强大的人才队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仪尚适宜 中华民族素来注重通过适合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遇到重大节日和发生重要事件,多有约定 俗成的仪矩。
如获得丰收,要欢歌庆贺;遭到灾祸,要祈求神灵保佑。久而久之,就形成许多节庆及礼仪形式 ,如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等,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礼俗。
在古代,婚、丧和节庆等活动是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大事来对待的,其礼仪规定得格外详尽而周密,从服饰 、器皿到规格、程序和举止的方位,都有具体的规定。 今天,我们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礼仪文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贵在适宜。
即如二程所主张:“ 奢自文生,文过则为奢,不足则为俭”(注:《二程集》程氏外书卷六)。可见,仪式的规模在于得当,适当 的文饰是必要的,但文饰过当就会造成奢侈浪费,偏离礼规的要求;而过于吝啬,妨碍到仪式的实行也是不得 体的。
古人这种见解非常精辟,对我们今天举行各种仪式具有指导作用。 在当今的社会活动中,举行各种仪式仍然是不可缺少的。
公司开张、儿女婚嫁,各种节庆活动,都有不同 的仪式。
4. 关于文明礼仪的优美词段
文明礼仪演讲词 1、导游续写中华情 -----史云慧 (演讲词)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旅游专业的史云慧,那么我将要从事的职业就是导游了,但是今天可不是带着大家旅游,而是很荣幸的站在这里进行一次我期盼已久的职业演讲. 中国,是一片古老的土地,历经了5000多年的沧桑,然而如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中国又正象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着!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上升,科学的进步,社会的稳定,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外国友人的关注! 先是成功加入WTO国际市贸组织,之后又有神州五好宇宙飞船成功发射,紧接着,又成为了2008奥运申办国,今年神州六号宇宙飞船又成功上天,这一切的一切,都足以使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尤为骄傲和自豪的!到2008年的时候,我相信我们的体育键儿,更加会以坚强的体魄顽强的意志,优异的成绩为国争光,一展祖国雄风!还剩下500多天了,我想说的是:北京加油!中国,加油! 有好多人问我为什么会选择旅游专业?多苦多累啊!我的回答很明确.如此博大精深的历史文明传统是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于是怀揣着一分传承中华文明的美好信念踏上了我的旅游之路,我立志成为一名传承中华文明的使者! 我是一个外地学子,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才刚刚入学不久,面对陌生的环境和知识的浅博,我不知多少次的垂下了头,但我知道我的梦想并没有破灭!完善的教育设施和教科书中那神奇渊源的中华史实,让我不得不由衷的感叹到:中国、历史、奇迹、文明!我越来越想把书中的知识讲给别人听了.时光飞一般的进行,转眼见我迎来了第二年的学习生活,在原有的基础上,我似乎更加懂得如何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出色的导游,如何用心的把我国的文明传统讲给别人! 在这我想分享个故事给大家听,一名中国的导游接了一个外国团,在一次活动中突然发生了火灾,在百般危急的情况下,他的一句话震惊了我,他说:先救我的游客!后来,大火侵蚀了他的双腿。
由于时间的耽误他被截肢了,一年,两年,他残废了!永远当不成导游了,但是面对记者的采访他依然保持着微笑,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会有如此伟大的举动时,他说:因为,我是导游!就从听到这个故事的那一刻起,我就被这名导游远的精神所深深打动着!我想到了自己,我想我是明白了,选择旅游专业不再单纯是因为要传承中华文明,而是因为爱!人与人之间的爱,国与国之间的爱!而我,也爱上了旅游! 最近我读《中华文明格言》这本书,禁不住又陷入了沉思,令我疑惑不解的是:古代的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同时被古代社会誉为四大文明古国,是世界文明的摇篮。而如今,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依次走向了衰弱,世界上惟独我国拥有了五千多年的历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国,被世界人民瞩目着! 究竟,伟大的祖国靠什么而辉煌,靠什么而成为世界的焦点呢?正是那代代相传的文明美德啊!在这一片过老的土地上,我们的劳动人民在这里栖息,把这文明,文化一代代传了下来,使它永远不停地前进,正因如此而涌现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古老的土地,淳朴的人民,悠久的传统,高尚的品质,无数的思想家,,教育家,作家把这光荣的事迹编织成一条长带,一句句格言使我们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记背,并且激励着华夏儿女时时铭记着:传承中华文明的口号! 再有一年我或许将要走上工作岗位了,身上的幼稚与无知也将离我而去。
三年的梦想会如愿以偿吗?我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导游吗?会的,一定会的!因为上帝是不会亏待怀揣美好梦想并为其不懈奋斗的人的!我坚信!!!! 让我们通通行动起来,传承中华文明,争当文明使者,只要我们都能做到这一点,我想,社会主义的中国会变的更加繁荣昌盛!到那时,春花似海,盛世如花。将会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我们,了解我们! 听!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两条母亲河正滚滚流淌,汇集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传出轰雷般的号召声:传承中华文明,誓当龙的传人! 在这金风吻着硕果,阳光普照着大地的美好日子里,让我们共同唱起文明歌,续写中华情! 谢谢大家 2、做传承文明的使者 ------鲍杰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来自东城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导游专业的鲍杰,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传承文明的使者。
当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先生访华参观北京天坛的时候曾感慨地说:“依照我们美国人现有的技术,按原样复制一座天坛,没有任何问题。但我们却没有办法拥有天坛周围那些苍翠蔚然的古木侧柏。”
羡慕之情,溢于言表。尼克松无疑看到了建筑艺术背后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是的,一座天坛,它传承了太多的记忆、太多的岁月、太多的典故与传说,太多的情怀与梦想……这一切,加起来,就是文化,就是文明。中国独有的!作为一名21世纪的中国青年,我从心底为此感到兴奋与自豪! 常常在电视上见到西方朋友面对本国拥有一、二百年历史的建筑与景观就骄傲无比,岂不知我泱泱中华大地之上,即使是几百年、上千年的名胜古迹也是不足为奇的啊!作为导游专业的一名学生,我越来越认识到,伟大的华夏大地,。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16/42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