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芦苇的句子
武映梅
咏芦苇
秋风渐次入塘深,
照水芦花欢不禁。
关于芦苇的句子唯美
莫笑白头频起舞,
但因一颗少年心。
评:赏心悦目的一幅画,触动心灵的一首诗。句句言物,句句写人,一颗少年心跃然纸上,读后使人精神倍增。“莫笑白头频起舞,但因一颗少年心。”是本诗的出彩句。
胡文霞
芦苇
芦花簇簇入斜晖,
兰桨徐徐惊鸟飞。
不见伊人思所在,
独行苇荡独吟归。
评:清新流畅的一首七绝。首联对仗工整,画面感强烈。夕阳西下,余晖脉脉,芦苇摇曳,倦鸟回归。转句富于变化,人情味浓厚,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意境。风中芦苇成了伊人,柔弱而多情,似在低头思考着什么。
王文泉
芦花恋
风过芦花乱,霞辉泉水灿。
翛然携手行,一任时光漫。
评:这是一首仄绝,也就是押了仄声韵。仄绝是很有特点的,读起来上口,有力量。简洁明快的一首小诗,看了很容易让人记住,有所思,有所悟。首联对仗工稳,形象生动,写出了芦花风中的姿态,一个乱字很是传神,灿也用的好,波光粼粼。本诗出彩的句子:一任时光漫。说明作者非常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马春丽
咏芦苇
晴风漾碧波,湖畔苇婆娑。
鸿鹄凌空展,长旋宛恋歌。
评:清新明快的一首小诗,景分明,情真切。层次分明,由晴风碧波到芦苇婆娑,后放眼长空,鸿鹄展翅,恋歌声声,营造出秋天深沉且有一丝淡淡悲凉的感觉。读此诗不由让人想起了刘邦的《鸿鹄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赵贵平
由芦苇想起晋剧《芦花》
孔丘有高足,上贤闵子骞。
年幼失母爱,受尽苦与寒。
慈父疼有加,后娘心太偏。
一日隆冬雪,鸟雀觅食难。
其父经商归,弟兄迎道边。
闵损虽衣厚,萎缩抱双肩。
英哥似单薄,额头却汗颜。
闵父怒斥骞,挥手抡长鞭。
鞭到衣衫破,芦絮飞满天。
低头细查验,看待不一般。
长兄絮芦花,兄弟絮蚕棉。
芦花本性冷,人心看。
父子抱头哭,娇儿实可怜。
一怒欲休妻,二子泪涟涟。
母在一玉寒,母去三子单。
李氏已悔过,合家庆团圆。
家贫出孝子,德义万古传。
注:①《芦花》为传统戏,又名《鞭打芦花》。
②闵损,字子骞,乃孔子高徒,七十二贤之一。英哥,子骞同父异母弟弟,李氏所生。
③闵父欲休妻,子骞跪地求情曰:母在一玉寒,母去三子单。他不愿看到弟弟们又遭遇继母。
评:讲述一个故事,传递一份温暖。
赵瑞玲
芦苇
一湖长叶舞春秋,
共享蓝天共白头。
纵令茫茫三尺雪,
深根紧握腰杆修。
评:这首诗构思很巧妙,意象选的好,一语双关,寓情于景。春秋,白头,腰杆,拟人写法,赞美了芦苇柔韧坚强的品格,实则写人生。深根紧握腰杆修,腰应为仄声字,杆字应为平声。再者“腰杆修”意思表达不够明朗、有力。
康彩兰
题芦苇
(一)(新韵)
落日欲销金,长河秋岸深。
苇丛遥似雪,似雪胜三分。
(二)
生事临秋水,神光合暮烟。
离披沐风舞,涯涘际长天。
评:秋天的芦花,是一场无边无际的雪,有雪之秀美纯洁,却无雪之寒冷,像包裹着一个美丽的梦。落日,长河,秋水,暮烟,苇丛,长天,多么美妙和谐的一幅画卷啊,单说芦花,也许算不得多么美,但它却是秋日江畔不可不看的一道风景。
第一首诗中似雪二句,顶针手法用的好,值得学习。让我想起了一句诗: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也。
温秀芳
芦苇
群帆去棹尽痴顽,
袅袅摇波一水潺。
风起吟哦低雁影,
斜晖纷沓色斓斑。
评:这首诗写秋天江上的景物,从高低两个层次来描绘,画面感好。尤其“斜晖纷沓色斓斑”出彩。袅袅摇波,生动形象,写出了芦苇柔美一面,芦苇的生命力也极强,不管水清水浊,都一样旺盛地生长着,你看,风起了,它们纵情吟唱着生命的美丽。缺点:破题有点远,“痴顽”这个词需斟酌。
孙 成
芦 苇
幼小生来壮志心,
拔尖出穗好殷勤。
步步攀高多威武,
瑟瑟秋风焕一新。
评:读孙成老师的诗,仿佛看到路旁成片的芦苇,感到一种野性的生命力扑面而来。凝视这些生命,我在它们身上找到了别的植物所不具有的气质,在严寒中,它虽低下了头,身子却没有弯下去,在冰雪中,它瑟瑟发抖,但从未屈服,它在积蓄力量等待春天。“岁月坎坷苦中乐,欣将生活酿成诗”孙老师做到了。
本诗拟人手法用的好。芦苇与人生何其相似,出生发芽,成长拔节,成熟收获。帕斯卡尔在《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中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不足之处是,有的地方不合律。步步攀高,应为平平仄仄,威武一词也不恰当,改为:枝枝摇曳点秋色,瑟瑟西风焕一新。如何?
李艳霞
芦苇
柔弱有谁怜,漂摇渌水边。
风中长向语,焦首复年年。
评:拟人化的写法,以问句开头,先声夺人,仿佛一个娉婷袅娜的温婉女子近在眼前。风中长语,翘首以肦。末句“焦首复年年”传神。《红楼梦》中有一句诗谜曰:“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作者应是由此化来神句。
王碧君
芦苇
陌上初曛日,葳蕤正勃张。
只裁青布衣,不妒锦罗裳。
秋水销红翠,西风理素妆。
伊人怜瘦影,寂寞问斜阳。
飘摇无媚态,灵逸少轻狂。
入泥情更寄,着意点寒霜。
评:这是一首较好的排律,对仗工整,虚实结合,意境深远。首联起的自然,写出了芦苇旺盛的生命力;次联承接写芦苇朴实亲民的本性,凡与芦苇有关的故事无不是与贫穷苦难连在一起的,记忆最深的就是土炕烂席。“伊人怜瘦影,寂寞问斜阳。”金句,生动形象。“入泥情更寄,着意点寒霜。”在万物萧杀的严冬,那一抺苍黄,旗帜般飘扬在风中,融化在泥土,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壮的美?
不足之处是第五联失粘,另句子顺序再调整一下是不是更好呢?比如第五联放在第二联位置。
李宇霞
咏芦苇(新韵)
子胥藏身终雪耻,
秦风叠唱枉思卿。
芦花衣冷孝行笃,
一苇渡江结果成。
注:达摩一苇渡江后,开创禅宗。曾有偈云: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评:好绝!不仅引经据典,信息量大,而且文采斐然。从开篇至结尾四句诗,讲了四个与芦苇有关的故事,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结构上突破了起承转合的定式,所谓诗无定法也。第一句诗讲伍子胥被追杀,藏身芦苇躲过劫难,方得雪恨;第二句诗言蒹葭苍苍,伊人在水一方的美好向往和惆怅;第三句诗讲孔子高徒七十二贤之一闵损的孝行故事;第四句诗是达摩一苇渡江后,开创禅宗的宗教故事。全诗奇思妙想,令人回味无穷。
叶舟
咏芦苇
霜降长天碧水悠,
风临野渚荻花秋。
枝枝飞白生仙藻,
缕缕葭思泊叶舟。
评:叶舟老师善以健笔写柔情,属辞峭拔,很有特色。人品即诗品,一首抒情小绝也不免露出几分英气,且将作者名字叶舟嵌入诗中,灵动有加风趣十足。“枝枝飞白生仙藻,缕缕葭思泊叶舟。”对仗工整,动而传神。葭思,蒹葭之思的省语,旧时书信常用怀人套语。鲁迅在《热风随感录四十》有云:久违芝宇,时切葭思。
郭劼
芦苇
蓄满温柔拟美人,
清池碧洗水粼粼。
流苏丝穗随风曳,
鹤舞惊凫卧睡鹑。
评:这首诗清新别致,诗笔清灵脱俗。把芦苇比作温柔的美人,临于清池碧水之中,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又把芦苇的花叶比作美人的流苏,随风摇曵,传递着典雅与婉约的韵味。
张秋娟
咏芦苇
何事临风频翘首,
凋残红玉望穿秋。
痴情千古终无悔,
但为伊人竟白头。
阮郎归·白洋淀芦苇荡
轻舟河汊信由缰,撒开罗网张。
青青纱帐捕豺狼,硝烟飞画梁。
芦苇荡,芰荷芳。菱歌秀靥扬。
当年游击弄沧浪,如今鱼米乡。
评:这两首诗词各有特色,文心细腻,颇有独到之处。第一首绝句,开头就留下悬念,何事频翘首,把风中的芦苇写的无比生动,赋予了深深相思之情,转结句顺其自然,痴情千古终无悔,但为伊人竟白头。爱情绝唱也。
第二首词是用平铺直叙的手法,为我们讲述了白洋淀的故事,小兵张嘎的故事就发生在白洋淀。上阙回忆战争年代的场景,硝烟四起捕豺狼。下阙写如今的变化,已是鱼米之乡了,对比鲜明。作者一定是对白洋淀熟悉的,有感情的,物象抓的非常准,地方特色鲜明。
点评老师:赵贵平
摄影:冬雨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18/171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