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听课评语和建议,幼儿美术听课评语和建议推荐阅读:
美术课程的评价建议是什么?
从空间范围来看,传统美术课程的评价着重于课堂内或学校内的教学活动,其学习形式一般是讲授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反复练习,因此排斥社会活动和实践活动。
改革后的学校美术新课程是一种内容广泛、密切联系实际的统整性课程,从传统的以教科书为主的教学模式应转变为广泛运用图书馆、野外、家庭、美术馆、展览厅等,充分利用社会各种场地和各种课程资源,以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因而也必须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从时间编制来看,传统的美术课程由于过分强调经典的绘画技能与知识,脱离社会现实,不仅建立了一刀切的教材分类体系,还严格规定了各类教材的时数百分比,这种过于划一的“美术教学大纲”最显着特点就是课程与课程之间各自独立,相互联系较少,易于在课堂内按部就班地教学,教材中操作技能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分配、教学活动的安排等均适宜按固定不变的课时编制,这样就形成了学校传统的上课时间表观念,而把上课时间表以外的各种教学活动及其他类型的课程,如选修课程、实践类课程以及隐性课程等均排斥在评价范围之外。
课堂教学教师提高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主要阵地,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已成为美术课程改革的主流。
美术课堂教学设计主要标准教学目标多元、教学内容丰厚、教材处理变式、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流程清晰、教学姿态平等、教学评价恰当、教学方法多样、媒体运用恰当。
《美术课程标准》素质教育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
美术课程逐步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综合思维水平。
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
学科设置的基本要求小学阶段初步接触我国民族民间的、国外的优秀美术作品,使学生掌握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美术技能。
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美术欣赏能力。
活动表现评价采用个人、小组或团体的方式,可学习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学习结束后进行。
学生学习评价策略应有利于学生的美术学习和发展。
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闪光点,从重视作业结果转向重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进行美术欣赏简单描述、形式分析、意义解释、价值判断。
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学生学习档案”一般包括学生学习和研究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开展的调查研究,收集有关的文字或图象资料、研究记录、设计的方案或草图,曾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了问题,还有最终的美术作业,自我评价以及他人评价的结果。
学生通过美术学习档案提高美术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有效的提高学习质量。
教师通过学习的美术学习档案,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特点,了解学生对美术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在观念和方法上的进步,发现学生的学习潜能。
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及时的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自主学习是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
它包括自主监控、自主指导、自主强化三个过程。
美术课最容易接近自主学习。
理解“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的特征:提出有意义的参与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支持,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对认知活动进行的自我监控,做出自我的调试。
探究性学习:
1、开放性
2、综合性
3、实践性。
合作学习:以学生能力、性别等因素将学生分配到疑异质小组,互相依赖、休戚与共、资源共享、互相成长。
备课完整阶段教学前的预案、教学中的第二次备课与教学后的反思教学案例学校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疑难问题,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例证。
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个案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
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
它既有具体的情节,过程,真实感人,又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悟出其中的育人真谛,予人以启迪。
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具体教学情景故事。
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点评。
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主要作用通过教师自身参与的研究,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以提高教学实际能力。
所谓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是指围绕一定的课堂教学目的,将采撷到的一个或几个反映客观事实的课堂活动事例,根据现代教学理论,对其教学活动进行分析、比较与归纳,并提出一些解决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疑难问题的方法或策略。
简述美术教学评价的功能有哪些
近几年来,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对于美术教学评价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为评价是美术创作与美术鉴赏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也提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
学生是一个充满个性、活泼、灵动的独特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情感世界,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从而去追求更为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一、尊重个性差异,注重情感的评价
教师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心理需求,从多个角度,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充分肯定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使之获得“我也行”的情感体验。
杜威曾说过:“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
怎样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知教师的期望和评价,从而去充满热情地学习呢
我在执教《我们的双手会表演》一课时,先带领大家玩了手形游戏,用手变出小孔雀、小狗、小兔子等动物。
这时,一位男孩子举手说道:“手指不仅可以做游戏,还可以传递信息,如一至十的数字、OK等手势,中国人拜年时做的恭喜的手势。
说着,他还淘气地做了个“V”的手势。
在场的听课教师无不为小男孩的精彩发言而暗暗喝彩。
我紧紧抓住这一契机,表扬了这位学生,并即兴带领大家来做一做相关手势。
小男孩看了看老师,兴奋的坐下,眼神中充满了自豪的表情。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
人文性在本质上强调人的情感、人的体验。
美术课以画为载体,承载人的情与意,是学生、教师二者感情碰撞的空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二、关注个体差异,注重评价结果的激励性
具有激励性评价是培养和保护学生创新思维的条件,只有在宽松、愉悦、不断获得鼓励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变得活跃。
教学中,教师关注个体差异,用鼓励性的语言,赞扬学生的每一次成功,及时抓住学生稍纵即逝的新奇、独特的想法,给予赞扬,让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不断追求成功,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让学生从内心体验成功,产生学习的动力。
《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到:评价要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我在美术教学评价中,注重评价结果的激励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敢于创新和勇于发展个性。
在上《秋天来了》一课时,我以“秋天的礼物”作为整堂课激励学生的评价手段。
课上只要善于倾听或者积极发言、补充的,画的有创意、构图饱满、色彩运用恰当的,都能获得一件老师准备的秋天的礼物:一片红色的枫叶、一朵黄色的菊花、一支金色的麦穗、一只诱人的苹果…这种生动富有激励性的评价给学生美好的遐想,既激发了他们表达与交流的欲望,又给他们一种艺术的享受,还再一次突现秋天景物的特点,可谓生动有效,拉近了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距离。
三、关注学习过程,注重评价的多维性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求知、探究和努力的过程,注重鼓励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评价,开展自评、互评活动。
同时教师要注重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体现教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进,而不是为了甄别,体现以多维性和多级性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的现代评价观。
1、肯定性评价美术课堂中的评价就是在教育孩子怎样做最好,肯定孩子的方法、能力等等,所以一定要有肯定性。
不能模棱两可,否则这样的评价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取舍。
否定的评价容易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因此使用时一定要委婉,因此尽量多鼓励,少批评。
当然不是说不批评,必要的批评也是给孩子指明方向的。
肯定优点就是放大优点,让缺点自动萎缩。
2、肢体语言评价:
教师以满腔的热情、饱满的精神,对学生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赞许、拍拍肩膀的激励、握握手的感激成为教师教育智慧和能力的一种表现。
这种评价,简便、直接、有效,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3、技巧性评价
教师注重以多样的评价方法和技巧,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获得鼓励和成功的机会,发挥了评价的促进功能,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参与学习和评价活动的兴趣。
我在执教《我心中的太阳》一课时,首先营造了很宽松的作画氛围,孩子们兴趣很浓,表现得无拘无束,有的学生创作出扎小辫的太阳,有的带帽子,有的瞪着大大的眼睛,有的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充满了儿童特有的气息。
他们表现的就是自己内心的感受,我们可能会看不懂,不理解,甚至无法定出高低。
学生将完成的作品张贴在作业展示台上,然后提问,一是:“你认为哪位同学画的太阳既神奇又美丽
这个问题是让学生自己做老师,从自己的审美角度去
美术课程的评价有什么好的建议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家长对于美术的认识标准都是像与不像,我们追溯中国百年的历史就会知道这种认知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美术概念形成于17世纪的欧洲,上世纪五四运动前后传入中国,徐悲鸿出国后把素描的概技法带入中国后,由于革命的需要,素描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和推广,而当时国人处在反帝反封建的浪潮中,迫切需要国外的先进理念来寻找出路,因此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之后八年的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后期又经过十年的文化革命;改革开放初期,原始资本的物质积累也让国人忽视了精神方面的探索,而美术作为精神层面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十年来才开始大力发展和普及,因此大部分家庭对于美术的认知水平还停留在100年前的五四运动前后,这是一个很怕的事实。
我国近代的美术发展也有着自己的历史特点,美术在国际上现在比较通行的定义就是创造美的方法。
我国的“美术”一词最初由蔡元培进行学院传播,但是本身定义和内容上有一定的模糊性。
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也不管人们是否愿意承认,目前“美术”一词在我国视觉艺术领域内外所造成的混乱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种“混乱”主要是指大众对于被称之为“美术”的一些现当代艺术作品和现象的困惑不解和无所适从的现象和局面。
大部分国人认为美术就是平面绘画,而手工类的课程和活动被称为“美劳”,这种分离的狭义认识也让美术工作者们不太了解自己的学科语言。
从原始社会的岩画到现代艺术,从民间艺术到学院正统学科,从宗教信仰到普通生活,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如此灿烂的美术学科语言:剪纸、皮影、编织、捆扎、印染、玩具、陶塑、饰品、线描、色彩、水墨、版画、设计、雕塑、装置、立构、包装、波普拼贴、服装、壁画、面具、镶嵌等等。
幼儿美术教育工作者们如果了解这些灿烂的学科语言,在教学上肯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家长们了解这些美术形式,对于美术的评价会更公正一些,孩子们接触到这些艺术文化的精华,也不再会说不好玩很枯燥了。
上海有个泡泡龙创意美术课程,是全国第一套将美术系统的学科语言整合到幼儿阶段的课程。
他们将现代幼儿美术的概念和元素进行引申和发展,引导老师学习全面的幼儿美术理论,同时给孩子提供完备的美术使用材料。
美术课程的评价有什么好的建议
(1)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在重视教师与他人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可以采用问卷形式,也可采用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的方式。
学生在学习档案中收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重要资料,包括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美术作业、相关美术信息(文字或图像资料等)、自我评价以及他人评价的结果。
(2)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
对学生美术作业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
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可以是分数或等级,可以是评语,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互评或座谈等方式,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行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4)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强调美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
建议美术教师在每一个单元教学结束后,记录教学体会、教学成果以及需要改进之处。
如何评美术课
1、学习美术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一种文化的学习。
只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来学习美术,感悟美术、理解美术,才能真正体验美术的精髓,学好美术对于训练学生观察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好处。
还可以提高自己对艺术的修养和欣赏能力。
2、“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知倾向”。
对美的追求是人的天性,我们人人都是美的追求者。
尤其是青少年阶段,对美的要求比其他阶段的人还要高。
不管是对穿着、首饰、形象的搭配、就连吃的食物造型都要求有一定的美感。
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兴趣。
美术教育的根本引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拓展资料:美术教育,亦称美术教育专业,顾名思义,就是学习一些关于美术的知识以及技能,以用来在未来教导学生。
专业学习内容包含素描,色彩,速写,油画,国画,装饰画,陶艺,版画,书法,装裱,刻印章,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动画设计等一系列同美术能扯得上关系的技能,当然,政治,英语,体育等课程也还是要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美术教育
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工作的评价应该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
中小学美术课如何评价
评价在美术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正确恰当的教学评价,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一节课下来的学习状况,找出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而这种评价在小学美术课中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的评价方式是否得当,评价过程是否经常及时,评价语言是否专业精当,评价结果是否多维互动。
是关系到一节美术课成败的关键。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评价应做到“四要”。
一、评价方式要多种多样
学生的学习习惯、掌握基础知识的水平和综合素质不同,教师评价的方式也不尽一致。
要采取多种形式、多把尺子评价学生.以增强评价的可信度。
1.整体评价。
整体评价是促进整个班级正确认识自己,全面提高自己的评价方式.这种方法一节课中不宜多用,但是有存在必要,_尤其是一个美术教师往往担任同年级好几个班的美术教学,这种评价有助于兄弟班级间进行竞争,全而提高孩子们的绘画水平。
2.分小组评价。
一开始分好组,就鼓励他们的竞争意识,让他们进行比赛,同答好一个问题、画出一幅好画、非常遵守课堂纪律,都及时地给他们组加一分,这就明确了评价标准,最后的优胜者还能得到精神或物质方面的小小奖励!这样,每节课孩子们都觉得新鲜感十足.他们就会很专注于课堂.就连最容易乱的手工课,他们也有条不紊,最后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3.个别评价。
个别评价时,经常是就课堂上问题的一问一答式或者就学生的某一幅作品进行评价。
这种评价不仅仅面向那些优秀的孩子,应该把更多的鼓励肯定的话语送给那些弱势生们,他们一次精彩的回答.一次绘画作业的进步,都应该及时地、肯定地给予他们正确的评价,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及上进心。
二、评价过程要及时经常
曾经听过一节语文课,年轻的女老师让孩子们以开火车的形式读课文,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但老师没有及时地更正。
而我想,美术课上。
如果孩子在起形阶段出现的不足老师不及时更正的话,那么这一幅画画下来,这种错误就没法再更正了。
在绘画课上,为了避免孩子们出现构图方面的问题。
就在画之前就强调了构图的重要性以及好构图的标准,但在学上们自己实际作画期间,有的学生仍然把本是画面主角的几个好伙伴画得过小,以至于整个画面看起来成为一幅以风景为主的画,出现了喧宾夺主的问题。
并鼓励孩子重新构图作画,孩子在新的构图中更正了前面出现的错误.最终画出了完整的紧扣题意的画。
因此,及时的评价非常重要。
三、评价语言要专业精当
要注意美术语言来评价,让学生从小树立一种正确的美术学习观,让学生们在欣赏生活、欣赏作品时有一双美术的眼睛。
因此,教师在评价时.一定要有针对性。
比如这幅画好,好在哪?要具体到构图、形象、线条、色彩,是用怎样一种视角来画的,甚至主题思想等等。
在评价时还应尊重学生程度差异,用学生的眼光去解读学生作业,优生提高标准,好巾求异,优中求新:中差生降低要求,寻找进步点,发现闪光点。
四、评价结果要多维互动
1.学生评。
主要采取互评和自评的办法。
学生们的作业完成后,教师要及时进行展示.或者贴到黑板上进行对比展示.然后让学生们进行互相评价.这样可以让学生们通过评价他人的作品提高品评美术作品的能力,从而吸取其中的优点为已所用.以带动自己的绘画水平的提高。
学生的展示作品毕竟有限.课堂上还有一大部分学生的作品不能放到讲台上进行评价,这时候,可以采取学生自评的方法。
让自己找出画面中的优点和不足,以在以后的绘画创作中进一步提高自己。
2.教师评。
在互评和自评中,可以穿插老师的评价。
最后的总结性评价也非常关键,主要应以激励的话语来进行,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
美术实习生听课记录是指什么意思
实习记录就是在实习过程中的一些工作点滴记录。
实习:顾名思义,在实践中学习。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或者说当学习告一段落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所学需要或应当如何应用在实践中。
因为任何知识源于实践,归于实践,所以要付诸实践来检验所学。
实习一般包括大学里的学生的精工实习和公司里安排员工实习。
美术课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价
小学美术教学如何进行有效评价
内容摘要: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学生评价决定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情感,决定着教师对待学生的举止言行,决定着教师对待学生的考察方式。
在美术教学中学习评价是对美术学习效果的价值判断,是激励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的手段,是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而如何进行有效评价也是我们值得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评价、有效、评价方法
在平常的小学美术教学中,面对学生的表现,美术老师们经常给予的评价是:“你说得很好”、“想得不错”、“画得太好啦”;针对学生的美术作业,大多数教师的做法是凭主观印象在下课前匆匆判个“优”“良”等级,或打个分数。
偶尔指出几个画得好的同学,希望大家向他们学习,没有受到表扬的同学顿感失落。
一节美术课就这样结束了,学生们兴味索然。
那问题的症结在哪儿
不是教师的专业能力,也不是学生的学习态度,而是单调的“一人评价、一次评价、一个标准评价”课堂教学评价。
《美术课程标准》在论述美术作业评价时指出:“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具体的说:对学生美术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以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那么美术课程中该怎样去实施有效的评价,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学生自我评价方面
在评价的过程中,不光是老师作出正确的评价,更要让学生全面的参与进来,让学生自己来发现美,让他们发现自己作业中的优点和缺点,让学生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对自己的缺点也要正确对待,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的完善,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美术涵养得到不断的发展。
在课内课外多开展自评、互评和评价小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这样的评价更有说服力。
让每个学生能够自主地发挥能动性,尽可能的提高自己的创造力。
总之,多鼓励,少指责;多赞扬,少批评,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想象创造的成果能够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肯定,以此来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创新心理品质。
以下是我尝试的几种自我评价法,与大家一起分享:
1、自主评价法
儿童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往往爱把自己的情感、认识毫不保留地倾泻于纸上,有时老师们不一定能看懂、理解他们的作品,甚至无法评高低。
所以,练习完成后老师们可让学生把作品张贴在作业展示台上,然后提出“三问”:a、“你觉得谁的作品最吸引你
为什么
b、“你是怎么想才画出来的
c、“你觉得今天又有了哪些收获
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自己做老师,从自己的角度去分析、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他们对美的鉴赏能力。
第二个问题是提供给相对“差”的学生,让他进行自我评价,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样去表现。
(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以便教师能够了解他绘画时的心理过程,使作品的客观评价阐发出深刻的内涵,为学生的人格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个问题是引导全体学生进行知识小结和行为反思,大都指向能力与情感,如:认真听讲、积极与他人合作、发言有创意、工具准备齐全等。
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学生可认识自己的价值。
这样就减少了我们美术评价的盲目性、主观性和随意性,使教学有了一定的指向性。
2、自己打分和小组打分
这种相互给作业打分的评价方法学生也是很感兴趣的。
就是学生在完成的作业上首先给自己打分。
可以给自己打100分,但要说出打100分的理由。
然后,小组内或班级内展开相互打分,都要说出给别人打分的理由。
其实,在这里,打多少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讲一讲、说一说、评一评,培养他们善于发现自己和别人身上优点及不足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推销员”与“订货单”
作为美术教师,常常会碰到评价学生的手工类作品,那这类作品如何评价更有效呢
我常常会采用举办一个“展销会”的方式,效果还不错。
就是在“展销会”上,请每个同学或小组代表讲述自己作品的优点(自评),并“推销”自己的作品(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和自我表现意识);然后,老师发给每人一张“订货单”,请同学们参观、订货。
得到“订货单”最多者,就获得了成功。
最后,让成功者谈谈自己成功的秘诀,与大家一起分享。
二、老师在美术活动表现方面给予的评价
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只是教师对作业的批改,评价方式显得单一、无趣。
当教师把作业发下去后,看到的是优、良、合格等简单的评价方式,渐渐的学生对你的评价失去了兴趣。
美术作业不能像语文、数学一样简单分出对和错,所以说我们的评价不能如此简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富有想象力的思想要及时地加以肯定,做好正确的引导。
多鼓励,多表扬,给学生充分的自信,使他们能大胆的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别忘了,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
是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
美术作
幼儿园音乐公开课听课评语怎么写
在听完XX两位老师的说课,颇有些感受。
首先说说第一堂课,刚开始听了大半天也没搞懂老师这堂课究竟要上什么,上课准备还算充分,各方面安排还算合理,但我认为美中不足的是老师的上课主题不够突出,太杂,太乱,一下子数字数数,一下子用量词,一下子要从左往右数,从上往下数之内的,再就是上课纪律不好。
我认为老师上课管理纪律的方式很多种,如果上课这样说:“看哪位小朋友接受到老师的魔法了喔?“课堂上如果出现太多次这句话要求小朋友坐好,认真听讲,我觉得不妥,老师上的这堂课也许正就是多之整合教材的特点,多方面的知识容于这一堂课,但是我不太认同这是一堂很成功的课!再说说第二堂课,配班老师一副小熊的扮相那神态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小朋友的眼球,引起幼儿的浓厚兴趣,同时也让幼儿参与小鸟、松鼠的身份和小熊对话,从而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的语言环境。
再就是让幼儿看图谱,念儿歌,真的很新颖,能够使幼儿可以轻松地学会儿歌,而且让他们觉得好玩又有趣,又可以加深对文字符号的印象。
如果主班老师表情再丰富点,我相信这堂课会更生动,配班老师表现很活泼哟!总而言之,她们都很不错,向她们学习吧!
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策略主要有哪些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它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审美能力,从而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五大系列中的第一个系列,是满足高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高中核心课程之一,是云南省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中的必修模块。
经过课改后几年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实践和研究,我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策略有了自己的感想。
一、正确认识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美术鉴赏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大价值:可以陶冶学生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有助于传承人类文化艺术,形素养;能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获得多种情感体验,促进身心健康;能受到多种情感教育,更好地感悟生活。
教师首先必须充分认识美术鉴赏课的意义和价值,明确自己身上担负的教育责任,要引导学生明白学习美术鉴赏的重要性,师生都不可以认为它是“小学科”,从而马虎对待、简单学习,必须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助力学生成长,让“小学科”发挥大作用。
二、挖掘美术鉴赏课程具有的人文主义性质
人文科学关心人的发展,它与自然科学是互补关系,谁也不能代替谁,它们二者就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双翼。
美术是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美术鉴赏课程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中蕴含人的愿望、情感、道德、尊严、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因此,人文性质是美术鉴赏课程的基本性质。
教师必须充分了解美术鉴赏课程的人文性,一方面应主动学习人文知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做好知识储备。
另一方面应将人文主义精神融入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使学生受到人文主义精神熏陶,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帮助学生建立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开展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知识学习过于脱离他们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难以理解和接受,就会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因此,我认为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千万不能脱离学生实际,脱离他们现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过于强调专业性知识的学习,则会导致学习层次过高,理解难度过大,学生必然难以接受,教学也无质量可言。
必须明白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美术家,而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我校的高中生百分之九十来自于农村,对于美术知识、美术作品和美术鉴赏,他们的知识范围和实际体验都少得可怜。
因此,我尽量结合他们现有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开展教学,站在学生角度,尽可能把内容与他们的学习经验结合起来,采用学生能接受的语言、能明白的例子进行教学。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觉得好学,进而乐学,教学才能一步步走向深入。
四、充分利用美术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化选择美术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
教师不能只依靠一本教材教学,而要善于利用各种美术课程资源。
那如何利用课程资源呢
我认为,教师一方面要经常思考:我可以利用的美术课程资源有哪些方面
哪些具体内容可以融入我的教学
怎样融入教学才最好
另一方面教师平时要勤于观察和积累,自觉养成好习惯,凡是遇到能用于美术鉴赏教学的资源和信息都要保存或记录下来,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并进行适当整理,然后创造性地将这些收集到的资源融入教学中。
我平时就很喜欢收集社会、生活、新闻、报纸、网络等方面的资源信息,然后将它们合理地运用于教学中,这些多方面的资源信息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特别是取自我们身边的事例,学生特别容易对它产生亲切感,学习更主动和投入,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五、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教学中融入地方特色美术鉴赏涉及民俗特色、民族风情、社会历史、生活习惯、风景名胜、地方产品等方面内容,而且各地方都有丰富的地方课程资源,如果能很好地加以利用,不仅是对课程内容的有益补充,而且能引发学生对本地传统和历史的关注,还能帮助学生将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美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我的家乡有许多非常好的资源,如我将腾冲的玉石雕刻、油纸伞、皮影戏融入到《什么是美术作品》一课中;将松山战役引入《战争与和平》一课中;将本地傣族服饰、腾冲和龙陵的农民画融入《不同的歌声》一课中;将易罗池灯会、端午节花街、傈僳族的“刀山火海”引入《各异的风土人情》一课中,等等。
这样的课程设计不仅让学生兴趣大增,同时了解本地文化,进而产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对于传承本地优秀历史文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另外,我因地制宜积极尝试开发校本课程。
如因我校背靠着名的太保山森林公园,校园依山而建,景色优美,环境优雅,又紧邻历史悠久的佛教玉佛寺、道教玉皇阁,加上学校思齐台孔子塑像所代表的儒家文化,形成难得一见的“三教合一”现象。
另外校园内还有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杨升庵的故居等,综合以上因素我设计了《发现之旅――我的美丽校园》一课,让学生带上相机分组寻找并拍摄校园之美,为拍摄的照片配上优美的文字,最后各组利用多媒体向大家展示本组作品,学生积极主动,兴致高涨,展示的作品和优美的文字具有内涵和深度,不禁让我惊叹于学生的非凡创造力。
此时此刻,“美”的发现和感悟已相互交融,“美”的内涵已得到悄然延伸。
六、教学要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
课程改革后的美术鉴赏教学不应只是单纯地赏析和理解,还应与生活相联系。
我认为与生活相隔离的美术鉴赏教学是空洞的,只有将二者紧密联系才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美术鉴赏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生活都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我多年开展美术鉴赏教学的观点之一。
在教学《战争与和平》一课中,我引入发生在2014年3月1日昆明火车站的暴恐案和仍在战火中的叙利亚作为例子,让学生观看我精选的图片与视频片段,残酷的现实生动阐述了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重灾难,引发学生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祈盼,取得很好的效果。
这样的实例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感悟,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生命意识和关爱生命、热爱和平的情感态度。
七、教师要加强综合性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时,不仅只是进行形式上的简单了解与认知,还需要结合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风貌、地域特色、生产发展水平等方面知识,对它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感悟与赏析,有时还需用到文学、音乐、考古等领域知识。
如鉴赏唐代仕女画需了解当时社会生产发展、审美取向、社会文化等知识;了解不同地域的建筑特色需结合当地地域风貌、自然条件、人文风俗等因素进行。
因此,美术鉴赏课程的学科综合性非常强,涉及的知识面也很广,教授这样的课程,如果教师只具备单纯的美术学科知识,是远远不足以有效开展教学的。
所以,高中美术鉴赏教师除了具备较强的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广博的多学科、多领域知识。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自觉加强综合性学习,多学习历史、文学、音乐、地理、人文等方面知识,多了解有关社会风貌、生产发展、社会思潮、地域特色等方面内容,才能有效将这些知识引入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走上审美大道。
八、灵活设置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大胆取舍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多数存在课时数偏少,达不到标准课时数的现象。
有些课程内容需要2个课时才能完成,因此存在课时数少、课程内容多的矛盾。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
只有教师充分发挥能动性,有敢于打破课程设置的决心和胆量,不必循规蹈矩,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取舍、删减和补充,结合学生学习美术的经历、经验和生活,灵活设置教学内容,关注重点知识、重要作品的学习,才能在有限课时数中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益。
以上就是我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一些策略研究,课改后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向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认识,不断总结经验,加强教学反思和研究,勇于突破创新,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求,高效开展教育教学,从而培养出具有良好审美情操、较高人文素养、较强审美能力、拥有健全人格、用心感悟生活、热爱生活的新一代高中生。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21/50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