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笔记检查评语,幼儿园备课笔记检查评语简短推荐阅读:
对孩子课堂笔记的评语
记录比较认真,听课认真。
记录有条理,比较全面。
能跟上老师的思路和引导。
如何检查学生课堂笔记
一、学生的基本知识是否学了,教师是否教了。
课堂上教师往往会要求学生作笔记,常常告诫学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而学生的笔记作在哪,一般有两种情况:可以是课本里相应的位置,也可以设专用的笔记本。
这些都是常识。
但是如果你没有用心去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则浪费了最宝贵的即时性生成资源,浪费了最好的教学反思时机。
检查学生笔记,我们会发现学生的错别字真的不少,有些是笔误,有些是对字词的意思不理解,属于乱写、错写。
如:将“指定”写成“指立”,“平民”成了“平人”,“简明”成了“简省”,不一而足。
笔者在检查学生小星《马》(布封)的课堂笔记时,发现他将“驯良”写成了“训良”,问他为什么写成这样,他说不上来。
于是我用形声字的有关常识再次给他讲解“驯、训”的区别,并且在课堂上向全班讲析“驯”、“训”的形旁、声旁。
第二天默写本课生字词,全班无人将“驯”写错。
笔者发现,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上的广泛运用,语文教师对于字词的教学有些淡化了,一上课就用电子屏幕打出生字词,让学生读读,这是一种可怕的现象:视觉训练太多,体验训练太少!笔者在检查学生课堂笔记时,还发现学生的病句也不少: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课后题第一题的笔记:“作者经过一段过渡时间”,“作者在这里将度过了快乐无比童年,回忆梦幻这美好”等等,这些话让人摸不着头脑。
于是我结合学生平时作业、作文中的其他病句,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改病句的语法教学,这种“时时教、处处教、有则教”的特殊语法教学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因为病句是学生自己的,病症探析、修改都由学生完成,例子熟悉,做得及时,收效显著。
二、学生基本能力的养成如何,教师是否在进行培养。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编排上,课后题的第一题往往是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从教学环节上看,就是时髦的“整体感知”环节。
事实上很多学生在上完课后,还不能准确、完整、规范地完成这第一题。
这是为什么呢?还是教师的教学出了问题:有多媒体辅助了,动动鼠标,打出了所谓的“标准答案”,学生就忙不迭地抄写吧!至于如何引导对整体内容的梳理、概括,对各段落中心句的提炼等,没有去落实。
教师在检查学生课堂笔记时,能促使自己好好反思在养成学生的基本能力方面的欠缺。
笔者还发现,有的学生课后题没有答案,有的虽然有答案,但根本说不上答案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要这样。
笔者反思: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阅读和课外拓展时,做法不科学或做了不少的无用功。
比如探究,依靠什么,抓住了细节来赏析吗?课外拓展,拓展得有序、有度吗?郑振铎先生的《猫》课后第二题:试着联系课文中的描写,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学生的笔记是:好久不养猫,是因为第二只猫的亡失,让“我”伤心愤怒,于是产生了暂时不养猫的想法;因为第三只猫的死与“我”有关,“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心中永远愧疚,有种负罪感,看到猫又会引起心灵的伤痛,所以永不养猫。
学生的笔记很完整,但要联系课文中的描写进行分析,他却答不上来。
这种情况说明了学生只会背答案,其实对课文内容不熟悉,没有把握文中关于猫、人的描写。
事实上,还因为教师课堂上没有指导学生紧扣文中的相关描写来分析“我”的心理。
一次检查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笔记,在《木兰诗》结尾处,她在“著我旧时裳”的“裳”字上注上“chang”,又在旁边写上“shang”,并且打了个问号。
我又惊又喜,惊的是这个音怎么读,我自己都没有认真研究,只是按照课文录音带的读音,要学生注上“chang”,喜的是学生敢于质疑,在无疑处有疑,这么好的学习表现,多么令人感动!我后来仔细查阅《说文解字》等字典,确定应读“chang”,并在班上大力表扬该同学的学习精神。
还有一次,学生为《在沙漠中心》的第二段作批注。
原文是“没有一棵树、一道篱笆、一块石头可以容我藏身。
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
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
学生的批注是:“这几句特形象,比喻得恰切无比,写出了沙漠中心地带的风之烈,风之猛,写风的猛烈其实就写出了我的痛苦无奈。
我十分惊奇,学生能在细微之处看到不平常,能深入词句分析到位。
三、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逐步形成,教师是否在自觉地培养。
我发现每个班差不多有十几名学生所作的笔记很散乱,笔记的位置与文段题目的位置极不相称,有的甚至用上了各种转移方向的箭头,时间长了,学生本人也不清楚哪里对应哪里。
还有的学生,特别是女生所作的笔记颜色杂乱,用了各种颜色的萤光笔,赤橙黄绿青蓝紫,眼花缭乱。
对于这两种情况,我曾经与学生仔细谈过,并不断予以指导,但收效甚微,后来求助心理学老师,我才明白:笔记散乱,主要是由于生活习惯引起的。
这些学生在生活上散乱无序,直接影响了学习的条理性。
于是,我从学生的家庭生活自理、规范化,从班务工作等方面训练学生生活的条理性,进而纠正学生的笔记散乱行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而喜欢用多种颜色作笔记的学生,不是因为爱美,而是属于“视觉型”的学习类型,他们极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对颜色敏感,但优点也很突出,对于课文内容,多看就能背诵下来。
面对这一类型的学生,我很注意个体指导,规定上课时只能用两种颜色的笔。
我还发现有几个学生的笔记特别有趣:相应位置没有语文方面的笔记,而是画了许多的汽车、枪支、漫画片主人公、动画中的主角,或者画了许多世界上的著名商标。
对于这种情况,我首先反思的是教学是否吸引学生,课堂是否缺乏精彩。
但我了解了这几名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情况后才发现,他们应当属于“动触类型”的学习风格,只要进行恰当的行为调整和方法指导,他们的课堂效率会大大提升。
课堂上,我充分关注他们,并告知下课就要检查笔记,允许他们在课堂上抄写课文的精彩段落等。
我们都知道:学生的学习习惯会对学习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在检查修改学生笔记中,矫正他们的不良做法,对促使他们不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极为有利。
四、教师的课堂目标是否符合学生实际。
在所有的教学环节中都要“以学定教”,这是教育的基本规律和要求。
而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应当是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从认知规律来说,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得多,因为方向比速度重要。
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能有效反思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实际。
如果教师自以为是,不了解学生实情,把课堂目标定得太高、太杂,或者以高中生的要求来对待初中生,这些都应属于拔苗助长的做法。
笔者教学《雪》(鲁迅),目标有三:掌握生字词,了解两幅雪景的写法特点,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意思。
从背景介绍到朗读,再到理解,我只用了一节课。
表面上学生都在忙碌,课堂上好不热闹,我也洋洋得意。
但检查学生笔记时发现,学生在课后第三题的几个句子旁都标上了问号。
有名女同学还写下了两句话:“为什么说朔方的雪是雨的精魂?是死掉的雨?后来我又在早读时间强调了这道题的答案,但这位学生还是不明白。
鲁迅先生受过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雪》作为散文诗,且选自《野草》,有着独特的创作心理,要一个初中生了解文中的难句,太勉为其难了!如果教法上能做到难文浅教,文中的难句学生也许能了解一部分吧。
类似这样的教学案例还真不少!如果某个教学目标在学生学习中不能落实,那么这样的目标显然是无效的,是必须更改的。
当然,如果教学目标的设定太浅,对学生的能力毫无用处,或者必须拓展的地方欠缺拓展,应付了事,那应该又是另一个极端了。
学校检查教师备课笔记,要求每课时都要有课后反思,为什么有人说这太过于苛刻
教师工作量大的部分原因是,这种华而不实、死板教条的工作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一些学校要求教师这样做主要是出于以下原因:1、上级机关在进行检查时有如此严格的目标和要求。
2、教学反思是教师课程计划的一部分。
如果没有教学反思,这个教案就不会完整。
3、一些学校领导运用“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的理念,认为教师课后写反思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写作教学反思是正确的。
写作教学反思是促进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学校要求老师写教学反思没有错。
错误在于缩小了对教学反思的理解。
错误是老师应该在每堂课后写一份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重新理解和思考,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学反思是一个系统的、深入的过程,而不是一课一课的零散反思。
在反思过程中,反思的深度和广度一般通过教育案例分析、教育叙事、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等方式得到提高。
这样,既能解决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又能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和发展。
然而,要求教师在每堂课上写教学反思显然过于教条,不符合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
因此,教师只能努力完成任务,更不用说教学反思的质量了。
这种教学反思只是一个量。
大部分都是空话和套话,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教学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
教学的改进提高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修改教学计划和教学理念,这是一个反思和修正的过程。
然而,这一过程要求教师自觉自主地修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没有必要在每堂课上写所谓的反思。
作为学校管理者,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积极主动。
如果教师的意识和主动性能够得到激发,他愿意不断地修正和纠正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这本身就是一种反思和成长。
学校并不一定教条式要求老师在每堂课后写一篇反思文章,这确实会造成一些金钱和生命的损失,并且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要求教师写教学反思没有错,但要求每个班级写教学反思确实有点死板和教条。
记好课堂笔记的重要性有哪几个方面
1、课堂笔记有助于巩固新知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所的记忆东西也会逐渐遗忘。
那么作为小学生,他们很多东西都是在无意识中记忆,大多时候是凭兴趣感性地记忆东西。
虽然每节课我们教师都在研究教法、学法等,但也不能确保节节课精彩纷呈,吸引所有的学生,如果学生不专心听讲,或只听不记笔记,那么很多呈现在课堂上的东西就会昙花一现。
古人云:“好记性不如乱笔头。
把笔记记在课本上,这样方便查找,也不容易丢失。
学生通过翻看课堂笔记,可以回忆起当时的课堂情景,从而有助于帮助理解掌握知识。
起初,我在班级实验时,很多学生没有记笔记的意识,为了让他们了解笔记的重要性,于是我有意识地围绕笔记设计课堂作业,结果那些上课不认真听讲又没有做笔记的学生一筹莫展,像这样几个来回,学生们揣摩出了老师的用意,上课时再也不敢掉以轻心了,时刻握着笔。
学生通过整理、阅读课堂笔记有效地加强了记忆,巩固了新知。
比如学生晨读时,书上所做的笔记也会随之引入眼帘。
渐渐地,课文里那些重点、要点知识在有意无意中便识记下来。
2、课堂笔记有助于锤炼学生的语言
记笔记的过程是一个由感知,转化为联想、分析、综合,再转化为文字表达的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
记笔记过程要求个体维持一种合适的内部心理定向,从而具体地操作知识信息。
因时间有限,空间有限,学生随堂在书上做笔记,不可能长篇大论,把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一一记下,也不能乱写乱画,最后搞得自己也看不清。
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边听师生发言,边要筛选、提炼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即思忖着该怎样言简意赅地记载,作业时如何规范完整答题。
经过一段时间后,我惊喜地发现不少学生会用短语或四字词语概括要点。
如学习《少年》一课时,学生能用“积极向上、朝气蓬勃、奋勇向前、斗志昂扬”等词语概括少年的特点。
不再像先前那样在书上密密麻麻地写一大堆,现在笔记做得简洁明了,干净整洁。
日积月累,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更是锤炼了他们语言书面表达能力。
3、课堂笔记有助于提高学生速写能力,检查学生听课效率
对中年级的学生而言,硬笔书写刚刚起步,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一再要求学生慢慢写字,不要慌,结果很多学生书写速度过慢,达不到要求。
如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我班学生近三分之一的人答卷时感到时间紧迫,来不及细细阅读思考,结果失掉了本可以得到的分数。
发现问题后,我想:四十分钟的阅读课,大部分时间花在读书上,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内,能不能把学习要点同步记载
这既是考查学生是否在听讲,也是对学生写字速度的检验。
本学期我就开始计划借助课堂笔记来提高学生的书写速度和听课效率。
开始,平时那些上课开小差的学生或写字慢的学生特不适应,要么笔记“丢三落四”,要么跟不上讲课节奏来记笔记,于是我在全班明示:任何人不许抄他人笔记。
他们着急了,不得不专心听讲,不得不加快速度写字。
如今最见成效的是我班学生书写速度提高了许多,第一单元测试,全班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完试卷,再也不用担心学生做不完题目了。
而学生们呢,熟能生巧,他们觉得记笔记很有意思,自己能像老师开会那样,快速记录,有一种成功的喜悦,不再觉得做笔记对他们是一种负担。
4、课堂笔记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我想老师们一定有这样的感受: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如果老师不提具体要求,自觉的学生仅仅读几遍课文而已,不自觉的学生这样的作业对他来说如同虚设。
即使老师提出预习要求,如果不进行反馈检查,学生完成效果也不理想。
出现这种现象,源于我们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很多学生读书没有目的,一读而过。
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
如果学生养成了做课堂笔记的习惯,只要一拿书,他就会动笔写写画画,总想在书上留点东西。
比如像在我们班上有的学生在午休自读课外书时,时不时画一画,写一写,因为他们体验到了“厚书读薄,薄书读厚”的快乐。
久而久之,学生在语文课堂笔记的实践中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形成了自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切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课堂笔记的策略
笔记主要记录的是思维方法以及课堂上讲的重点难点。
我们考查小学生课堂笔记的常用方法,不尽人意。
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做课堂笔记呢
我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圈点勾画
预习、初读课文时,一般要求学生用统一的符号圈出生字新词或四字词语,【】方括号表示词语,短横线表示生字。
勾画出课文中优美的语句或重点的语句,常用的符号有“﹏﹏”线 或“”线。
而用
勾画出自己不懂的语句。
用“︱”线作为分段标记。
这样,学生在预习、初读课文时既能按要求完成目标,又能省时,把主要精力花在熟读课文上。
2、抓关键词做批注
精讲课文时,我们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可是学生有那么多的感悟,况且有时学生的见解出现偏差,怎样做笔记呢
于是我要学生边听边注意从老师对学生反馈评价和老师的小结性的语言中抓关键词记在勾画的句子旁。
《万年牢》教学片断
父亲说:“我的糖葫芦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师:这里的“万年牢”是指什么呢
生1:我认为这里的“万年牢”就是说糖葫芦的味道好。
师:“糖葫芦的味道好”你从哪读出来的
生1:“吃一口让人叫好”就是说他的糖葫芦很受人欢迎,人们吃了还想吃。
如果味道不好的话人们怎么会叫好呢
师: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有感情朗读)
师:啊
听了你的朗读,糖葫芦的味道好极了,我的口水快要流出来了。
(学生大笑)
师:“万年牢”仅仅指味道好吗
生2:“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说明父亲做的糖葫芦放很长时间都不坏,这就是万年牢。
师:她说“放很长时间都不坏”还可以怎么说
生3:就是说父亲做的糖葫芦能保质保鲜,这就是“万年牢”。
生4:父亲做的糖葫芦味道好,又能保质保鲜,就是说他手艺高,做的糖葫芦质量好,好像万年都不坏,这就是万年牢。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能抓住文中重点词语体会出了“万年牢”就是指糖葫芦的质量好。
这个教学片断中,学生从几个方面解读“万年牢”,但不难发现最后落脚点就在“质量好”这个关键词上。
所以学生只需在旁批注“质量好”这个词即可。
3、摘录板书
鉴于我们小学生目前做课堂笔记的能力有限,所以我常常把课文的重点、学生经典的感悟以及与课文紧密相关联的信息在黑板上板书出来,这样学生从中摘录,而且要求学生与老师同步书写。
如学习《给家乡孩子的信》一文,在学生介绍巴金的过程中,我在课题旁板书 4给家乡孩子的信(巴金:原名李尧棠,代表作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再如学习《小松树》一文,最后学生感悟“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
这句话时,我分别叫三个学生在黑板写上自己的这些经典的感悟:“只有站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只有积极向上,不断进取,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板书这些是要花一定的时间,所以我一般放在开课时或者课要结束时板书,这样便于学生做笔记,不会影响听课,顾此失彼。
不管使用哪种方法,对小学生而言,帮助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教师的扶持和检测少不了。
总之做笔记的宗旨,就是进行知识转移。
因此,做笔记时要以大脑为主帅、思维为中心、理解为标准、重点为获取,变老师和书本的知识为自己的知识。
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知道该让自己怎样去做笔记。
一、明确做笔记的宗旨
做笔记的宗旨,就是进行知识转移。
因此,做笔记时要以大脑为主帅、思维为中心、理解为标准、重点为获取,变老师和书本的知识为自己的知识。
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知道该让自己怎样去做笔记。
二、把握做笔记的时机
做笔记的前提,就是不能影响听讲和思考,这就要求学生做笔记时把握好时机。
做笔记的时机有三个:一是老师黑板上写字时,要抓紧时间抢记;二是老师讲授重点内容时,要挤时间速记简记;三是下课后,要尽快抽时间去补记。
三、注意做笔记的方法课堂笔记要注意五种方法:一是简明扼要、纲目清楚;二是利用短语、数字、图表、缩写或符号进行速记;三是语文、英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可直接记在书页边,便于复习时查找;四是数理化主要记老师解题的新思路、补充的定义、定理、公式及例题;五是政治、历史、地理,着重记下老师对问题的综合阐述即可。
四、注意笔记的方式课堂笔记一般分三种情况来记:一是用自己的语言,把老师所讲授内容的重点记下来;二是一些重要的经典原话,定义、公式、论点、论据、结论、概念、时间、地点等,必须准确照抄;三是对不懂的问题和疑点,也要原样记下来,课后去研究、思考、查对和询问。
五、注意笔记内容
记笔记要注意两种倾向:一是像“速记员”一样,一切都记;二是像看电影一样,一切都不记。
笔记的内容一般包括四个内容:一是老师讲的重点、要点、难点与疑点;二是基本理论和公式的解释、说明、推导与结论;三是基本观点、论据、论证及一些有价值的数据、事实、实例;四是老师对某些新问题的新见解及老师对问题的分析思路、方法和技巧。
六、分清主次体
课堂上做笔记,最值得提醒和反复强调的就是要分清哪是主体、哪是次体。
“听”与“想”是主体,做笔记是次体。
一定不能“满堂记”和“满板记”,要保证自己去听懂,想好了再记。
七、不要只强调记得“漂亮”
有的同学一味追求课堂笔记做的“漂亮”,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笔记上,常常为看不清黑板上的一个字或一句话,不断地向四周同学询问。
这样不仅失去了做笔记的意义,也将课堂“听”与“记”的本末倒置了。
八、课后及时补充
由于课堂上的时间比较紧迫,老师所讲的一些内容当时可能漏记,下课后应尽快抽时间去补充。
对课堂上所记的混乱部分,最好重新整理、归纳,这也是加深理解和强化记忆的一个重要环节。
九、尽量规范笔记
有的学生做笔记非常随意,今天这个本,明天那个本;或是今天一张纸,明天一张纸。
最后所记笔记乱七八糟,到复习时东翻西找也不全。
做笔记应尽量规范,最起码每科一本,这样用起来就方便。
十、不要抄别人的笔记
有的学生比较懒惰,自己课堂上不愿做笔记,下了课去抄别人的笔记。
这是一种很不好的学习习惯,不利于锻炼自己的总结综合能力。
一定要记住,笔记要自己写。
自己做的笔记对自己才有学习效果和意义。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堂上只有短短的45分钟,老师却要讲那么多的内容,要想全都记住,除了用脑子以外还得准备一个笔记本,记下老师讲的提纲以及重点内容以便日后复习,很多时候课堂笔记已经成为了一种学习方法而不仅仅只是记笔记。
研究表明,听课后马上测试,学生一般能记住10分钟讲课内容的一半,如果48小时后测试,则只能记住其中的20%。
如果我们把听课的内容加工整理成容易理解和记忆的课堂笔记。
则恰恰可以弥补听过容易遗忘的不足。
因此,记笔记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如何做好课堂笔记,提高学习成绩呢
你首先应该明确的是:你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听和理解上面
课堂笔记主要记以下内容:
1、老师列出的提纲。
你应该很清楚的知道你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老师的课堂笔记一字不落的记下,所以你只需要记下老师列出的提纲就可以了。
2、老师强调的重点内容。
3、课本上没有,但却是老师补充的内容。
4、结合老师讲课的内容你个人需要加强的知识。
5、记疑点。
对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有疑问应及时记下,这类疑点,有可能是自己理解错误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老师讲课疏忽造成的,并记得课后及时和老师沟通。
6、记方法。
勤记老师讲的解题技巧、思路及方法,这对智力培养和解题技巧培养都有好处。
7、记总结。
注意记住老师的课后总结,这对于浓缩一堂课的内容,找出重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融会贯通课堂内容都很有作用。
课堂笔记的内容应当简洁扼要,最好做到既有观点、又有材料;既有主干,又有枝叶。
所以课堂笔记在记录的过程中也是有一定的技巧的:
1、不要记得太紧太密,每页右边留下约1\/3的空白处,以便日后补充、修改。
2、用词用语要简洁浓缩,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可用代号。
3、写字要快、字迹不必要求太高,看清就行。
4、注意听课与看书结合,有些内容可直接在书上批注。
5、要学会使用不同的颜色的笔,如有蓝色和红色两支笔,你可以用蓝色笔记录,重要的内容如:概念、公式、定理用红色标注出来,这样便于以后复习时只需看一下提纲就可以进行联想了。
当然,不是记录过之后就万事大吉了,课堂笔记记好之后还要懂得如何使用:
1、每天抽出一段时间对着笔记本在脑海中回忆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课内容,包括每一个细节,实在
课堂笔记怎么写?
笔记可以在单独的笔记本上纪录,也可以在书本上记录,当然也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我是比较喜欢在书本上直接记录的,不过许多老师要求每个人要有一个笔记本,还要定期检查,一般小学初中老师有这样的要求,到了大学就比较自由了。
这两种方式,各有各的好处,用笔记本记录,比较详细,有条理,不过记录的内容会比较多,手写不快的朋友有点受罪,还可能漏掉下面老师讲的内容,如果直接写在书上,许多内容书上都有,添加一些必要的注释就可以了,反正只要自己看得懂就可以了。
各人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录方式。
课堂笔记要记哪些内容
一、明确做笔记的宗旨
做笔记的宗旨,就是进行知识转移。
因此,做笔记时要以大脑为主帅、思维为中心、理解为标准、重点为获取,变老师和书本的知识为自己的知识。
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知道该让自己怎样去做笔记。
二、把握做笔记的时机
做笔记的前提,就是不能影响听讲和思考,这就要求学生做笔记时把握好时机。
做笔记的时机有三个:一是老师黑板上写字时,要抓紧时间抢记;二是老师讲授重点内容时,要挤时间速记简记;三是下课后,要尽快抽时间去补记。
三、注意做笔记的方法课堂笔记要注意五种方法:一是简明扼要、纲目清楚;二是利用短语、数字、图表、缩写或符号进行速记;三是语文、英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可直接记在书页边,便于复习时查找;四是数理化主要记老师解题的新思路、补充的定义、定理、公式及例题;五是政治、历史、地理,着重记下老师对问题的综合阐述即可。
四、注意笔记的方式课堂笔记一般分三种情况来记:一是用自己的语言,把老师所讲授内容的重点记下来;二是一些重要的经典原话,定义、公式、论点、论据、结论、概念、时间、地点等,必须准确照抄;三是对不懂的问题和疑点,也要原样记下来,课后去研究、思考、查对和询问。
五、注意笔记内容
记笔记要注意两种倾向:一是像“速记员”一样,一切都记;二是像看电影一样,一切都不记。
笔记的内容一般包括四个内容:一是老师讲的重点、要点、难点与疑点;二是基本理论和公式的解释、说明、推导与结论;三是基本观点、论据、论证及一些有价值的数据、事实、实例;四是老师对某些新问题的新见解及老师对问题的分析思路、方法和技巧。
六、分清主次体
课堂上做笔记,最值得提醒和反复强调的就是要分清哪是主体、哪是次体。
“听”与“想”是主体,做笔记是次体。
一定不能“满堂记”和“满板记”,要保证自己去听懂,想好了再记。
七、不要只强调记得“漂亮”
有的同学一味追求课堂笔记做的“漂亮”,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笔记上,常常为看不清黑板上的一个字或一句话,不断地向四周同学询问。
这样不仅失去了做笔记的意义,也将课堂“听”与“记”的本末倒置了。
八、课后及时补充
由于课堂上的时间比较紧迫,老师所讲的一些内容当时可能漏记,下课后应尽快抽时间去补充。
对课堂上所记的混乱部分,最好重新整理、归纳,这也是加深理解和强化记忆的一个重要环节。
九、尽量规范笔记
有的学生做笔记非常随意,今天这个本,明天那个本;或是今天一张纸,明天一张纸。
最后所记笔记乱七八糟,到复习时东翻西找也不全。
做笔记应尽量规范,最起码每科一本,这样用起来就方便。
十、不要抄别人的笔记
有的学生比较懒惰,自己课堂上不愿做笔记,下了课去抄别人的笔记。
这是一种很不好的学习习惯,不利于锻炼自己的总结综合能力。
一定要记住,笔记要自己写。
自己做的笔记对自己才有学习效果和意义。
数学课堂笔记怎么写
听课时,我们应该如何做笔记
值得我们思考。
学习数学做好课堂笔记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做数学课堂笔记呢
一、记提纲
老师讲课大多有提纲,并且讲课时老师会将备课提纲书写在黑板上,这些提纲反映了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并且有条理性,因而比较重要,故应记在笔记本上。
二、记问题
将课堂上未听懂的问题及时记下来,便于课后请教同学或老师,把问题弄懂弄通。
三、记疑点
对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有疑问应及时记下,这类疑点,有可能是自己理解错误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老师讲课疏忽造成的,记下来后,便于课后与老师商榷。
四、记方法
勤记老师讲的解题技巧、思路及方法,这对于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并对提高解题水平大有益处。
五、记总结
注意记住老师的课后总结,这对于浓缩一堂课的内容,找出重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寻找存在问题、找到规律,融会贯通课堂内容都很有作用。
该如何评价教师备课
早就听说,某校一位教师从来交不出备课笔记,有时就拿不到专项奖金。
但家长却愿意把学生送到他的班里,因为他的学生成绩总是比较突出。
怪事
不写备课笔记,也能教出好成绩
您是否也是这样想,我正是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到他所在的学校。
他,四十多岁。
学校领导和同事都非常认同他的教学成绩和工作责任心。
一位老师告诉我,这位老师冬天经常早早到校带学生跑步,下午总是让学生作业过关才回家。
话语间,不少老师对他都不无敬意。
在我的诚恳邀请下,我们俩在一个屋里单独聊开来。
他很诚恳坦率。
他:认真把一篇教案写下来需要4、5个小时,抄一课语文教案也需要一个多小时,那是“劳命伤财”。
可以讲,我是没有时间写教案。
他:也许有的人有时间去写,但我觉得教师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不应该用在这里;也许有的人就是抄抄而已,不得已而为之。
他:不会少于4、5个小时。
他:我觉那样花时间不值。
他:教师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必须自觉,因为我那样的备课是“无形”的;即使经验不足的教师,我看也未必不能这样。
他:我比别人多赢得了时间去改本子、抓讲评、抓订正。
但这样做,总有人有意见。
奖金拿不到,评优评不到,算了。
他:现在用电脑进行集体备课,拷贝一份就行。
上面经常要来检查,何必给领导为难呢
但那份教案,我几乎没看过。
呶,我还是这样备我的课
我接过一看,他的教科书上密密麻麻地画满了注解、问题,还有一些资料附贴,不同的笔色,可能还不是一次所为。
结束了,他幽我一默
备课笔记与教案是同一个意思吗
不是同一个意思。
备课指教师在讲课前准备讲课内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教案指教师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内容包括教学目的、时间、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等。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扩展资料:
实行师生合作形式集体备课制,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就集体备课而言,进行三种层次的集体备课方法:
一是教材集体备课.就是使用新教材前针对整本教材应教哪些知识、培养哪些能力等集体研究一次。
二是单元集体备课。
即在每单元教学前,针对单元教学目标、训练重点等集体研究一次。
三是课文集体备课。
第一次讨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训练的重点内容,使用的教学方法、手段,大致的教案、学案等。
第二次讨论教案、学案的设计是否合适、恰当等,并提出修改意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备课
党课笔记评语
政治觉悟较高,能够紧紧拥护在党的领导下,思想认识深刻,能够深深体会党的精神实质。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22/53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