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危济困怎么造句子
[成语] 扶危济困
[释义] 扶,帮助;济,搭救、拯救。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五回:“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
[大意] 早就听说您以行侠仗义,于危险之中救人而闻名于江湖,没想到还果真如此。
扶危济困怎么造句子一年级
[家风故事]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人物,不仅自己做了许多扶危济困的好事,还将其化为家风,开创了一个古代的“慈善基金会”,存在了数百年,所造之福,从宋朝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成为一大奇迹。
他叫范仲淹。
他有一名句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绝非空言,而是其家风的一种反映。
范家是书香门第,自唐朝开始兴盛,历代都有学而优则仕的人物,同时也早就形成了清廉刚正、仁善好施的家风。只不过到了范仲淹时,家道没落,父亲在他两岁时便匆匆离世。由于家境贫困,孤儿寡母无处可依,只得依附一朱姓人家,范仲淹也因此改名为朱说。朱家对待这外来户十分刻薄,以至于范仲淹幼年读书时曾寄居于寺庙之中,缺衣少食,不得不将冷稀饭晾干划作几块充饥,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故而他考取功名之后,便毅然将母亲从朱家接出,并恢复“范”姓。
按照寻常人的心理,范仲淹在做官发达之后,似乎应该采取一些报复措施,可是他没有,反而在恢复姓氏、分家而居后,还时常对朱家进行一些帮助,仁善之心可见一斑。
范仲淹是北宋初年名臣,曾掀起一场改革风暴,还曾领兵抵御西夏侵袭,学问上的造诣更是精深,属于文武双全之人。相应的,他的收入也十分高,但奇怪的是,他的生活水平却相当低,低到了贫寒的程度。比如饮食,他是很少吃肉的,只会在贵客来吃饭时才会难得地加上一道荤菜。他也没有“房地产投资”的爱好,官都当到宰相级别了,还住在简陋破屋之中,没有买田买地,更没有买“别墅”。
那他的钱用到哪里了?
救人。
救穷困百姓,更救穷困读书人。
皇帝曾封赏他百两黄金,他用来周济穷人,买地办学,兴建起一座苏州府学,教化之功,极为出色,引起朝廷注意,下令天下效仿,苏州一地更是从此文教大兴,状元辈出。
到了晚年,按照当时的官员风尚,大多要为自己养老找个好去处,一般都是去繁华的洛阳买下几处豪宅以及一些歌姬来养老。范仲淹的一些学生也劝他早作安排,还有人要出钱帮他在洛阳买下一处奢华的园林,供他养老之用,他则表示:“一旦取其物而有之,如何得安?”你让我住这么奢华的地方,让我如何心安?隐隐有些责备之意。
那么范仲淹对于养老的事情,到底是如何安排的呢?
他将自己的余财都拿来在家乡买了一千多亩良田。
想通了?
他是想通了,他想自己清廉一生,无愧于天地,却难保后世子孙也能如此。
人生于社会之中,终究需要基本的安身立命之地,先贤有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穷困潦倒之下,难免有违规之举,切莫苛求个个子孙都是圣人,那不是家庭教育应有的乐观精神。再想想当初范家分崩离析之下,无人来过问他们孤儿寡母,若不是自己发奋苦读,又未遗忘家风传承,难保为官之后不会堕入贪腐一途,这种寒门贪官的例子可不少。
家门不兴,家风不振;家风不振,家门不兴。
想通了此理的他,将这一千多亩良田无偿捐出来,成立了一个“范氏义庄”,由范氏族人共有共管,救济穷困族人,避免自己当年孤儿寡母的事情再度发生,同时也会周济附近其他穷人。“范氏义庄”堪称古代的“基金会”。
这个“基金会”从范仲淹创立开始,存在了八百余年,到民国时期,由于历代子孙的捐赠,其田地已多达五千余亩。历经改朝换代、无数战乱,这个“基金会”越发兴旺,因为是负有范仲淹仁善精神的组织。生于此、长于此的范氏子孙,一代又一代地将范仲淹的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如其子范纯仁,是被评价为“位过其父,而几有父风”的一代名臣,人如其名,有许多仁善之举。在为官之时,曾遇到辖区饥荒,按照朝廷规矩,需要先上报再开官仓放粮,范纯仁却知道救民如救火,刻不容缓,冒着丢官下狱的危险,毅然放粮。在“范氏义庄”的发展上,范纯仁更是有巨大贡献。他不仅以自己的俸禄所得将义庄田产从一千多亩扩展到了三千余亩,还将父亲所定的十三条规矩扩充完善至二十八条,确保了这个“慈善组织”能长久发挥扶危济困的功效,而不是毁在个别不肖子孙的手中。
有这样的家风,这样的子孙,也无怪乎在传统家族已经普遍呈现出衰落迹象的北宋时代,范氏却逐渐兴旺发达起来,其仁善家风,与范仲淹创立的义庄一道,长盛不衰。
(选自《新湘评论》)
欢迎转发点赞
转载请联系授权
▼ 本周热文 ▼
梁衡:乡愁就是乡村的文化记忆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23/171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