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学生魔力猴评语推荐阅读:
求 化妆品评价的语句
1.帮助肌肤恢复年轻亮丽。
2.可以直接给皮肤补充水分,使皮肤保持湿润
3.乳液中的油分可以滋润皮肤,使皮肤柔软
4.娇嫩柔软、色泽天然红润
5.膏体柔软而富质感,呈粘稠液状或薄体膏状。
6.颜色多为鲜艳夺目,也有浅淡剔透和无色透明的。
7.上色后,双唇晶莹亮丽,湿润清爽,具闪烁反光效果,增加唇部立体感。
8.无论四季,使用唇彩呵护双层,可滋润保持水分
9.腮红,是一种化妆品,涂擦于面颊,特别是腮部,颜色多为含有红色成份的暖色调,使脸部红润,增加美观与健康感
10.睫毛膏,来使原来色泽暗淡、稀疏短小的睫毛显得乌黑、纤长。
求 化妆品评价的语句
1.帮助肌肤恢复年轻亮丽。
2.可以直接给皮肤补充水分,使皮肤保持湿润
3.乳液中的油分可以滋润皮肤,使皮肤柔软
4.娇嫩柔软、色泽天然红润
5.膏体柔软而富质感,呈粘稠液状或薄体膏状。
6.颜色多为鲜艳夺目,也有浅淡剔透和无色透明的。
7.上色后,双唇晶莹亮丽,湿润清爽,具闪烁反光效果,增加唇部立体感。
8.无论四季,使用唇彩呵护双层,可滋润保持水分
9.腮红,是一种化妆品,涂擦于面颊,特别是腮部,颜色多为含有红色成份的暖色调,使脸部红润,增加美观与健康感
10.睫毛膏,来使原来色泽暗淡、稀疏短小的睫毛显得乌黑、纤长。
有那些名人对《格列夫游记》有过评价
要写具体。
要100至200字哦,3Q啦
英国小说家毛姆说:“《格列佛游记》有机智和讽刺,有巧妙的构思,洒脱的幽默,泼辣的讥嘲,痛快淋漓。
它的文体精彩绝伦。
至今没有人用我们这艰难的文字写得比斯威夫特更简洁、更明快、更自然的。
大批评家威尔逊把斯威夫特称为六位最伟大的英国作家之一,排名仅在莎士比亚和弥尔顿之后。
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一生中读过《格列佛游记》不下六次,他说:“如果要我开一份书目,列出哪怕其他书都被毁坏时也要保留的六本书,我一定把《格列佛游记》列入其中。
无疑,《格列佛游记》是一本奇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是一本测量读者深度的书。
它是一本最给人快乐的书,但也是一本最令人神伤的书,有时甚至可以说这是一本愤怒的书。
它可以被简单地阅读,也可以引入进入思想史和政治史的幽暗中。
美国当代思想家布鲁姆在《巨人和侏儒》中对《格列佛游记》有鞭辟入里的分析。
他说:“它是最优秀的儿童故事,但也是一个颇为讨厌的故事。
斯威夫特能够赋予纯真以魔力,对败坏却嬉笑怒骂。
他说的“讨厌”意思是这本书即使对一个成年读者也是烦难的,也是一种挑战,它是一本真正的源于经典而本身又成为经典的奇书,它“所引发的笑声是荷马和柏拉图的标准所认可的”,它像一个坛子,把它出现以前的人类思想都吸纳进去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斯威夫特是一个巨人,同时代的艾迪生称他是“国民中最伟大的天才人物”,大小说家萨克雷也说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天才人物”。
他是担当得起这个称誉的。
有那些名人对《格列夫游记》有过评价
要写具体。
要100至200字哦,3Q啦
英国小说家毛姆说:“《格列佛游记》有机智和讽刺,有巧妙的构思,洒脱的幽默,泼辣的讥嘲,痛快淋漓。
它的文体精彩绝伦。
至今没有人用我们这艰难的文字写得比斯威夫特更简洁、更明快、更自然的。
大批评家威尔逊把斯威夫特称为六位最伟大的英国作家之一,排名仅在莎士比亚和弥尔顿之后。
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一生中读过《格列佛游记》不下六次,他说:“如果要我开一份书目,列出哪怕其他书都被毁坏时也要保留的六本书,我一定把《格列佛游记》列入其中。
无疑,《格列佛游记》是一本奇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是一本测量读者深度的书。
它是一本最给人快乐的书,但也是一本最令人神伤的书,有时甚至可以说这是一本愤怒的书。
它可以被简单地阅读,也可以引入进入思想史和政治史的幽暗中。
美国当代思想家布鲁姆在《巨人和侏儒》中对《格列佛游记》有鞭辟入里的分析。
他说:“它是最优秀的儿童故事,但也是一个颇为讨厌的故事。
斯威夫特能够赋予纯真以魔力,对败坏却嬉笑怒骂。
他说的“讨厌”意思是这本书即使对一个成年读者也是烦难的,也是一种挑战,它是一本真正的源于经典而本身又成为经典的奇书,它“所引发的笑声是荷马和柏拉图的标准所认可的”,它像一个坛子,把它出现以前的人类思想都吸纳进去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斯威夫特是一个巨人,同时代的艾迪生称他是“国民中最伟大的天才人物”,大小说家萨克雷也说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天才人物”。
他是担当得起这个称誉的。
怎样评价<<海底两万里>>
简评海底两万里
作为三部曲的中间那部,这本书确实值得去看,丰富的知识,巧妙的情节构思可以说正是凡尔衲写作的一大特色。
首先是科学性,凡尔纳的作品向来就以科学性强而著称,几乎他的每本书都涉及到了各类科学,海底两万里也不例外。
文中所涉及到的海洋知识之广,是其他海洋小说所不能与之相比的。
光的折射、珍珠的分类、采集、潜水艇的构造、以及对海底的描写,无不体现出他的想象力和丰富的科学知识。
人物方面,我最喜欢书中的那个仆人-康塞尔,他对主人的忠诚及他的才能是值得肯定的。
首先在文中开头部分,他在得知他的主人要去参加危险的捕鲸,甚至有生命危险是果断的选择了与主人同去,尽管教授表示过他可以不要去但他仍然决定追随,这是值得肯定的。
还有在落水的时候,他看到主人落水自己也勇敢地跳了下去,难得的忠诚。
还有他的博学,文中涉及到的科学知识有三分之二是通过教授和尼摩船长讲述的,其他的都是通过他口中说出来的,不厌其烦的对各种水生动物进行分类,细节之具体之精确令人叹为观止。
同时对分类学的爱好使他掌握了不亚于教授的海洋知识。
比如在刚见到鹦鹉螺号里的收藏品时就开始进行分类,还有在下水的时候也在继续着他的分类工作,到了南极的时候他也没忘了他的分类,可以说他就是一个分类狂。
为次他还有一个专门记录分类的本子。
可以想象,鹦鹉螺号里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时他仍可以气定神闲的进行他的分类工作,可见他的内心是多么地镇静,或者说他是想借分类来忘记在鹦鹉螺号里的恐惧,这是我的一个猜想。
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为了主人的生命而不惜自己的生命,在南极的缺氧的时候,当时只有潜水服上的储蓄罐里还有一丝空气,那时由于缺乏空气,他们几乎虚脱,这时他没有去吸最后一丝空气,而把生还的机会留给了教授,那一刻可以说是全书里最感动人的一幕。
康塞尔虽然只是凡尔纳描写的众多优秀角色里不起眼的一个人,但他仍然为我深深所喜爱,可以说,他正是凡尔纳小说人物写法的一个典型,凡尔纳善于抓住景物和环境的描写来衬托一个人,康塞尔正是如此,正是因为在鹦鹉螺号里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才给了他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凡尔纳还善于通过其他事物来展现一个人,他正是通过一系列事情和对水生动物的分类来展现康塞尔这个人,以上就是个人心得。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是世界上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他的作品不但充满离奇高深的想象力,动人心魄的艺术形象,而且表现出高度的科学性,《海底两万里》是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1866年,在海上发现了一头被认为是独角鲸的大怪物。
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应邀参加追捕。
追捕过程中,阿龙纳斯、他的仆人康塞尔和捕鲸叉手尼德·兰三人,发现这怪物不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
潜艇船长尼摩,是个不明国籍、自称“跟整个人类断绝了关系”的神秘人物,身材高大,神情自信、坚毅。
尼摩邀请阿龙纳斯参观了这艘令人惊叹的现代工业的杰作—一诺第留斯号;它利用海浪发电,供给船上热、光、动力;它所需的一切都取自海洋。
它是尼摩在大洋中的一个荒岛上秘密建造起来的。
阿龙纳斯及其同伴乘诺第留斯号,从太平洋出发,开始了海底探险旅行。
透过潜艇玻璃窗,海洋把各种光怪陆离的景象展现在他们面前:应有尽有的海底植物,空中飞鸟般的各种鱼类,以及到处皆是的形形的节肢动物、软件动物…使人目不暇接。
他们观察着,研究着。
途经克利斯波岛,潜艇停在海底,他们穿上潜水衣,漫步在海底平原上,用特制的步枪在海底森林里打猎。
书中描写海底奇妙的世界,令人称奇:
这真是一片奇妙又少见的海底森林,生长的都是高大的木本植物,小树上丛生的枝权都笔直伸向洋面。
没有技条,没有叶脉,像铁杆一样。
在这像温带树林一般高大的各种不同的灌木中间,遍地生长着带有生动花朵的各色珊瑚。
美丽极了
尔后,潜艇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等危险,安然驶向印度洋。
这时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
尼摩船长从海面上望见了什么,突然充满了愤怒和仇恨。
他粗暴地把阿龙纳斯及其同伴们禁闭在小房间里,并强迫他们人睡。
翌日,阿龙纳斯醒来,尼摩船长请他治疗一个身受重伤的船员。
船员不治身死。
尼摩船长哀痛地带着送葬队伍,把死者埋在海底光彩夺目、瑰丽无比的珊瑚树林里。
他说:在这里,珊瑚虫会把死者永远封闭起来,不受鲨鱼和人的欺负
印度半岛南端的锡兰岛在面前了。
阿龙纳斯接受尼摩船长的建议,步行到海底采珠场。
忽然,有条巨鲨向采珠人扑来。
尼摩船长手拿短刀,挺身跟鲨鱼搏斗。
在尼摩船长被鲨鱼的巨大躯体所压倒,危在旦夕对,尼德·兰迅速投出利叉,击中鲨鱼的心脏。
船长救起那个穷苦的采珠人,又从自己口袋里取出一包珍珠送给他。
由此,阿龙纳斯感到在尼摩身上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他无比勇敢,二是他对人类的牺牲精神。
看来,这个古怪的人还没有完全斩断他爱人类的感情。
从红海到地中海,若走好望角,需绕行非洲一周。
但尼摩船长沿着他所发现的一条阿拉伯海底通道潜行,不到二十分钟,就通过苏伊土地峡,到达地中海。
书中写道:
诺第留斯在沿着又黑又深海底地道直冲过去。
随着地道的斜坡,潜艇像箭一般随急流而下。
地道两边狭窄的高墙上,只见飞奔的速度在电光下所画出的辉煌纹路,笔直成条。
令我们心跳不止。
潜艇向康地岛驶去。
这时,又发生了一件蹊跷事:随着凌晨潜艇窗前一个潜水人的出现,尼摩船长从橱内取出数百万黄金,写上地址,派人用小艇送走。
这么多金子送到哪里呢
阿龙纳斯觉得,神秘的尼摩与陆地仍有某种联系。
潜艇穿过桑多林岛火山区海域的沸腾的水流,从直布罗陀海峡出来,驶到大西洋,停在维多湾海底。
这里是1702年时的海军战场,当时给西班牙政府运送金银的船只在此沉没,海底铺满了金银珠宝。
尼摩派出船员,把千百万金银装进潜艇。
阿龙纳斯对这许多财富不能分给穷人表示惋惜。
船长听了激动地回答:“我打捞这些财物是为了我自己吗
你以为我不知道世上有无数受苦的人们,有被压迫的种族,有要报仇的牺牲者吗
阿龙纳斯于是明白了尼摩船长那次途经康地岛时送出去的数百万金子是给谁的。
在大西洋海底,阿龙纳斯随尼摩船长去做了一次新奇旅行;他们脚踩在沉没了的大陆—一大西洋洲的一座山峰上,观赏一座火山的海底喷火口喷出硫磺火石的奇景。
眺望山脚下一座破坏了的城市—一整个沉没水底的庞贝城。
书中描述传说中的海底古城:
远处是一座火山。
山峰下面,在一般的石头和渣滓中间,一个阔大的喷火口吐出硫磺火石的急流,四散为火的瀑布,没入海水里,照着海底下的平原,一直到远方的尽头,我的眼下是一座破坏了的城市,倒塌的房屋,破损零散的拱门,倒在地上的石柱。
远一点,是一些小型工程的废墟。
更远一些,有一道道倒塌下来的城墙,宽阔无人的大陆,整个水下淹没的庞贝城,现在都复活过来,出现在我眼前了。
然后,诺第留斯号大胆向南极进发,潜艇航行在成群的鲸鱼中间。
尼德·兰要求追打鲸鱼。
尼摩部长不同意伤害这些善良无害的长须鲸。
当海面上出现残酷的大头鲸向长须鲸进攻时,尼摩船长决定援救长须鲸。
诺第留斯号用它那钢制的冲角,直穿大头鲸。
经过一场恶斗,海上满浮着大头鲸的尸体。
穿过南极点后,潜艇又历经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险情,都是尼摩船长以惊人的冷静和毅力,带领船员战胜了困难。
最后,潜艇驶过被称为风暴之王的大西洋暖流,来到了一艘法国爱国战舰沉没的地点。
尼摩满怀地讲述了这艘“复仇号”战舰的历史。
这引起阿龙纳斯的注意,把尼摩船长和他的同伴们关闭在诺第留斯号船壳中,并不是一种普通的愤世情绪,而是一种非常崇高的仇恨。
那一夜在印度洋上,它不是攻击了某些船只吗
那个葬在珊瑚墓地的人,不正是诺第留斯号引起的冲突的牺牲者吗
而在所有的海面上,人们也正在追逐这可怕的毁灭性机器
当诺第留斯号慢慢回到海面上来时,便有爆炸声发出:有艘战舰正向诺第留斯号发动攻击。
尼摩船长决心把它击沉。
阿龙纳斯试图劝阻,但船长说:“我是被压迫,瞧,那就是压迫者
由于他,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尊敬过的,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尊敬过的,祖国、父母、爱人、子女他们全死亡了
所有我仇恨的一切,就在那里
船长不愿这艘战舰的残骸跟“复仇号”的光荣残骸相混,他把战舰引向东方。
第二天,可怕的打击开始了
诺第留斯号故意让敌人接近,再在推进器的强大推动下,用那厉害的冲角对准战舰浮标线以下的薄弱部位,从它身上横穿过去
瞬间,战舰船壳裂开,继而发生爆炸,迅速下沉。
它的桅樯架满挤着遇难人。
然后,那黑沉沉的巨体没入水中,跟它一起,这群死尸统统被强大无比的漩涡卷走…
阿龙纳斯目睹这场惨景,对尼摩船长极端厌恶:“虽然他从别的方面可能受过很大的痛苦,但他没有权利来做这样残酷的报复。
阿龙纳斯在船上听到了尼摩船长的最后几句话:“全能的上帝
够了
够了
在挪威沿岸一带的危险海域中,阿龙纳斯和尼德·兰、康塞尔,乘坐小艇脱离了诺第留斯号,结束了这次穿过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南北两极海洋的海底两万里环球旅行。
阿龙纳斯希望:“如果尼摩船长老是居住在他所选择的海洋中,但愿所有仇恨都在这颗倔强的心中平息
但愿他这个高明的学者继续做和平的探工作
这部小说中情节设置古怪离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充满神秘色彩的海底世界。
语言生动有趣,既是艺术的语言,又是科学的语言,对各种海底事物的说明人木三分,惟妙惟肖。
惹人深思的寓言故事
值得深思的寓言故事 故事一:一只乌鸦打算飞往南方,途中遇到一只鸽子,一起停在树上休息。
鸽子问乌鸦:“你这么辛苦,要飞到什么地方去呢
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呢
乌鸦叹了口气,愤愤不平地说:“其实我不想离开,可是这里的居民都不喜欢我的叫声,他们看到我就撵我,有些人还用石子打我,所以我想飞到别的地方去。
鸽子好心地说:“别白费力气了。
如果你不改变你的声音,飞到哪儿都会不受欢迎的。
许多人总喜欢责怪别人,怪环境不好,怪别人不喜欢他不欢迎他,但他总不反省自己的为人举止,是否值得他人尊重及欢迎。
假如一个人不经常反省自己,只会责怪别人和环境,他就会和这只乌鸦一样,到处惹人讨厌。
由此看来,只要不被学生讨厌的的老师就是好老师。
当我们遇见学生时,学生是否会微笑着向你走来。
故事二:同一座山上,有两块相同的石头,三年后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一块石头成为雕塑,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和膜拜;一块石头却成为路边石,被人搬来搬去,还经常受到践踏、污损。
路边石极不平衡地说道:“老兄呀,三年前,我们曾经同为一座山上的石头,今天却发生了这么大的差距,我的心理特别痛苦。
雕塑石头答道:“老兄,你还记得吗
三年前,曾经来了一个雕塑家,你不愿意改变,更害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你告诉它只要把你简单雕刻一下就可以了。
而我那时想象未来的模样,乐于改变,也不惧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
于是,雕刻家在你身上只是简单地处理了一下,在我身上呢
锤子砸,钢锯锯,刻刀刻,纱布磨…我经受的改变是你的数倍,我忍受过的痛苦比你多得多,这才产生了今天的不同啊
路边石听了这一席话,既惭愧,又后悔。
看完这个故事,千万不要认为我想成为学生的“雕刻家”。
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是一件值得欣赏的“艺术品。
学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取决于学生自己的选择,我们无法改变他们,只有学生自己能改变自己。
我们要作的事是放大他们美好的一面,积极上进的一面。
当他们受到污染时,为他们除去污汁。
鼓励他们积极地面对人生,对自己负责,做自己命运的雕刻家。
故事三:一位国王总觉得自己不幸福,就派人四处去找一个感觉幸福的人,然后将他的衬衫带回来。
寻找幸福的人碰到人就问:“你幸福吗?回答总是说:不幸福,我没有钱;不幸福,我没亲人;不幸福,我得不到爱情…就在他们不再抱任何希望时,从对面被阳光照着的山岗上,传来悠扬的歌声,歌声中充满了快乐。
他们随着歌声找到了那个“幸福人”,只见他躺在山坡上,沐浴在金色的暖阳下。
“你感到幸福吗?“是的,我感到很幸福。
“你的所有愿望都能实现?你从不为明天发愁吗?“是的。
你看,阳光温暖极了,风儿和煦极了,我肚子又不饿,口又不渴,天是这么蓝,地是这么阔,我躺在这里,除了你们,没有人来打搅我,我有什么不幸福的呢?“你真是个幸福的人。
请将你的衬衫送给我们的国王,国王会重赏你的。
“衬衫是什么东西?我从来没见过。
每个人都在追寻幸福,每个人对幸福的诠释各有不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幸福是一种象征,是一种自我感觉,关键是如何把握这种象征和感觉。
老师育人目标就应该去追寻学生幸福的象征,追寻学生幸福的感觉。
学生幸福的感觉都写在他们的脸上。
故事四:井里的青蛙向往大海,请求大鳖带它去看海。
大鳖平生第一回当向导,非常高兴,便欣然同意。
一鳖一蛙离开了井,慢慢前行,来到海边。
青蛙见到一望无际的大海,惊叹不已。
它“呱呱”大叫,急不可待地扎进大海的怀抱,却被一个浪头打回沙滩,措手不及喝了几口咸水,还被摔得晕头转向。
大鳖见状,就叫青蛙趴在自己的背上,带着它游海。
一蛙一鳖漂浮在海面上,乐趣无穷,青蛙也逐渐适应了海水,能自己游一会儿了。
就这样,它俩玩得很开心。
过了一阵子,青蛙有些渴了,但喝不了又苦又咸的海水。
它也有些饿了,却怎么也找不到一只它可以吃的虫子。
青蛙想了想,对大鳖说:“大海的确很好,但以我的身体条件,不能适应海里的生活。
最要命的是,这里没有我能吃的食物。
看来,我还是要回到我的井里去,那里才是我的乐土。
于是,青蛙向大鳖告别,回到了自己的井中,过着平安快乐的生活。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马布科克说:“最常见同时也是代价最高昂的一个错误,是认为成功有赖于某种天才、某种魔力、某些我们不具备的东西。
其实,成功的要素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成功的教育方法是不容易学不到的,假如容易学得到的话,我想领导们就会不惜一切代价让我们出去学习,专攻“点金之术”,那教育就简单了。
故事给我们很好的启示,适合自己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不必太在意与名家的不同。
可能你会说:“井底之蛙,见识少,才会这样说。
或许你说得也没错,我们生活的世界真的是很有趣,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善与恶”、“积极与消极”…等等,就看你看到那一面。
我看还是努力把别人的教育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使自己的教育行为具有鲜明的个性。
适合自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故事五:塞尔玛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
丈夫奉命到沙漠里去演习,她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天气热得受不了—在仙人掌的阴影下也有华氏125度。
她没有人可谈天—身边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而他们不会说英语。
她非常难过,于是就写信给父母,说要丢开一切回国家去。
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这两行信却永远留在她心中,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
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
一个看到泥上,一个却看到了星星。
塞尔玛一再读这封信,觉得非常惭愧。
她决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
塞尔马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他们的反应使她非常惊奇,她对他们的纺织、陶器表示兴趣,他们就把最喜欢但舍不得卖给观光客人的纺织品和陶器送给了她。
塞尔玛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种沙漠植物、物态,又学习了有关土拨鼠的知识。
她观看沙漠日落,还寻找海螺壳,这些海螺壳是几万年前的,这沙漠还是海洋时留下来的、…原来难以忍受的环境变成了令人兴奋、留连忘返的奇景。
是什么使这位女士内心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呢
沙漠没有改变,印第安人也没有改变,但是这位女士的念头改变了,心态改变了。
一念之差,使她把原先认为恶劣的情况变为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
她为发现新世界而兴奋不已,并为些写了一本书,以《快乐的城堡》为书名出版了。
同一个学校,教师的知识水平应该说没有明显的差异,差异很小。
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了教育效果的很大差异。
积极的教育心态容易使教育成功,消极的教育心态必导致教育失败。
七、教育行为开始之前一定要换位思考
故事六:有一位作母亲的很喜欢带着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却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东西那么多,小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呢
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突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可怕的景象: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腿和胳膊。
于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
从此,即使是必须带孩子去商店的时候,她也是把孩子扛在肩上。
真是一位细心的母亲。
“蹲下来看看孩子的世界”,与学生换位,反思我们的教育,真的有点可怕。
学生犯了错事时,经常采取一些责问、训斥、罚站等做法。
这样的做法学生根本不会有安全感,设想一下没有安全感的教育怎么会有效呢
很多老师在教育学生之后,没有期待到想象的效果时,也多半觉得委屈,“好心没好报”。
其实,这样的大动肝火,不如宽容、谅解和体贴入微的感情上的感化。
教育要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
以关爱学生的态度教育学生,这样的教育有安全感,有安全感的教育才会有效,学生才会有自信,才会有追求,才会有奋斗的行动。
老师给予学生一分关爱,然起学生一分自信。
切记,教育行为开始之前一定要换位思考。
故事七:有三个这样的孩子:
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
他曾经还遭遇到退学的命运。
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在众人的眼中,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
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耗子,将来怎么办
所有教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与聪明沾不上边。
这三个孩子分别是爱因斯坦、罗丹和达尔文。
其实,每个学生都心存着一个梦想,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天堂,我们不能发现它,那是我们还缺少一双智慧的眼睛。
故事八: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
而自己想考第一却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回家后他问道:“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
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的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
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
她望着儿子,没有回答,因为她不知道怎样回答。
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
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
她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
然而这样的回答,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
她庆幸自己没有说出口。
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
有几次,她真想重复那几句被上万个父母重复了上万次的话—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以此来搪塞儿子。
然而,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够辛苦吗
所以,她没有那么做,她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
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
就是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后来,这个孩子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没有人追问他小学时成绩排第几名,因为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
故事中没提到母亲的答案是什么,给我们留下了个性的想象空间。
我想母亲的答案一定很完美
故事没有给我们一个清晰的教育思路,但也能给我们一点启示:班主任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教育问题,都要有寻求“完美答案”的精神。
只要我们这样做了,或许教育效果不一定好,至少不会伤害学生。
只要我们这样做了,或许我们不一定会成为好老师,起码我们不会平庸。
故事九:有一个湖,叫天鹅湖,湖中有一个小岛,住着一个老渔翁和他的妻子。
渔翁摇船捕鱼,妻子养鸡喂鸭,除了买些油盐,他们很少与外界往来。
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鹅来到岛上,它们是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准备去南方过冬的。
老夫妇看到这群远方来客,非常高兴,因为他们在这儿住了这么多年,还没有谁来拜访过。
渔翁夫妇拿出喂鸡的饲料和打来的小鱼招待天鹅,渐渐地这群天鹅就和渔翁夫妇成了朋友。
它们在岛上不仅敢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而且在老渔翁捕鱼时,它们随船而行,嬉戏左右。
冬天来了,这群天鹅竟然没有继续往南飞,它们白天在湖上觅食,晚上在小岛上栖息。
当湖面封冻,它们无法觅食的时候,老夫妇就敞开他们的茅屋让它们进屋取暖,并且给它们食物。
这种关爱一直持续到春天来临,湖面解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年冬天,老夫妇都这样奉献着他们的爱心。
有一年,他们老了,离开了小岛,天鹅也从此消失了,不过它们不是飞向了南方,而是在第二年湖面封冻的时候冻死了。
有时候爱得多了也是一种伤害,并且致命。
我们工作中有没有因“爱”给学生造成了伤害
总担心学生无法建立班级秩序,我们建立的班规;总担心学生做不好卫生,我们做出的榜样;总担心学生违规,我们的苦口婆心;学生生活在社会中,就要接受社会的摔打。
我希望教育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希望他们能成为鲜活的社会人。
故事十: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
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
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宝宝。
它遇见障碍物过不去了,小孩就用小手搭桥让它爬过去,母亲一脸欣喜。
后来,孩子上幼儿园了。
有一次,他吃完了香蕉随手乱扔香蕉皮。
她没有像一些母亲那样视而不见,而是让他捡起来,带着他丢进果皮箱里。
然后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女孩,在妈妈的熏陶下,她总要把垃圾扔进果皮箱里,有一次对面才有果皮箱,她就过马路去丢雪糕纸。
妈妈看着她走过去。
然而一辆车飞奔过来,小女孩像一只蝴蝶
心理学十大效应
十大心理效应指:木桶效应、羊群效应、鲶鱼效应、晕轮效应、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效应)、近因效应、自验预言(皮格马利翁效应)、马太效应、仰巴脚效应、刻板效应1、木桶效应
一只木桶,里面可以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根木板。
这就是著名的\"木桶效应。
2、羊群效应
一个羊群(集体)是一个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
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还有更好的青草。
3、鲶鱼效应
挪威人把鲶鱼装入鱼槽,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
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
4、晕轮效应
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
5、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效应)
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
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
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
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第一印象效应
6、近因效应
在多种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
7、自验预言(皮格马利翁效应)
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8、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9、仰巴脚效应
人们更倾向于喜欢精明又有小缺点的人,心理学上称此现象为“仰巴脚效应”。
10、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又称定型效应,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以此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依据的心理现象。
扩展资料:
心理学的应用: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等发生关联。
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人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人心理机能在社会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人的心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心理学效应
百度百科-心理学
怎样评价<<海底两万里>>
简评海底两万里
作为三部曲的中间那部,这本书确实值得去看,丰富的知识,巧妙的情节构思可以说正是凡尔衲写作的一大特色。
首先是科学性,凡尔纳的作品向来就以科学性强而著称,几乎他的每本书都涉及到了各类科学,海底两万里也不例外。
文中所涉及到的海洋知识之广,是其他海洋小说所不能与之相比的。
光的折射、珍珠的分类、采集、潜水艇的构造、以及对海底的描写,无不体现出他的想象力和丰富的科学知识。
人物方面,我最喜欢书中的那个仆人-康塞尔,他对主人的忠诚及他的才能是值得肯定的。
首先在文中开头部分,他在得知他的主人要去参加危险的捕鲸,甚至有生命危险是果断的选择了与主人同去,尽管教授表示过他可以不要去但他仍然决定追随,这是值得肯定的。
还有在落水的时候,他看到主人落水自己也勇敢地跳了下去,难得的忠诚。
还有他的博学,文中涉及到的科学知识有三分之二是通过教授和尼摩船长讲述的,其他的都是通过他口中说出来的,不厌其烦的对各种水生动物进行分类,细节之具体之精确令人叹为观止。
同时对分类学的爱好使他掌握了不亚于教授的海洋知识。
比如在刚见到鹦鹉螺号里的收藏品时就开始进行分类,还有在下水的时候也在继续着他的分类工作,到了南极的时候他也没忘了他的分类,可以说他就是一个分类狂。
为次他还有一个专门记录分类的本子。
可以想象,鹦鹉螺号里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时他仍可以气定神闲的进行他的分类工作,可见他的内心是多么地镇静,或者说他是想借分类来忘记在鹦鹉螺号里的恐惧,这是我的一个猜想。
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为了主人的生命而不惜自己的生命,在南极的缺氧的时候,当时只有潜水服上的储蓄罐里还有一丝空气,那时由于缺乏空气,他们几乎虚脱,这时他没有去吸最后一丝空气,而把生还的机会留给了教授,那一刻可以说是全书里最感动人的一幕。
康塞尔虽然只是凡尔纳描写的众多优秀角色里不起眼的一个人,但他仍然为我深深所喜爱,可以说,他正是凡尔纳小说人物写法的一个典型,凡尔纳善于抓住景物和环境的描写来衬托一个人,康塞尔正是如此,正是因为在鹦鹉螺号里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才给了他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凡尔纳还善于通过其他事物来展现一个人,他正是通过一系列事情和对水生动物的分类来展现康塞尔这个人,以上就是个人心得。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是世界上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他的作品不但充满离奇高深的想象力,动人心魄的艺术形象,而且表现出高度的科学性,《海底两万里》是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1866年,在海上发现了一头被认为是独角鲸的大怪物。
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应邀参加追捕。
追捕过程中,阿龙纳斯、他的仆人康塞尔和捕鲸叉手尼德·兰三人,发现这怪物不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
潜艇船长尼摩,是个不明国籍、自称“跟整个人类断绝了关系”的神秘人物,身材高大,神情自信、坚毅。
尼摩邀请阿龙纳斯参观了这艘令人惊叹的现代工业的杰作—一诺第留斯号;它利用海浪发电,供给船上热、光、动力;它所需的一切都取自海洋。
它是尼摩在大洋中的一个荒岛上秘密建造起来的。
阿龙纳斯及其同伴乘诺第留斯号,从太平洋出发,开始了海底探险旅行。
透过潜艇玻璃窗,海洋把各种光怪陆离的景象展现在他们面前:应有尽有的海底植物,空中飞鸟般的各种鱼类,以及到处皆是的形形的节肢动物、软件动物…使人目不暇接。
他们观察着,研究着。
途经克利斯波岛,潜艇停在海底,他们穿上潜水衣,漫步在海底平原上,用特制的步枪在海底森林里打猎。
书中描写海底奇妙的世界,令人称奇:
这真是一片奇妙又少见的海底森林,生长的都是高大的木本植物,小树上丛生的枝权都笔直伸向洋面。
没有技条,没有叶脉,像铁杆一样。
在这像温带树林一般高大的各种不同的灌木中间,遍地生长着带有生动花朵的各色珊瑚。
美丽极了
尔后,潜艇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等危险,安然驶向印度洋。
这时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
尼摩船长从海面上望见了什么,突然充满了愤怒和仇恨。
他粗暴地把阿龙纳斯及其同伴们禁闭在小房间里,并强迫他们人睡。
翌日,阿龙纳斯醒来,尼摩船长请他治疗一个身受重伤的船员。
船员不治身死。
尼摩船长哀痛地带着送葬队伍,把死者埋在海底光彩夺目、瑰丽无比的珊瑚树林里。
他说:在这里,珊瑚虫会把死者永远封闭起来,不受鲨鱼和人的欺负
印度半岛南端的锡兰岛在面前了。
阿龙纳斯接受尼摩船长的建议,步行到海底采珠场。
忽然,有条巨鲨向采珠人扑来。
尼摩船长手拿短刀,挺身跟鲨鱼搏斗。
在尼摩船长被鲨鱼的巨大躯体所压倒,危在旦夕对,尼德·兰迅速投出利叉,击中鲨鱼的心脏。
船长救起那个穷苦的采珠人,又从自己口袋里取出一包珍珠送给他。
由此,阿龙纳斯感到在尼摩身上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他无比勇敢,二是他对人类的牺牲精神。
看来,这个古怪的人还没有完全斩断他爱人类的感情。
从红海到地中海,若走好望角,需绕行非洲一周。
但尼摩船长沿着他所发现的一条阿拉伯海底通道潜行,不到二十分钟,就通过苏伊土地峡,到达地中海。
书中写道:
诺第留斯在沿着又黑又深海底地道直冲过去。
随着地道的斜坡,潜艇像箭一般随急流而下。
地道两边狭窄的高墙上,只见飞奔的速度在电光下所画出的辉煌纹路,笔直成条。
令我们心跳不止。
潜艇向康地岛驶去。
这时,又发生了一件蹊跷事:随着凌晨潜艇窗前一个潜水人的出现,尼摩船长从橱内取出数百万黄金,写上地址,派人用小艇送走。
这么多金子送到哪里呢
阿龙纳斯觉得,神秘的尼摩与陆地仍有某种联系。
潜艇穿过桑多林岛火山区海域的沸腾的水流,从直布罗陀海峡出来,驶到大西洋,停在维多湾海底。
这里是1702年时的海军战场,当时给西班牙政府运送金银的船只在此沉没,海底铺满了金银珠宝。
尼摩派出船员,把千百万金银装进潜艇。
阿龙纳斯对这许多财富不能分给穷人表示惋惜。
船长听了激动地回答:“我打捞这些财物是为了我自己吗
你以为我不知道世上有无数受苦的人们,有被压迫的种族,有要报仇的牺牲者吗
阿龙纳斯于是明白了尼摩船长那次途经康地岛时送出去的数百万金子是给谁的。
在大西洋海底,阿龙纳斯随尼摩船长去做了一次新奇旅行;他们脚踩在沉没了的大陆—一大西洋洲的一座山峰上,观赏一座火山的海底喷火口喷出硫磺火石的奇景。
眺望山脚下一座破坏了的城市—一整个沉没水底的庞贝城。
书中描述传说中的海底古城:
远处是一座火山。
山峰下面,在一般的石头和渣滓中间,一个阔大的喷火口吐出硫磺火石的急流,四散为火的瀑布,没入海水里,照着海底下的平原,一直到远方的尽头,我的眼下是一座破坏了的城市,倒塌的房屋,破损零散的拱门,倒在地上的石柱。
远一点,是一些小型工程的废墟。
更远一些,有一道道倒塌下来的城墙,宽阔无人的大陆,整个水下淹没的庞贝城,现在都复活过来,出现在我眼前了。
然后,诺第留斯号大胆向南极进发,潜艇航行在成群的鲸鱼中间。
尼德·兰要求追打鲸鱼。
尼摩部长不同意伤害这些善良无害的长须鲸。
当海面上出现残酷的大头鲸向长须鲸进攻时,尼摩船长决定援救长须鲸。
诺第留斯号用它那钢制的冲角,直穿大头鲸。
经过一场恶斗,海上满浮着大头鲸的尸体。
穿过南极点后,潜艇又历经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险情,都是尼摩船长以惊人的冷静和毅力,带领船员战胜了困难。
最后,潜艇驶过被称为风暴之王的大西洋暖流,来到了一艘法国爱国战舰沉没的地点。
尼摩满怀地讲述了这艘“复仇号”战舰的历史。
这引起阿龙纳斯的注意,把尼摩船长和他的同伴们关闭在诺第留斯号船壳中,并不是一种普通的愤世情绪,而是一种非常崇高的仇恨。
那一夜在印度洋上,它不是攻击了某些船只吗
那个葬在珊瑚墓地的人,不正是诺第留斯号引起的冲突的牺牲者吗
而在所有的海面上,人们也正在追逐这可怕的毁灭性机器
当诺第留斯号慢慢回到海面上来时,便有爆炸声发出:有艘战舰正向诺第留斯号发动攻击。
尼摩船长决心把它击沉。
阿龙纳斯试图劝阻,但船长说:“我是被压迫,瞧,那就是压迫者
由于他,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尊敬过的,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尊敬过的,祖国、父母、爱人、子女他们全死亡了
所有我仇恨的一切,就在那里
船长不愿这艘战舰的残骸跟“复仇号”的光荣残骸相混,他把战舰引向东方。
第二天,可怕的打击开始了
诺第留斯号故意让敌人接近,再在推进器的强大推动下,用那厉害的冲角对准战舰浮标线以下的薄弱部位,从它身上横穿过去
瞬间,战舰船壳裂开,继而发生爆炸,迅速下沉。
它的桅樯架满挤着遇难人。
然后,那黑沉沉的巨体没入水中,跟它一起,这群死尸统统被强大无比的漩涡卷走…
阿龙纳斯目睹这场惨景,对尼摩船长极端厌恶:“虽然他从别的方面可能受过很大的痛苦,但他没有权利来做这样残酷的报复。
阿龙纳斯在船上听到了尼摩船长的最后几句话:“全能的上帝
够了
够了
在挪威沿岸一带的危险海域中,阿龙纳斯和尼德·兰、康塞尔,乘坐小艇脱离了诺第留斯号,结束了这次穿过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南北两极海洋的海底两万里环球旅行。
阿龙纳斯希望:“如果尼摩船长老是居住在他所选择的海洋中,但愿所有仇恨都在这颗倔强的心中平息
但愿他这个高明的学者继续做和平的探工作
这部小说中情节设置古怪离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充满神秘色彩的海底世界。
语言生动有趣,既是艺术的语言,又是科学的语言,对各种海底事物的说明人木三分,惟妙惟肖。
关于隆美尔的介绍
德国元帅“沙漠之狐”隆美尔
埃尔温.隆美尔无疑是最有名的纳粹将领,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陆军中最优秀的将领,对他的褒奖著述甚多,战后,联邦德国用他的名字给战舰街道和兵营命名,美国还拍摄了吹捧他的影片《沙漠之狐》。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认为,构成出入隆美尔传奇色彩的因素,首先是他矮小的身材、狐狸般的狡诈和诡秘的微笑,而主要是他在北非沙漠中指挥装甲部队时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声东击西、神出鬼没,常使对手措手不及。
他被塑造成超脱政治的军事天才人物,几乎忘记他纳粹将领的本质.
1891-1933
1891年11月15日隆美尔出生于德国布伦兹的海登海姆,他的父亲是一名中学校长,母亲是当地政府官员的女儿。
尽管青年隆美尔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工程师,但是他还是在1910年7月从军,加入伍尔登堡当地的第124步兵团,三个月后,隆美尔升为下士,不久又升为中士。
1911年3月被送进但泽皇家军官候补生学校,11月毕业。
1912年1月,隆美尔毕业回到驻扎在威卡尔登的第124步兵团训练新兵,并获中尉军衔。
在但泽的时候,隆美尔认识并爱上了露西·莫林,于1916年正式结婚,1928年圣诞夜生下隆美尔唯一的一个儿子-曼弗雷德。
1914年3月1日,隆美尔被派到乌尔姆第49野战炮团的一个炮兵连服役。
8月,隆美尔回到原来的步兵团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9月他的左腿被打伤,为此他荣获了二级铁十字勋章。
1915年1月,隆美尔重返第124步兵团,又获得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
1916年后期他被派往东线罗马尼亚作战。
1917年5月,隆美尔被召回西线作战。
到了8月返回东线,并在那里再次受伤。
9月,隆美尔所在的营被调往意大利北部参战。
隆美尔率领的部队作战英勇,突破科罗弗拉防线,攻克蒙特山,占领隆格诺恩,这些战绩使隆美尔赢得了德国很少颁发给低级军官的功勋奖章,并被提升为上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隆美尔先是被派往一个军团参谋部任文牍工作。
1920年10月1日,隆美尔被派往施登卡德指挥一个步兵团的步枪连,他一直在那里呆到1929年。
1929年10月,隆美尔被派往德雷斯顿步兵学院担任教官。
在这段时间,隆美尔根据自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作战经验撰写了《步兵进攻》一书,《步兵进攻》于1937年初被出版发行。
1933-1940
1933年10月,隆美尔军衔升为少校,被委任德国中部戈斯拉一个山地营的指挥官。
1935年10月他又被提升为中校并且担任波茨坦陆军学校的教官。
1938年二战爆发前夕,他又被调往另一所军事学院任教。
1939年9月,隆美尔被任命为少将。
波兰战役期间,隆美尔负责指挥希特勒的警卫部队。
德军迅速地消灭了波兰,隆美尔也开始充分认识到坦克部队和闪电战的重要性。
波兰战役之后,希特勒问隆美尔需要担任何种职务,隆美尔暗示希望指挥一支装甲师。
1940年2月15日,尽管缺乏装甲作战的实战经验,隆美尔还是被希特勒任命为德军第7装甲师师长。
第7装甲师隶属于霍斯将军指挥的第15装甲军准备入侵低地之国和法国。
1940年5月10日,德军入侵西欧。
第7装甲师风驰电掣般的横扫过比利时和法国。
5月13日,第7装甲师在激烈的战斗后强渡了默兹河。
5月15日,冲过了菲利普维尔。
5月21日,隆美尔的部队已经越过了康布雷,勒卡特,抵达了阿拉斯,在这里他们遭遇了英军两个坦克团大约70辆坦克的阻击,其中有一些德军37mm反坦克炮无法击穿的马蒂尔塔II型坦克。
正当英军坦克大量杀伤了德军的步兵和反坦克炮的时候,隆美尔命令德军使用88mm高射炮平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月26日,第7装甲师继续前进,并攻占法国最大工业城市之一的利勒,这个行动使法国第1军团一半的部队陷入困境。
6月5日,隆美尔命令他的装甲师顺着两座还没有被破坏的铁路桥跨过了索姆河,第7装甲师此时的速度已经是平均每天40-50英里了。
6月10日,隆美尔的部队终于在迪埃普附近抵达了英吉利海峡岸边。
6月16日清晨,第7装甲师从鲁昂的法军一座桥梁上跨过塞纳河,然后向南疾驰,17日第7装甲师在行进间开始攻击瑟堡,于19日攻占了这座法国重要的深水港口。
6月25日,法国战役结束。
法国战役期间,第7装甲师赢得了“魔鬼之师”的称号。
隆美尔在指挥第7装甲师的时候总喜欢自己跟着侦察部队,他认为对于一个指挥官来说经常走近自己的士兵是很重要的,这种习惯一直被带到了后来的北非战场。
隆美尔有时候会故意将上级的命令置之不理,他认识到最高指挥部有时候并不会根据实际情况去处理,所以隆美尔经常先执行自己的命令,等做完了再去向上级报告。
隆美尔的参谋人员对隆美尔这种行为并不赞同,而他们更多的时候是根本找不到他。
隆美尔在写给自己妻子露西的信件中称法国战役是一次“闪耀的法国之旅”。
1940-1943
法国陷落以后,隆美尔继续他的军事生涯。
1941年1月他被提升为中将并在2月被召回柏林担任德国非洲军团的司令,2月12日,隆美尔接到命令抵达的黎波里。
非洲军团由两个师组成,他们的使命就是支援已经在1940和1941年1月在北非同大不列颠军队战斗的意大利盟友。
从40年12月至41年1月,英联邦的军队将他们逐出了埃及,意大利人已经被击退至利比亚境内。
1941年2月14日,隆美尔的先头部队第5轻装甲师部分人员装备在的黎波里上岸。
隆美尔意识到意大利人由于被英军击败而士气低落,他会见了意大利的指挥官。
2月24日,德国非洲军团首次在的黎波里以东和英军发生小规模战斗,3月31日,非洲军团对布雷加的英军发动了一次成功的进攻。
隆美尔使用其在法国成功的闪电战术给了英军狠狠一击。
非洲军团继续向东追击撤退中的英军,一直深入昔兰尼加并攻占了班加西。
4月13日,隆美尔的部队向南绕过港口要塞托布鲁克攻克巴迪亚,接着又于4月15日占领了埃及西部边境上第一个城市萨鲁姆。
隆美尔的进攻迫使英军及其盟军退守到了托布鲁克要塞内。
4月11日到13日,隆美尔第一次尝试攻占托布鲁克,但是失败了。
托布鲁克对于整个北非的战线有着重大的战略地位。
隆美尔第二次尝试攻占托布鲁克是在4月30日至5月2日,此时他的敌人和朋友都因为他狡猾的战术而称他为“沙漠之狐”。
4月中旬至6月中旬,英军也发动了一些小规模的进攻,但是在德军威力强大的88mm炮的打击下损失惨重,被迫撤回了防御阵地。
1941年6月,无论是英军还是德意军队都无力再发动攻势,双方只有加固防御阵地的实力。
在德国,宣传机构已经把隆美尔塑造成一个无敌的将军。
1943-1944
1943年3月至7月,隆美尔因严重的病情只能和妻子和儿子在一起度过。
7月10日,他被指派为德军在希腊的指挥官,不过很快又被召回柏林。
随后隆美尔参与了德军镇压意大利政府倒戈向盟军,大量德军涌入意大利境内并解除了意大利军队的武装。
11月初,隆美尔又被委任为意大利的指挥官,很快这个职位被凯塞林将军所取代。
11月下旬,隆美尔离开意大利回到德国。
12月初,希特勒正式委派隆美尔视察从北边开始与英国隔海相望的全部海岸防御工事。
12月31日,隆美尔被任命为B集团军群的指挥官,这个集团军群的总指挥是陆军元帅伦斯特。
隆美尔视察了从荷兰到波尔多沿海岸的防御工事,也就是著名的“大西洋壁垒”。
为了阻挡盟军的登陆,隆美尔特别设计了防空降的障碍物,这种东西被称为“隆美尔芦笋”,还有很多在海滩上的障碍物以及大片的地雷带。
由于盟军成功的实施了欺骗行动,使得德军在海滩防御重点地区上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隆美尔对盟军可能的登陆点判断有误,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一线实施了登陆,数日之后盟军就完全控制住了滩头阵地,并向纵深扩大。
尽管隆美尔在卡昂外围暂时阻挡住了英军的进攻,党卫军第12装甲师摧毁了英军100多辆坦克,但是在盟军绝对优势空军打击下,德军终于顶不住了。
当盟军坦克潮水一般涌过德军的防线,隆美尔心中对德国必胜的信念已经荡然无存了,他开始怀疑德国是否还有继续战争的必要。
1944年7月17日,在一次空袭中隆美尔的座车被击中,隆美尔受了重伤,不得不离开了前线。
德国反希特勒的军官们曾经找过隆美尔试图说服他加入他们的阵营,尽管隆美尔对战争失去了希望,但是他却始终没有直接参与反希特勒的活动(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历史学术界的观点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1944年7月20日,德国反希特勒组织策划了一起爆炸试图刺杀希特勒,可惜行动阴差阳错的失败了。
这个事件牵连了很多的高级将领和军官,其中也包括隆美尔。
8月8日,隆美尔被从法国医院转到他的故乡斯瓦比亚的赫尔林根山庄。
8月12日,密谋刺杀希特勒的重要成员戈台勒被捕,从他箱子里搜出来的有关文件上有隆美尔的名字。
另外一名参与这个组织的成员霍法克也向希特勒的秘密警察证实隆美尔支持刺杀希特勒的行动。
1944年10月14日,希特勒的第一副官布格道夫向隆美尔转达了希特勒的命令,隆美尔有两种选择,自杀或者被逮捕受审。
隆美尔选择了前者,服毒自杀以一种体面的方式结束生命。
1944年10月18日,希特勒下令为隆美尔举行国葬并全国默哀一天。
心理学十大效应
十大心理效应指:木桶效应、羊群效应、鲶鱼效应、晕轮效应、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效应)、近因效应、自验预言(皮格马利翁效应)、马太效应、仰巴脚效应、刻板效应1、木桶效应
一只木桶,里面可以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根木板。
这就是著名的\"木桶效应。
2、羊群效应
一个羊群(集体)是一个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
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还有更好的青草。
3、鲶鱼效应
挪威人把鲶鱼装入鱼槽,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
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
4、晕轮效应
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
5、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效应)
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
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
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
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第一印象效应
6、近因效应
在多种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
7、自验预言(皮格马利翁效应)
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8、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9、仰巴脚效应
人们更倾向于喜欢精明又有小缺点的人,心理学上称此现象为“仰巴脚效应”。
10、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又称定型效应,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以此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依据的心理现象。
扩展资料:
心理学的应用: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等发生关联。
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人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人心理机能在社会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人的心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心理学效应
百度百科-心理学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24/56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