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智能幼儿评语,体智能课幼儿评语推荐阅读:
幼儿园的五大领域及八大智能是什么意思
语文智能 数理逻辑智能 身体动觉智能 空间智能 音乐智能 人际关系智能 自省智能 自然观察智能
多 元 智 能
多元智能,即八大智能,代表了每个人所具有的8种不同的能力,分别为: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动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智能。
八十年代,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二十多年来该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欧美国家和亚洲许多国家的幼儿教育上,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
多元智能理论教育评价有何特点
您好
本人也是多元智能理论的粉丝。
而且一直在学习探索。
多元智能是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加德纳提出来的。
他对于流行了近百年的智力学说提出了挑战。
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他的优势只有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显示他的价值。
一个人遗传基因再好,假如没有施展本事的地方,也是白搭。
周舟是弱智,可是他在乐队指挥台上挥洒自如。
每个人八大智能不可能都占全,只要有一两项突出就可以对付了。
如果你有兴趣,咱们可以多多接触,敞开讨论。
如果同意,请予采纳。
幼儿园中班一周评价教案
搞任何工作都应有高度的计划性,教学工作也不例外.只有按照计划进行,才能克服教学工作中的盲目性,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教学工作中的课时计划;即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它关系到一节课的具体安排和教学质量.因此,如何编写好教案则应是每一位教师都十分重视的问题.
一、教案的作用及写好教案的意义
1.是教学活动的依据
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要深刻透彻地理解,并能牢固地记忆和熟练地掌握;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掌握规定的基础知识、技能、技巧的基础上,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所掌握的基础知识类推到有关问题中,去理解、分析、解决新的问题.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就要在授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物理教学过程的具体特点,设计出合乎客观规律性的教学方案,遵循教学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如果不认真书写教案,教学过程中必然目标模糊、心中无数、要求不当、随心所欲而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认真编写教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过程.教师编写教案是一个研究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内容、学生及教法等因素的综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研究物理学的知识体系、学生学习物理的状况(接受水平、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而且要按照大纲的精神,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材特点,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深广度,特别是要以整体为背景,分析各部分教材的特点,明确教材的要求、教材的重点难点,分析知识的价值功能,酝酿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
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只有下功夫,刻苦钻研、持之以恒,铢积寸累,在教案编写过程中,教学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3.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编写教案是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研究能力的过程.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通过合理的方式把以教材为主体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如何做到合理地传授是编写教案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在编写教案时,不断地认真探究物理学本身的知识系统和结构,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业水平及其认知规律,优选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进行施教.因此,认真编写好教案,对于教师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无疑是很有价值的.
(一)编写教案前的准备工作
1.钻研大纲、教材,确定教学目的
在钻研大纲、教材的基础上,掌握教材中的概念或原理在深度、广度方面的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一般应包括知识方面、智能方面、思想教育方面.
课时教学目的要订得具体、明确、便于执行和检查.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制定教学目的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素质、教学手段等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考虑其可能性.
2.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在钻研整个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及重点和难点.所谓重点,是指关键性的知识,学生理解了它,其它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因此,不是说教材重点才重要,其它知识就不重要.所谓难点是相对的,是指学生常常容易误解和不容易理解的部分.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难点.写教案时,主要考虑这样几类知识常常是学习的难点:①概念抽象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②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③现象复杂、文字概括性强的定律或定理.④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不能或不必做深入阐述的知识.⑤概念相通、方法相似的知识.⑥数学知识运用到物理中而造成困难的知识.
3.组织教材,选择教法
根据教学原则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设备条件来组织教材考虑教法,初步构思整个教学过程.教材的组织是多种多样的,同一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但不论是那一种结构都必须围绕中心内容,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贯穿重点,确定讲解的层次和步骤.同时,在选择教法上,还必须充分重视考虑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4.设计数学程序及时间安排
对于上课时如何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题;新授课的内容如何展开;强调哪些重点内容;如何讲解难点;最后的巩固小结应如何进行等程序及其各部分所用的时间问题,都应在编写教案前给予充分的考虑.
5.设计好板书、板画
板书、板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编写教案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板书的设计可以从钻研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入手,也可以从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
(二)教案的一般内容和要求
1.教案的内容
教案的形式不拘一样,内容详略也不一,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写简案,新教师要写详案.一般说来,教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课题(2)教学目的(3)课时分配(4)授课类型(5)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关键(6)教学手段、教具(7)教学主要方法(8)教学过程(9)板书和板画的设计(10)课后分析及教学参考资
料.
2.教案的一般要求
教案的编写要从教育教学目的、任务着眼,从中学物理教学的特点出发.具体说:
(1)要求编写教案时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做到目的明确,要求适当.
如初中物理课的教案,在组织教材、选用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案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不能任意提高教学要求,要避免由于过分追求叙述的严谨而影响学生对基本内容的理解,形成教学难点.如“浮力”的计算,现行教材要求并不高,计算也不复杂.但“浮力”问题的类型较多,解决方法灵活多变,在分析能力的要求上有相当的难度,比前几章是一次较大的飞跃.因而写教案时教学要求一定要得当.“在这里最好不要让学生去做那些人为的难度大、综合程度高的题”��这是编者的意图.新教师尤其应当注意深广度问题,否则不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编写教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将所学内容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因而编写教案并不是知识的罗列,而是设计好教法与学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首先,教师要创造良好的物理情境,使师生共同置身于情境之中,从探索中提出问题、总结规律、解决问题.其次,教师要研究如何设计启发和点拨学生的思维程序及要点.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教师就要首先利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为什么错而激疑,把启发的要点落在诱导推理、分析比较上:小车在课本3�5所示的三种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现象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维持运动的距离不同.把点拔的要点落在概括上,引导学生在进行“科学抽象”中自然地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3)要求教书育人相结合
教案不能仅重视传授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思想教育重视不够,没有计划性,这是不恰当的.在教案编写过程中,要有计划的寓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于知识传授之中.
(4)要求注意物理学科的特点,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这是由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决定的.设计教案时要充分利用实验手段,充分发挥表象作用.不能在头脑中形成物理图象和重现物理过程,常常是教学难点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重视物理实验,教学时尽量通过物理实验展现物理过程,充分发挥通过实验所形成的表象的作用,这对于形成物理概念和理解物理过程有很大益处.演示实验是在教学中提供感性材料的主要方式,做好演示实验是教学的一个主要环节.教案中要对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各仪器有什么作用?要求学生主要观察什么?怎样观察?什么时候提出问题等进行周密设计,这样才能做到目的明确,程序合理、主次分明地进行实验.
(5)要求环节完整、结构合理、思路清晰、繁简得当、时间分配科学,使教案能对课堂教学活动真正起到指导作用.
(三)如何设计教学过程
设计教学过程,关键是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使之与教学内容相统一,这是一篇教案的灵魂.为此,应首先了解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
1.常见教学方法的功能
某一种教学方法适用于某种教材、某些学生特别有效,而对另一些内容或学生可能效果不佳.因而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明确教学方法的职能.Ю·К·巴班斯基对各种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的时机进行了归纳.
2.如何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就是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过程.事实上,没有一堂课自始至终是用一种方法教学的,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表明,教学效果显著,是由于他们以综合的、辩证的观点对待各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利用,而不是教条主义、生搬硬套.
教学难点有时就是由于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不当而人为造成的.如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特点是习惯于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即从有代表性的感性事物入手,归纳出它的本质特征和共性,得出概念和规律.初中物理的绝大部分概念和规律都是这样得到的,如果不注意这个特点,同样的内容用演绎推理的方法来讲解就会由于教学方法的原因而使学生不好接受,造成难点.
因此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考虑如下几点:
(1)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原则.
(2)物理学科的内容和方法.这里要特别注意对知识进行方因素的分析,确定新概念与前概念直接与间接的联系.
(3)学生的学习可能性.
(4)教师自身及学校的实际情况,要扬长避短.
总之,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为基础,以能力和方法为重点.(四)常见课型教案编写的要点
不同的课型,其教案的编写虽有上述的共性,但也有各自的特点.下面就几种常见课型教案的各自要点加以说明.
1.新授课
(l)抓好教学各环节的过渡、衔接
①设计好复习引课的内容.抓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或挖掘学生日常生活中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物理现象,以旧知识或生活实际为基础,设计并提出适宜的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有准备地、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因此在教案中对于引入新课时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针对各种不同情况追问什么问题,或用什么样的关键语言加以引导、如何巧妙顺利地过渡到新授课的内容等问题,都应具体明确地反映出来,以利于教学实施.
②写明新授内容的逻辑层次.新概念的引出、新规律的获得,都应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层次清晰地引导学生一级级地跨上科学的台阶.所以,对于引出新概念所必须的前概念及其引出的思维程序应简明地写在教案上.新物理规律的获得方法,(如是通过实验总结还是通过演绎推理),及其思路也应在教案上明确写出,以便实际教学中思路顺畅.另外,对于新概念规律的内涵、外延需强调的要点及其在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等,在教案中也要有所反映,以为新知识的运用及巩固小结铺路架桥.
③巩固小结过程应设计好适当的方法和问题,带领学生作最后的“冲刺”,冲上知识的“顶点”,便于学生居高临下地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系统地理解物理知识.因此小结中设问的问题,为使学生将所学新知识与旧知识挂上钩或为后续学习设下伏笔所需点拔的关键词语等,都应在教案中有所体现.
2)写明有效措施,便于突破难点
教学难点形成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只要查明原因,及时对症下药,都是可以突破的.在教案中对于本课的难点是什么及其消除的措施和方法应明确写出,如针对概念抽象,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需列举哪些实例、何时做什么演示实验,提示学生注意观察什么;针对学生生活经验与物理知识发生矛盾的内容,需要借用哪些问题的具体分析、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认识物理规律、分析物理过程实质等等,都应有书面提纲.
2.习题课
(1)设计好设问的问题和时机
为切实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分析、解答物理习题时,应设置一系列的循序渐进的问题,以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科学思维.因此在编写教案时,除了写明例题及其分析、求解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写清分析、求解本例题的几个关键环节(如物理过程的特点分析、各物理状态的特征等)和所需提出的问题及提问的时机,以便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及时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2)写好方法性总结
在教案中要详尽写出解题后的方法、步骤的总结,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3)明确启发引导思维的方向
物理习题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扩展性,一节习题课不可能全面地开发一道例题的潜能,但在教案中应明确写出本例题的多解、多变、多问、多思的思路和方向,这样有助于总结归纳时有目的地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
3.复习课
(1)明确目标,提出问题
复习课应使学生在知识上、方法上、能力上形成完整的结构,实现理性的飞跃.因此教案上除了应写清楚所复习内容的知识层次,还应写明在全面概括教材基础上提出的新问题,写清在这段学习中学生常出现的错误和技能技巧等方面的不足,以便上课时能准确的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缺欠进行复习提高.
(2)对症下药,实施补救
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采取...
幼儿园区角活动评价怎么写
请按以下案例写:
《区角活动现状调查研究》课题组
【摘要】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通过对各年龄班区角的创设利用、教师的观察指导、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针对幼儿园开展区角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理论学习,深刻理解区角活动的价值;增进合作交流,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立足三个优化,提升区角活动效益的建设性对策。
【关键词】幼儿园 区角活动 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贯彻《纲要》精神,改变幼儿园重集体教学轻个别化活动的倾向,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努力给幼儿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良好的环境中主动学习,富有个性地发展,近年来我们积
极倡导幼儿园因地制宜开展区角活动。
然而,目前我市各幼儿园开展区角活动的现状究竟如何
为求得第一手资料,了解幼儿园及教师对区角活动的重视程度、各年
龄班区角的创设、教师的指导水平、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发展情况,发现幼儿园开展区角活动的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困难和主要问题,我们设计了本次调查。
旨在通过调查分析,研究相关对策,促进幼儿园区角活动效益的提升,也为教师培训提供客观的实践依据和丰富案例。
二、调查的内容
(一)幼儿园各年龄班区角的创设情况
1、空间利用:区角数量的适宜性;区角分隔、时间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区角内容的丰富性。
2、材料投放:材料提供的目的性、层次性、多功能性。
(二)教师的指导水平
1、区角活动指导方案的制订情况。
2、教师在幼儿区角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情况。
3、教师组织幼儿区角活动后的自我反思情况。
4、教龄与区角指导的相关性。
(三)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发展情况
1、幼儿规则意识的发展。
2、参加区角活动的主动性与独立性。
3、在区角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与合作能力。
三、调查的方式
(一)调查范围和对象:
本次调查随机选取10所不同级别幼儿园(省、地市级分别2所,一、二级分别3所)中的30个班(小、中、大班各10个)的区角活动。
同时,还向全市32所幼儿园的教师发放了300份问卷,以收集更多的消息。
(二)调查形式
从调查的广泛性和深入性考虑,拟本次调查将问卷、实地观察和访谈、查阅资料等多种方法紧密结合。
为了使调查体现科学性,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反复学习科研方法调查法,在次基础上先分头设计调查的相关量表;再集中交流研讨初步确定教师问卷、观察记录、园长教师访谈等内容;最后组织预测研讨设定调查量表。
1、教师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印制问卷三百份。
问卷投放根据各园教师人数的大致比例分发,请各园业务园长负责回收,回收到有效问卷288份。
2、实地观察区角活动。
对随机选取的10所幼儿园中的小、中、大3个班的区角活动进行现场观察记录。
3、访谈。
对10所幼儿园的园长、教师进行实地采访,了解她们在开展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想法和做法。
4、查阅资料。
通过查阅幼儿园及班级的区角指导计划,教师的观察记录与反思,深入了解幼儿园教师指导区角活动的能力。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幼儿园对开展区角活动的重视程度有很大改观。
从教师问卷及园长访谈了解到,幼儿园对开展区角活动十分重视的占33.68%;重视的占39.58%;一般的占4.2%;不重视的占22.57%。
应该说经过前阶段宣传学习及相关的研训,幼儿园对开展区角活动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改观。
(二)不同级别幼儿园区角的设置存在差异。
(见附表一)
1、内容设置上有差异。
幼儿园的区角一般是依据五大领域或多元智能理论设置的。
调查中发现省级、嘉兴级的幼儿园在区角设置上相对合理些,内容丰富多样,力求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而一、二级幼儿园中则存在区角内容设置不合理现象:如区角内容混乱,区角内容偏向美工等。
2、空间挖掘上有差异。
相对来说,级别高的幼儿园和领导重视开展区角活动的幼儿园善于在空间挖掘上下功夫。
如有的园通过变(变午睡室为活动室)—挖
(挖掘走廊、厅道、教室角落创设区角)—伸(教室里原有布局上的伸展)的合理改造,创设了固定与动态相结合的宽敞的区角场地。
而有的园则空着教室中间大大
的场地,只利用了教室的角与边创设区角,致使幼儿在拥挤的状态下无法自由探索,实现同伴间的合作。
3、静态环境设置上有差异。
区角静态环境既包括地面、墙面布置,又包括间隔物的摆放。
调查发现:墙面布置在教育性和信息量上有很大差距,有的园只有
区角名称、进区记录表,而有的园则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增添了作品展示墙,学习示意图及操作版块园地等,通过墙面上针对性极强的信息告诉幼儿进区后怎样活
动。
间隔物的利用上也有差异,大部分园间隔材料是现成的桌子、橱柜、玩具架等,作用基本是摆放玩具、间隔区域,没有往更深层次上进行挖掘。
而有的示范园则
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不仅充分利用废旧材料和自然材料,把间隔物放在地面或挂在空中,而且间隔物的作用得到发展,除间隔、摆放玩具外,还可进行操作,如美术
区的麦竿门帘可进行装饰画,音乐区的杯子、罐子垂帘进行节奏练习。
(三)年龄段区角的时空利用与材料投放无显著差异。
教师问卷表明,幼儿园周计划中
安排区角活动的时间为每周1—5次不等,其中每周1次的占7%,每周2次的占59.7%,每周3次的占26.39%,4—5次以上的占8.33%。
从10
所幼儿园30班的调查看,区角活动时间安排基本上是切合实际的,大部分班级既保证了整块活动时间也能注意晨间、饭后、离园前随机开放。
在空间的利用上,区
角数量的设置能根据幼儿人数需要,并努力为幼儿提供较丰富的活动材料。
小、中、大班时空利用无显著差异(见附表二),但区角的布局与分隔存在较多不科学现
象。
如:有的班幼儿拥挤在专门的区角活动室活动而教室却空着,有的班区角之间没有间隔;还有的小、中、大班都用桌子或可乐瓶间隔等,造成活动干扰,不利于
形成和谐的活动氛围。
区角材料的投放直接影响幼儿的活动兴趣及发展,统计表明,小、中、大班材料投放方面无显著差异(见附表三)。
92.2%的教师能依据区角的特性投放品种较
丰富的材料,以满足幼儿自主选择的需要,材料的投放较有目的性。
90.8%的教师能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阶段性地调整材料,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但
在对材料的研究上班级教师之间存在差异。
主要问题是所投材料的层次性和多功能性比较欠缺,具体表现在有的园小、中、大班提供的材料基本类似,没有体现年龄
班特点,有的班一个区角中投放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太多,幼儿看着眼花缭乱的材料,情绪浮躁,无目的地摆弄很不利于孩子的发展,而且有些材料只适于个别操作,
不利于合作行为的产生。
因此,研究材料的价值及投放策略已成为我们当前的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
(四)教师有较强的指导意识但指导水平一般。
区角活动是孩子自主自愿的活动,但是如果没有适宜的环境,没有成人的支持,是不可能顺利进行的。
因此,幼儿园区角活动能否有效开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教师的指导。
调查显示,目前我市幼儿教师对区角活动的指导意识较强但指导水平一般。
1、区角指导计划与反思缺乏针对性。
从资料查阅与访谈情况看,10所幼儿园都十分重视区角活动的开展,积累一定书面资料。
能制定学期、阶段、每次活动的计划,体现一定的目的性,除部分二级幼儿园外,已经初步形成了园区角活动总目标到各年龄段的总目标、学期目标、阶段目标的目标体系,这项工作量大,但便于一线教师有序有计划地开展工作,部分幼儿园在目标体系制定的基础上,还注重在过程中调整,不断充实完善。
每次活动后也能进行书面的反思与分析,说明教师充分认识到区角活动的特点,并在积极行动着。
从数据统计来看(见附表四),计划制定的得分高级别的幼儿园略高于低级别的幼儿园,而观察与反思得分一级幼儿园略高,这可能与被抽测班级在这项工作上的成效有关。
同时,在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是目标体系的层次性不明显。
主要表现在:①缺少发展性。
比如同样是一个动作技能,小班与中班的要求相似,这样就给教师制定具体活动计划带来影响,甚至于影响幼儿的正常发展;②缺少延续性。
比如某个区角一学期四个阶段,教师仅仅从内容上安排了四组不同的活动,而没有立足于幼儿情感能力认知的循序渐进的发展。
其次是教师区角活动计划目标粗放,指导重点不明,观察盲目,缺乏针对性。
在教师访谈中我们发现,教师反思的技能也亟待提高,如请教师谈谈本次活动孩子的活动情况时,大部分的教师只是简单描述孩子的兴趣、目标的达成度,不能很好地分析现象之原因,因而,提出的指导策略就不具科学性确切性。
2、教育观念与经验直接影响区角指导的实效。
从教师问卷与现场观察情况看,全市288位教师中98.3%的教师能制定区角发展目标,其中通过研究制
定的占43.4%,这说明幼儿园教研组的作用得到了一定的发挥。
且区角发展目标的确定与教师教龄有关(见附表五)。
3年以下的新教师对于目标的设定大多较
情绪化,缺少深入的思考与研究,而4—15年教龄的青年教师则一半以上显得较为理性,这符合教师的成长规律。
至于16年以上教龄的有经验教师中存在的部分
无目标、无研究现象与她们传统的课程观密切相关,也反映了这些教师对现代幼儿教育要求的不适应。
问卷统计显示,教师在区角活动中的观察记录方式与教龄有关(见附表六)。
在区角活动的指导中76%的教师有观察重点,每位教师都能尝试进行一些观察记录,其中有 64.9%的教师采用了现场记录和事后追记相结合的方式,这说明教师的观察反思意识在原有的基础上正在不断地增强,但教师之间也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不仅与教师教龄有关,更与教师的教育机智相关,在实际的抽样调研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观察非常敏锐,善于发现幼儿活动过程中的亮点、难点,紧紧抓住指导契机;而有的教师虽有观察指导重点,但观察能力弱不能发现指导契机;还有的教师观察无目的,指导仅停留在对幼儿的常规管理上。
问卷统计表明,教师对开展区角活动中存在问题的看法以强调客观条件为主,31.3%的教师认为是场地,35.8%的教师认为是材料,这既反映了幼儿
园活动条件的差距,也显示了大班额对开展区角活动带来的困难。
还有12.8%的教师认为是常规,20.1%的教师认为是教师的指导策略问题,这说明教师的
教育观念与指导技能有待加强。
统计显示,教师对开展区角活动中存在问题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见附表七)。
我们分析,这种差异的形成既与教龄相关,更与客观条件和教师的观念、指导技能相关。
从观察教师的现场指导情况看,教师对区角指导的认识基本正确。
在访谈中每位教师都认为区角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最关键,并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提高。
通
过不断的学习,许多教师对区角活动的主要特征掌握较好,比如,教师们都认识到自主性是区角活动的特点,她们会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去看待幼儿的行为,允许幼儿
按意愿活动。
在区角活动中,我们听到最多的是“真好”,“你真能干“,“再试试”,“等一会再来看你”。
在这些语言的背后,体现了教师对孩子活动的尊重,尤其是许多教师经常运用的这句话:“我等会再来看你”,既表达了对孩子劳动的尊重,更培养了孩子的坚持性,也促使教师的指导具有一定的延续性。
因此,我们看到孩子在区角活动中是放松、快乐的,活动的主动性较好。
3、教师指导的方法类型较丰富,但比例失调。
具体表现在:①师幼关系良好,年龄特征不明显。
不同年龄班的区角活动都有不同的要求,教师的指导能否体
现年龄班的特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调查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处理上比较恰当,小班多以平行游戏身分出现,中大班多观察点拨。
但是指导内容比较单一,停留在
表面,提出的要求集中体现在创造性、社会性方面,要求含糊,缺少层次性。
②指导方法总体类型多样,比例失调:教师通常能够运用语言、动作、图示、材料、同
伴等媒介进行指导,互动的方法有直接指导、示范、暗示、启发、同伴互动等。
总体类型来看,指导的方法还是比较多样的,但是从运用的比例来看,偏重于直接指
导与语言互动,总体质量不高。
我们都知道,区角活动的理论依据是发现学习,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隐性指导。
少用语言的直接指导。
尽量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思考,不急于提供正确答案。
让幼儿在探索中体验成功和失败的不同感受,让他们有机会自己纠正错误,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坚持性,提高他们的探索能力。
从观察访谈中我们发现: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工作细致的教师更能带好区角活动,如在本次调查中活动指导得分最高的是一位嘉兴示范园的大班教师。
...
幼儿园体智能
让孩子有个健康、快乐童年是家长们的共同心愿。
开展幼儿体智能教育,通过让孩子参与游戏、音乐体能互动、亲子体能教育活动,锻炼了幼儿体魄,活跃了身心,深受广大家长和幼儿喜爱。
体智能的活动教学
建构幼儿体能健康新观念
以孩子的眼光看孩子,永远保持6岁以下的心。
威严与尊严已经不是学前教育的办法
(玩出兴趣、玩出道理、玩出目的)→要玩别人先玩自己
游戏:一角两角三角形,四角五角六角半,七角八角九叉腰,九角十角打电话,喂喂喂,你在不在
不在不在真讨厌。
体智能教学是:1、以儿童健康运动,情感培养为主轴的学前教育课程。
2、追求孩子拥有快乐欢乐童年之课程。
3、运用人的玩性来教学的课程“玩出兴趣、玩出道理、玩出目的”。
4、让孩子从游戏中体验生活,生活成长的课程。
5、注重亲子互动教育的课程。
幼儿园体智能教学三四五教法:
三变:顺变、改变、随变
四动:带动、互动、感动、行动
五化:趣味化、生活化、故事化、卡通化、儿童化
体智能的领域
身体适应力→体能←运动与健康
激发潜能→智能→体智能←人能←品德修养
灵活思维 社会适应力
课程实施三大目标、重点:
1、引导幼儿潜在能力的发挥,促进体力的提升;2、学习自我保护的能力,养成独立自主的个性;3、体验团队生活,增进对社会环境适应力。
课程设计两大因素:
1、培养因素—身体机能,功能激发。
如:瞬间力、持久力、距离感、平衡感
敏捷性、灵巧性、协调性等
体能+智能—
2、行为目标—精神意识,社会学习。
如:勇敢果决、独立自主、团结合作、自信心、专注力
人能+智能—
课程教学内容五大要项:
1、徒手游戏教学
2、体智能器材教学
3、音乐律动教学
4、户外游戏与活动教学
5、综合教幼儿园实施幼儿体智能课程:
1、设计每学期单元课程表,依课程单元表上课。
2、每周以每位幼儿以30~40分钟指导课程。
3、以班级(每班30个幼儿)为上课课程。
4、每节课以三段式上课:将上课时间分成三阶段
(1依时间分配:
如:三十分钟课以5:20:5
四十分钟课以5:30:5
(2)依内容分配:
如:第一阶段为导引热身
第二阶段为主题课程
第三阶段为缓和结束
(3)依活动气氛分配
导 主题 缓
引 和
(一)(二)(三)
5、运用器材道具音乐游戏以专业方式指导。
6、上课力求带动、互动、活力、安全为原则。
7、每学期规划设计体能运动会或亲子体能活动等成果发表与对幼儿做体智能平量。
8、请家长认同与配合。
幼儿体操的特点:
1、幼儿体操是指以徒手形式进行的身体操练。
2、幼儿体操由身体不同姿势和身体各环节的各种不同类型动作所组成的单个、单节和成套动作。
3、幼儿体操具有形式简便,动作多变,不受场地、器材设备和气候等条件的限制,适合于不同物体练习和易于运动量调节等特点。
幼儿体操编作的基本条件:
让孩子喜欢不呆版有新鲜感的创意构思。
1、音乐的选择—节奏明晰,段落分明,旋律轻松活泼;2、内容的构思—要有孩子的思维如卡通化、故事化等有趣的让孩子喜欢;3、动作的编作—可爱有活力,运动量足够但不复杂,易带、易教、易学;4、教操的要领—配合趣味口诀,夸张动作,引动孩子学操做操乐趣。
幼儿体操的目的:
经常联系徒手体操,可以培养人体的正确姿势和美感,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内脏器官系统的功能,发展动作的协调能力,促进人体的正常发育和全面发展,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
幼儿体操编作元素要领:
1、身体运动部位:头部、颈部、上肢、胸部、下肢、关节(肩、肘、腕膝、踝)
2、运动方式:摆动、振动、转动、扩张、压沉(弓步)、跳跃、呼吸、平衡
不需教分解动作,让孩子跟着做,让孩子在跟做中得到运动的效果。
(一)基础课程
1.幼儿体智能教育概念与实施的目的
2.三变 四动 五化教学法
3.幼儿体能游戏课程设计与教学原则
(二)幼儿体操
1.幼儿体操教学概念
2.如何编排幼儿体操
3.幼儿体操教学要e5a48de588b6e799bee5baa631333262363064领
(三)教学活动观摩
体育活动:溜溜布
(四)幼儿体能课堂小游戏
1.课堂小游戏教学要领
2.运用生活化小道具游戏演练
(五)幼儿体能音乐律动教学
1.游戏儿歌
2.音乐即兴游戏
3.音乐游戏指导法与教学要领
为什么要学会自立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立意味着要独立的安排自己的生活,意味着要离开父母和老师的庇护,自主的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意味着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创造多彩的生活。
所以,自立是一种人生观,是一种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故事说明:有几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狮子,被猎人带回家中精心喂养。
小狮子慢慢长大,无忧无虑,有吃有喝。
当然,猎人给它们设计的笼子也温暖舒适。
没有想到,一只小狮子从笼子里跑了出去。
后来,猎人外出再也没有回来,笼子里的小狮子活活被饿死了。
那只当年跑出去的小狮子,独自在野外。
饿了,自己找食吃;渴了,自己找水喝;有了伤,会用舌头舔伤口;遇到敌人,知道怎样保护自己。
它顺利地活下来了。
逃出笼子后的那只小狮子所以能顺利得活下来,是因为长期的野外生活使它知道怎样寻找食物和保护自己。
而笼子里的小狮子所以活活被饿死了,是因为它们长期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成长,没有得到起码的生存能力的锻炼,缺乏寻找食物和保护自己的能力。
这个故事说明:不能自立,永远不能成为大自然的一员。
动物是这样,我们人类更是如此。
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7a64e58685e5aeb931333332636362力的过程。
从学会走路开始,我们就获得了身体的自立;当我们能够自己吃饭、穿衣时,我们就有了自立的生活体验;直到将来我们走上工作岗位,我们就能够自谋生存、自己养活自己了,我们就获得了基本的自立人生。
1)自立的重要性:自立可以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注重家庭亲情、尊重他人的品质,并且还能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责任心。
2)自立的必要性:(1)我们不可能永远生活在家庭和学校这个摇篮和温室中,终究要离开家庭和学校的呵护,走进社会,经风雨、见世面。
(2)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心理和道德品质锻炼的过程。
经过自立这个过程,才能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能够自立自强的人。
(3)如果不能从现在起,自觉储备自立的知识,锻炼自立的能力,培养自立的精神,将来就难以在社会中立足和发展。
3)总之:自立能帮助我们走向自强,走向成功。
我们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都靠他人,必须靠他自己。
所以,应自觉的储备自立的知识,锻炼自立的能力,培养自立的精神。
如何点评幼儿童话故事 企鹅寄冰
儿童教育,这个要知道:
南怀瑾先生谈儿童读经
经典诵读-南怀瑾先生谈儿童读经
南怀瑾先生谈儿童读经(1)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关于大家习惯所称「儿童读经」的事,「儿童读经」是大家最近讲惯的术语,其实就是儿童读书。
不管称儿童读书、儿童读经,或儿童中国文化导读也好,在我的看法,这个时代,尤其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国家,在近七、八十年来这个时代,中国人一听到「读经」两个字,就莫名其妙地反感,认为是复古,走倒退的路线,或者认为不合时宜,这都是一个错误的观念。
因此,我对大家推广的这个工作,就改个名称,叫做「儿童智慧开发-中国与西方文化导读」。
这样一来,一方面免除各方面的误解,另一方面也为中华民族建立一个承先启后的新文化。
其实引用孔子的话,什么事都要「正名」。
甚么叫正名呢?就是对于事情的一个主题,先要弄清楚,实际上,我们提倡的儿童读经运动,就是一个背书的方法,就是教人家肯读书、肯背书、肯唱歌,没有别的东西。
就是教刚生下的孩子,从零岁起到十五、六岁之间,就读书、背书。
读诵的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儒家、道家很基本的一些书,甚至包括佛家一小部分也可以,不过在传统的教育上,是以儒家的书为基础,佛家的书,要大一点再读。
背书的内容,不仅是中国的基本文化要背,还要背其它各国的文化,如英文、法文、德文等等。
过去,西方的教育方法,不管欧洲、美国也和中国一样都要背书。
大家都会觉得很古怪,认为在这个时代,怎么还要教小孩子背书
一般人不懂,这是中国人已丧失的基本教育方法,也可以说,西方人也忘记了。
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背诵。
尤其是读中国书,更要高声朗诵。
高声朗诵,有什么道理呢
这个含意很多,朗读多了,自然懂得言语与文字的音韵学。
换句话,也懂得文字和语言之间拼音的学问。
不管中文、外文,高声朗诵,慢慢悟进去,等长大了,音韵学懂了以后,将来的学问就广博了,假使学外文,不管英文、法文、德文,统统会悟到音韵的拼法,一学就会。
在中国古代,这是个普通的教育法,大家都会的。
但是这个世纪中国开始接受西方文化后,对儿童的教育,再不采取朗诵,背诵方法,而着重知识的灌输与理解。
这是因为在十九世纪末期、二十世纪初期,受美国教育家「杜威」思想的影响。
后来影响到美国,教育上讲「实用主义」,主张教育就是生活,推翻他们所认为古人背诵是读死书的这种制度。
认为念诵、背诵是像打针一样注入式的,又像喂鸭子硬喂进去,只会把人喂坏了。
所以一百年来,东西方学校的教育都采取较放任儿童的方式,不需要背诵。
只要求他懂得,来启发他的脑筋,开发他的智慧。
尤其在中国「五四运动」这个阶段,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彻底的推翻了读中国的古书,接受新的教育,把一些教科书都变了。
过去是读《大学》、《中庸》、《论语》、《孝经》、《三字经》、《千字文》,变成读的是「小猫叫,小狗叫,开学了,开学了,老师早,老师好」,这是学语言,没有文化了,一直沿用到现在,这种教育方法所造成的流弊,祸害是非常大的。
所以这一代的中国人,变成没有文化根基。
我常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
我们只要看看犹太人就知道。
自摩西出「埃及」,到现在二、三千年来,犹太人在世界上,始终是第一等人,在几千年以后的现在,重新建国,建立了以色列。
犹太人几千年来的教育,自己独立一个系统,不与外面接触的,始终保存他的文化精神。
可是世界上的人忽视、轻视了这一点,尤其我们中国人更不注意,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
五四运动」这一班人,为了使中国走向现代化,推翻旧文化,可是新的中国文化是什么,并没有建立。
所以对中国文化就拦腰砍了一刀。
现在国内文化断层是很严重的,这几十年来,新的权策,新的一些做法,几乎连根都挖掉了。
像我们这个年龄层,七、八十岁的人,快要死光了,将来要想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使国家民族文化保存下来,几乎不可能。
因此趁我们还在,极力地提倡注重文化。
提倡以后,推广些什么
现在回到原来的本题,也就是我们让孩子们背书朗诵的方法,不须告诉理由。
不管四书五经,或是古书,任何一段,像唱歌一样,很轻松愉快地背诵,不给他讲解,偶然稍稍带讲解一点。
这样背下去以后,一辈子都有用,一辈子都忘不掉。
不但中国文化要背,外文也要背。
我们需要认识背诵,重点在那里,也许大家可能还不知道。
中国五千年文化,以及西方文化,西伯来文也是靠背诵流传下来的。
中国唐朝、欧洲十二世纪以前,还没有发明印刷术,也没有纸张,人类文化保存,是靠每个人背下来,口口相传。
譬如,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烧书,在那个时候已经发明毛笔了,有些是用毛笔写在牛皮、羊皮上,或用刀刻在竹片上,然后一卷卷卷起来,所以读书是一卷一卷的,所以叫开卷有益。
自秦始皇烧书,到汉武帝开始重新恢复文化,距离七、八十年之间,中国文化,《四书》、《五经》、《老子》、《庄子》,都靠这老先生亲口背出来,口口相传。
你以为是像现代靠印刷术、计算机联网出来
不是的,都是背出来的。
他们这些读书人、大学问家,怎样读书呢
都背来的。
比如过去背了的《大学》、《中庸》,随时想起就背一背,从小背到老,中国文化是这样背下来的。
即使到了宋朝以后,发明了印刷术,还要背啊
因为那时印书不是很普及,也是很困难的。
甚至到满清末年民国初年,在我小的时候,有些书还是借来抄,亲手抄,然后背。
当时印刷业并不像现在这样发达,一本书、一篇文章要亲笔抄写三遍,还要背给老师听。
像林则徐、林则徐的好朋友龚定盦这些人,都是背书的,而且背的很熟啊
背诵的方法,不但不妨碍社会的发展,反而使社会文化发展更发达,更精详。
可是现在人不懂,以为背书是背死书。
至于背书的理论基础,这就牵涉到修养的科学,以现在来讲,牵涉到脑的科学。
背书非专一、安定不能背起来。
小孩子背东西是不痛苦,是很快乐的。
因为专一唱歌、专一背书,脑筋就更宁定。
思想行为都要变的。
这个就要讲到脑波的问题,譬如大家讲修养、修道、学佛打坐,打坐就是使脑神经专一思维,专一思维,就宁定,使身体生理机能改变,健康起来。
脑子变健康,那么思想行为也变健康了。
背书有很多很多好处的,现在一般医学,尤其脑科医学,还没有作详细研究。
关于脑科医学这点,我也不是专家,只是大概提一下,背诵的作用可增加一个人的智力,记忆力,思考能力,使头脑就更细腻、更精详。
我们现在提倡儿童智慧的开发,习惯也叫读经,就是那么一种古老的方法,那么简单一条路线。
这个工作每个家庭都可以开始,拿本古书就可以背。
我们现在印这些书,发送出去,只要有人肯背,就帮忙他。
问:有人提问读经跟经济效益有没有脱节?答:如果父母所希望的经济效益的定意,是让每个孩子们从学校毕业出来,在社会上,就能找一份工作,可以赚钱谋生致富的话,那么有的人读了大学、硕士、博士,找不到工作的还很多呢
至于说读古书出身,将来到社会上找不到工作,赚到钱或赚不到钱,谁做结论?可能读了古书在社会上更好哇!比如说,我就是读古书,背古书,我的经济效益好像比你们都好一点。
至于读了古书以后,怕孩子长大以后没有经济效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孩子们背诵古书,真的把古文背好,智慧开发以后,读现在学校的教科书,一看就懂了,这效益已经出来了。
我们看到现在的教育方法,每个孩子从小学到中学,书包越背越重,眼镜越戴越厚,晚上做功课到九、十点,天天考、年年考,考了高中,初中读的东西不要了,考了大学,前面的东西都不要了,这都是浪费。
如果用背诵的方法,把文字基础、文化基础打稳了以后,读这些教科书,并不要花几年时间,只要几个月,中学教科书就都会、都懂了。
这样可以节省好多时间,节省好多办学经费。
可是大家不懂。
经济效益的理论可以说是很大的。
问:现在工业这么进步,金融发展那么快,再反过来读古书,中间有什么关联?答:工业发达,工商业作股票,经济、金融发展的时代,也要知识啊,知识要智能指挥,读了这些古书以后,脑筋开发了,学知识就更容易了,智慧更高了,不但没有冲突,还有好处啊
问:小孩子功课很多,那么再读这些古书的话,就没时间了,而且也增加压力。
答:现在在台湾全省各地,台北薇阁学校,以及在大陆很多小学,每天十分钟,或每个礼拜只花两次半个钟头时间来背书,等于一个礼拜只花一个钟头,就像唱歌嘛
这不会增加功课的压力。
现在成果已出来,他们背熟了,中国字认多了,读学校的教科书认得更快了,自己也理解进去,不会增加压力,反而使他们更轻松愉快地打开脑中的思想,增加知识,一点都不妨碍。
我倒认为现在的教育制度,都在浪费青年的头脑、精力,乱读的书都没有用。
像我的方法,原来我叫我家的孩子不要去学校读书,我说你们六岁起,我教你们六年,包你直接考上大学。
可是孩子的妈不赞成这种做法,那只好听他妈哈哈喽,所以孩子自己吃了苦。
现在湖北武汉的一个孩子,父亲教他背书,现在13岁,升大学。
这也是一个案例,不但没有浪费时间,还争取缩短了教育时间。
问:还有一个问题,背完了永远会记得吗?答:像我们是背书出身。
对不起,还是记不得。
可是到底记得不记得呢
记得。
我7、8岁读的书,我现在80多岁,你提了那一点,我马上都可以答出来,还是忘不了,理解了就忘不了。
现在学校里,6 岁起,读到20几岁大学毕业,拿到博士,有时你问他,这十几年当中学的东西,就答复不出来呀,这是常有的事,很明显的事。
因为他不肯背诵,是应付临时的考试,那样叫做强记、硬记。
硬记不是背诵」,背诵像唱歌一样,不用动脑筋。
现在的教育,假如是用脑筋强记,把脑筋都记坏了,这不是背诵。
像有些人,大学毕业了,再去背书,用的方法是强记,不是背诵。
因为他已经成人,就是强记,背诵是小孩,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是什么内涵,并不知道的,就是会唱、会念、这个叫背诵。
以佛学来讲,背诵是进到第八阿赖耶识里去,记忆强记是第六意识的作用,是脑子表层的作用。
比如一个小孩子学普通流行的歌曲,随便一听就背来了,他不要用心的,就永远记得了,这就是背诵。
硬记的不算数。
就像我们现在看那些领导人站在台上拿讲演稿一样,是强记的。
每天怎么样讲演,是秘书替他写好的稿子,要点也是你说的,可是自己就记不住。
然后一边演讲一边看稿子,这是现代人的作法。
古代的人不会作这个动作。
现在这些高级领袖,站在台上背自己的演讲稿,自己还不晓得是讲了些什么东西,这是很丢人的时代。
过去的学者也好,了不起的英雄领导哪里还会拿个稿子去讲话,心理想的什么要点都有,就直接讲出来。
我们小的时候,看到革命的老前辈,上台演讲从来不带稿子的,但记录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现代人长篇大论,站在那里,低着头,戴个眼镜,看一下,抬起头讲一句,讲了上半句,忘了下半句,自己也不晓得讲些什么,这就是不读书、不记诵的问题了。
为「儿童中国经典文学诵读」乐园介辞(2)
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有一个重要的老问题。
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
传统最正确的答案,便是「读书明理」四个字。
明个什么理呢
是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
人本来生来就是人,个个自然会做人,那里还要有什么另外一种做人的道理呢
不错,人本来就是人,原始也和世界上一切「灵长」的生物差不多。
但人类的老祖先,尤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老祖先,早在五千年前,就开始建立了一套文化,教育我们后代子孙怎样才能懂得「人伦」的基本道理,然后才扩充到怎样去为「生活」,怎样好好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完全不同于一切「灵长」生物一样的原始状态。
当然,其中还包括了「科学」的、「哲学」的、「宗教」的、「艺术」的等等文明。
如果要问中华民族—中国人素来的教育目的是什么
让我们再重复一句:是为了「做人」。
不是为了「生活」。
因为「生活」的意义,是人要「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怎样设法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同时,使人人都有更好的「生活」,过得很舒适快乐的一生。
这都是在「读书明理」以后,因为「智慧」智识」的开发了,就容易懂得了「谋生」的「技术」和各种有利「谋生」的「智识」。
也都属于「读书明理」,明白了「人伦」之道以后,那是当然、必然的事。
但很可惜,现代人所认识文化教育的基本目的,只是为了「谋生」。
我们要孩子们去学习,读书受教育,就是为了孩子们将来的前途,有好的职业、有高的待遇(差饷),或是能够赚很多的钱,过得很好的「生活」。
甚之,有的人,还把自己一生的失意,或一生做不到的事,都寄托希望在孩子们身上,拼命迫他去上学读书。
完全不考虑孩子们
多元智能
多元智能是由哈佛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人一出生就具有多种智能,规纳起来至少有8项:
1.音乐智能:对音高、音调、节奏和地声调的敏感性。
2.语言智能:是指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掌握、运用、表现能力。
3.视觉空间智能:是指包括色彩、线条、形状、空间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
4.数学-逻辑智能:是指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科学分析的能力。
5.肢体运动智能:是指运用整个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
6.内省智能:指一个人知道自己的强项,知道自己需要的能力。
7.自然观察智能:在自然环境中,对多种植物和动物的一种认识和分类的能力。
8.人际智能:构建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而且具有同等重要性。
作者还认为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这七种以上智力的潜能,环境和教育对于能否使这些智力潜能得到开发和培育有重要作用。
加德纳认为以上各种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相对独立的,各自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并使用不同的符号系统。
各种相对独立的智力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即便是同一种智力,其表现形式也不一样。
加德纳认为,因为每一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形式,每一种智力都有多种表现形式,所以,我们很难找到一个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聪明和成功与否。
教育和指导必须根据智能发展的轨迹来评价,以准确地了解学习者的智能状态为先决条件,评价在教育中扮演中心角色,只有适合学生的特定发展阶段,才能使学生获利。
而过去在西方浒的智商测试和传统教育,只重视课堂学习,忽视社会实践。
单纯依*用纸笔的标准化考试来区分儿童智力的高低,考察学校教育效果,甚至预言他们的未来发展和贡献,是片面的。
这样实际上是过分强调了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否定了其它同样为社会所需要的智能,使学生身上的许多重要潜能得不到确认和开发,造成他们中相当数量的人虽然考试成绩很好,走上社会后却不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弊端,是人才的极大浪费。
《多元智能》提出:评价多元智能的方法,必须符合三个标准:第一,必须是“智能展示”的评价方法,既直接观察到一种智能的潜力,而不必通过数学和逻辑的“反光镜”。
如进行幼儿早期多元智能确认和培育的《多彩光谱》项目,说是通过有趣的、场景化鲜明的活动吸引儿童参加;通过儿童活动也即“智能展示”直接观察他们的智能状态,而不是通过语言和逻辑数学能力的间接表现来判断;有意识地模糊了课程和评价的界限,使评价更有效地融入日常教学之中;通过系列评价提出建议,测试学生擅长的领域。
第二,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也即评价儿童在某一特定领域的知识,必须使用适合他或她在一定发展阶段的方法。
如进行幼儿早期多元智能确认和培育的《多彩光谱》项目;小学阶段多元智能理论的《重点实验学校》项目;初中阶段的怎样在学校表现更出色的《学校实用智能》项目;高级中学的学科探索《艺术推进项目》等都是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阶段提出的发展方案。
第在,它必须和推荐相关联,即对一个具有特定智能测绘图的儿童,评价所得的分数和评语,必须和这名儿童推荐的活动相关联。
如用情景化评价:标准化考试的替代方案。
多元智能所主张的教育评价应该是多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的。
多元智能所欣赏的评价方法,将跨越物质条件的限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和制造产品的能力。
每一种智能的评价,都应该侧重这种智能所要解决的问题。
也就是说,数学评价应该提供数学领域的问题。
分数不代表一切,这种评价过程应该向家长、老师、甚至向学生自己提出建议,是学生智能状况的部分表现,根据提供的信息,儿童能够加强他们自己智能的弱项,结合自己智能的强项,以便将来满足职业和事业的需要。
为什么人要学会独立
一、个人自立是国家独立的基础
实现和保持自我的独立性不只是个人的事情,它与实现国家的独立自主也是息息相关
的。
个人独立是国家独立的基础,没有个人的自我独立性,就不能真正实现和保持国家的独
立自主。
这是因为:
首先,没有独立精神的人,就不会深切地关心国家大事。
具有独立精神的人,他们靠自己身心的劳作来维持个人和家庭的生活,靠自己的智慧和
独立思考来辨明事理,并恰当处置之。
n由丁这种人没有依赖他人的心理,凭自己的能力就能
够自立和自强,因而他们也能自觉地把自己当作国家的主人,而个是客人,深感“国家兴,
亡匹夫有责”,位卑不忘忧国,对国家的独立和富强怀有深切的责任感,而不是把国家的事情全
推到少数人身上,认为只是领导者的事情。
他们在国家的危难关头;能够挺身而出,为国出
力和殉身。
我国历史上的许多民族英堆和仁人志上,如岳飞、文天祥、林则徐。
鲁迅、彭德怀
等,就是一些杰出的代表。
他们身上都又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强烈的自立精神,是中华民族
的脊梁。
反之,没有独立精神的人,他们在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上.必然要一味地盲信和依赖他人,
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降到客人的地位,从而对国家人事麻木不仁,缺乏高度爱国心和责任
感,一旦国家有难,就不会自觉站出来保卫祖国和民族的利益。
其次,没有独立精神的人,也不能在与他人相处中保持独立的尊严。
没有独立精神的人,一定依赖别人;依赖别人的人,一定怕人;怕人的人一定是阿谀诌媚
的人。
若常常怕人而诌媚人,逐渐成了习惯以后,他的脸皮就同铁一样厚。
对了可耻的事情
也不觉羞耻,应当与人讲理的时候也不敢讲理,应该论高低时也不敢去论高低,见人只知道
点头哈腰,卑躬屈节。
现在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人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的地位是一律平等的,
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但这并不意味着,几千年来人们形成的旧习惯、意识
一下子就能改变过来。
有些人的本性还是与旧日人们的本性没有多大差异,在遇人处事和
言语应对方面还很自卑。
有些人一见地位高和比自己强的人。
就说不出话采,表现出战战兢
兢,谨小慎微,不叫他坐他不敢坐,木叫他说他不敢说,叫他喝水他甚至吓得都说不会喝。
还
有些人为自己的一点蝇头小利,甘心做违心事,违心地大车承别人,溜领袖马,其丑态到了令
人作呕的地步。
在过去封建闭关锁国的时代,在封建政治者的专制下,人民被紧紧束缚在自己租种的小
块土地上。
它变就有意使人民陷于无知无识,无尊无信的境地。
孔夫子的“民可使由之,不
可使知之”之所以长期以来为封建统治者所赏识,其道理恐怕也正在于此。
可是,现在已到
了社会化机器大生产时代,经济和科技文化的发展早已超越了国界;越来越国际化了。
在这
种情况下,如果还是这样,于国于己都大有其害了。
譬如乡下农民和外国商人做生意,见到
外国人口气和派头很大,就自惭形秽、胆战心惊了,等到与他们谈生意讲价钱时,也不敢据理
力争,只好忍气吞声。
这种忍让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耻辱,不只属于他一个人;也属于一个
国家。
再次,没有独立精神的人易仗势作坏事。
没有独立精神的人,由于他们在物质上不能自立,要依赖和有求于人,在精神上没有自
我主见和主张,辨别是非能力差,缺乏自尊和自爱。
因而,这种人容易为别人所利用,甚至会
欺上压下,欺软怕硬,狐假虎威,仗势欺人。
平时,他们为了自己个人的一点小利,为了讨到
别人碗里的一点残汤剩饭,很可能有奶就是娘,投入坏人的怀抱,为虎作伥;也可能良莠不
分,听信坏人的欺骗而上当。
战时,这种人在气势汹汹的敌人面前,就可能变节投降,成为汉
奸走狗。
因此,人民若无独立精神,虽然有时看来便于管理。
但纵观全局,还是弊大于利,有
时甚至酿成丧权失国的大祸。
以上三条我们讲的多是因缺乏独立性对社会或对他人造成的危害。
实际上,如果一个
人缺乏独立性,受害最严重的还是自己。
作为一个人,不仅有自己的身体,而且还有自己的思想、情感、愿望。
理想和能力;这一切
构成一个实在的人,这一切的总称就是自我或自己本身。
如果一个人不能自立,总是在外界
环境的逼迫下或他人的指使下行事,不能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不能发挥自己特有的能力去做
自己认为最有意义的事情,不能自己选择成长的道路,不能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模式和生活
策略,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和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那么作为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愿望、理
想和能力也就荡然无存了。
这样,作为人的自我的基本元素都没有了,自我也就没有了。
所
以缺乏自立性的人,把命运交给他人主宰的人,依附于他人和时尚的人,实际上正是在毁灭
自我,扼杀自己。
生当今世,我们要想发展自我和展现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必须要争得和维护自立。
二、自立—现代社会的需要
首先,青少年学会自立是新技术革命的需要。
本世纪元60年代以来,一场空前的新技术
革命蓬勃兴起,并至今方兴未艾。
新技术革命导致了“知识爆炸”。
据统计,近30年来,人类
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比过去两千年的总和还要多,曾有人估算,截至1980年,人类社会获得
的科学知识的90%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30余年获得的。
到公元2000年,人类获得的知识
还将翻一番。
据粗略统计,人类的科技知识.19世纪是每5O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叶是每
10年增加一倍,当前则是每3年5年增加一倍。
由于科技知识的激增。
新学科不断涌现,当
今学科总数已达到6000多门。
总之,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指数增长的趋势。
科技知识
的更新速度也在加快。
当今,工程师知识的半衰期是5年。
即5年内有一半知识已过时。
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的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培养智能型人才,成为当
代世界教育新追求的共同目标。
传统教育对人才的定义是通过掌握知识,形成相应的职业
技能、技巧,学生毕业后能作为一个合格的劳动力参与社会生产。
如果讲到能力培养的话
最多只是职业技能,或实际操作技能。
今天,现代教育对人的能力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就是以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人格的高度来认识人的能力发展。
例如,在教育内容方
面,当代工业发达国家在教育内容的组织过程中,都把培养学生研究、探讨和创造的态度与
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准则,都力图使所选择的教育内容有助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有学识、肯
钻研,既能掌握前人大量认识成果,又会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人。
能力培养的智能化要求青少年必须具有较强的自立精神和自立能力,因为一个不能自
立的人不可能提出独创性的见解,不可能在坎坷的求知路上持之以恒,更不可能面对挫折始
终满怀自信。
据心理学家分析,高创造力者常表现出一些与一般人不同的的个性特征。
比如,
高创造力者意志坚强,目信心强,易反抗旧习俗,自我意识强烈,能认识和评价自己与别人的
行为和观点。
可见,学会自立是开发创造力的基础和前提。
其次,青少年学会自立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
当前,我国正在逐步建
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也必将引起我国整个社会
生活的深刻变革,其中人的变化将是最根本的变化。
人的变化包括很多内容和方面,而就我
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来说,核心问题就是解放个人,增强人的自主意识,培植人的自立自强
精神,因为这是我们当前最为需要但又甚为缺乏的。
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为市场经
济贯彻了公平竞争原则,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竞争,强调一个人只有独立自主、自强
进取,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
高分低能、眼高手低,甚至连
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的。
总之,市场经济呼唤着现代人的产生,这种现代人不同于传统人,他具有强烈的自主自
立精神、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精神以及敢于创新、百折个挠等优良品质。
青少年要把自已培养
成现代人,就必须首先学会自立。
三、走向自立也是青少年成长的必然趋势
据心理学家分析,青少年的年龄特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变成“小大人’,
青少年期是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这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的一个关键阶段。
苏联
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青少年期“是可塑性最大、危机最大、最不稳定的阶段”,处在“人生
的十字路口”。
这是因为,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心理迅速发展的年龄阶段,他们既不同干小学
儿童,也不同于大学生,具有“半儿童。
半成人”,“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
因此青少年时期,
是一个充满矛盾很不稳定的时期。
青少年具有强烈的成熟感,由于他们身体发育迅速,个子窜得很高,性成熟开始,第二性
征出现,因此明显地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
他们希望加入大人的行列中去,有很强的好胜
心、自尊心,要求摆脱成人的监护,独立地去做许多事。
如果家长和老师对他们过多的照顾、
反复的叮咛,反而会引起他们的反感。
其实,他们并未真正的成熟,做事也并不能使人放心,
还缺乏自我监督的能力。
这只是反映了他们日益强烈的“成人感”,是他们走上社会独立生
活前的心理准备,是积极而有益的。
国外有些心理学家把青少年期比喻为“心理性断乳”时期,意思是青少年期想“离开双亲
的保护以求个人自立的过程”。
他们把吃奶孩子断奶称为“身体性的断乳”,而把渴望独立喻
之为“心理性断乳”。
这比喻形象地说明青少年期正处在依附关系与自主要求矛盾的尖锐化
时期,是他们走向自立的转折点。
青少年期又处在智力活动的转折时期,由于学科门类的增多、分化,内容加深,就进一步
促进了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取代具体形象思维而占了主导地位。
他们
思维的独立性提高很快,批判性有了显著发展,在学习中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
么,喜欢寻根究底,怀疑争论,不轻信别人的意见,同时他们创造性想象力大大发展,不满足
于懂,而渴求动手去做,对实验活动、发明创造极感兴趣。
这是青少年期思维发展的重要特
点和可贵品质。
有助于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青少年时期既是个过渡期,又是一个矛盾集中的时期,被心理学家称为人生的“危机
期”。
他们正站在走向独立自主的门坎上,准备进入一个广博丰富的、错综复杂的社会。
(二)评价自己
小学生已经开始评价别人,但是还不善于把别人和自己作出比较,评价也很具体。
问他
什么是好学生,他会说:“不调皮的”,“听老师话的”。
他们往往别自己的评价过高,看不到自
己的缺点。
青少年评价自己和别人,已不像小学生那样着重于具体的、外部的行为,而且按照一定
的道德标准,从行为的动机和内心活动的特点来进行评价;他们会认为,好学生的标准,不
仅仅限于分数,还要评价他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对一些纪律性差、品质坏的学生,他们能
提出尖锐的评语。
青少年对人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兴趣,开始要求了解别人和自己的个性特点,他们逐步学
会以别人为“镜子”来评价自己,能初步采用一分为二的方法。
如选班干部时有的同学会说:
“我的学习成绩虽然比小红好,但是我工作能力不如她,她当干部比我合适。
儿童总是在外力的推动下,为使父母高兴而听从他们的要求,而青少年不只是为了别
人,也为了让自己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儿童可以自己对自己提出要求。
他们在行动中不仅遵
守成人的评价,而且也遵守对自己的评价。
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心理青少年自我意识已经
明显地发展,这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具重要的意义。
由于受社会知识和经验的局限,青少年评价别人或自己容易简单片面,顾此失彼,不能
全面深刻地看问题。
青少年的评价能力,是在集体中,通过评价别人和自己而形成和发展起
来的,真正掌握全面地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能力,要到青年期才能达到。
(三)秘密“小王国”
随着青少年社会交往增多,集体生活的扩展,他们迫切地希望了解别人,表现出强烈的
友谊感。
这样,他们逐渐在依附家长、老师的关系之外,又开辟了个新天地—同龄朋友
组成的秘密小王国。
青少年没有伙伴会感到很苦恼,孤独是他们难以忍受的,他们渴望友
谊,因为友谊会给他们带来欢乐和支持,来自伙伴的鼓励、安慰、赞扬,往往胜过家长和老师。
青少年们常常聚集在一起毫无顾忌地交流思想,无话不谈。
喜欢在伙伴中逞能,显示自
己的能力,以吸引别人的注意。
有许多事情,他们不愿告诉家长,却可以在朋友之间谈论,因
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有了独立地位,不希望别人来影响他们的活动,大人如果硬要打听,会
令孩子厌烦。
同时,由于青少年发现了自己的内部世界,发现了自己与“一般的”同龄人之间
的差异,于是开始把自己的内心向成人闭锁起来,他们宁
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有哪些
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1、行动不粗鲁,言语不粗俗。
“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
做为一名现代家长,在孩子的教养过程中,应注意教育他学会礼貌用语,比如正确地称呼大人,对别人说“谢谢、请、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还有一种情况,孩子说话虽然不带脏字,但说话的态度不好,语气急躁甚至严厉。
因此家长在教养过程中,要让孩子学会说话和气、举止文雅、活泼大方,形成待人诚恳、落落大方的良好习惯。
2、不乱翻乱拿别人的东西。
有一些小学的老师曾经在聊天中提及,自己班里有些孩子会有乱翻别人东西的习惯,同学的书包、课本、老师讲台上的作业本经常被翻得很乱,甚至钱包也会不翼而飞,多次教育总是无效。
这便是习惯成自然的缘故。
当孩子第一次乱翻家长东西的时候,家长就要及时制止并进行教导,即便他当时只有两三岁。
每一个行为习惯都是日积月累的过程,经常乱翻家人的东西成为了习惯,日后就很难再改了。
3、用完东西放回原处。
很多家长都会抱怨,自家孩子总是把书和玩具扔得到处都是,家里显得特别凌乱,每天都要不停地收拾。
生活细节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管理能力,对自己物品的管理,让自己生活的环境整洁有序,这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要让孩子从小养成做事有头有尾的好习惯。
4、先到先得原则。
对于学龄前孩子而言,小朋友之间的相处就是他们最大的交际活动。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很多相同的爱好,比如幼儿园的同一款玩具、书店的同一本图书、游乐场的同一架秋千。
让孩子明白谁先拿到谁先玩儿的原则,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秩序感,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并逐步建构起自律的品质和智能。
对于孩子而言,规则保障了他最大的自由;对于未来的社会而言,他们将会是社会秩序的自觉维护者和执行者。
5、不打断别人的话。
打断别人说话是一种非常无礼的行为,不管是谁,自己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人一嘴来,这种感觉都不会太好。
作为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倾听和表达的一个平衡点,要让孩子明白,当他想要表达意见的时候,最好先让别人把话说完。
这样既是做人的基本礼貌,也是让别人认真听他说话的关键。
不要用不相关的话题打断别人说话;不要用无意义的评论打乱别人说话;不要抢着替别人说话。
善于倾听的孩子,长大后也会收获好人缘,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6、做错事情要道歉。
孩子犯错后,家长不可听之任之,要让孩子明白,勇于承担责任的孩子才是受欢迎的。
很多学龄前的孩子不会道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懂得是非观念,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家长应耐心告诉孩子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需要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道歉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但孩子有可能因为害怕承担后果而不敢承认错误,这时候,家长应鼓励孩子知错就改,给予孩子安全感,避免让孩子对道歉产生畏惧感。
扩展资料:
一个人的个性特征,是在他童年心灵的敏感时期形成的。
3-6岁正是孩子的文化敏感期,这是素质养成的关键期。
在这个时期培养孩子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可以让孩子轻松面对日后人生中遇到的风吹浪打,从容乐观地面对生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培养幼儿好习惯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24/56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