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小数的大小评课评语,小数的大小比较评课笔记推荐阅读: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怎么评课
小数点位置移动,小数的大小会发生变化:当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k位,则小数扩大10^k倍;当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k位,则小数缩小10^k倍。
例如35.21,当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3位,则小数扩大1000倍,成为35210;当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3位,则小数缩小1000倍,成为0.03521.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小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1、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2、当整数部分相同时,看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3、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就要看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4、依次类推进行比较。
扩展资料:
小数数位有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
小数部分从小数点算起,右边第一位叫做十分位,也可以叫做小数第一位。
如6.83的“8”就在十分位上。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叫做百分位,也可以叫做小数第二位。
如6.83中的“3”就在百分位上。
小数点右边第三位叫做千分位,也可以叫做小数第三位。
如4.095中的“5”就在千分位上。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在一个小数部分中,十分位上的数字,它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位上的数字,它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千分位上的数字,它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
小学数学听课评语有关哪些
可以从授课内容是不是符合课堂要求,学生目标是否达成,师生互动是否积极有效、框架结构是否合理,课堂检测效果如何等方面进行评价
另外说明一点再好的一堂课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一堂课也有可取之处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教学反思
“小数点向左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显著。
本着“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课程教学新理念,我们必须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开发与处理,以让学生有选择如何学习的权利,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让学生喜欢数学、亲近数学。
因此,我在教学时就对教材中的内容作了“生活化、活动化”处理,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了成功。
现将自己的本节课的片段整理如下:
情境激趣:
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发现动物的蛋中隐藏着许多
数学知识,今天老师继续带大家到鸟类蛋的世界中去看看,你们将会学到什么知识。
出示情境图:
从图中你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生1:一个几维鸟蛋重460.5克。
生2:一个几维鸟蛋的质量大约相当于10个锦鸡蛋或100个杜鹃蛋或1000个蜂鸟蛋的质量。
师:谁能说说你对“一个几维鸟蛋的质量大约相当于10个锦鸡蛋或100个杜鹃蛋或1000个蜂鸟蛋的质量”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老师摘录重要的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一个锦鸡蛋重多少克
生2:一个杜鹃蛋重多少克
2、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师:一个锦鸡蛋、杜鹃蛋、蜂鸟蛋各重多少克呢
怎样列式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
460.5÷10=
460.5÷100=
4605÷1000=
师:你们会不会算呢
可以借助计算器算出结果。
(学生独立计算)
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内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商和被除数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数点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全班汇报交流:生1: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
生2:….
师:(顺学而导)小数点为什么会发生移动
生:被除数没变,除数发生了变化,所以商也发生变化。
师:把460.5除以10,我们也可以换一种说法,除以就是缩小,就是把它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
(把这句话板书)谁能解释一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学生可能不理解)大家看情境图,10个锦鸡蛋的质量相当于1个几维鸟蛋的质量,我们求一个锦鸡蛋的质量,就是把它平均分成10份,一份就是它的十分之一。
所以我们就说460.5除以10,就是把它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
如果除以100、除以1000呢
引到学生会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描述。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下你的发现。
(学生交流发现)
我们根据这组算式得到的这个结论,是一个规律吗
(生:不是)一个例子太少,不足以证实。
那大家想办法验证一下,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找一个小数,分别把它除以10、100、1000,看看小数点的位置变化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否一致。
(小组举例验证)
汇报交流:(1)你们小组举的什么例子
(2)得到一个什么结论
师:通过刚才的探索,你们发现了一个怎样的规律
能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吗
(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一个小数缩小到它的十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一个小数缩小到它的百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一个小数缩小到它的千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师问:“一个小数缩小到它的十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反过来想一想,可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讨论交流)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板书)
过渡语:通过刚才的探索,我们知道了一个小数缩小到它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小数点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分别向左移动一位、移动两位、移动三位。
师:如果把一个小数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请大家先大胆的猜想,小数点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学生猜想。
师出示例题:把0.08分别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结果是多少
师:大家以这道题为例,借助计算器算一算,验证你的猜想。
最后,小组内交流你们的发现。
小组合作交流
全班汇报交流:(1)你们小组的猜想是什么
(2)通过验证,得到什么结论
谁能完整地说说你们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一个小数扩大到它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一个小数扩大到它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一个小数扩大到它的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师:“一个小数扩大到它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反过来想一想,可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讨论交流)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板书)下面请大家回忆一下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个规律,同桌互相说一说。
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人人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思维相当活跃,在数学探究活动中学生不断地有所发现,在课堂上学生的精彩不断,整堂课充满发现的快乐。
我深深体会到改造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充满探究的气息是何等重要
课后自己静心的分析,感觉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是: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数学的学习来源于生活。
情境图选取的素材是形形的鸟蛋,对儿童有很强的吸引力,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我在引入这节课时,简短的几句话,引入情境后,让学生找数学信息,由于“几维鸟蛋的质量与其它鸟蛋质量的关系”这句话不好理解,我就让学生多读几遍,反复理解。
在学生理解了题意后,学生则迫切想知道其它鸟蛋的质量,并能很快融入到新知识的解决问题中,学习探究欲望被激发,并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2、留一片天地,保证探究活动的落实
实践表明,学生都有表现和展现自己的欲望。
因此,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心理,留给学生一片展现自我的天地,让他们在数学的王国里自主探索。
首先要少“占”多“让”。
探究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
我们必须把探究时间让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主动学习、主动探究。
如本节课,学生借助计算器算出得数后,我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汇报时,多数学生的汇报是横向比较这三个算式得出的结论,我在课堂上及时的调控,引导学生再纵向地观察三个算式会有什么发现,在学生小组合作发现联系后,我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这是一个规律吗,并让学生举例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通过归纳总结,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尝到了猜想并验证出结论的喜悦。
其次要少“扶”多“放”。
有时总是喜欢一步一步扶着学生去认识。
在这节课中,学生探索出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后,我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猜想,这里的猜想不是“瞎蒙”,而是基于前面学生的数学活动。
学生充分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在猜想—验证的基础上,独立探索出了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当然,本节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果有机会再次执教这节课,我将做如下几点改变:
1、课前预设有针对性的练习题。
2、在学生自主验证结论后,应该出示一些数据,让学生再次观察认识,强化学生刚刚形成的概念。
3、课后练习在设计中要有改变。
多元化一些。
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评课
—《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评课
目标预设:1、使学生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过程,能掌握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2、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不同方法的特点,能够通过题目的不同特点来选择最优的方法。
3、使学生的比较、选择、判断e79fa5e9819331333339663936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教学重点: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情境图一幅。
学生:长方形纸一张。
课程实施
一、创设情境
1、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谈话:最近,我们学校掀起了一股读书,在读书活动中,老师搜集到了如下信息,请看:小芳和小明看一本同样的故事书。
小芳说:“我已经看了这本书的3\/5”,小明说:“我已经看了这本书的4\/9”,你知道谁看的页数多呢
2、启发思考:求谁看的页数多也就是求什么呢
得出:看谁的页数多,只要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就可以了。
板书:3\/5 O 4\/5
二、探索方法
1、独立探索。
你能根据以前的知识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2、交流汇报
谈话: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共同来分享一下的思维成果,好吗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方法:
(1)化成同分母分数进行比较。
(2)画图。
(3)化小数进行比较。
(4)化成同分子分数进行比较。
(5)以1\/2为参照物进行比较。
如何上好小数乘法复习课评课记录
一、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教学内容系统化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提到数与代数的内容在中小学占很大比重,我们在这方面也积累了许多教学经验。
但按照新的时代要求和新的教学理念来看,其中的问题也从在不少[1]。
利用情景、操作工具、图片、图表、符号等。
探索小数、分数、百分数、有理数、实数等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理解运算意义,这个过程不是短时间内就可奏效的。
计算器无处不在,已不需要学生完全运用纸和笔对问题进行解答,但是一些基本的联系仍然需要学生很好的理解[1]。
例如:我在复习《复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意义和法则》对整数和小数的乘除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归纳,通过填表的形式,学生明确了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把新知识同旧知识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巩固旧知识。
通过练习,进一步完善了积与被乘数、商与被除数大小关系的规律,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加强检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最后我进行简要小结,小结既是整理,又是为继续学习做准备找准生长点,有助于对于知识的迁移,瓜熟才能蒂落。
二、再现知识,形成网络,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复习课的教学内容,对于有些学习比较轻松的孩子来说,有时会感到枯燥乏味,这样的学习情绪极易受到影响,恰当运用激励和评价手段,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把学生带入最佳学习状态[2]。
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体现学习的自主性,我们把复习的大量时间放在课前,让课堂成为学生课前复习,整理情况、汇报和交流的场所。
课前,我们先布置好复习内容,让学生自主或合作收集整理,编织知识网络,这样学生有了足够的时间构思和串联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学生把“作品”进行展示、交流欣赏、评析。
由于交流的是个人的“杰作”,就可能因人而异,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式:文字式、表格式、框架式、图画式…一次比较,就是一次复习,不同的比较就有不同的感受。
在此过程中,教师只需对一些知识重点或难点进行点拨、疏通或重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复习知识。
在交流知识要点的同时,我还让学生“共享”平时在学习中犯过的“错误”。
这种活动的展示,对于自身又是一次反思和巩固的过程,对于别人则又是一次提醒和复习的过程。
学生口述出自己学习中曾经的疑惑和困难。
容易引起其他学生的好奇,属于普遍性的问题,容易起到其他学生的共鸣。
原汁原味的交流,学生受讲、学生爱听,远比由教师的苦口婆心效果要好。
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变小。
因为小数点位置移动后,每个数字所在的数位及计数单位都发生了变化,小数的意义也引起了变化,因此小数的大小有变化。
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律,一要注意移动方向,向右移数字变大,向左移数字变小;二要注意移动位数,移动一位,乘或除以10,移动两位,乘或除以100。
小数点,数学符号,写作“.”,用于在十进制中隔开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加减如何评课
首先从教学流程上看,导入,新授,练习巩固,小结,看流程是否缺失。
其次看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是否得当,行为艺术是否到位。
最后观察知识是否有遗漏,以及讲解时用数学名词是否准确,具体教师上课得根据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新世纪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有多少棵评课材料
这节课是覃师执教的三年级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小树有多少棵》(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这是一节计算课,以往的计算课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着以下的误区:(1)过份强调情境导入,忽视计算思维的热身;(2)过份强调方法多样,忽视算法最优的提炼;(3)过份强调问题解决,忽视必要的量的训练。
覃老师的课堂为我们规避这些误区提供了很好的解决策略。
策略一:重视安排复习铺垫,促进知识的高效迁移。
学生学习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知识基础是表内乘法和数的组成。
所以课前老师设置了两大题的复习铺垫,一是表内乘法的听算练习,二是有关数的组成的练习题。
通过这两道题的训练,为学生顺利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同时也促进了知识间的正向迁移。
策略二:重视算法优化整合,加强算理算法教学。
在新知探究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在探究3×20=的算法的时候,学生呈现了三种方法:(1)数线与相同数连加相结合,(2)用一一列举的方式,发现其中规律,(3)通过迁移类推,由表内乘法推想到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即把20看成2个十,3个20就是6个十,也就是60。
算法交流完毕后,老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三种方法,思考这三种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后得出: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实质都是3个20相加,第一种方法是借助数线来理解,第二种方法是借助实物(主题图中有三捆树,一捆数是20根)找规律来理解,两种方法都是求3个20是多少。
这样就引导学生很好的沟通了加法和乘法之间的关系,即乘法是加法的一种特殊形式。
在比较前两种方法和第三种方法之间的区别的时候,大多数同学认为第三种方法比前两种方法简洁,还有少部分同学认为前两种方法中的一种简洁。
此时老师没有强制性让学生接受一定是第三种方法好,只是追问:“如果要求9捆树苗有多少根,怎样计算
这样让学生在计算中真正意识到当加数很多时,第三种方法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接着要求学生完成课本中的“4捆一共有多少棵
5捆呢
学生独立完成后要求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说算理)和怎样计算的(归纳计算方法)。
让学生提炼算法:整十数乘一位数,计算时先用十位数去乘这个数,然后再添上一个0。
这样引导学生在明算理的基础上自主生成算法。
学生在掌握了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和算法后,在探究整百数乘一位数3×500=的计算方法时,大多数学生能实现正迁移,直接说出算理:3乘500是求3个5百是多少,3个5百是15个百,所以是1500;算法:先用百位上的5乘3得15,然后直接在后面添上2个0。
策略三:重视口算训练,夯实计算基础能力。
本节课的复习铺垫中老师就安排了表内乘法的听算练习,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探究归纳了计算方法后,老师出示了一组口算练习,让学生在一定量的训练的基础上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没有过度华丽的情境创设,只是选用了课本中的主题情景图展开教学;没有喧嚣的小组合作讨论,只有经过独立思考后同桌间不影响其他同学的控制音量的讨论;没有夸大其词的过度表扬,只有捕捉到学生思维及良好习惯后的中肯评价。
整节课的课堂教学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让参与观课的老师感受到学生悄然发生的变化。
覃老师这节朴实无华的高效数学课为我们的计算课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异分母的分数比较大小?
解:同分母的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如下。
比较两个异分母分数a\/b与c\/d,首先要把两个分数进行通分,变换为分母相同的分数后在进行比较。
即a\/b与c\/d通分为(ad)\/(bd)和(bc)\/(bd)。
当通分为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后,可以通过比较两个分数的分子大小来判断分数的大小。
1、若(ad-bc)>0,则(ad)\/(bd)>(bc)\/(bd),即a\/b>c\/d。
2、若(ad-bc)=0,则(ad)\/(bd)=(bc)\/(bd),即a\/b=c\/d。
3、若(ad-bc),则(ad)\/(bd)(bc)\/(bd),即a\/b。
扩展资料:
分数大小比较方法
1、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
先把分子不同的两个分数化成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然后再根据“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进行比较。
2、化成小数法
先把两个分数化成小数,再进行大小比较。
3、交叉相乘法
把第一个分数的分子与第二个分数的分母相乘的积当作第一个分数的相对值;把第二个分数的分子与第一个分数的分母相乘的积当作第二个分数的相对值,相对值比较大的分数比较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分数大小比较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25/57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