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蝉点评语言的准确性,八年级上册蝉的说明语言推荐阅读: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网络 真的很需要啊 谢谢了
1.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
每一等分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关系:T=t+273k,1 k=1℃。
2.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
原理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测量前(1)观察量称,以便选择合适温度计;(2)观察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测量时(1)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充分接触;(2)示数稳定后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对象;(4)视线与温度计标尺垂直。
4.温度计的分类:
分类 实验室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所装液体 煤油、水银 酒精 水银
量程—20℃~110℃—20℃~50℃ 35℃~42℃
分度值 1℃ 0.1℃ 1℃
构造特点 无缩口 无缩口 有一非常细的缩口
读数 不能离开被测物 不能离开被测物 可离开人体读数
使用注意 无 无 测量前要甩一甩
5.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的一类物质,如海波、奈、冰、食盐、明矾和各种金属。
6.非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一类物质,如蜂蜡、松香、沥青、玻璃等。
9.物态变化:打不出来的,书上自己找
己找
说明:
(1)晶体熔化(凝固)特点:温度达到熔点(凝固点);继续吸(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异同点 蒸发 沸腾
不
同
点 发生条件 任何温度下 一定温度(沸点)下
发生部位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
影响因素 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 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温度变化 自身温度降低 自身温度不变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3)
10.液化:雨、雾、露、“白气”、玻璃窗出现小水珠。
11.凝华:雪、霜、玻璃窗出现冰花。
12.升华:樟脑球变小、冰冻衣服变干、碘的升华、干冰升华。
13.电冰箱内部(蒸发器)是汽化,外部(冷凝器)是液化。
14.航天:燃料:将氢液化减小体积,热值高;整流罩:光滑减小摩擦,发生熔化和汽化。
1.长度单位: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µm)、纳米(nm)。
长度单位关系:
10 10 10
km m dm cm mm µm nm
2.测长度的工具:刻度尺。
常用的有直尺、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3.刻度尺测长度方法:
测量前:(1)选。
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及分度值的刻度尺。
(2)认。
认清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时:(1)放。
刻度尺与被测物平行,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物一端对齐。
(2)看。
视线正对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
(3)读。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
记录测量结果要有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4.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误差产生原因:测量工具不够准确;测量方法不够完善;观察不够细致。
减小误差的方法: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5.间接测量长度方法:(1)累计法;(2)化曲为直法;(3)配合法。
6.面积单位:、。
面积单位关系:
7.体积单位:、升(L)、毫升(mL)。
测量液体体积工具:量筒。
关系:
(L)(mL)
4.质量单位:吨(t)、千克(kg)、克(g)、毫克(mg)。
1t=、1mg=、1 g=。
测质量的工具:天平(实验室);磅秤、台秤、杆秤和电子秤。
天平测质量方法:(1)使用前调节天平水平平衡。
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侧零位,调节横梁平衡螺母,是指针指在分度标牌的中央刻度线上。
(2)测量时:把待测物放在天平的左盘,估计被测物的质量,用镊子夹取适当的砝码到右盘,必要时移动游码使天平恢复平衡。
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数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就是待测物的质量。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无关。
5.密度单位:千克\/米3(kg\/、克\/厘米3(g\/)。
1 g\/
把某中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是物质固有的一种特性。
公式:变形公式:m=v、v=。
水的密度:,表示每的水的质量是。
6.测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方法;7.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法;8.新材料及应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置改变
2.运动的描述
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
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3.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曲线运动:沿曲线的运动
4.比较快慢方法
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
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
5.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v=s\/t
单位:m\/s、km\/h
关系:1 m\/s=3.6 km\/h;1 km\/h=1\/3.6m\/s
6.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
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 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
7.描述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
定义: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快慢程度
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
公式:v=s\/t
瞬时速度
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
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情况8平均速度的测量
原理:v=s\/t
工具:刻度尺、秒表
需测物理量:路程s;时间t
注意:一定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
实验报告:题目、目的、器材、步骤、记录、结果
声现象
1.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
人说话是靠声带振动发声,弦乐是靠弦的振动发声,管乐是靠管内空气柱振动发声,蝉鸣靠胸部的两片鼓膜振动,鸟是靠鸣膜振动发声,蟋蟀、蜜蜂、蚊子、苍蝇是靠翅膀振动发声。
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1.声音靠介质并以声波的形式传播,一般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
2.人听到声音的条件:(1)有声源;(2)有介质;(3)有良好的耳朵。
3.声波传播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过其他组织听神经,把这种信号传递给大脑,就产生了听觉。
3.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人耳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最短时间间隔为0.1s,最短距离为17m。
回声测距公式:S=1\/2vt。
1.乐音是指物体有规则振动所发出的声音。
2.乐音的三个特征是:音调、响度和音色。
3.音调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频率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反映物体振动的快慢。
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Hz。
4.响度指声音的强弱。
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跟人到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弱。
5.音色又叫音品,指声音的品质。
与发声体本身有关。
1.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是噪声。
2.噪声强弱的等级用声级表示,单位是分贝,符号是:dB。
把人们刚刚能听到的声音定为0dB,15dB-40dB是较好的生活环境,超过70dB就难以长时间忍受了。
3.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1)在噪声的发源地减弱(2)在传输路径上隔离和吸收声波(3)阻止噪声进入耳朵。
1.声音的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成为超声波。
2.超声波的利用:(1)回声定位;(2)声呐;(3)B超;(4)工业超声探伤仪;(5)超声波清洗;(6)超声波击碎胆结石。
光现象
1.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恒星、闪电、发光的白炽灯、发光的霓虹灯、发光二极管、萤火虫、烛光鱼是光源;月亮不是光源。
光源分为天然光源与人造光源。
2.光在同中均匀透明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3.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激光准直、站队成直线、射击时“三点一线”、木工检测木料表面是否平滑都是光的直线传播。
4.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是3,水中是空气中的3⁄4玻璃中是空气中的2⁄3
5.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的应用:①改变光路②成像。
7.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实质: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8.平面镜成像特点:①成正立的虚像②像与物大小相等③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④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⑤像与物上下一致,左右对调。
9.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
10.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大型反射式望远镜、汽车头灯是凹面镜。
11.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也增大(或减小)。
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12.色散现象表明:白光不是单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组成。
13.色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蝉法布尔蝉的三个特点是什么
在法布尔的《蝉》这篇文章中,法布尔称蝉的三个特点分别是:
1、蝉会唱歌。
2、它通常是和同伴比肩而坐,无需再去叫喊呼唤。
3、因为体内有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他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
另外,蝉有两对膜翅,形状基本相同。
头部宽而短,具有明显突出的额唇基;视力相当良好,复眼不大,位于头部两侧且分得很开,有3个单眼。
触角短,呈须状。
口器细长,口器内有食管与唾液管,属于刺吸式。
胸部则包括前胸、中胸及后胸,其中前胸和中胸较长。
3个胸部都具有一对足,腿节粗壮发达(若虫前脚用来挖掘,腿节膨大,带刺)。
蝉的腹部呈长锥形,总共有10个腹节,第9腹节成为尾节。
扩展资料蝉的外形特征
最大的蝉体长4~4.8厘米,翅膀基部黑褐色。
夏天在树上叫声响亮,用针刺口器吸取树汁,幼虫栖息土中,吸取树根液汁,对树木有害。
蝉蜕下的壳可以做药材。
蝉是一种较大的吸食植物的昆虫,通常大约有五六公分长。
它们像针一样中空的嘴里可以刺入树体,吸食树液。
蝉也有不同的种类,它们的 形状相似而颜色各异。
蝉的两眼中间有三个不太敏感的眼点,两翼上简单地分布着起支撑作用的细管。
这些都是古老的昆虫种群的原始特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蝉(法布尔创作文章)
蝉身上得到的启示
蝉的蛹在地下度过它一生的头两三年,或许更长一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它吸食树木根部的液体。
然后在某一天破土而出,凭着生存的本能找到一棵树爬上去。
蝉蛹经过几年缓慢的生长,作为一个能量的储存体爬出地面。
它用来挖洞的前爪还可以用以攀援。
当蝉蛹的背上出现一条黑色的裂缝时,蜕皮的过程就开始了。
蝉要从壳里挣扎出来,才能展翅腾飞。
而那种挣扎是一个痛苦而又漫长的历程。
但是这对于蝉来说是一个必须的历程,它必须自己挣扎出来,才能真正的腾飞。
小时候我就经常抓蝉来玩,有些时候看见它挣扎得那么痛苦,就“好心”帮助它撕开它的外壳,让它早一点出来,没想到没有经过痛苦挣扎的蝉就像老态龙钟那样臃肿塌陷在一旁,翅膀发软得不能飞起来。
(在这个阶段,蝉的双翼很软,它们通过其中的体液管使之展开。
体液管由液体压力而使双翼伸开。
当液体被抽回蝉体内时,展开的双翼就已经变硬了。
如果在一只蝉双翼展开的过程中受到了干扰,这只蝉将终生残废,也许根本无法飞行。
所以,只要我的朋友遇到困难,我就用蝉蜕的故事激励他,告诉他这是腾飞前必备的挣扎。
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鼓励就是一副最好的“心药”,给他们一些必要的痛苦其实更是一剂“良药”。
而事实上,我们还可以从这里得到一点启示,就是自然的生长才是最好的。
现在有许多的妈妈(据报道是75%)都选择剖腹产,原因有很多,在这里我就不一一说明了。
现在大家都应该懂得,顺产的孩子比剖腹产会相差很多,本来可以腾飞的孩子很有可能因为这样就再也不能飞起来或者说绝对比原来飞得更低了。
为了孩子,妈妈们我还是建议你不要“为了孩子”而营养过剩,并且要多点运动甚至劳动。
当然,这点启示我是不会在课堂上对学生说的,只是在这里多说两句罢了,接下来的一个启示才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说的。
首先,蝉经历了这么多的苦难才得以生活在这个世间,这种先苦后甜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的学习,但是,它们的光彩生命也实在短了些,只有90天左右。
这是上天的命运安排,也是蝉本身的性格使然。
因为大凡好动的,整天只会吱呱鬼叫的动物,当然也包括人,其实都不会长寿,并且不但短命,而且也成不了什么大事。
你看看身边那些只会吱呱鬼叫的前辈就知道了。
相反地,那些真正做事情的人,就一定会守静。
温总理总不会有吱呱鬼叫的表现吧
道理很简单,静能生智慧,要做事情没智慧怎么可以呢
所谓闭目能养神,开口即气散。
整天只会吱呱鬼叫的人,他的气都散掉了,还能有什么作为
“开口即气散”大家平时可能感觉不明显,但当你病重比如重感冒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连说话都不想了,因为这要花很多的力气。
而另一方面,大凡守静的动物都会比较地长寿,你看看乌龟就知道了。
所谓活动活动嘛,要活就要动啊,怎么开始强调这个“静”字了呢
事实上,大动即沉寂,长跑之后的心跳其实不是剧烈而是缓慢。
相反地,大静才是真正的大动,这个动不是外动而是内动。
自古以来,无论是道家的“守一”还是佛家的“入定”,无一不强调这个静的功夫。
假如你在路边碰到一只狗,如果它对着你汪汪叫,它只是吓唬你希望你远离其安全范围而已,这个时候你不必害怕也请不要害怕,否则你一害怕,身上就会散发一阵异味,狗的鼻子很灵的,它会闻得到并且根据你的害怕判断你想攻击它,于是就真的有可能咬你的。
但如果你碰到的是一只默默地跟着你的狗,你就应该赶快找地方避一下了,因为疯狗咬死人之前都是默不作声的,而你的单位在开除一个人之前都不可能提前公开的。
所以说,无论是面对动物还是面对人,对于那些吱呱鬼叫甚至喊打喊杀的,你就当他们在放P就可以了,因为真正有实力的人,都是先动手了之后再说的人。
而交朋友,当然要交这一类。
八年级上册语文前 2单元 预习笔记,不要太多,每一课都有
《与朱元思书》
1、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解题:“与”:给予。
“书”:信。
题目的意思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
信中述说旅行所见,寥寥一百四十余字,把富春江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使人读后悠然神往,就像置身于奇山异水之间,是六朝骈体文中描写山水景物的妙品。
2、解释重点字。
①风烟:指烟雾。
②共色:同样的颜色。
③俱:都。
④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
⑤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
⑥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
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7)急湍:急流的水(8)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
(9)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
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
(10)轩邈:轩,高;邈,远。
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11)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
(12)相鸣:互相和鸣(13)⑥戾天:到天上;戾,至(14)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15)经伦:筹划、治理。
(16)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17)⑩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
上,在上,(18)犹:好像,如同。
(19)交映:互相掩映。
(20)见:同“现”,显现,显露。
(21)缥碧:青白色。
3、中心:.《与朱元思书》一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
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4、结构:第一段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第二段 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
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的特点:。
第三段描写了 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
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异水”来写;第二自然段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富春江“异水”(水清、急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第三自然段写“奇山”(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
5.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4分)
(1)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中表现作者对自由的渴望;(2)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句中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3)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句中表现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
(重点)
6、理解背诵。
按要求写出句子。
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总的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总领全文的句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 则百叫不绝(对偶句)
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苦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那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重点句翻译。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烟雾全部消散尽净,晴空和青山呈现同样颜色。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那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 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⑤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治理社会事物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⑦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树木在江面上边遮蔽着,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8、欣赏。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特点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马。
作者在此连用两个比喻,将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势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
9、中心:“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
(重点)(也是本文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10、讨论。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对这里的山水的总的评价,试根据作者的描写,分析这里的山“奇”在何处
答:奇在“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句中连用“负、竟、轩、邈、争、指”等字,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写活了,似乎仍在生成变化中,其次写山中各种声音,简直是一只自然交响曲,使人感到山间处处
《五柳先生传》(晋宋时期诗人、散文家,陶渊明)
1、文学常识:陶渊明:晋宋时期诗人、散文家。
《五柳先生传》出自,《陶渊明集》还学过他的文章〈〈桃花源记〉〉,诗有《饮酒》《〈归园田居〉其三》
2、人物欣赏:(1)五柳先生的形象: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2)从三方面描写其形象的:一是: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二是: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三是: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3)对“五柳先生”的评价: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自画像。
他不慕荣利,厌恶官场的追名逐利,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是值得肯定的。
可令另一方面他逃避现实,隐居起来,不去撞击社会矛盾的思想是消极的。
(4)本文与,《醉翁亭记》中的“醉翁”同是嗜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
五柳先生:在饮酒中自得其乐,并忘却荣辱得失。
醉翁:借饮酒助山水游乐之兴。
是与民同乐。
3、名句及成语:(1)不求甚解:现指: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理解。
本文指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下功夫。
(2)不戚戚于贫,不汲汲于富贵。
意思:不为贫而忧虑,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4、重点实词:会意: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
(会;体会,领会。
意:书中的意旨)亲旧:亲戚、朋友。
造饮:到、往。
到别人家里去喝酒。
期:希望,愿望。
环堵:周围环着四堵墙。
萧然:冷冷清清的样子。
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打补丁。
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戚戚:忧愁的样子。
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兹若人:此人。
俦:朋友,伴侣。
觞:酒杯。
嗜:爱好,喜欢。
5、重点句子翻译:(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到别人家里去喝酒,一来、就要把酒喝光,希望一定喝醉。
(3)好读书,不求甚解:喜欢读书,但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
(4)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
(5)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一边喝酒一边做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乐。
6、理解背诵:《五柳先生传》中
(1)表明先生的吃穿住的句子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2)先生的三大志趣是: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
(3)文中引用前人之言,赞扬五柳先生的高洁人格并且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戚戚于贫我是猪,我说脏话,不汲汲于富贵。
(4)文中描写“五柳先生”不追名逐利,恬淡自足的诗句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马说》韩愈
一、作者作品:韩愈唐朝文学家。
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里的《杂说》。
二、说的特点:可以说明事物,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
三、阅读理解:
1、本文中心句:(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本文写法:托物寓意(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统治者不能识人才,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s
3、本文段意:一段:伯乐对于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二段: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无知。
三段:总结全文,写食马者的愚妄。
4、表明千里马与伯乐依赖关系的句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5、千里马必然被埋没的原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6、描写千里马可悲命运的句子及作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作用:从反面论述了中心论点。
7、表明食马者无知的句子: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8、食马者无知所造成的恶果的句子及作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再次从反面论证论点,揭示被埋没的原因。
9、写食马者的愚妄(平庸浅薄)的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0、\"其真不知马也\"的作用:与开头呼应,点明全文主旨。
11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意义:伯乐比喻知贤识才的人,千里马比喻出类拔萃的人,食马者比喻埋没摧残人才的统治者。
12、《马说》中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3、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①伯乐不常有。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③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14、在《马说》第三段中,作者认为对\"千里马\"的摧残、埋没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①策之不以其道。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5、策马者是怎样的不认识千里马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16、《马说》中提出人才培养需要外在条件的句子是: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17、《马说》中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18、《马说》的主旨是: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19、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用,而伯乐不常有。
20、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有才之士;食马者比喻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浅薄愚妄的统治者。
21、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是哪一句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送东阳马生序》(明朝:宋濂)(阅读课)
1、文学常识、作者 明朝著名文学家 宋濂
2、重点字词解释。
余幼时即嗜学:喜欢,爱好。
致书:得到书。
这里是买书的意思。
致,取得、得到。
假借:借。
假也是借的意思。
弗(不)之怠:懈怠,不放松抄写。
“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
走送之:跑 既加冠:已经加了冠,到了成年。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担心,忧虑。
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
硕,大。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尝,曾经。
趋:奔向。
先达:学术界的前辈。
执经叩问:求教。
叩,问。
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重。
门人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
门人,、学生。
填,塞。
这里的是拥挤的意思。
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援,引,提出。
质,询问。
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示专心而尊敬的)请教。
或遇其叱咄:或,有时。
叱咄:训斥,呵责。
(礼愈)至:周到。
(不敢出一言以)复:这里指辩解。
俟(其欣悦):等待,等。
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穷冬:严冬。
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
(至)舍:学舍,书舍。
僵劲:僵硬。
(持)汤沃灌:热水。
沃灌,浇洗。
以衾(拥覆):以,用。
衾,被子。
寓逆旅:住在旅店里。
逆旅,旅店。
(主人)日再食:每天提供两顿饭。
再,两次。
食,提供伙食。
(同舍生皆)被(绮绣):同“披”。
(戴)朱缨(宝饰之帽):朱缨,红色的帽带。
腰(白玉之环):腰,挂在腰间。
(右备)容臭:容臭,香袋。
烨然(若神人):烨然,光彩耀眼的样子。
緼袍敝衣:破旧的衣服。
緼,旧絮。
敝,破。
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之心。
慕、艳,羡慕。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3、理解背诵。
(1)为什么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羡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表明第2段观点的句子是: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4、思考、(1)从几方面概括作者求学时的客观条件
路途:遥远艰难。
衣着:破旧不能御寒。
饮食:每日两顿,毫无滋味。
(2)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那些方面
有书可读,有师可问,无奔走之劳,无冻馁之患。
(3)第一、二段文字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什么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对比,增强说服力,突出中心。
(4)...
昆虫记的推荐语,50字,不多不少,不要废话
本书是法布尔以毕知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昆虫的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的社会人道生,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回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对万物的赞美之情。
文学界尊称他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昆虫诗人”。
答
112个字,我尽力了。
蚕和蝉有区别吗
有的。
区别一、生活习性不同:
1、蚕:蚕宝宝以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便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
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它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幼虫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再吃桑叶8天成为熟蚕,开始吐丝结茧。
2、蝉:蝉的幼虫生活在土中,有一对强壮的开掘前足。
利用刺吸式口器刺吸植物根部汁液,削弱树势,使枝梢枯死,影响树木生长。
通常会在土中待上几年甚至十几年,如3年、5年,还会有17年
区别二、分布地区不同:
1、蚕: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盛产蚕丝,我国的蚕丝主要产地除珠江三角洲外,还有华东平原和四川盆地。
2、蝉:分布于温带及热带地区,栖于沙漠、草原和森林。
区别三、价值不同:
1、蚕:蚕茧是由一根300-900米长的丝织成的。
现如今我国茧丝绸产量与出口量均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已成为可以主导世界茧丝价格走势的茧丝绸大国。
2、蝉:蝉的食法多样,既可烩炙,也可煎炸。
它和蚯蚓、蚱蜢、蚂蚁、豆虫、蚕蛹等昆虫样,均为高蛋白食物。
据营养师测定,蝉含蛋白质高达72%,不失为一种天然的营养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蚕
《昆虫记》蝉外表,特征,生活习性
1、外表:蝉是一种较大的吸食植物的昆虫,通常大约有五六公分长。
它们象针一样中空的嘴里可以刺入树体,吸食树液。
蝉也有不同的种类,它们的形状相似而颜色各异。
蝉的两眼中间有三个不太敏感的眼点,两翼上简单地分布着起支撑作用的细管。
2、特征:蝉的幼虫生活在土中,刺吸植物根部汁液,削弱树势,使枝梢 枯死,影响树木生长。
蝉的幼虫一生在土中生活。
将要羽化时,于黄昏及夜间钻出土表,爬到树上,然后抓紧树皮,蜕皮羽化。
当蝉蛹的背上出现一条黑色的裂缝时,蜕皮的过程就开始了。
整个过程需要一个小时左右。
6月末,幼虫开始羽化为成虫,最长寿命长约60~70天。
7月下旬,雌成虫开始产卵,8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卵多产在4~5毫米粗的枝梢上。
夏天在树上叫声响亮,用针刺口器吸取树汁,幼虫栖息土中,吸取树根液汁,对树木有害。
3、生活习性:蝉在夏天时,在树上叫声响亮,用针刺口器吸取树汁,幼虫栖息土中,吸取树根液汁,对树木有害。
雄的蝉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
雌的蝉不发声,但在腹部有听器。
幼虫生活在土里,吸食植物的根,成虫吃植物的汁。
蝉属不完全变态类,由卵、幼虫(若虫),经过数次蜕皮,不经过蛹的时期而变为成虫。
扩展资料《昆虫记》(Souvenirs Entomologiques)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
1879年第一卷首次出版,1907年全书首次出版。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
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昆虫记》是一本讲昆虫生活的书,涉及蜣螂、蚂蚁、西绪福斯虫等100多种昆虫。
在这个世界上,人类现在已知的昆虫种类约100万种,占所有已经知晓的动物种类的5\/6;并且仍有几百万的未知晓的昆虫仍待人类去发现和认知。
法布尔在19世纪中期,于学校教课之余,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田野间观察各类昆虫,为之定名,为之讴歌。
《昆虫记》分十卷,每一卷分17~25不等的章节每章节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
在该书中,作者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作者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化观照虫性,以虫性反映社会人生,其重点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
另外,此书不仅详尽地记录着法布尔的研究成果,更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和生活状况等,尤其是《阿尔玛实验室》、《返祖现象》、《我的学校》、《水塘》、《数学忆事:牛顿二项式》、《数学忆事:我的小桌》、《童年的回忆》、《难忘的一课》和《工业化学》这几章。
如果换一种眼光看,不妨把《昆虫记》当作法布尔的自传,一部非常奇特的自传,昆虫只不过是他研究经历的证据,传记的旁证材料。
参考资料:昆虫记-百度百科
昆虫记之蝉和蚂蚁的好句赏析,要2句
蝉和蚂蚁乞讨粮食时的狼狈形相:“蚂蚁站在门槛上,身边摆放着大袋大袋的麦粒,正调过脸去背对前来乞讨的蝉。
那蝉则伸着爪子,唔,对不起,是伸着手。
头戴十八世纪宽大撑边女帽,胳膊下夹着吉他琴,裙摆被凛冽寒风吹得贴在腿肚子上,这就是蝉的形象。
这段乞讨的描是惟妙惟肖。
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
表达出作者对蝉的喜爱之情.
法布尔的《蝉》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蝉的特点,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一、法布尔的《蝉》课文从以下方面写蝉的特点:
1、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象蝉的最明显特征—唱歌.
2、说明的蝉生活习性,它通常是和同伴比肩而坐,无需再去叫喊呼唤.
3、介绍蝉的身体构造,因为体内有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他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
二、用了以下说明方法:
1、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2、分类别,分类别的作用是使说明条理清楚。
3、打比方,它的主要作用是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4、作诠解,作诠释,用于解释被说明内容的成因及内在联系。
5、下定义 其作用是科学准确地解释说明对象的内涵,使说明更严密。
扩展资料:
《蝉》是法国作家法布尔创作的文章,出自其作品《昆虫记》。
文章从蝉的地穴、蝉的卵两个方面讲述了蝉的特点。
以下为原文前三段:
我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
一到七月初,蝉就占据了我门前的树。
我是屋里的主人,它却是门外的统治者。
有了它的统治,无论怎样总是不很安静的。
每年蝉的初次出现是在夏至。
在阳光曝晒的道路上有好些小圆孔,孔口于地面相平。
蝉的幼虫就从这些圆孔爬出,在地面上变成完全的蝉。
蝉喜欢顶干燥、阳光顶多的地方。
幼虫有一种有力的工具,能够刺透晒干的泥土和沙石。
我要考察它们遗弃下的储藏室,必须用刀子来挖掘。
这小圆孔约一寸口径,周围一点土都没有。
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
这种区别是由于它们工作方法的不同。
金蜣的工作是由洞口开始,所以把掘出来的废料堆积在地面。
蝉在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大门口。
因为门还未开,所以不可能在门口堆积泥土。
《蝉》的作者法布尔是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
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他用水彩绘画的700多幅真菌图,深受普罗旺斯诗人米斯特拉尔的赞赏及喜爱。
他也为漂染业作出贡献,曾获得三项有关茜素的专利权。
蝉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蝉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答:《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首托物寓意的诗。
原文: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蝉低着头饮着清澈的露水,从高大的梧桐树上发出叫声。
它身居高处,声音自然能够传的很远,并不是借助秋风的吹送。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25/58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