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正文

对支教教师的评语博客,指导教师对支教教师的评语

对支教教师的评语博客,指导教师对支教教师的评语推荐阅读:

支教单位给支教老师的评语

教师在校期间表现良好。

在语文学习方面给予了同学极大的帮助,上课内容活泼生动,丰富且紧扣主题,让学生们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别样魅力,有了一番新的见解。

像这样的加入,给我校语文教学带来了新思路,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开阔的眼界,更广泛的视野。

教师对待工作态度认真,在课上极力为同学灌输知识,课后尽心讲解,耐心辅导,十分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

在上课之余也深受同学喜爱,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们分享理想,给与他们积极的鼓励,让大家对未来有了更实际的目标和更美好的憧憬。

我校十分感谢该教师能在过去(时间)加入我校的教育工作,给我们全体师生都带来了宝贵的经验和美好的回忆。

支教单位给支教老师的评语

教师在校期间表现良好。

在语文学习方面给予了同学极大的帮助,上课内容活泼生动,丰富且紧扣主题,让学生们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别样魅力,有了一番新的见解。

像这样的加入,给我校语文教学带来了新思路,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开阔的眼界,更广泛的视野。

教师对待工作态度认真,在课上极力为同学灌输知识,课后尽心讲解,耐心辅导,十分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

在上课之余也深受同学喜爱,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们分享理想,给与他们积极的鼓励,让大家对未来有了更实际的目标和更美好的憧憬。

我校十分感谢该教师能在过去(时间)加入我校的教育工作,给我们全体师生都带来了宝贵的经验和美好的回忆。

支教带队指导老师评语

在教学工作方面,担任高 教学,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坚持经常看关于教学的参考书籍,在网上找一些优秀的教案课件学习,争取机会多出外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

平时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

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

一年来,认课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

教学上,在 组织的 优质课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在 第二位,下期的会考中成绩也不错。

作为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努力做到规范化;加强班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促进了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加强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家长联系,深入学生家庭家访,全方位了解学生。

向其他老师学习、请教。

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

为了上好一节,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准备、制作教具。

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注意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

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电脑知识,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上网查找资料等等,

支教带队指导老师评语

在教学工作方面,担任高 教学,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坚持经常看关于教学的参考书籍,在网上找一些优秀的教案课件学习,争取机会多出外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

平时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

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

一年来,认课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

教学上,在 组织的 优质课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在 第二位,下期的会考中成绩也不错。

作为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努力做到规范化;加强班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促进了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加强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家长联系,深入学生家庭家访,全方位了解学生。

向其他老师学习、请教。

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

为了上好一节,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准备、制作教具。

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注意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

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电脑知识,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上网查找资料等等,

对支教老师的评价

精神可嘉 值得敬佩

对支教老师的评价

精神可嘉 值得敬佩

当地单位对支教评价怎么写

当地单位(学校)开给支教队的评价该写什么

简短几句就好

支教队在我校工作认真,在XXX个日日夜夜里无私奉献,甘当孺子牛,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学生,成为了我们全校师生心中的榜样。

由于你们的努力,出色的完成了支教任务,让我们全体生和家长倍感欣慰。

同时,在支教过程中,应加强交流学习,多与当地老教师交流探讨,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当地单位对支教评价怎么写

当地单位(学校)开给支教队的评价该写什么

简短几句就好

支教队在我校工作认真,在XXX个日日夜夜里无私奉献,甘当孺子牛,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学生,成为了我们全校师生心中的榜样。

由于你们的努力,出色的完成了支教任务,让我们全体生和家长倍感欣慰。

同时,在支教过程中,应加强交流学习,多与当地老教师交流探讨,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如何评价学生支教?

对支教的看法

本科的时候,有一阵学校论坛里各种讨论支教的利弊。

那时讨论的支教,主要指短期的学生支教。

那个暑假因为时间安排,自己也有点质疑其中的意义,我最终并没有踏上那趟由某系团委举办的,去云南的短期支教。

写这篇日志的原因很简单。

今天和一位教育NGO创始人吃晚饭。

我还是很喜欢这个ABC姐姐的,但是You can do anything positive through 支教 这样的观点,怎么就越想越不对呢。

感觉舆论中持这样观点的并非少数,anyting positive这也略极端吧。

而且,这是自己创立了一个教育NGO的人啊,这么说未免太令人伤心。

对于支教,我并没有单纯的说大家都来支教吧,但至少不能全盘否定。

仅代表个人观点。

先说long-term。

主要反对的理由:这些送去支教的老师并不是qualified的老师。

一般老师都要接受4年的本科教育,而支教的老师只有短期的培训。

在我看来,teaching本身就是art和science的结合。

science的部分,是可以通过更好的培训设计在短时间内达到好效果的。

而art的部分,即使上了4年的专业课,也不一定就能训练出来,实践甚至天赋在其中的作用会更多一点。

更何况本科有很多通识教育,真正的专业课可能就学了两年。

而如果一个人真正对教育,对公益感兴趣,本科4年里多少应该修过相关的课,甚至有过实践经验。

真觉得师范学院的老师好,多招一些师范学院毕业的人啊。

相关专业的学生,面试的时候本身就有优势吧。

如果一定要以这一点作为反对理由,也许城市毕业的学生不能适应农村环境,比如你的“问题学生”根本听不懂普通话不能沟通会是一个问题。

支教老师是不是在这一点上就有弱势

从长期支教上讲,适当学习方言,有些问题可以解决,年轻的支教老师比教课30年失去热情的老师更有冲劲,有的地方还有优势。

显而易见,去支教的老师经验不足,绝对是巨大的问题。

但这样的问题,许多年轻老师都有。

另外一点质疑的理由,就是这些支教老师之后有多少人在做教育。

很抱歉我没有可以作为evidence的数据。

之前和一个MBA的学生Keriann聊过。

她在Teach for America做了两年。

据她所讲,她的同事中超过一半都在做和教育有关的事情,很多在Teach for All继续发展项目。

当我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她说自己有点ashamed,大概是她读了MBA没有在做教育。

是啊她不仅读了MBA还签了Bain呢。

但是我们聊天的时候,我觉得她对教育,甚至对中国教育,都有超出一般人的理解和关注。

我们一起做project的时候也可以看出她对nonprofit很了解,自己有在做social enterprise相关的东西,不是都很好吗。

这样一个例子完全不够科学,在很多人看来还是个反例。

但是没有人可以要求另一个人一辈子在做同一件事情。

coder一辈子都是coder吗

你无比热爱写代码,可以转到管理层你去不去呢。

再说short-term。

这种质疑声音更多。

我承认,短期的支教项目,更加良莠不齐。

如同我在开头时写到的,我自己也曾经放弃了一次短期支教机会。

但是,反对的声音主要是哪些理由呢

时间短,建立的relation很快就没了,对学生是伤害,甚至有负面效应。

没错,这是很大的问题。

比如你跑过去支教,跟领导吃饭吃了好几天,旅游玩了好几天,就上了两天课还要在社交网络发一堆日志和照片,当然是巨大的问题。

更有甚者,在各种underdeveloped areas的学生面前不断使用自己的iphone啊ipad啊啥的,走了之后学生跟家长要求买这些产品。

这当然是问题,这是巨大的问题,必须避免。

但显然,靠谱的组织是会最小化,不出现这样的情况的。

至于建立起来的关系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搞教育的人应该有相关研究吧。

并没有科学的去搜寻数据,不过显然肯定可以搜到一堆支持和一堆反对这个论点的数据,引用也只是quote一些支持这个观点的,我就不找了。

建立的关系这点,从长期支教上讲,农村一个老师,一个实习老师,一个代课老师平均的工作时间能有多久

很多老师还不到2年呢,能跳槽马上就走了好不好。

从短期支教上讲,个人对这个观点的看法是:你不是他爸不是他妈,只是一个老师。

时间如此短,你连老师都不是,基本是个“大哥哥大姐姐”。

学生哭一哭,之后说很想你,这样的学生能有几个,有多想

如果真的建立了很强烈的关系,天天想到你就在被子里哭,如果确定她不是青春期女生暗恋了大哥哥,之后继续联络,发挥更多积极的作用,多么好的事情。

另外一个反对的观点,短期支教质量不好。

对啊,短期支教就是质量不好,所以要努力提高质量啊。

质量不好就不去做了吗

据我所知短期支教也有做得很好的吧,避免广告就不举例了。

一种备受争议的支教形式:保研支教,以及各种又红又专的支教。

保研支教,我也觉得囧囧的,仿佛支教就是为了保研一样。

但这样邪恶的揣测似乎不太好,动机问题最后讨论吧。

据我所知,贵州人口不多的一个小县城,一个暑假甚至有上百只浙大的学生过去支教。

主要原因是浙大和这个地方渊源颇深,具体也就是西迁时候那些事。

这样的例子看着就很极端不太好,但似乎作为反对支教的理由并不合适。

即便有100支队伍都去了,为什么就不好呢,100支队伍都做了很多好事情就可以啊。

动机。

你去支教是为了什么啊

我太想讨论这个问题了,作为一个内心非常judge的人,我并不欣赏以此作为经历换取更好机会的人们。

但是。

支教就是build up your resume这样的观点,也太瞧得起支教了。

一个支教,尤其短期的支教,能产生多大的包装作用

如果作用这么大,我真是无比期待大家都不去IB了,跑去支教的这一天。

你去支教了,谁也没帮助,其实就是在帮助自己。

这个观点或许是对的吧。

但做NGO本身就切忌有救世主心态啊。

从某种意义上说,谁能真正帮助别人呢

一个老师,传播知识,分享爱,就是挺好的状态了。

真正能改变多少

成绩的提高,能力的培养,观点的形成,生活的趣味,可能都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不是“改变”。

而且,应该有的是“改变”吗

改变是把学生的想法变成你认为的或者大众认为对的东西吧,在我看来也未必好。

一名coder在FB实习写写代码,为什么没人质疑你没有帮助别人。

为什么支教老师会被质疑

因为去支教的人,太喜欢说“我喜欢帮助别人”了。

我也很喜欢说。

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完成self-fulfillment,这有错吗

况且,慢慢也是会发现,有的东西帮的了,有的东西帮不了,也会有质疑,但是质疑之后是努力做的更好而不是放弃吧。

有的时候为了避免装逼,不说“我想帮助别人”,而是说“我想去做public service”或是“我想make a difference”啦。

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说后者的人内心境界比说我想帮助别人要高一些,后来觉得应该是情商高一些吧,喂喂换成英文又不代表境界就高了。

对啊我就是喜欢帮助别人。

我知道我帮助了一些人,还有一些人我帮不了。

那能怎么办,医生能救所有的病人吗

提高医术,救更多的人,更好更有效率的救人,来点人文关怀给没钱的病人考虑一下哪个药最好用又便宜,给因为得病抑郁了的人来点简单疏导,就是个好医生啊。

如何评价学生支教?

对支教的看法

本科的时候,有一阵学校论坛里各种讨论支教的利弊。

那时讨论的支教,主要指短期的学生支教。

那个暑假因为时间安排,自己也有点质疑其中的意义,我最终并没有踏上那趟由某系团委举办的,去云南的短期支教。

写这篇日志的原因很简单。

今天和一位教育NGO创始人吃晚饭。

我还是很喜欢这个ABC姐姐的,但是You can do anything positive through 支教 这样的观点,怎么就越想越不对呢。

感觉舆论中持这样观点的并非少数,anyting positive这也略极端吧。

而且,这是自己创立了一个教育NGO的人啊,这么说未免太令人伤心。

对于支教,我并没有单纯的说大家都来支教吧,但至少不能全盘否定。

仅代表个人观点。

先说long-term。

主要反对的理由:这些送去支教的老师并不是qualified的老师。

一般老师都要接受4年的本科教育,而支教的老师只有短期的培训。

在我看来,teaching本身就是art和science的结合。

science的部分,是可以通过更好的培训设计在短时间内达到好效果的。

而art的部分,即使上了4年的专业课,也不一定就能训练出来,实践甚至天赋在其中的作用会更多一点。

更何况本科有很多通识教育,真正的专业课可能就学了两年。

而如果一个人真正对教育,对公益感兴趣,本科4年里多少应该修过相关的课,甚至有过实践经验。

真觉得师范学院的老师好,多招一些师范学院毕业的人啊。

相关专业的学生,面试的时候本身就有优势吧。

如果一定要以这一点作为反对理由,也许城市毕业的学生不能适应农村环境,比如你的“问题学生”根本听不懂普通话不能沟通会是一个问题。

支教老师是不是在这一点上就有弱势

从长期支教上讲,适当学习方言,有些问题可以解决,年轻的支教老师比教课30年失去热情的老师更有冲劲,有的地方还有优势。

显而易见,去支教的老师经验不足,绝对是巨大的问题。

但这样的问题,许多年轻老师都有。

另外一点质疑的理由,就是这些支教老师之后有多少人在做教育。

很抱歉我没有可以作为evidence的数据。

之前和一个MBA的学生Keriann聊过。

她在Teach for America做了两年。

据她所讲,她的同事中超过一半都在做和教育有关的事情,很多在Teach for All继续发展项目。

当我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她说自己有点ashamed,大概是她读了MBA没有在做教育。

是啊她不仅读了MBA还签了Bain呢。

但是我们聊天的时候,我觉得她对教育,甚至对中国教育,都有超出一般人的理解和关注。

我们一起做project的时候也可以看出她对nonprofit很了解,自己有在做social enterprise相关的东西,不是都很好吗。

这样一个例子完全不够科学,在很多人看来还是个反例。

但是没有人可以要求另一个人一辈子在做同一件事情。

coder一辈子都是coder吗

你无比热爱写代码,可以转到管理层你去不去呢。

再说short-term。

这种质疑声音更多。

我承认,短期的支教项目,更加良莠不齐。

如同我在开头时写到的,我自己也曾经放弃了一次短期支教机会。

但是,反对的声音主要是哪些理由呢

时间短,建立的relation很快就没了,对学生是伤害,甚至有负面效应。

没错,这是很大的问题。

比如你跑过去支教,跟领导吃饭吃了好几天,旅游玩了好几天,就上了两天课还要在社交网络发一堆日志和照片,当然是巨大的问题。

更有甚者,在各种underdeveloped areas的学生面前不断使用自己的iphone啊ipad啊啥的,走了之后学生跟家长要求买这些产品。

这当然是问题,这是巨大的问题,必须避免。

但显然,靠谱的组织是会最小化,不出现这样的情况的。

至于建立起来的关系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搞教育的人应该有相关研究吧。

并没有科学的去搜寻数据,不过显然肯定可以搜到一堆支持和一堆反对这个论点的数据,引用也只是quote一些支持这个观点的,我就不找了。

建立的关系这点,从长期支教上讲,农村一个老师,一个实习老师,一个代课老师平均的工作时间能有多久

很多老师还不到2年呢,能跳槽马上就走了好不好。

从短期支教上讲,个人对这个观点的看法是:你不是他爸不是他妈,只是一个老师。

时间如此短,你连老师都不是,基本是个“大哥哥大姐姐”。

学生哭一哭,之后说很想你,这样的学生能有几个,有多想

如果真的建立了很强烈的关系,天天想到你就在被子里哭,如果确定她不是青春期女生暗恋了大哥哥,之后继续联络,发挥更多积极的作用,多么好的事情。

另外一个反对的观点,短期支教质量不好。

对啊,短期支教就是质量不好,所以要努力提高质量啊。

质量不好就不去做了吗

据我所知短期支教也有做得很好的吧,避免广告就不举例了。

一种备受争议的支教形式:保研支教,以及各种又红又专的支教。

保研支教,我也觉得囧囧的,仿佛支教就是为了保研一样。

但这样邪恶的揣测似乎不太好,动机问题最后讨论吧。

据我所知,贵州人口不多的一个小县城,一个暑假甚至有上百只浙大的学生过去支教。

主要原因是浙大和这个地方渊源颇深,具体也就是西迁时候那些事。

这样的例子看着就很极端不太好,但似乎作为反对支教的理由并不合适。

即便有100支队伍都去了,为什么就不好呢,100支队伍都做了很多好事情就可以啊。

动机。

你去支教是为了什么啊

我太想讨论这个问题了,作为一个内心非常judge的人,我并不欣赏以此作为经历换取更好机会的人们。

但是。

支教就是build up your resume这样的观点,也太瞧得起支教了。

一个支教,尤其短期的支教,能产生多大的包装作用

如果作用这么大,我真是无比期待大家都不去IB了,跑去支教的这一天。

你去支教了,谁也没帮助,其实就是在帮助自己。

这个观点或许是对的吧。

但做NGO本身就切忌有救世主心态啊。

从某种意义上说,谁能真正帮助别人呢

一个老师,传播知识,分享爱,就是挺好的状态了。

真正能改变多少

成绩的提高,能力的培养,观点的形成,生活的趣味,可能都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不是“改变”。

而且,应该有的是“改变”吗

改变是把学生的想法变成你认为的或者大众认为对的东西吧,在我看来也未必好。

一名coder在FB实习写写代码,为什么没人质疑你没有帮助别人。

为什么支教老师会被质疑

因为去支教的人,太喜欢说“我喜欢帮助别人”了。

我也很喜欢说。

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完成self-fulfillment,这有错吗

况且,慢慢也是会发现,有的东西帮的了,有的东西帮不了,也会有质疑,但是质疑之后是努力做的更好而不是放弃吧。

有的时候为了避免装逼,不说“我想帮助别人”,而是说“我想去做public service”或是“我想make a difference”啦。

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说后者的人内心境界比说我想帮助别人要高一些,后来觉得应该是情商高一些吧,喂喂换成英文又不代表境界就高了。

对啊我就是喜欢帮助别人。

我知道我帮助了一些人,还有一些人我帮不了。

那能怎么办,医生能救所有的病人吗

提高医术,救更多的人,更好更有效率的救人,来点人文关怀给没钱的病人考虑一下哪个药最好用又便宜,给因为得病抑郁了的人来点简单疏导,就是个好医生啊。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28/62784.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