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正文

小班环境创设评语,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评语

小班环境创设评语,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评语推荐阅读:

幼儿园小班墙面环境创设的特点和内容分别有哪些

幼儿园班级是幼儿除家庭之外接触最多的地方,而大片的墙面环境最能体现班级特色,蕴含着教育信息。

墙面环境作为“无声教材”,是促进幼儿的感知器,会潜移默化地对幼儿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创设有价值的墙面环境单从理论上看是十分有意义的,然而又是十分不易的。

现今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和解决。

一、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现存的问题

(一)教师对墙面创设功能及其发挥教育作用的片面认识

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教师的职责在于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

可见,墙面创设更加注重在教育目标的指引下,针对幼儿身心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创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337393633设,把教育意图渗透在环境之中,让幼儿园的每一面墙都发挥教育功能,然而,实践中大多数教师认为墙面布置更注重的是墙面的整洁、有序、美观。

因此,许多教师只从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出发去构建环境,很少顾及幼儿的主动性、主体性。

教室里陈列的也往往是教师精心制作的几件工艺品或从幼儿作品中挑选出来的几幅“杰作”,大部分幼儿的作品被冷落在柜子里。

这种按成人心态、眼光来布置的教室,制约和影响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

(二)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成人化,幼儿缺乏参与性

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的主题内容主要源于三个方面:教师选取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内容,教师从网络、杂志或其他园所借鉴来的,完全是教师的兴趣爱好。

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个人的审美标准和喜好来设计班级墙面环境,而很少考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一方面,墙面布置与孩子的视线应该是适宜的。

但很多教师在创设环境时都忽视了这一点。

以自己的身高为标准,幼儿伸手都够不到,更无法有效地与环境互动。

另一方面,由于教师缺乏正确的导向及幼儿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墙面环境创设大多是教师一手包办,忽视了幼儿发现环境、享受环境和在环境中成长的重要性。

幼儿被置身于事外,没有被真正纳人其中。

他们面对的是已经生成的墙面环境。

其实,幼儿对于有自己参与创作的墙面更感兴趣,尤其是对展示自己作品的墙面有成就感、自豪感;同时参与创设墙面环境的过程也使他们感到满足、有趣。

因此,如何摆脱创设的环境过于成人化,以及教师一手包办,值得进一步探讨。

(三)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固定化

由于幼儿园工作琐碎繁杂的特殊性,教师把环境创设当成费时费力的任务来看待,墙面环境创设就成为一种负担,大多数教师想一劳永逸,环境创设一年到头缺乏变化。

这样的墙面缺乏新鲜感,设计单调,缺乏趣味性,难使幼儿与环境产生互动。

有的班级幼儿已经升人大班了,而环境的创设还是中班时候留下的,很多墙面主题都已经无人问津了,教师也很少去关注和考虑其变化性。

这样的墙面环境又有何用处?因此,如何做到既节省时间,又能创设一面多变的墙面环境值得我们深思。

如何创设小班游戏环境教研活动记录

小班教研活动记录表

教研 时间 2013.

9.2 周 次

第一周

地点

小三班

主持人

彭颖娟

参加

人员 唐蕴宁、

菁、钱佩华、

陈小琳、彭颖

娟、陈佳钰

活动 主题

如何创设小班游戏环境

教研 目标

环境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教师创设美观,大方,有意义

的环境一直是我们探讨的焦点。

布置环境的材料收集、运用、方法和效果上进行了探讨交流,有经验的骨干教师还和年轻教师分享自己在环境创设方面的经验和独到见解。

对该园新进的年轻老师布置和创设主题环境方面了很大的帮助,为其今后更好的搞好班级工作增添了自信。

活动要点 过程

记录 唐蕴宁:创设与幼儿年龄相适应的环境小班幼儿的思维带有很大的直觉行动性,思维大多是伴随着动作而进行的。

因此,具体形象、生活活泼的环境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和兴趣。

为了配合《娃娃家》主题内容,教师们想方设法在“螺壳”般大小的环境中开辟出几个温馨的“家”。

装上门帘、挂上镜子、梳子、挂上围兜、摆上桌椅和小床(自制)、电视机、各式各样家俱样样齐全,活脱脱地环境改变了过去只有玩角色游戏时才拿出来玩的现象。

幼儿游戏的机会多了,交往增多了,愉悦的情绪体验增多了。

钱佩华: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游戏材料。

玩具,材料是游戏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游戏的工具,幼儿是通过使用玩具、材料在游戏中学习的。

不同的玩具、材料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但都要以幼

儿的操作为基础,具有可操作性。

在幼儿园里,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教师为

幼儿准备的玩具、材料,过于追求型的逼真,常常把“饺子”、“馄饨”、“饼干”“荷包蛋”等一个个精心包好,游戏时不许幼儿拆开、弄坏,幼儿失去了动手操作探索的机会,而这些“不许”,也大大的减弱了幼儿游戏的积极性。

为了不过多的限制孩子,让他们充分自由的玩,我们把红、黄、蓝、白等颜料兑到水里,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制成“乐百氏、”“雪碧”、“可乐”等各种饮料;让他们把纸撕成一条条的“面条”„„我们会发现,孩子是多么赋予想象力和创造力。

陈小琳:选择色彩鲜艳、形象夸张的造型,能够吸引幼儿的目光。

幼儿园大中小班环境创设在内容方面有哪些区别

幼儿园小班班级计划 转眼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孩子们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后,又高兴的来园了。

这学期,我们三位老师在总结上学期班级情况的同时,通过研究和商量,认真制定出本学期的工作计划。

具体如下:一、班级情况:我班现有幼儿28人,其中男孩12人,女孩16人。

大部分幼儿生长发育正常,经过摸底调查,我班的孩子家长文化程度、家况都比往年的条件好,但他们都很少有时间照顾孩子,不少都是委托家中老人和保姆来照料孩子,虽然有一小部分幼儿已经上过小小班,但孩子普遍都很娇气,卫生习惯不好,性差、依赖强,适应性差。

又加上今天的孩子人数多。

针对孩子的特点,我班这学期初将把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孩子自理能力上,慢慢过渡到围绕园务计划,结合园美术特色展开工作。

二、主要工作和要求:(一)环境创设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主题教学活动,创设宽松的班级环境包括心理环境,引导幼儿熟悉环境,逐渐消除他们和家人分离的焦虑情绪,使他们高高兴兴的上幼儿园,愉快地参加各项活动。

使幼儿初步具有参与环境布置的意识,学会观察环境,培养幼儿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二)保教工作 幼儿园教育是保教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活动。

“保”字当头,说明了保育工作的重要性。

尤其是对小班孩子,更需要老师们的细心照料,在工作中我们坚持“以保促教”的原则,重视孩子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坚持让孩子吃饱、吃好、使孩子在身高、体重方面均能达标。

1、良好性格的培养(1)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保证两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使幼儿初步掌握简单的走、跑、跳、钻、爬等动作的正确姿势。

(2)激发幼儿参与美术、音乐、欣赏文学活动的兴趣,结合我园的美术特色,开展一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幼儿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3)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幼儿爱父母、爱老师、爱幼儿园及对他人的有礼貌行为,学会问候、道别等文明礼貌用语。

(4)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游戏及日常活动中,教育幼儿与人合作,团结友爱,互相谦让。

通过主题活动,故事等形式,教育幼儿尊敬长辈,以大让小等。

2、常规要求:(1)生活常规;能用正确的方法洗手、漱口、擦脸;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洗完手后不乱东摸西摸;能愉快、安静地进餐,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挑食,保持衣服、桌面的整洁;饭后漱口、擦脸。

能按时、安静、地午睡,基本上会自己穿脱衣服、鞋袜,并摆放整齐。

(2)学习常规:上课能认真倾听,不随意插话;能听琴声迅速做出反应;爱护玩具,能按类取放玩具,做到“三轻”,懂得不大声说话影响别人。

能大胆地举手发言 三、建家园的桥梁 家长的支持对我们的教育工作至关重要,我们将充分挖掘家长的资源,做好家长工作。

1、“家园共育”是我们沟通的一个桥梁。

我们会定期的向家长公布幼儿学习的内容,介绍一些育儿的经验和一些先进的信息,也请家长来谈谈自己的经验,摘取幼儿生活中的点滴。

它是我们互通信息的纽带,只要我们教学需要,我们会请家长配合。

2、个别访谈。

个别的交流、谈话不仅能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也使家长和老师更容易沟通,更能清晰的了解自己孩子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从而对症下药。

3、“家园互动手册”和“快乐成长册”每月一次向家长汇报孩子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家长也及时地反馈幼儿在家的表现,使我们彼此更加地了解,能更好地教育好孩子。

四、教育教学 1、在老师的帮助下,喜欢听、讲熟悉的儿、故事。

学会看书、喜欢看书,并简单的讲述图书内容,认真开展读书节活动。

2、能用普通话与老师、同伴交流,并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意愿。

3、能跟着老师唱简单的曲,玩简单的乐器,模仿简单的动作。

4、尝试用4—5种颜色和简单的工具,运用几种方法表现熟悉物体的粗略特征。

5、开展“快快乐乐学本领、高高兴兴学做人”活动,通过三个方面:学做健康人、学做社会人、学做,培养幼儿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习惯、探索的兴趣、愉快的情绪和的人格,为幼儿的一生打好基础;五、安全方面 本学期还要主抓幼儿的安全方面,以幼儿的安全为主要六、月份安排 8月份:1、幼儿园、班级环境布置

2、召开新生家长会,做好新生接待工作。

3、家访。

9月份:1、让幼儿尽快熟悉、适应幼儿园生活,喜欢上幼儿园。

2、编排早操。

3、完成全面家访。

10月份:1、参加全园汇操。

2、家长学校讲座。

3、组织幼儿秋游。

4、初步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

11月份:1、家长开放日。

2、基本养成幼儿的生活、学习常规。

12月份:1、参加园内的“迎新年”活动。

2、园“创设宽松环境,多功能开展美术活动”教育研讨。

3、年段美术课研讨。

1月份:1、班级总结、专题总结。

2、填写幼儿身心发展评估手册。

3、班级财产清点。

以上是本班的工作计划

如何创设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角色游戏环境

儿童心理学家指出:角色游戏是3—6岁幼儿最典型、最重要的游戏。

对于这一时期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班幼儿具有强烈的模仿性,在角色游戏过程中,他们不断模仿成人的行为,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

他们的语言、动作、社会交往、生活经验等方面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但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随意性,生活经验少,且刚刚接触游戏。

所以扮演角色能力差,游戏水平低下。

那么如何提高小班角色游戏水平呢

本人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分析小班角色游戏特征入手,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

小班角色游戏特征

1.游戏情节简单而零散。

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随意性。

生活经验少,且刚刚接触游戏,所以游戏中反映出来的内容简单,情节单一、零散。

如“妈妈”喂娃娃、抱娃娃、给娃娃穿衣或打电话、扫地、拖地等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的内容。

或者是爸爸烧饭、妈妈烧饭、你喂娃娃、我也娃娃。

游戏情节是零散的片段,相互间缺乏联系。

2.游戏动作重复而简单。

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小手肌肉发育不够完善,喜欢做重复动作。

所以小班幼儿在游戏时,多是简单的重复动作,较少的系列动作是凭兴趣操作材料。

如反复地做切菜动作、炒菜动作、反复做接水、饮水动作。

但有时有感兴趣的材料也会出现一序列动作。

如幼儿会假想娃娃饿哭了,于是连忙泡奶、喂奶等动作。

3.游戏语言交往较少。

由于小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幼儿游戏中大多是平行游戏,幼儿独自操作材料。

如抱娃娃、喂娃娃往往是默默无语。

一起玩时也是各说各的话,专心于自己的游戏,旁若无人,有时也有一些简单的对话,但是是围绕模仿的材料开展的,如:锡凯拿着酸奶瓶说:“喝酸奶吧

锐涵接过酸奶喝了一口说:“好甜呀”,然后又进行自己的游戏。

4.游戏时缺乏角色意识。

幼儿游戏扮演的角色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

如:爸爸、妈妈、奶奶、爷爷等。

但幼儿经常满足于摆弄操作材料,未意识到扮演的角色。

有时扮演的角色也会经常转移。

这是因为幼儿的角色意缺乏。

游戏中的兴趣和注意力不稳定,较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例如:他当弟弟时,看到爸爸打电脑玩得特别高兴时,他就放下手中的扫把,也去打电脑。

可当他看见爸爸泡茶招呼客人很有趣,他就放下手中的键盘也要泡茶招呼客人。

5.游戏时是依材料而进行的游戏。

由于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特点,小班幼儿操作使用的通常是实物或是具体形象的材料。

游戏中动作交往多于语言交往。

更多依赖玩具进行游戏,满足于玩具的摆弄,缺乏交往的能力。

例如:奶茶店的服务员,埋头配奶茶,对来买奶茶的客人置之不理。

小班角色游戏指导策略

依据小班角色游戏特点,结合小班角色游戏目标,我对小班角色游戏进行一些尝试,总结出如下几方面的经验。

(一)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是角色扮演、情节发展的前提条件。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生活经验越丰富,孩子在游戏中就越积极,角色扮演越逼真,情节越丰富,孩子们自然玩得开心。

反之,游戏就会变得枯燥无味,甚至不能持续。

教师就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强化、丰富孩子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从而激发幼儿扮演角色的愿望。

丰富的渠道很多。

首先,引导幼儿观察父母的活动。

因为小班角色游戏主题主要是娃娃家。

游戏内容大多反映父母对娃娃的关心、照顾。

所以我通过提醒幼儿注意观察父母在家做得事情、说的话,及爸妈对自己的关心,然后在游戏时将观察到的内容运用在角色扮演中,慢慢地孩子对爸妈在家所做的事情有了更直接的了解和体验,娃娃家的内容就更丰富了。

其次,引导家长带幼儿观察周围环境

在生活中细致观察,获得感知越丰富,在游戏中扮演角色越逼真。

所以在开学初的家长会便已向家长阐述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目的意义及即将要开展的游戏主题。

引发家长随机带幼儿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观察周围的生活。

为本班开展系列主题游戏做好充分的准备。

再次,启发生活,归纳生活印象。

通过晨问启发谈话:周末父母和孩子一起做过开心的事情:如爸爸带一家到XX地方旅游、拍照;爸爸妈妈为我过生日等。

引发孩子把这些深刻的生活印象运用到游戏中,孩子便会在所进行的角色游戏中更加融入角色,使游戏内容变得充实新颖。

最后,渗透情境化的小游戏。

如:情境教学“小猫做客”,为丰富游戏情节,提高语言交往埋下伏笔。

孩子们把情境游戏中学会的动作敲门,使用礼貌用语,学会接客运用到了角色游戏中。

在游戏中,幼儿反映“做客”的情节,这就是教学小游戏为他们引发“做客”反映。

幼儿在游戏中也倒邻居娃娃家做客,主人礼貌待客。

运用做客,请喝茶,推动游戏情节,提高孩子语言交往能力。

(二)创设温馨游戏环境,提供适宜材料,萌发进入游戏的愿望。

1.根据小班幼儿特点创设温馨、有意境而又丰富的游戏环境

小班幼儿的教育重点是发展幼儿情感、动作、语言,有扮演角色的愿望和意识。

由于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的改变,进入幼儿园成了小班幼儿生活上的一个转折点。

他们伴有恐惧、依恋家的心情。

他们需要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需要情感安慰。

因此,小班的游戏环境不仅要考虑美观性、教育性、情境性,更要注意游戏环境的人文性,即游戏环境的情感倾向。

以“幼儿熟悉,能给他们带来温馨、有意境感觉为原则,创造能够吸引幼儿,又让幼儿感到温馨、安全、萌发介入的丰富的游戏环境

如:教室里设置4个和区域整合的、充满意境而又温馨的娃娃家。

每个娃娃家因地制宜显得既宽敞又温馨:有置电脑、电视,配备逼真形象键盘、遥控,铺着整洁鲜艳床罩的小床和茶几,迷你而大方的煤气灶台、可爱迷人的梳妆台等。

这一切的一切无不让每个孩子着迷。

他们每天都会走进娃娃家去看一看摸一摸,随意摆弄或添置一些玩具和场景,从而不断积累经验产生游戏的灵感。

2.有针对性的投入适宜小班幼儿操作的玩具材料。

鲁迅说:“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可见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开展游戏的物质条件。

教育家陈鹤琴说:“我们要重视选择各种适宜的玩具,并把玩具作为教育孩子促进认识、发展想象、锻炼身体、培养高尚道德行为的一种手段。

小班幼儿喜欢角色游戏,虽然游戏情节简单,喜欢重复而简单的动作,但是逐渐从独自游戏发展到共同游戏,各主题之间也开始联系。

所以,我供给小班孩子相同种类的玩具数量稍多,如娃娃家的玩具4套。

玩具的体积较大、颜色鲜艳、形态迷你逼真。

还有许多现成的玩具,如奶粉、奶罐、茶杯、茶几等,使孩子见了这些迷你逼真的玩具就产生对游戏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满足每个孩子扮演角色的需求。

例如娃娃家游戏时,我为孩子们提供每个一个绒布娃娃,这个娃娃就是孩子扮演角色的必须材料,它激起孩子想扮爸妈的愿望,让每个孩子学抱娃娃,学哄娃娃。

然后,再逐渐投放与主题有关的操作材料,如自制的成品玩具电视机、茶几、煤气灶、电脑、洗菜盆、刀。

这些自制的玩具都比较大而鲜艳、摆放平稳,便于孩子操作。

这样与之相应的动作也就表现出来了。

由于环境的温馨、意境、宽敞而丰富,我班的孩子也能表现出系列的操作动作。

如洗菜的系列动作:如开水龙头—洗菜—切菜—下油下锅—炒菜—上锅。

以上主题材料的投放除了大大激发幼儿扮演角色的兴趣,还发展幼儿的动作,提高游戏质量。

(三)把握有效时机介入,关注幼儿活动,促进游戏开展。

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还是比较弱的,游戏目的性较差,操作时有意注意的稳定性较低。

他们虽然扮演了角色,但不明确应该如何去做,在游戏过程中还常常忘记自己是什么角色,经常满足于摆弄操作材料,未意识到扮演角色。

教师应该围绕游戏目标,着重增强他们的角色意识。

帮助孩子扮演好角色,并成为孩子游戏的支持者、参谋者。

指导时应注意方式方法,适时适度介入,激发幼儿游戏兴趣,促进游戏的开展,让孩子在愉快的情绪中游戏。

1.当孩子扮演了角色但不明确如何进行游戏时(当孩子满足于随意摆弄操作材料时)小班孩子具有随意性的特点。

孩子常常满足于随意摆弄材料,虽然充当了角色但并不明确应当如何进行游戏。

这时他们是需要老师的帮助和启发。

教师可采取直接指导的方法进行介入指导。

如一个扮演妈妈的孩子拿着小铲在锅里反复做炒菜动作。

我便问她:“你是孩子的妈妈吗

你这妈妈今天要为孩子做什么事情呢

孩子马上醒悟过来,知道要做什么。

教师这样的介入指导,帮助小班孩子从模仿动作兴趣转移到对扮演角色的兴趣。

2.当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忘记自己是什么角色时(当幼儿频繁更换游戏材料或转移角色时)小班孩子兴趣和注意力持久性差,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在游戏中经常忘记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身份,通常发生角色转移或频繁更换游戏材料。

这时,教师应采取间接指导方式,以角色身份参加到游戏中,通过语言或动作示范促进游戏的开展。

如:一个当幼儿园保安的孩子,不坚守岗位跑到菜市场买菜,我就以园长的身份来幼儿园检查工作,并提醒他保安不能离开幼儿园的门岗,不然谁来保护幼儿园小朋友的完全呢

3.当孩子在游戏中,反映内容单调时(当幼儿喜欢游戏又不会游戏时)小班孩子生活经验少且刚刚接触游戏,他们对老师创设的游戏环境非常着迷,可是又不会游戏,在游戏中反映出简单的内容。

这时,他们需要老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老师以角色身份介入指导,幼儿更容易接受。

在小班上学期,我通常会担任游戏的主要角色或一般角色,也可以不固定角色,仅用游戏的口吻提醒,要根据需要灵活处理。

如:发现幼儿在玩娃娃家游戏中,反映情节很简单,我便会去扮演重要的角色妈妈,做炒菜、泡奶喂娃娃、为娃娃洗澡、穿衣,还叫爸爸去上班,爷爷去买菜、姐妹洗衣服、弟弟扫地。

由于教师重要担任了重要的角色,使孩子们明确了自己所担任的角色职责,是游戏内容不断地丰富起来。

(四)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采取多样评价,促进游戏水平的提高。

角色游戏评价是游戏组织过程中得重要环节。

评价能对游戏发展起导向作用,一次好的评价能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发展游戏情节,巩固游戏中获得的情绪体验都有着直接的作用。

所以,教师应更多关注幼儿游戏过程,多采用积极的纵向评价,创造宽松的评价氛围,培养小班幼儿游戏活动的积极情感,提高游戏水平。

小班幼儿的自我意识较朦胧,往往需要通过别人的眼睛来认识自己,依靠自己心目中的权威人物来评价自己。

因此,对小班幼儿的游戏评价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在游戏结束时,发现问题应立即评价,特别对于小班幼儿,便于他们回忆在活动中的行为,否则很可能当幼儿收拾好游戏材料后,对自己所进行的活动已记不清了。

第二、对于需要着重评价的共性问题,可以集体进行示范操作,及时直观具体评价,更适合小班幼儿。

第三、小班幼儿自我意识欠缺,对同伴的关注更少,受记忆、行为再现和语言表达等能力的限制。

评价以教师评价为主,但教师要引导幼儿参与评价,多鼓励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同伴间相互评价等,充分发挥幼儿互动的作用。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对幼儿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一、环境创设可开发幼儿智力。

马克思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

墙面、活动区等是在课程实施中环境的一部分,它们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和材料记录下已经和正在实施的课程的种种,使课程不断的延伸。

如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旧问题的解决产生出新问题,因此不断的创设和完善环境的过程也就是不断的拓展、延伸课程;如我们班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的《大自然的语言》这一 主题中,我们在副墙上布置了天气记录表,幼儿通过观天记录每天的天气,于是 他们就生成了疑问:\"为什么会有雨

风是怎么样形成了

等等。

又如,幼儿和教师一起制作\"小水滴旅行图\",他们画的小水滴形象可人,他们被主题内容深深吸引,不但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知道了水的三态变化,而且通过他们之 间的相互交流,也很大程度地获得了认知上的发展和语言能力、动手能力的提高。

并且孩子们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孩子们想象着水滴成云的情景,并相互抱在一起 形象地模拟着水滴成云的现象,还提出了更多的关于这方面的问题。

孩子们在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学习、探究、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环境创设可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提供大量的废旧物品,供幼儿操作,激发了幼儿学习的愿望和动手的欲望。

在科学探索区配置多种多样的、适合幼儿发展的材料和工具,这些材料和工具能 激起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轻松、愉快地主动参与到有趣的科学探索活动中去。

我们班放置了放大镜、磁铁、教师自制的天平等。

还有各种形状的卡片,供幼儿 拼图。

在美工区,提供蛋壳,颜料,废旧的瓶罐,促使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以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总之,让孩子们感受到创造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乐于创造,乐于探索。

增强了孩子的探 索欲,以后每逢碰到废旧物品,孩子们就会说,我们来做一个东西,然后绞尽脑 汁。

既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又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在我们班级向阳的走廊处,放了一些植物,如可发芽的土豆、黄豆、稻谷、大蒜等,这些自然角的秘密常常 会让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去发现,去探索,去寻找答案。

我们班权权有天突然说,红薯霉了,为什么呢

他就想去研究一番。

三、环境创设可培养幼儿小主人的精神。

以往幼儿园的环境一般都是由成人为幼儿提供,幼儿处于被动地位,无法 参与到环境布置中去,结果影响了幼儿的思维和创造的发挥。

所以,现今幼儿园注重为幼儿提供获取新知识经验、锻炼双手技能的绝好机会,又可使幼儿对自己 亲自动手、动脑布置的环境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满足感。

从而更加爱护珍惜环境,成就感又得到鼓励,更激发幼儿充分与环境相互作用。

尤其活动区更是设计、提供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与教育课程要求相适应的操作材料,材料和工具的摆放,方便幼儿取放,培养幼儿玩后放回原处的好习惯。

由于幼儿喜欢介入环境,体验自身的行为过程,我们在创设环境时,注重环境设计过程的指导,让幼儿在参与环境的过程中,不断锻炼、增长才干、发挥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主体作用。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来设计创设班级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对幼儿来说也更具有意义。

在幼儿参与布置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主体的作用。

如我们大班的孩子在老师的帮助下,创设《快乐家园》的主题环境。

背景是地球,意为我们共同的快乐家园。

在孩子们热烈的讨论下,决定通过画和剪贴的方式以,分工合作的方法来完成,孩子们把自己纸折的青蛙,自己画剪的云朵,自己制作的小房子,还有自己的自画像等等,都处理好粘贴到\"地球上\",当整个创设完成的时候,孩子们兴奋极了。

这种把幼儿的作品组合起来进行环境布置的形式,也使每个幼儿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合作的乐趣。

更重要的是对地球有了 更深的了解,更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家园了。

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在亲手参与环境布置的教育过程中,获取了新的知识经验,也得到了能力上的培养。

而幼儿对自己布置的环境也有一种特殊的钟爱和亲切感,这样会激发幼儿更充分地与 环境相互作用。

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

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幼儿的交往能力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

四、环境创设可引导幼儿有环保的意识。

在各区域的环境创设中,都有幼儿提供的材料与作品,是他们参与班级环 境创设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十分重要且具有良好效果的教育过程,培养他们从小就有变废为宝,不浪费任何资源的环保意识。

在我们班级各区域环境创设过程 中,都有幼儿从家里收集了带来的各种瓶、盒、罐、吸管、蛋壳等废旧材料。

在 老师的启发帮助下,孩子们用纸盒做成了高楼、汽车。

材料取自身边的资源(大 多是废旧材料),这样的教育让孩子们学会了勤俭,学会了珍惜和利用资源;也让孩子学会了创造,通过自己的创造让废旧的材料发挥更大的价值。

用这些作 品来装扮我们的班级各区域,孩子们可真开心,面对收集寻找各种各样的废旧物 则更有兴趣了,幼儿在积极投入、参与的过程中,既发展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创 造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我们班在收集废旧材 料的时候,孩子回去告诉家长说,我们老师说什么都要,峰峰看见这些东西说,\"垃圾\",后来我们用这些\"垃圾\"制作了各种玩具,等等,孩子们看到了,原 来垃圾也能变宝贝。

比如\"旺旺美食\"里的各种菜与食物,我们用旧竹棍把废旧 的方形纸串在一起做成各种烤肉串,在\"体育区\"里把易拉罐进行简单装饰就成 了的踩高跷,用废旧报纸团成纸球等。

生活区\"里,我们利用硬纸板和丝带让 幼儿学穿鞋板与系鞋带。

总之,无论哪个区,我们都或多或少的投放废旧物品,让幼儿明白\"只要你做有心人,废物也能变成宝。

在活动中,通过观察、操作,使幼儿了解废旧物品的利用价值,激发创造欲望及活动兴趣。

五、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

遵循幼儿园环境创设原则,活动的部分可由幼儿参与布置,引导幼儿根据教 育和自己的意愿创造出不同的形象。

固定的部分有教师制作。

所以在教室的外墙,我们的设计主题是《我们的作品》,作品全都是有娃娃自己动手操作完成,然后 由他们自己张贴。

这样的目的首先就是给娃娃一个直观的感受,让他们能够一目 了然的看见自己和别人的作品,然后通过比较,参照,发现别人的优点,弥补自 己的不足,而且也在不自觉中学会了欣赏。

学会欣赏很重要。

欣赏他人可以学人 所长,被人欣赏会增添信心、发挥潜能。

我们还把幼儿的画挂在教室里。

这些设 计和创造不仅有美感,还蕴藏着知识,引导幼儿从色彩、形态美进行欣赏让孩子 在自然而然当中得到提高。

也让家长能够更直接的了解到孩子的情况。

环境创设 是教师和幼儿共同走进主题,在主题中共同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

提 升审美情感,促使环境成为幼儿主动表现个人审美体验的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六、让幼儿感受到快乐。

在家与园这一栏里,我们把每周的课程安排告知家长,我们把最新的、最好的教育孩子的信息传达给家长,让我们在第一时间与家长沟通。

当然这里也有我们班的每周小明星张贴栏,让家长和孩子都感受到进步,感受到成功,感受到自豪。

孩子们在自己动手创造优美环境的过程中,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这种快乐使他更自觉地关心周围事物,产生新的期待。

这些围绕教育目标创设的环境,不仅使孩子获得了有关知识,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而且还增 强了幼儿间的交往,增进了情感的交流。

还增进了家长对幼儿园教学动态的了解,对主题的开展起辅助作用。

并让幼儿加深印象。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 出:\"怎样的环境,得到怎样的印象。

环境是孩子自我表现与战线的舞 台,也是信息与经验交流的窗口,更是幼儿尽情想象与创造的天地;环境的创设 直接关系到课程的设计、实施、发展和幼儿主体性等方面的发展。

他们每天都能 在这样的环境里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主动寻找他们需要的东西和想做的事情,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并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

从而对幼儿的知识、情 感、意志、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让幼儿关注生活,学会生活,适应生活,快乐生活。

我们教师会以最大的努力,积极进取的精神,使每一块墙面、每一个区域、每一件材料都能与幼儿互动,与幼儿\"对话\",从而使孩子们从小学会生活、学 会学习、学会创造。

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这些都要求我们幼儿 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使我们的班级环境真正成 为孩子们的第三位老师。

幼儿园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场所之一,对幼儿具有特殊的意义,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他不具备成人对环境具有的那种选择、适应、改造等 能力,决定了幼儿对环境具有广泛的接受性和依赖性,创设一个科学的幼儿园教 育环境就显得更为必要。

幼儿园环境的创设的目的,有利于用环境对幼儿进行生 动、直观、形象和综合的教育,让幼儿参与和利用环境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信息 ,激发幼儿内在的积极性,让幼儿直接得到一种情感体验和知识的启迪,从 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总之,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古时候的\"孟母三迁\"就是最好的例子。

时至今天\"贵族学校\"也应运而生,许多的家长都为了孩子有更 优良的教育环境不惜花费昂贵的学费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

环境能够造就一个 人,所以我们更应注重环境培养,注重环境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在今后的环境创 设中,我们除了注重幼儿园环境外,我们将向社会家庭进行宣传呼吁,把幼儿园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给孩子一个更健康更适合的环境。

小班区域活动观摩的评价与建议怎么写

一、幼儿区域活动的观察

1.观察是实施有效指导的前提。

活动区为幼儿提供了极大的自由自主的空间,幼儿在活动区中能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主题、材料开展各种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全面展示自我的机会。

教师对幼儿观察,从整体上要了解全班幼儿不同的学习兴趣、不同的发展水平、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活动中幼儿的情绪等。

从局部上要观察个别幼儿玩什么、怎样玩、和谁玩等,同时还能检验教师预先投放的材料和制定的计划是否符合班级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

2.选择适宜的观察方式。

观察是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它的方式多样,通过实践我们觉得比较适合教师在活动区中运用的方法有三种,即分析性观察、扫描式观察和活动区游戏观察。

班上教师可以分工负责不同的区域作为观察重点,通过每天“同一区域内多名幼儿活动情况记录表”“幼儿个体情况观察记录表”帮助我们详细了解幼儿在活动区中的具体表现,全面地分析幼儿的行为,也能从记录表中体现幼儿的发展和出现的问题,能更好的进行解读和反思活动,促进各类区域活动的深入开展和游戏水平的不断提高。

通过观察有了图表记录,教师对幼儿活动情况以及区域的设置是否有吸引力等,基本做到了一目了然,心中有数,为下一阶段的调整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尊重幼儿差异、做到科学合理评价

1.个体过程性评价

幼儿由于年龄的制约,多数以教师评价为主,教师应根据每位幼儿的能力水平、个性差异及兴趣爱好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决不能用同一标准衡量、评价所有幼儿。

能力强的幼儿,评价是为了下次更高层次的活动。

因此,需要教师多激励其创造性的发挥:“你这么聪明,下次肯定还能做出更好的”等等,使其永远不满足于现状,追求更好的。

能力弱的幼儿,评价是为了其自信心与积极性的建立与提高:“今天你真能干,这个问题都解决了,真棒

“你的想法真不错,待会儿小朋友肯定都会向你学习”。

教师敏锐的观察力是进行个体评价的首要前提。

要及时抓住闪光点,有目的地进行评价

评价并不一定要通过语言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教师的一个细小的动作,一个温馨的表情,一个鼓励的眼神来传递,其中包含了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包括承认、赞赏、理解和支持。

评价的时间可以灵活机动,可以在活动结束时进行,也可以贯穿在整个活动过程之中。

2.集体的交流评价

集体评价,除了让幼儿展现各自的作品与个性外,更多的则是引起幼儿的共鸣,因为小班幼儿年龄小,理解语言的能力差,教师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平等语气,引导幼儿自发进行交流,共同分享活动成功的体验和快乐。

例如:“把你在游戏中最快乐、有趣的事情讲给大家听一听,好吗

“游戏中有什么困难需要讨论吗

内容可以是幼儿的作品、热点、认识的障碍、难点、解决的办法、引进新材料和推广某些值得强化的操作方法等等,开放性地展开一些讨论,激发幼儿继续在活动中探索的欲望,自然生成出他们自己的活动内容、方式方法。

通过在区域中生成自己的游戏或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更“活”了,兴致盎然,回味无穷,产生的效益常常是教师们所不能预想的。

总之,我们在实践中,学会了用幼儿的心去创设区域,不断的努力使自己具备敏锐及客观的观察力,科学合理的评价幼儿的活动,用幼儿的情去参与活动,让每个平凡的角落萌发不平凡的创造力。

如何创设小班幼儿就餐环境

进餐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膳食质量。

进餐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两方面。

健康的物理环境是要餐厅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温度适宜,餐桌与食具清洁美观,大小适宜,室内布置优雅整洁;健康的心理环境是要膳食气氛和谐,不强迫幼儿进食,不体罚或批评,使幼儿情绪愉快。

在进餐过程中,师生之间要相互交流,融知识教育、情感交流、行为与习惯的训练为一体。

还可播放一些轻松、优美的音乐,以促进食欲。

进餐环境中的噪音、喧闹、拥挤和污染会使幼儿大脑皮层抑制,影响膳食的质量和消化吸收。

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幼儿的膳食平衡,有利于消化器官的活动和预防疾病,也有利于幼儿良好道德品质与文明行为的形成。

膳食习惯深受环境的影响,幼儿不良的饮食习惯常常是模仿成人而习得,或是缺乏训练、娇惯和放纵所致。

不良饮食习惯有很多,如偏食,挑食,快食,蹲食,好吃零食、咸食、烫食,节日暴饮暴食,饭前便后不洗手,喝生水,生吃未洗的瓜果蔬菜,吃腐败变质的不洁食物,餐具碗筷共用等。

要注意调整各种影响膳食习惯的环境因素,家长与教师要作好示范,幼儿园和家庭要一致要求孩子定时、定量、定地点进餐,细嚼慢咽;要不偏食,不挑食,不剩饭、撒饭,饭前作好准备;幼儿进餐时间每次至少半小时,也不易太长;要创设良好的相互模仿与学习的环境,让他们在进餐过程中巩固正确的饮食习惯,促进身心健康。

第一,创设宽松的就餐环境,有助于促进食欲。

在膳食活动中,幼儿可自由选择座位,选择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共进午餐,教师只在幼儿请求帮助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教师多给幼儿一些吃饭时间,不在就餐活动中处理有关纪律的问题,如“快点吃”、“要保持桌面干净”等。

教师与幼儿共同营造一个温馨的大家庭的氛围。

幼儿园是家庭与社会连接的纽带,与家庭不能截然不同。

让幼儿保持一个轻松愉快的就餐心情,可以促进消化腺的分泌,增进食欲。

同时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有利于幼儿积极适应社会。

有的时候孩子生病吃不下饭,老师轻轻地安慰他,和让他坐在一起,陪着他说话,半个小时过后,幼儿把饭吃完,高高兴兴地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去了。

这种不强迫幼儿进食,不用严格的纪律约束,而是通过情绪状态的调整,促进幼儿食欲。

第二,可以为幼儿创造一个自我服务的机会。

在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的今天,很多幼儿被过度地保护起来,被关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

幼儿园教师工作十分辛劳,要取饭菜,整理桌子,给幼儿分饭、分菜,时刻关注幼儿吃了多少,是否需要添加,给吃得慢的或吃饭能力差的孩子喂饭,吃完饭后还要收拾干净,组织幼儿睡觉,结果是幼儿无须自我服务。

实际上幼儿在3岁左右便开始寻求独立的摆脱成人的监护。

他们愿意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常听见孩子说:“我自己来”,幼儿有自我服务的欲望。

让幼儿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习如何进餐,如收放餐具,自取食物,互相鼓励不浪费粮食,不挑食等。

要使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不依赖成人的好习惯。

教师往往重视“保”,给幼儿无微不至的照顾,忽视了“育”-教育幼儿独立、自信。

过多的保护剥夺了幼儿积极主动探索的权利,导致了幼儿在自主感的发展上的失败。

第三,为幼儿创造一个与同伴融洽交往、师幼积极互动的场所。

使幼儿在语言能力、知识经验、人际交往等方面有所发展。

民主宽松、开放的教养方式中,幼儿自由选择伙伴,畅所欲言,不时地同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有利于形成融洽的班级气氛。

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内容怎样与幼儿一日活动相结合

因此,幼儿园应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使幼儿的个性充分、和谐、全面地得以发展。

环境是大课堂,是看不见的老师,而我们应该做的是让孩子成为环境中生活的主人,为自己生活的环境付出智慧和能力,成为自己的主人。

环境创设上重视从认知、技能方面的发展,也要重视环境对幼儿情感的熏陶;更要重视精神环境对幼儿情感、品德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

也就是说,我们在环境创设上要力求各方面的协调统一、形成合力、体现主题课程的整合性。

所以,将主题活动内容与自选区域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为幼儿创设能练习和巩固已有经验、能力的环境,提供适宜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探索。

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将区域环境设置为与主题活动相关的内容,不仅能营造出浓厚的主题氛围,而且还能帮助幼儿进一步巩固主题内容。

同时,也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觉联想、进行创造、获得经验,使主题活动富于变化和挑战。

并在活动中渗入情感元素,实现主题目标的整合。

一、结合主题教育活动,适度投放材料,创设区域环境,激发幼儿创作欲望 区域活动材料是支持幼儿学习的支柱,如果活动区域的材料总是一成不变,那么就无法吸引孩子的眼球,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无法引发孩子去想、去操作,从而阻碍了活动的深入开展。

过去,大多数幼儿参与环境设计的形式单一,参与程度表浅,往往仅限于美工方面的绘画、剪贴,有的甚至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即使参与活动变成了一种简单、呆板的手工劳动,对主题的设计、材料的收集等方面的参与甚少,我想布置什么、怎么布置需要哪些材料等问题无法主动思考。

现在,教师重视引导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远比教师独立完成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如活动区设什么标志、里面摆放什么材料、怎么摆等问题,都需要教师与幼儿共同商量、共同制作、共同摆放,有时甚至要反复进行多次调整,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二、尊重幼儿的选择权,突出幼儿主体,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 自制活动材料是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为幼儿提供了更广阔的参与空间和发展契机,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创设环境的负担,这样不仅能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如何引导幼儿参与上,更能使幼儿与环境之间增添情感交流的机会。

同时,幼儿有着不容低估的巨大才能完全能够自己制作活动材料。

走进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大夫幼儿园大二班的教室,会看到孩子们展开想象,利用废旧的纸盒、瓶盖等制作的各种各样的车,制作完后,相互欣赏。

有一组的小朋友制作的是一辆空中飞车,上车时从车门自动伸下一架梯子,车身还有自动报警器,如果遇到危险,报警器就会响,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另一组小朋友制作了救护车,里面有担架、有氧气筒,把救护车的用途通过自己的手笔表现的淋漓尽致。

还有一组的小朋友制作的是火车,火车头插上翅膀,车厢里坐满了小朋友、摆满了小动物,整个车厢充满了情趣,反映出了孩童的稚拙美;并且还一个劲的催:快看,我们制作的火车,看完后向一边靠靠,我们的火车就要开了,注意安全。

于是火车开动了,一个小朋友拿着车头在前,其他小朋友顶着车身在后,整个就是一列火车。

幼儿在体验成功的同时,还没有忘记安全第一,这种童心、童趣的场面,感染了老师和孩子们,大家一起沉浸在成功的快乐中。

再看看他们的作品,更令你耳目一新,车的颜色各种各样,既漂亮又美观;负责设计火车头的小朋友是这样回答老师提问的:飞机飞的高是因为有翅膀,我给火车按上翅膀后,也和飞机飞的一样快,带着小朋友去游遍全国。

由此可见,孩子的想象力是多么的大胆。

正是有了这种大胆的想象,也就长上了理想的翅膀,他们还可能会成为未来的工程师、科学家。

我们所选择的材料都是身边可取的,对幼儿来说他们非常熟悉,易于幼儿主动的使用,另一方面,从生活中而来,对幼儿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比如,形状各异的瓶瓶罐罐、纸盒、绳子、泡沫、蔬菜、沙子等,他们怎么用

怎么玩

把这些东西拼拼拆拆又会怎样

让幼儿带着这些疑问促使他们去研究、去探索。

在投放材料的同时,要考虑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

例如:在幼儿玩水的过程中,刚开始我们投放了一些管子、瓶子、海绵、布、颜料、漏斗等,幼儿会把水装在瓶子里,用海绵去吸水。

接下来,就可以增添或更换一些辅助材料。

在孩子玩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抓住,不能错过。

我园还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小班幼儿玩的娃娃家如:给孩子量体温,培养了孩子的爱心,体验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中一班的《神奇的翅膀》主题中,将活动进行了延伸:我想变

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不同的娃娃,有:三毛、奥特曼、大头儿子、葫芦娃等,各种形象在孩子稚嫩的手笔中诞生。

中二班的《爱心小天使》主题中,在美工区有个小朋友画了一幅这样的画,她画了一片很大的草地,有树和房子,她和爸爸、妈妈捉谜藏,爸爸躲到到了树上,树的一旁还有梯子,树下是她和妈妈,拿着手电筒。

问她为什么画上梯子、还有手电筒时,她说因为是晚上,天黑,如果爸爸下不来,可以顺着梯子下来,手电筒是用来照明的,那样会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339666635安全。

多好的孩子、多么有爱心的孩子,老师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不用太多的说教,孩子用自己的爱心、稚嫩的手笔,来表示自己长大了,懂得关爱家人了。

三、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孩子和谐发展。

由于家长与幼儿的亲子关系使家长具有别人难以替代的优势,一旦家长与教师为着共同目标携起手来,那教育效果将倍增。

随着主题活动多彩的秋天的深入开展,为了让孩子感受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我们开展了大手小手动起来粘贴活动。

提前一周的时间给家长发出邀请函,让家长了解本次活动的目的、对孩子发展的意义,家长需要准备做的工作都详细的在邀请函中一一说明,家长之所以乐意参与主题活动正是基于这样的前提。

活动如期进行,家长带着孩子,拿着准备好的物品,一起高高兴兴的来到幼儿园。

有各种颜色大米、小米、花种子、大豆、花生、各种不同形状的树叶等。

在老师的开场告白后,各自就忙活起来,有的剪、有的撕、有的贴,家长和孩子携手合作,一段时间过后,一幅幅作品在大手和小手的强强联合下,栩栩如生的摆在桌面上。

然后就是作品展览,各班都把作品摆出来,家长带着孩子参观自己本班的和其他班级的作品,每个孩子当看到自己的作品时,都兴高采烈的向其他人介绍,葡萄是我和妈妈做的、这是我用大豆和绿豆做的圣诞树、这个蝴蝶是我树叶做的、小金鱼是我用咱幼儿园的大树叶子做的等等,孩子们在玩乐中得到了自由的体验和创造的乐趣,也增加了想象力和合作能力。

家长积极的参与既丰富了区域活动,他们的环保意识也为幼儿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你看,孩子满脸的喜悦、家长满脸的知足,整个就是一个温馨、和谐的画面。

如果我们老师善于将日常工作的想法、做法让更多的家长了解、领会,让家长真正了解这些做法对孩子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时,家长会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主题活动,真正做到家园同步,共同促进孩子获得最大的发展。

主题活动的开展,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主动探索能力的增强,幼儿将获得自己的独立见解;扩散思维的提高,将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

我们的放手,使幼儿的潜能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幼儿园小班环境布置

小班的区域活动是结合在自主性游戏中一起进行的。

比如娃娃家中就可以放一些小衣服鼓励幼儿自己折叠衣服。

再开展一个动物园游戏就可以进行建构的游戏了,在超市中可以然给幼儿制作水果黏贴呀就是美工区了。

开个娃娃书吧就可以是语言区了。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幼儿园环境创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一)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要考虑它的教育性,应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

过去有的幼儿班级,虽然也重视环境创设,但很大程度上只是追求美观,为的是布置环境,或者只是盲目地提供材料,对环境的教育性考虑很少。

要注重环境为教育目标服务,应该考虑两点:1.环境创设要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那么,在环境创设时对幼儿体、智、德、美四育就不能重此轻彼。

若教师仅仅注重幼儿的认知活动,设置读写算等区域,而缺少幼儿健康、社会、审美教育等环境,在创设发展幼儿社会性的环境时,只提供幼儿社会认知的环境,而对幼儿社会情感、社会行为发展的环境考虑很少,等等,这都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2.依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对环境设置作系统规划(二)适宜性原则 幼儿正处在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以及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

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相适宜。

如:幼儿天性好奇,有强烈的探索愿望,教师就应为幼儿创设问题情境,使幼儿能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思维水平和动手能力;幼儿知识经验少,需要学习感性知识,如需要感知雨,就应给幼儿准备雨伞或雨衣、雨靴,下雨时,幼儿可以在雨中散步;需要感知春天,就应组织观察活动,让幼儿观察春天的动物、植物、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幼儿需要阅读,就应提供各种各样的图书,开阔他们的眼界。

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即使同一年龄阶段幼儿,佐兴趣、能力、学习方式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

环境创设应适应幼儿的这种差异。

如:小班幼儿喜欢玩平行游戏,(即幼儿各玩各的,彼此玩的游戏相同),提供的玩具就应该同品种的数量多一点,中大班象征性游戏水平较高,提供的玩具材料可以是一物多用的;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发展较差,可提供一些穿珠、拼插、剪贴等方面的材料,让幼儿进行练习,有的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差,就司提供脚踏车、攀登架等,让幼儿进行练习。

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还会随着其年龄增长而发展变化,因此环境创设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设计→实施→修正→再实施→再修正的螺旋式发展过程。

(三)幼儿参与的原则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

教育者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

以往,幼儿园环境创设常常较多地由教师包办,即使有幼儿参与,也仅限于将幼儿的作品拿来作为环境的点缀;学期初,教师经常为了布置环境加班加点,而一旦环境布置好了,就认为大功告成,一学期难得更换一次。

因而环境对于幼儿没有持久的吸引力。

教师应将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融入课程,以便对幼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如有一位教师组织幼儿谈话活动,起初的主题是环保问题—乱扔垃圾的问题。

后来,谈话延伸到计划外的新话题—“北京申奥”,孩子们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教师意识到这个话题的教育价值,于是引导幼儿讨论决定在墙壁上制作“奥运主题墙”并制订了计划。

孩子们请爸爸妈妈找相关资料,制作奥运标志、田径场、环形跑道、看台等,画出了各种表情形态的观众和运动员,并进行了设计评比。

这个活动通过幼儿集体构思、游戏、调查、制作和家长参与等过程,使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观察者、倾听者、合作者、决策者,幼儿由单纯的倾听者变成了计划者、参与者,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意识到了自己是环境的主人,人人出谋划策,人人都来承担自己的一份责任,真正展示和发展了任务意识、有目的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以及分工合作、讨论、决策的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不仅要考虑幼儿园内环境要素,同时也要重视园外环境的各要素,两者有机结合,协同一致地对幼儿施加影响。

利用开放的教育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是教育者应该树立的大教育观。

因为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信息量给幼儿的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幼儿的成长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幼儿园不能关起门来办教育,脱离幼儿园园外环境进行园内封闭式的教育成效有限。

如,幼儿园要求幼儿学习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有的家长却常常忘记了这个教育任务,幼儿在家自己穿鞋袜,家长认为孩子穿得慢,耽误大人的时间,于是包办代替帮幼儿穿上,孩子愿意自己做,说在幼儿园也是自己做的,家长却说:“幼儿园有幼儿园的一套,你这是在家里

一句话就把幼儿园好的教育影响抵消了。

面对外界环境的复杂影响,幼儿园应采取积极的态度,主动与外界结合,让家庭、社区成员更进一步了解幼儿和幼儿园,使幼儿园教育获得家庭、社区的支持和配合,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同时,也促使家长和社区成员从教师那里学习到教育知识和技能,改善自身的教育观念和行为。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一般做法是:一方面选择、利用外界环境中有价值的因素教育幼儿,另一方面要控制与削弱消极因素对幼儿的影响。

当然每个园、每位教师也有自己独特的做法,但重要的是要把与家庭、社区结合的活动纳入到幼儿园教育过程之中。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请交警来园模拟操作,给幼儿介绍交通安全知识;让家长制作一盘反映幼儿一天典型生活的录像;带领幼儿参观附近市场(街市),等等。

更为重要的是要摸索出一整套策略和做法,在幼儿园、家庭、社区之间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五)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幼儿园自身经济条件,勤俭办园,因地制宜办园。

我国近几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由于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水平仍相对较落后,所有的幼儿园都应当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办教育,给幼儿提供物质条件时,应以物质条件对幼儿发展的功能大小和经济实用性为依据,如:图书架主要是放置图书,供幼儿阅读的,可取几根木条,做成可以放书的许多小格,钉在墙上,幼儿易拿易放,又不占地方,墙边再放几把小椅子,幼儿看书也方便。

这样做,节钱省料实用,何乐而不为呢。

此外,根据本园需要,就地取材,一物多用,也能够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29/64463.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