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海宁的优美句子,描写嘴巴的优美句子推荐阅读:
1. 赞颂海宁的诗句
苏轼《观浙江涛》: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情此景那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李白《横江词》: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
北宋词人潘阆: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白居易《潮》: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
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毛泽东《观潮》: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
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乾隆第三次下江南:名园陈氏业,题额曰安澜。
至止缘观海,居停暂解鞍。金堤筑筹固,沙渚涨希宽。
总廑万民戚,非寻一己欢。 乾隆第四次下江南:两世凤池边,高楼睿藻悬。
渥恩赉耆硕,适性惬林泉。是日亭台景,秋游角微弦。
观澜还返驾,供帐漫求妍。 ……等等等等,很多的吧。
2. 描写海宁的诗有哪些
我一生都在寻找这样的地方
它可能是一座山峰一条江河
或者是一片草原一个湖泊
甚至是一个村庄或一个人的名字
如果是山峰就要有挺拔的品格
如果是江河就要有敞开的胸怀
如果是草原就要有宁静的气质
如果是湖泊就要有深刻的思想
如果是村庄一定要居住着诗人
如果是诗人就一定浪漫可爱
她美丽、纯洁、聪慧而不献媚
如今,我寻找到的这个地方
却是一座城市的名字,叫做海宁
是海宁,就飘忽着徐志摩的一片云彩
是云彩,就荡漾着陆小曼浪漫的清波
是清波,就酝酿着王国维的学问
是学问,就传承着深厚的文化与修辞
是修辞,就映衬着金庸的武侠与江湖
是江湖,就挥舞着闪闪烁烁的盐官刀
是盐官刀,就背负着沧桑不老的岁月
是岁月,就显现着皮影戏的历史
是历史,就掩映着唱戏女郎的优美
是优美,就仿佛穆旦的一首诗歌
是诗歌,就像一线奔腾的钱塘潮
由远而近,撞击着我的眼睛和心灵
是眼睛和心灵,告诉我,她是海宁
我一直坚守着爱的忠诚,可是
我要勇敢地坦白———
亲爱的朋友,在这些日子里
我曾梦想化作一线钱塘潮
枕着海宁的名字
睡在徐志摩的一片云上
不愿醒来
作者:祁人
3. 描写海宁的诗句,标明出处和作者
登西山望硖石湖
唐长庆中(公元822年)白居易刺杭州,尝至海宁诣恩师顾况,登西山以望硖石湖并作诗。因白居易曾任中书省(唐时又名紫微省)侍郎,故西山又名紫微山。
登西山望硖石湖·白居易
菱歌清唱棹舟廻,树里南湖似鉴开。
平障烟浮低落日,幽溪路细长新苔。
居民地僻常无事,太守官闲好独来。
犹记长安论诗句,至今惆怅读书台。
钱江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每当大潮来临,巨浪汹涌澎湃,气势雄伟,潮声震天动地,如千军万马,横江翻腾,真有“翻江倒海山为摧”之势。潮头一般高1至2米,最高达5米以上,以每秒5至7米的速度浩浩荡荡向上游挺进,势如破竹,蔚为壮观。明代文学家张舆曾为它写下了这样的诗句:“罗刹江(即钱塘江)头八月潮,吞山挟海势雄豪。六鳌倒卷银河阔,万马横奔雪嶂高。”
唐代诗人孟浩然曾写道:“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还有刘禹锡也曾在诗中叹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4. 有哪些描写海宁的诗词文赋
诗歌在中国的文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同样也在嘉兴文学中占有突出地位。
嘉兴在春秋时地处吴越之交,战国时属楚辖。吴歌、越歌、骚声一直流传在民间,并给文人以深刻影响。
唐朝以前,由于时代久远,缺乏这方面的记载;唐朝开始,代有才人佳作传世。特别是明代中后期后,资本主义开始在嘉禾平原及与之毗邻地区萌芽。
经济发展,文化繁荣,诗人诗作如林,奠定了“文化之邦”的基础。今嘉兴图书馆所藏清代沈季友、胡昌基编辑的《携李诗系》及续集,'共收集从古至清的嘉兴诗人近4000家,尚不含海宁市(因海宁当时局抗州郡)。
乾隆年间沈德潜选编《清诗别裁集》,收取了自清初至乾隆时的诗人900余人,嘉兴籍诗人占50多人。钱仲联先生编辑的《清诗纪事》共收集整个清代6000余诗人,嘉兴籍占350多人,且大多有诗集传世。
这些数字充分说明了嘉兴诗歌在清代诗歌中的重要地位。其中如朱彝尊、查慎行、吕留良、钱载、王县、黄燮清、沈曾植、王国维等都是具有全国性影响的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嘉兴籍诗人形成的“秀水诗派”是清代影响深远、规模巨大的几个诗派之一。纵观诗歌的内容、艺术,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和较大的成就,值得肯定。
进入近代,嘉兴诗歌又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特征。“五四”以后,诗人们致力于诗歌革新,从古典诗歌向新诗过渡,其中徐志摩的新诗实践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
解放后,诗歌创作走向大众,古体诗词焕发青春,新体诗更加普遍,新一代诗人茁壮成长。
5. 海宁名人写了哪些文章赞美海宁潮
唐代第一位以钱塘观潮入诗的人,是孟浩然。
他写下一首《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回,浮天渤海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我更喜爱他的另一首《渡浙江问舟中人》:“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时时引领望天未,何处青山似越中?” 我这次来海宁,一直想找找孟浩然登临的樟亭在哪里。
白居易也曾经在这亭子里观潮。他写过一首《樟亭》:“夜半樟亭驿,愁人起望乡。
月明何处见,潮水白茫茫。”白居易任职杭州刺史期间,为西湖修筑白堤,钱江潮经常轰鸣于他枕畔:“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即使后来远离此地,想忘也忘不掉的。钱江潮构成记忆的画外音。
他还有一首《观浙江潮》:“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游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在那个时代,潮汐是一种比沙漏更为雄浑壮丽的时间表。钱江潮,用一线银练结绳记事。
苏东坡担任杭州通判,多次来海宁,除了观潮,还有公务:督役开河。他在盐官镇西南门内的庆善寺烧香祈祷:“古邑居民半海涛,师来构筑便能高。
千金用尽身无事,坐看香烟绕白毫。”他对海宁潮大加赞美:“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历代帝王中,乾隆跟海宁潮结有不解之缘。乾隆六下江南,四驻海宁,而且都是住在海宁“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的陈家。
有人传说乾隆本是海宁陈阁老的儿子,刚出生后便被雍正以女易男玩了个“调包计”。其实乾隆来海宁,更多的是关心堤防,总要视察绕城古塘,或登观潮楼检阅水师。
他看到江潮凶猛,是个隐患,不惜动用国库,调拨财物,下旨在海宁建筑全长六千余丈的鱼鳞石塘——一座与万里长城并称的伟大工程。 1916年9月15日,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以及蒋介石等人,自上海来海宁观潮。
钱江潮使他联想到革命洪流:“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后来还亲笔书写“猛进如潮”四字,题赠海宁。
相比而言,浪漫的诗人徐志摩在观潮时,依然是缠绵悱恻。他本是海宁硖石人,曾邀约胡适、陶行知、汪精卫等人来盐官看潮。
也就是那一天,志摩发现有位佳人在水一方,便写下著名的《海韵》一诗:“女郎,回家吧,女郎!……海潮吞没了沙滩……沙滩再不见女郎!” 1957年9月11日(农历八月十八),毛泽东来海宁观潮。“在塔东面,当时主要考虑八月十八观潮日人多,毛主席来观潮,群众要争看主席,这就无法观潮了。
所以选择了镇郊位置。”这是一次秘密的看潮行动,长达三十六年后才由1993年10月3日《文汇报》首次报道。
后来公开的还有毛泽东的七绝《观潮》诗:“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6. 关于海宁风俗的文章300字
可爱的家乡
轻轻地打开浙江地图,一眼就能看到我的家乡——海宁。
她位于杭州湾的钱塘江畔,由于她特殊的喇叭状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举世闻各的海宁潮,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人们纷纷涌向盐官去观看这个天下奇观。那天,人潮、海潮汇聚一起,非常壮观。
除了有名的潮水,我的家乡还有古老的皮影戏。那一个个生动的人物,讲述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正月十五的精美花灯,做得栩栩如生、美不胜收。
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还产生了许许多多有名的人物:如诗人徐志摩、书法家张宗祥、小说家金庸、军事家蒋百里……
这就是我可爱的家乡,我爱我的家乡!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301/118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