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黛玉的唯美句子,描写林黛玉的唯美句子推荐阅读:
1. 形容林黛玉的句子
描写”黛玉"的句子有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玻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第一次见到黛玉时,他眼中的黛玉便是这样。
从总体上看,她具有一种柔弱美,病态美。眉间隐隐笼着丝丝轻愁,似皱而未皱,如有轻烟缭绕,可见她总是心事重重;目中依稀有缕缕渴望,似喜而非喜,常有深情凝驻,可见她总是细腻善感。
这样的眉与目配合在一起,该是何等的清丽而凄美!黛玉原是绛珠仙子的化身,为“还泪”而来,所以她的眉目之间凝聚了灵河之畔的清风细雨,离恨天外的灵晖秀气。“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玻”更突出地体现了她多愁善感的个性。
黛玉天生有一种诗人的气质,柔情似水,忧郁细腻。一身之病是由两靥之愁而起,两靥之愁又因一身之病而生。
她深深陷入了与宝玉的恋情之中,用全部心血去爱宝玉,用整个生命去追求美好的生活,但身世孤苦,寄人篱下,她怎能不愁?“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她怎能不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进一步写她的愁与病:无事时也有闪烁的泪光,无恙时也有细微的娇喘,可见愁与病已经深入到她的内心,不可医治了。黛玉的愁与病,除了身世原因外,实际上是在追求自由与美的过程中与世俗发生矛盾引起的。
在贾府这样一个复杂的大家庭里,宝钗那样的“贤德淑女”受到人们的赞赏,而黛玉生性孤傲,过于敏感,又常常直率地讽刺他人,当然不会得到认可。她高洁的心志不为人所知,她梦想的爱情不被世所容。
当她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剧烈冲突时,她无力反抗,只能默默饮下苦涩,日久天长,郁结成玻“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这两个比喻用得很形象。秀丽柔弱的花儿,把纤纤瘦影投在清澈的水中,波光荡漾,花影相映,多么清朗典雅;纤弱的柳条在风中依依而舞,时而形成一道弯弯的波痕,时而形成一条优美的弧线,真是楚楚动人。
用这样两种美丽的事物来形容林姑娘真是再妙不过了,把她的美写到了极致。小说中有许多与此呼应的句子,如:“黛玉已摇摇的走了进来。”
“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避远,不忍再听。”“亭亭玉树临风立,冉冉香莲带露开。”
等等。“心较比干多一窍”写黛玉的聪慧多才。
比干是商纣王的叔父,智慧过人,因进谏被剖心,心有七窍。后世以心有七窍来形容聪颖过人。
黛玉的聪颖,在大观园众姐妹中是闻名的。无论是吟菊花,还是咏柳絮,她总表现得才华横溢,卓然不群。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幽淑女悲题五美吟”等情节,无不展示了她过人的诗人天赋。在小说中,作者总是把最优美最动人的诗句归在林姑娘的笔下。
试看这些句子:“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沟渠。”
孤傲不群;“毫端蕴秀临窗写,口角噙香对月吟。”潇洒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凄苦悲凉;“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见识过人。“病如西子胜三分”,则是更进一步地写黛玉的病态美。
传说春秋时的美女西施在心口疼痛时捧心皱眉,其姿态更美。而黛玉比之“胜三分”,可见黛玉之美,惊人绝代,真是“颦儿才貌世应媳。
悲剧总是把美的事物毁灭给人看。黛玉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女子,是寄托了作者理想的、高洁美好的形象。
她美丽而才高,但不为世俗所容,与唯一的知音宝玉的爱情更不为人所容,故而走向最终的悲剧结局。寒潭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撒闲抛更向谁?尺幅鲛绡劳惠赠,为君哪得不伤悲!昔有绛珠,轻吟花谢花飞花满天,她寞落了无,留下的却只是心疼。世人皆言她怜,但这才是最好的结局。
一世孤高傲才,清白来世,清白离开,一生只为一人,没有尘世如潮,没有浮生未歇。带走了一人痴心,留下了一世轻安,心如止水,万念俱灰。
此生如此,足矣。
2. 关于对林黛玉描述的优美的语句,高考作文用啊
林黛玉是中国文学上最深印人心、最富有艺术力量的女性形象。
人们熟悉她, 甚于熟悉自己的亲人。只要一提起她的名字,就仿佛嗅到一股芳香,并立刻在心里 引起琴弦一般地回响。
林黛玉像高悬在艺术天空里的一轮明月,跟随着每一个《红 楼梦》的读者,走过了他们的一生。人们永远在它的清辉里低徊沉思,升起感情的 旋律。
的确,在我们文学史上(至少在鲁迅以前),还没有一个作家,能够像曹雪芹 这样地懂得中国女性的灵魂,并且能够这样深刻地发掘她们的美丽、诗情、希望和 痛苦。是的,那一时代,歌唱得最深沉的反抗声音,曹雪芹是用女性的典型来体现 的。
我们觉得这样的艺术创造,不仅有着广阔的现实基础,同时还有着这样深长的 意义:从那一时代最柔和、最忍耐、最受历史限制的人们心中所发出来的之声 ,是最感人、最耐人寻思的声音。 在我国文学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少的闪烁着爱情光彩的女性形象。
但无论是待 月西厢的崔莺莺,无论是泣血还魂的杜丽娘,无论是焚香拜月的王惠兰,或者是扑 坟化蝶的祝英台以及仙山盗草的白素贞等等,一与林黛玉比较起来,就不禁在艺术 上黯然失色而显得缺乏饱满的血肉。它们不仅没有能够像林黛玉这样地向我们展示 出一个轮廓分明、概括深广、有着丰富内在精神面貌的性格;同时,这些形象在思 想内容上显然也没有达到林黛玉这样的高度。
《西厢记》、《牡丹亭》所表现的爱 情,基本上还不是与封建制度、精神道德发生根本冲突的爱情。所谓“她有德言工 貌,小生有温良恭俭”,“六宫宣有你朝拜,五花诰封你非分外”等等,都是把爱 情建筑在“夫贵妻荣”的思想基础和生活追求上。
《梁祝》与《白蛇传》所表现的 爱情,基本上也还是没有摆脱这样的规格。如果单纯从祝英台、白素贞在行动上所 表现的来看,她们要比林黛玉显得更开朗些、猛烈些,但是人物的行动与人物的典 型意义尤其是与作品的思想性并不完全是一回事。
作为一个艺术形象来说,我们还 要看作家通过这个形象概括了多深多广的历史社会内容,以及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意 义。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我们觉得祝英台、白素贞的形象就要比林黛玉单薄得多, 而形象的思想意义也不能不显得贫乏。
是的,单薄的、缺乏饱满血肉的形象永远不能使作品具有深厚的思想。 即使单纯从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来看,以开药铺为生、把爱情寄托在小夫小 妻生活方式中的《白蛇传》,也还是把南极仙翁这样的正牌神仙,当成了爱情的救 命符,并且最后又以状元及第的封建陈套来冲淡了爱情的遗恨。
…… 《红楼梦》所表现的爱情,显然有着更进一步的社会思想意义了。薛宝钗正是 “德言工貌”式的佳人、“五花诰”的追求者,但贾宝玉正是为此而宁愿去过着冰 冷的寺院生活,永远怀念着那个“自幼不曾劝他去立身扬名”的林黛玉,对他的人 生主张采取同情或支持态度的林黛玉。
而林黛玉,也正是以这个从封建阶级核心里背叛出来的“混世魔王”为她的终 身知己,以这个不以现存的道德为道德、现存的荣誉为荣誉的“祸胎”为自己灵魂 的寄托。 值得注意的是:建筑在这个爱情上的生活理想、生活追求,是既不能从曾经引 导他们走向叛逆的《西厢记》、《牡丹亭》里面,也不能从现实生活里面找到现成 的根据,是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明白,叫不出名字来的东西。
这是属于前进中的历史上的东西——一种刚刚觉醒的、但还显得睡意朦胧的社 会意识!这就是为甚么我们总是在林黛这一典型性格中,感到有一种区别于崔莺莺 、杜丽娘等人物形象的地方。或者说,有一种以前的作家所没有达到的地方。
这不 仅是因为曹雪芹在塑造林黛玉这一典型形象时,更是遵循和发挥了现实主义的创作 传统,因而在人物性格中有着更深、更广的艺术概括,有着更多的超过作家自己所 能认识到的形象意义;而且,又是因为:曹雪芹生活在一个毕竟要比王实甫、汤显 祖等所生活的社会向前发展了的历史时代里。在这个时代里,正酝酿着新的、具有 空前历史意义、且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开辟道路的农民大起义。
是的,“时代需要自己的奴仆”。处于封建社会总崩溃前夕的曹雪芹,以一个 天才艺术家的敏感,充当了这一时代的最好见证。
的确,也只有像曹雪芹这样的天 才、这样“痴”的天才,才担负得起那个时代所赋予的艺术使命。他十分精密地反 映了那一阶段的历史面貌、历史情绪、历史心理,以及那种几乎无法看到、抓住, 只能用感觉来认识的时代气压。
——令人呼吸窘迫的时代气压! 通过林黛玉,曹雪芹对既存制度、道德观念等等挑起了广大的怀疑。他带着一 个没落贵族的伤感,非常人道地指出:那一社会是如何以它的整个结构,来隐秘地 、巧妙地、“仁慈”地毁灭着人;毁灭着人的智慧、感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高尚关 系。
一切,都是这样的昏沉和愚昧,没有一点人的气味。几乎没有甚么东西,即使 是活生生的死亡,也不能惊动那样死尸一样的僵冷和麻木。
在这里,我们不禁想起:朱丽叶与罗密欧的死亡,曾经使存在于那两个家族之 间的愚昧仇恨,得到了“凄凉的和解”。当凯普莱脱向蒙太玖说:“啊!蒙太玖大 哥!把你的手给我。
这就是你给我女儿的。
3. 【总结一下林黛玉的才华,句子优美的不要葬花吟和冷月葬花魂的,
林黛玉不仅长得美貌超群,最重要的是她才华冠绝!她受过良好的封建教育,文章韬略皆显奇才.黛玉自元妃省亲,在大观园中锋芒已露,一首五律《世外仙源》:“宸游增悦豫,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气象新.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就把她才华显露.另外黛玉还有两首长诗也是脍炙人口,令人读了不觉潸然泪下的,一首是《葬花吟》,另一首是《桃花行》.其中的《葬花吟》可以说是她的代表作.《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从这首诗中又可看出黛玉“惜花”如命.其中的“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闺中女儿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几句中可以看出她写的葬花吟其实是以花比喻自己,把贾府乃至整个封建社会比喻为污淖,她不甘沉灭,又无力摆脱封建恶势力.怜花就是怜自己,她看到鲜花的凋零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将来.她认为把凋落的花埋进土里是最纯洁的了,同时也是对“生命”的爱惜.除了她的代表作《葬花吟》以外,黛玉其它的诗,如《杏帘在望》、《菊花诗》、《螃蟹咏》、《咏白海棠》、《五美吟》等也是精典之作.。
4. 描写黛玉的句子
1、红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3353830楼梦里各个女儿都精华灵秀独具其魅,黛玉的美让人由衷地心疼和爱怜。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首词中尽现了黛玉迷离、梦幻、病态、柔弱、动静交融的美丽和气质。
2、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3、黛玉从小聪明清秀,与诗书为伴,但父母让她读书识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
母亲去世后黛玉进京,与宝玉一同深得贾母关爱。不久父亲病故,她便长住贾府,逐渐与宝玉相知相爱。
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官道路,她蔑视功名权贵,当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 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它!”。她和宝玉有着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王夫人等人残忍地扼杀了。
林黛玉最后泪尽而逝。 4、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5、黛玉换上了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麾,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头上罩了雪帽。 6、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7、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8、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9、林黛玉幼小失怙,寄人篱下的林黛玉过的是一种繁华中的苍凉生活。
她没有真正贴心依靠的人,也没有什么属于自已的财产,绝顶的聪明和满腹的才华害了她,成就了她多思多虑,多愁善感的个性。同时孱弱的身体加剧了她对生命的幻灭感,缥渺无望的爱情煎熬着她易伤的心。
10、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11、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12、她,是一朵带刺的玫瑰。
刺是她唯一的坚强,掩盖在这脆弱的坚强下面的,是她那深深的自卑情结。
5. 所有红楼梦里关于黛玉的诗,或美句
黛玉的诗:黛玉谜语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两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借,风雨阴晴任变迁。 葬花词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林黛玉诗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抉,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黛玉(潇湘妃子)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黛玉(潇湘妃子)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俗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黛玉(潇湘妃子)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秋窗风雨夕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问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人,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耐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芦雪庵即景联句诗 (凤姐:)一夜北风紧,(李纨:)开门雪尚飘。
人泥怜洁白,(香菱:)匝地惜琼瑶。 有意怜枯草,(探春:)无心饰苇苕。
价高村酿熟,(李绮:)年稔府粱饶。 葭动灰飞管,(李纹:)阳回斗转杓。
寒山已失翠,(岫烟:)冻浦不闻潮。 易挂疏枝柳,(湘云:)难堆破叶蕉。
麝煤熏宝鼎,(宝琴:)绮袖笼金貂。 光夺窗前镜,(黛玉:)香粘壁上椒。
斜风仍故故,(宝玉:)清梦转聊聊。 何处梅花笛,(宝钗:)谁家碧玉箫。
鳌愁坤轴陷,(湘云:)龙斗阵云销。 野岸回孤棹,(宝琴:)吟鞭指灞桥。
赐裘怜抚戍,(湘云:)加絮念征徭。 坳垤审夷险,(宝钗:)枝柯怕动摇。
皑皑轻趁步,(黛玉:)剪剪舞随腰。 煮芋成新赏,(宝玉:)撒盐是旧谣。
苇蓑犹泊钓,(宝琴:)林斧不闻樵。 伏象千峰凸,(湘云:)盘蛇一径遥。
花缘经冷聚,(探春:)色岂畏霜凋。 深院惊寒雀,(岫烟:)空山泣老鹗。
阶墀随上下,(湘云:)池水任浮漂。 照耀临清晓,(黛玉:)缤纷人永宵。
诚忘三尺冷,(湘云:)瑞释九重焦。 僵卧谁相问,(宝琴:)狂游喜客招。
天机断缟带,(湘云:)海市失鲛绡。 (黛玉:)寂寞对台榭,(湘云:)清贫怀箪瓢。
(宝琴:)烹茶水渐沸,(湘云:)煮酒叶难烧。 (黛玉:)没帚山僧扫,(宝琴:)埋琴稚子挑。
(湘云:)石楼闲睡鹤,(黛玉:)锦厨暖亲猫。 (宝琴:)月窟翻银浪,(湘云:)霞城隐赤标。
(黛玉:)沁梅香可嚼,(宝钗:)淋竹醉堪调。 (宝琴:)或湿鸳鸯带,(湘云:)时凝翡翠翘。
(黛玉:)无风仍脉脉,(宝琴:)不雨亦潇潇。 (李纨:)欲志今朝乐,(李绮:)凭诗祝舜尧。
桃花行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林黛玉:唐多令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毯。
飘泊 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 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世外仙源匾额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6. 我想找红楼梦里的唯美诗句..最好是黛玉说的
红楼梦·红豆曲》(宝玉)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 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 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
转自:雨后池塘 展不开的眉头, 捱不明的更漏。呀! 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 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红楼梦·咏菊》(黛玉)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名家点评: 黛玉“魁夺菊花诗”,她的三首咏菊诗是十二首咏菊诗之冠,而这一首又是三首之冠,被评为第一。 《红楼梦·问菊》(黛玉)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蛰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名家点评: 这一首被李纨评为第二。
用的是“四支”韵。 《红楼梦·菊梦》(黛玉)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名家点评: 这一首被李纨评为第三。
用的“八庚”韵。 红楼梦·咏白海棠》(黛玉)(朗读:践离)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名家点评: 别人都交卷了,黛玉还没作。
李纨催她,她提笔一挥而就,掷给李纨等人,表现了黛玉才思特殊的敏捷。
7. 谁给一篇描写林黛玉的美文呀
林黛玉是一个才华横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则是她的写照。她从小失去双亲,寄居在荣国府,虽然贾母对她疼爱有加,但由于清高自尊的个性,她常生“寄人篱下”的伤感。
她多愁善感,常常为别人不注意的小事而悲伤流泪。正如小说中所描写的“黛玉葬花”一幕,就突出了这一点。花开花谢本来就是自然景象,但她却由此而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聚散无常。她为落花叹息,她把宝玉引为知己,同看《西厢记》,把人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宝玉身上。她深爱着宝玉,但又感到很难如愿。于是,她因想争取自己的位置但又多次失败而顾影自怜,暗泣于无人之处。
她的内心世界似难捉摸,但也常常将其显露于外。若宝玉“得罪”了她,她便生气,泪水涟涟,甚至为他而生病。表面上这样,其实内心仍是挂念着他,借口去看他。宝玉一病,她为之而伤心,为之而哭泣。但由于封建礼教道德的约束,她不得表白,不得自已,最终在宝钗出阁之日郁郁而死,没能了却自己的心愿。
曹雪芹深爱他笔下的林黛玉,爱她的一切,爱她的笑和泪,爱她的喜与悲。正是由于这种刻骨的爱,才使他将黛玉对宝玉的一段痴情演绎得美丽异常,刻画得入木三分,为世人塑造了一个“心较比干多一窍”、反封建礼教的光彩照人的形象。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这就是林黛玉的内心世界
(本文系转载)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302/120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