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调查宝可梦评语判断强弱

调查宝可梦评语判断强弱推荐阅读:

对公司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怎么写

对公司发展的十条建议

1.领导与各级员工缺乏实际的沟通。

企业领导应与各级员工建立和谐的交流和沟通机制,上情下达、下情上传。

企业应鼓励员工敢说真话、敢说实话,鼓励员工敢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

企业要营造一个和睦的上下级关系,企业的领导要让每一位员工明白和了解当前工作的重点,领导也要礼贤下士和体察民情。

若企业领导与各级员工想法一致,这样企业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企业才能做得更加强大。

2.员工的价值体现与安全感不足。

对于新员工来讲尤为重要,努力工作的同时也是在让自己学习和发展,公司应该让员工有归属感和安全感。

所谓归属感是员工想融入公司,为公司努力;而安全感则是员工能感受到公司需要自己,自己是有价值的。

使员工知道自己在公司的价值也是促进工作积极性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3.应当标准化工作流程。

各个部门都要有标准的工作流程,各个岗位职责落实到人,合理且固定,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做到各方面有专职人员负责,各部门之间也要密切配合,不在部门之间产生脱节现象。

4.培养研发人员的创新精神。

研发人员要学会用崭新的思想看待事物,才会有新颖的创意,营造氛围,鼓励善于思考、大胆想象,激活创新意识。

学习是创新的源泉,激励员工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储备,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实际工

作中不断产生新思路、新方法。

其实学习方法很多,可向书本学习,向网络学习,向上司和同事学习,只要肯学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到新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要想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应不断更新自己,不断创新,在学习中提高,在提高中学习。

同时也要结合市场调研,明确定位产品的发展方向。

合理化加强制度。

建议在高质高效完成工作的前提下,合理的让员工分配私人时间,这样能提升员工的生活品质,也可以减少员工的抵触情绪,增加工作的积极性。

加班与调休能够平衡化,或者给予一定的鼓励,也能提高加班的积极性和高效性。

5.完善办公设备的不足。

电脑不足,目前大多数人都在用自己的电脑,而且大部分电脑都老旧不堪,严重的影响工作效率,建议都给配备电脑,以便查阅文献及其他办公之用。

6.建议建立无记名意见建议箱。

公司应当认真的对待每一个员工提出的建议,组织相关人员对建议的合理性进行评议。

这样可以得到一些员工的真实想法,有利于公司的管理和发展。

7.员工要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无论是办公耗材还是水电的使用都要养成节约的习惯,包括食堂吃饭也应养成不浪费食物的好习惯。

8.安全生产时刻要放在首位。

安全问题始终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是在生产和实验过程中首要考

虑的问题,所以公司和员工都应当特别重视,公司应当加强管理,员工应当自觉遵守,互相配合。

9.一些制度尤其是福利制度不够完善。

完善员工福利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从细节着手,为员工着想,将关怀落到实处。

减少人员的流失,增强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10.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工会活动。

为活跃和丰富员工的精神生活,定期举办联欢会、运动会、表彰会、优秀员工旅游等活动。

使大家干得起劲、玩得开心,觉得自己与公司已密不可分,人企合一,共同成长,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

更重要的是,各部门内部应不定期举行活动,如聚餐、外出郊游、爬山等,可增近同事之间的感情,这样能更好的协调工作,有利于工作顺利的进行。

调查问卷的评价标准

要设计一份好的问卷,必须考虑这样几个问题:它是否能提供必要的管理决策信息

是否考虑到应答着的情况

是否满足编辑、编码、数据处的要求。

1.问卷能否提供决策的信息

任何问卷的主要作用就是提供管理决策所需的信息,任何不能提供管理或决策重要信息的问卷都应被放弃或修改,这就意味着将要利用数据的经理们对问卷表示满意就意味着“这种工具将提供我们进行决策所需的数据。

如果管理音对问卷不满意,那么,市场研究人员将继续修改问卷。

2.考虑到应答者

一份问卷应该简洁、有趣、具有逻辑性并且方式明确。

尽管一份问卷可能是在办公室或会议室里制作出来的,但它要在各种情景和环境条件下实施;因忙于家务或其他事先有所安诽的受访者会终结毫无意义的访谈;有些访谈是在受访者渴望回到电视机前进行的;另外一些访问是和一个忙于购物的购买者进行的;还有一些访问是在受访者的孩子缠住他们的时候进行的,仅时间的漫长就将使访问变得枯燥无味。

设计问卷的研究者不仅要考虑主题和受访者的类型,还要考虑访问的环境和问卷的长度。

近期的一项研究发现,当受访者对调查题目不感兴趣或不重视时,问卷长度就不重要了。

换问话说,无论问卷是长是短.人们都不会参与调研

同时,研究发现当消费者对题目感兴趣或当他们感到问题回答不会太困难时,他们会回答一些较长的问卷。

问卷设计的另一个要求是使问卷适合于应答音。

一份问卷应该针对预期应答者明确地设计,尽管父母是典型的冷冻谷类食品的购买者*但儿童经常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对品牌的选择。

这样,对儿童进行品尝测试的问卷应当用儿童的语言表述。

另一方面,对成人购买的问卷应当使用成人的语言。

问卷设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使问题适合潜在的应答音。

问卷设计者必须避免使用营销专业术语和可能被应答者误解的术语。

实际上,只要没有侮辱或贬低之意,最好是运用简单的日常用语。

3.编辑和数据处理的需要

一旦信息收集完毕,就要进行编辑。

编辑是指检查问卷以确保按跳间形式进行,需要填写的问题已经填好。

“跳问”是提问题的顺序,表6—3显示了受访吝对问题4a的回答是不是,对其进行的一个从4a直接跳到5a的跳间,所有“开放式问题”经由逐字记录,通过从完成的间卷中进行后编码,确定所给的答案:

4.问卷服务于许多管理者

简而言之,一份问卷必须具有以下功能:首先,它必须完成所有的调研目标,以满足经理的信息需要;其次,它必须以可以理解的语言和适当的智力水平与应答者沟通,并获得应答者的合作;第三,对访问员来讲,它必须易于管理,方便地记录下应答者的回答;同时,它还必须有利于方便快捷地编辑和检查完成的间卷,并容易进行编码和数据输入;最后,问卷必须可转换为能回答经理起初问题的有效信息。

什么是量化评价

什么是质性评价

两者各有哪些优缺点

仅供参考:

一、课程与量化评价

所谓量化课程评价,一定是“力图把复杂的教育现象和课程现象简化为数量,进而从数量的分析与比较中推断某一评价对象的成效。

这种评价方法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占了主导地位,这个历史时期也一定是课程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所说的课程的“第一代评价”和“第二代评价”时期。

1.理论基础 量化评价是实证主义方的直接产物。

它感觉主体和客体是相互孤立的实体。

世界是有规则的、可预知的,存在着一般的规律和模式。

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必定存在逻辑因果关系,量化评价一定是运用这些关系。

“知识”具有客观规律和可重复性。

评价者只要遵守一定的方法规范,就能够将评价的结果在更大的领域内推广。

因此,使用一种理性、客观的方法,配合适合的程序,就能使我们预知和操纵世界

2.评价目标量化课程评价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操纵和改良。

它的核心价值是秩序和一致,感觉课程评价的目标在于把握课程量的规定性,即通过具体的数学统计、运算和量化分析,揭示出与课程相关的数量关系,掌握课程的数量特点和变化,从量的关系上对课程进行推断。

评价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断定课程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

美国评价专家泰勒的基础原理反响了这个过程,教或学被描写成高度操纵、线性的和可测试的活动。

3.评价过程量化评价主要针对课程实行结果进行的,即“应当评价啥”,而不是“啥值得评价”,如测量学生的学习成绩。

最常见的评价形式是“课程是否达到这一目标”,如泰勒的评价模式。

量化评价的主要过程包含提出问题、设定评价、定义变量、抽样、分析、结论等。

它具有标准化程序,是自上而下、从一般到特别的演绎过程。

它先进行假设,接着使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对课程特点进行量化,如用数学语言表示课程的状态、关系和过程,在此基础上,收集大批的资料进行统计和运算,抽取并推导出对课程评价有价值、有意义的数据资料,接着将事实与假设加以分析比较,并不断修改和完善假设,最后来得出结论。

课程评价在这个地点是一种技术性和生产性的过程。

技术性,指课程行为是标准化、系统化的;生产性指课程评价的主要目标是供给明确推断或课程决策。

4.评价的具体方法量化评价将事实和价值相分别,强调课程需要严格操纵,评价方法主要是对成功或失败,好或坏的量化,强调精确度、信度、效度。

它感觉方法是“为达到目标和事实而使用的技术”。

它主要用视察、实验、调查、统计等方法进行课程评价,对评价的周密性、客观性、价值中立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力求得到绝对客观的事实。

另外,常用资料的形式对课程现象进行解释,采用逻辑和理性的方法和线性模式,探寻投入、实行过程和结果之间联系。

量化评价的方法简便易行,容易操作,具有具体性、精确性和可验证性等特点,推动了课程评价科学化的过程,因而一直在实践中处于安排地位。

5.评价者的角色量化评价者不考虑评价对象的行为与特定情境的关系,感觉现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存在的。

评价者在评价之前就作出种种假设,在评价过程中,“客观”地搜集与课程有关的资料,最大限度地测量和解释课程是怎么样实行以及结果是啥。

他会给课程特征供给一个“可信的”、“有效的”推断。

这个地点的评价是自上而下的,评价者具有特别大的权威。

正常情况下评价者是个别行动,636f7079e799bee5baa631333363376436在评价者与开发者、教师与学生和其它关系人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能够说,评价者是一个有“无限权利”的人,因为他们充当了专家或评判员,从而操纵着评价过程。

二、课程与质性评价

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人们一度十分重视量化评价,感觉只有量化分析才是科学。

在这之后,随着社会批评思潮的兴起,人们认识到评价不是一个单纯技术问题,纯粹价值中立的描写是不存在的,因此,评价要对被评价对象的价值或特点作出推断,价值问题由此在评价领域凸现出来,人们评价的重点转向了价值观。

20世纪70年代以后,“量化评价”逐步为“质性评价”所代替,质性课程评价也日益兴盛起来。

1.理论基础 这种方法源于解释主义哲学。

主体和客体两者是互为主体、相互渗透的。

知识是主体不断通过建构和检验而形成。

不存在带有普遍意义的、脱离具体情境的抽象的知识,因而不能用对或错对知识加以推断,而必须根据它在具体情境中发挥的作用。

事实与价值并不是相互独立的。

不能完全用科学方法去评价教育和课程现象,那样只会导致人们对课程认识的僵化。

许多问题只能通过描写性、解释性的语言来实现。

质性评价一定是要对与课程相关的行为及其缘由和意义作出推断。

2.评价目标 质性评价不追求实用于一切的普遍规律。

它的目标在于把握课程质的规定性,通过对课程普遍过细地分析,深入懂得,进而从参与者的角度来描写课程的价值和特点。

评价是为了加强课程规划的有效性,并使参与的每一个人受益。

知识是相对的,因而课程也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只能做大致描写和价值推断。

评价要检验学生通过课程学到了哪些东西。

在评价过程中,有时学生会学到他们不甘心学或者没让他们学的内容。

这可能意味着小孩们在课程内容学习上的失败,但它本身并不是一个学习的问题。

然而若使用量化评价方法,会测不到这方面内容而疏忽了一些重要因素。

而质性评价把学习懂得为增进评价的开展,会把它作为讨论、决策、行动的资料来源。

3.评价过程 质性评价不强调在评价开始就对评价问题进行理论假设,假设能够在评价过程中形成,也能够随着评价的进行而转变,因此质性评价本质上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归纳过程。

评价者把评价过程视为评价者发现课程潜在价值的过程。

这种评价过程增加了我们对教学本质以及师生关系、课程设计及性质、师生行为、建构知识的性质和结构等的懂得。

这种评价没有绝对严格的程序,带有特别大的机动性,前一步资料搜集的情况往往决定下一步的方向。

课程评价是一个持续性的、动态的过程,是一种共同参与的活动,是一种持续评价、不断反馈的模式。

4.评价的具体方法 质性评价感觉,资料是对评价者价值观的反响。

在评价开始之前,人们不明白他需要揭示的东西。

随着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所需要的方法将不断浮现。

不同的调查主题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具体有参与视察、行动研究、人种学等。

与量化评价的精断定义、精心设计、预设程序和工具等相反,质性评价中的工具和方法是逐渐显露出来的。

在学校和课堂,在不同的课程规划时期,评价者会在评价中不断更新或改良相关的评价程序、工具和变量。

5.评价者的角色质性评价主张不要对外部评价者与内部评价者进行严格区分。

课程评价是一个包含所有参与课程检验、并懂得课程评价过程的个体(如教师、学生、家长、督导员、专家等)在内的共同参与的、持续性的过程。

评价者充当了增进者,鼓舞参与者对有关课程的内容提问、讨论,同时进行设计和资料收集、分析、解释,并澄清一些观念,如教育目标、知识的本质、教与学、特定情境和教育环境的含义等。

评价者会考虑到参与者对当前课程见解、发展方向,并借鉴其它参与者的观点。

评价者也是一名学者和教师,通过对话和合作性活动指导所有参与者,提高了参与者的评价思维过程和技巧,并解决他们的困惑。

评价者不一定中立,他也能够在合作性的对话中发表自个儿见解。

安全评价包括哪些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的分析,安全评价的结果是一些定性的指标,如是否达到了某项安全指标、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等。

(1)典型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

(2)定性安全评价方法的优缺点:优点:容易理解、便于掌握,评价过程简单。

缺点:依靠经验,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安全评价结果的差异;安全评价结果缺乏可比性 定性评价方法,具体又可以分为两种:①逐项赋值评分法,简称评分法。

这种方法首先根据评价对象和目的,按照系统分解(分割)的方法,编制安全检查表,确定查评项目,然后根据查评项目所涉及的危险因素的重要程度,逐项赋以同重要程度相对应的分值。

具体做法上一般都先确定一个总分,然后逐项确定子系统的重要程度,即确定权重系数,根据权重系数将总分分配到各个子系统,如果需要还可按此法将子系统的总分再分配到下一级子系统,然后再按权重系数将子系统(或下一级子系统)的总分分配到各个评价项目。

权重系数的确定,以往都是通过专家讨论或通过对专家的调查和咨询进行的,主要是依靠专家群体的知识和经验。

这样确定下来的权重系数,大体上是能够得到公众认同的,但是为了尽可能减少主观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在确定权重系数时,如有条件可采用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些方法,如:特尔菲法或功能系数评价法。

②单项加权计分法。

这种计分法是将评价项目的实际检查结果,根据事先规定的条件评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等级数不限,但整体上等级数要统一)然后根据事先确定的每个等级的权重系数(即分值)得出整体评价值。

评价学生: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区别

1、定量评价

定量评价是采用数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对评价对象做出定量结果的价值判断,如:运用教育测量与统计的方法,模糊数学的方法等,对评价对象的特性用数值进行描述和判断

定量评价强调数量计算,以教育测量为基础。

它具有客观化、标准化、精确化、量化、简便化等鲜明的特征。

它在一定程序上满足了以选拔、甄别为主要目的的教育需求。

但定量评价往往只关注可测性的品质与行为,处处、事事都要求量化,强调共性、稳定性和统一性,过分依赖纸笔测验形式,有些内容勉强量化后,只会流于形式,并不能对评价结果作出恰如其分的反映。

因而,它忽略了那些难以量化的重要品质与行为,忽视个性发展与多元标准,把丰富的个性心理发展和行为表现简单化为抽象的分数表征与数量计算。

2、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是不采用数学的方法,而是根据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平时的表现、现实和状态或文献资料的观察和分析,直接对评价对象做出定性结论的价值判断,不如:评出等级、写出评语等。

定性评价是利用专家的知识、经验和判断通过记名表决进行评审和比较的评标方法。

定性评价强调观察、分析、归纳与描述。

就应用于教育评价这一领域的现象而言,定性评价更加关注学生在“质”方面的发展,关注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强调对学生的优缺点进行系统的调查,并对个体独特性做出“质”的分析与解释,是具有实质性内容的一种评价机制。

因此,定性评价可以关注更广泛的教育目标及学习结果,强调关注现场和专业判断,对学生种种表现试图做出具有教育学、心理学意义的解释与推论。

如果说定量评价关注“量”而走向抽象并且侧重定量描述,那么定性评价则关注“质”而走向具体并且侧重定性描述。

因而,定性评价是更具有现代人本思想和发展性评价的理念。

但是,定性评价有时使评价结果模糊笼统,弹性较大,难以精确把握。

功能评价方法分为哪两大类

3)功能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功能成本化评价方法,即以费用表示功能的方法;二是功能评分化评价方法,即通过用户调查或专家打分获得人们对功能的接受程度的方法。

功能成本化是一种功能数量化形式,在这种形式下,功能(F)被定量地表示为实现这一功能所需要的成本金额,也就是实现某功能的目标成本,所以功能成本化评价又叫做功能评价值法、目标成本法等。

这里,功能(F)的单位是货币。

功能成本化评价首先要计算功能(F)的成本(cost),然后再评价功能(F)的评价值(worth),根据评价值和实际成本(C)的比值,判断或选择价值工程研究的重点方向。

功能成本化评价的目的在于找出实现功能的社会最低成本,并以这个成本作为评价标准,来衡量研究对象的成本是高还是低。

所谓功能评分化评价,是根据功能的重要程度和实现难度,通过各评价对象的相对评分,计算其功能指数(F)和成本指数(C),从而进一步确定评价对象价值指数(y)的方法。

所以,功能评分化评价方法又叫做相对值法。

通过功能评价,可以得到价值指数(y)偏低的功能,从而明确改进的重点和方向。

4)价值偏离(valuemismatch)。

根据功能的成本分析和客户对功能的满意程度,可以分析是否存在着价值偏差。

价值偏离有几种情况,如下表所示。

(5)方案创造与评价

方案创造是在前一阶段功能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发挥创造性思维,针对不同的功能要求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代用方案。

方案评价阶段的目标是对创造阶段产生的建议和设想进行筛选,选择最好的想法来发展细化,形成提案。

方案评价的准则可视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建议和设想而有所不同。

典型的评价准则有:费用、功能、时间、总体方面及其他。

(6)方案发展与提案形成

方案发展的目标是将上一阶段筛选出来的建议和设想进一步细化,形成可操作的提案。

最后,要将价值工程提案提交给决策者和原设计者,并且要向他们介绍这些提案。

例题:

功能评价的方法主要有_。

A、价值成本化评价方法

B、价值评分化评价方法

C、功能成本化评价方法

D、功能评分化评价方法

答案:C、D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注册监理工程师教材中的相关论述:

(一)价值工程的含义

价值工程是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对所研究对象的功能与成本进行系统分析,不断创新,旨在提高所研究对象价值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

这里“价值”定义可以用公式表示:

V=F\/C

式中,V为价值(value)、F为功能(function)、C为成本或费用(cost)。

价值工程的定义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价值工程的性质属于一种“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2)价值工程的核心内容是对“功能与成本进行系统分析”和“不断创新”;(3)价值工程的目的旨在提高产品的“价值”。

若把价值的定义结合起来,便应理解为旨在提高功能对成本的比值;(4)价值工程通常是由多个领域协作而开展的活动。

(二)价值工程的特点

1.以使用者的功能需求为出发点

价值工程出发点的选择应满足使用者对功能的需求。

2.对所研究对象进行功能分析、并系统研究功能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价值工程对功能进行分析的技术内容特别丰富,既要辨别必要功能或不必要功能、过剩功能或不足功能,又要计算出不同方案的功能量化值;还要考虑功能与其载体的有分有合问题。

通过功能与成本进行比较,形成比较价值的概念和量值。

由于功能与成本关系的复杂性,必须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3.致力于提高价值的创造性活动

提高功能与成本的比值是一项创造性活动,要有技术创新。

提高功能或降低成本,都必须创造出新的功能载体或者创造新的载体加工制造的方法,否则,提高价值只是一句空话。

4.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

开展价值工程活动的过程涉及各个部门的各方面人员。

在他们之间,要沟通思想、交换意见、统一认识、协调行动,要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

(三)价值工程的一般工作程序

开展价值工程活动一般分为4个阶段、12个步骤,如表5—6所示。

1.5.4价值工程在建设项目中的应用(掌握)

价值工程既可以应用于项目决策阶段的项目选择与定位,也可以应用于项目实施阶段的设计方案改进和优化以及施工方案的选择和优化,还可以应用于项目运营阶段的运营管理;既可以应用于建设项目整体系统的定位、选址、功能等的方案选择与方案改进,也可以用于改善项目子系统的功能和价值(比如工艺设备系统、排水系统、结构系统等),还可以用于具体构件(部件)的方案优化。

以下举例说明。

(1)某国际机场排水系统的功能分析与方案评价见教材P36。

(2)某国际机场航站楼屋盖钢结构体系的价值分析见教材P37。

(3)价值工程在建筑幕墙体系中的应用见教材P37。

模糊设计是指什么

1965年美国L.A.Zadeh教授创立了模糊论。

基于模糊论而形成的模糊数学,其应用范围已遍及理、工、农、医及社会科学等众多领域,并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对工程设计、自动控制、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学科产生了极大影响,并取得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新成果。

模糊设计是模糊数学应用于工程设计的产物,是模糊系统理论的一个分支学科,由于它问世不久,至今尚无一致公认的定义。

我们认为,所谓模糊设计是运用模糊数学原理,针对工程中研究对象的特点,分析、量化、研究、决策设计中的模糊因素,模拟人的经验、思维与创造力,设计模糊化、智能化的软件与硬件产品的综合性学科。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在模糊优化设计、模糊可靠性设计、模糊自动控制设计、人工智能设计等方面取得的优异成果,使工程设计这门古老的学科开放出新的花朵。

可以说,模糊设计是传统的常规设计理论及方法的拓展与延伸,是设计概念的深化,并已成为解决复杂工程模糊设计问题的有效方法与手段。

模糊设计的基本理论是在现实的客观世界及工程领域中,既存在着许多确定性与随机性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着模糊现象。

模糊现象是指边界不清楚,在质上没有确切的含义,在量上没有确切界限的某种事物的一种客观属性,是事物差异之间存在着中间过渡过程的结果。

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国内从80年代开始,以数学规划论为基础,以计算机为工具的优化设计技术取得了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收到了显著的效益。

但是常规的优化设计把设计中的各种因素均处理成确定的二值逻辑,忽略了事物客观存在的模糊性,使得设计变量和目标函数不能达到应有的取值范围,往往会漏掉一些真正的优化方案,甚至会带来一些矛盾的结果。

事实上,不仅事物差异之间的中间过渡过程所带来的事物普遍存在的模糊性,而且研究对象的复杂化必然要涉及模糊因素,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研究必然要考虑到模糊信息的识别与处理,以及工程设计不仅要面向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还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并依赖社会环境、条件、自然资源、政治经济政策比较强烈的模糊性问题等,这些都必然使上述领域的优化设计涉及种种模糊因素。

如何处理工程设计中客观存在的大量模糊性,这正是模糊优化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

模糊优化设计是将模糊理论与普通优化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的优化理论与方法,是普通优化设计的延伸与发展。

目前,国内外模糊优化理论及应用已取得较大进展,我国在机械结构的模糊优化设计、抗震结构的模糊优化设计等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将系统分析、经典优化技术中的动态规划原理与模糊优化理论相结合,为求解多目标、多层次、多阶段的复杂的大型成套机械设备系统的优化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下面是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某石油钻机司钻控制房内显示、操纵元件的人机界面进行的模糊评价,如图4-29所示。

图4-29 采用模糊理论评价一部新设计的钻机司钻控制界面在对现场进行深入设计调查的基础上,与现场专家司钻员交流,记录他们对操作界面的重要性和界面本身作出的评价,建立评价模型,如图4-30所示。

该评价模型包括确定评价指标(又称评价因素)体系和参与评价的专家,确定专家评测意见的表达方法和综合方法,然后再确定各层的权重系数,并根据离散语言值标尺确定评语集为U=(V1,V2,V3,V4,V5)=(位置非常合理,位置合理,位置一般,位置不合理,位置非常不合理),给每个评语集的每个等级赋予分值,如下表所示,赋值后的评语集为H=(9,7,5,3,1)。

图4-30 某交流变频电驱动钻机司控台界面评价层次模型

评价分值表评 语评价分值含 义99~8.0分人机界面设计很合理78.0~7.0分人机界面设计比较合理57.0~5.0分人机界面设计一般35.0~3.0分人机界面设计不太合理13.0分以下人机界面设计很不合理结合现场调研的司钻意见和各元素权重系数对单一因素进行评价,再对整个司钻控制显示操作元件界面进行评价。

计算交流变频电驱动钻机司钻房的人机界面设计的模糊评价结果,对照规定的评语等级标准判断设计的合理性。

设计方案的优度C:

C=BU·HT式中 BU—综合评价向量;H—评语集。

本案例最终计算的界面优度C为8.789,设计后的司钻房人机界面的评价结果为非常合理,体现了使用者对设计的心理认同性,说明该人机界面的设计是合理的。

员工对公司的评价怎么写

1.很荣幸成为公司一员,进入公司以来,我努力学习企业的各种制度及企业文化,希望尽快融入企业大家庭,下面我以新员工身份谈一下对公司的认识及感想。

2.首先,公司制度完整规范,公司员工自觉遵守,员工面貌新颖,穿着整齐干净,工作努力、积极主动。

这是一个成熟企业应有的基本,彰显企业成熟、健康发展。

3.其次,企业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氛围浓厚,晨会、贺生、兴趣小组、短信、内刊等推动员工成长、关爱员工及其家属的活动相继开展,每天晨会制度更是彰显出企业文化魅力所在,让大家一起学习新制度、新知识,观看积极上进的视频资料,这样有助于员工自己知识的增长,从长远利益来看,也是企业利益的体现。

4.再次,公司组织机构框架清晰,机构分工明确,领导才能出众,领导有方,员工能够各司其职,各尽其能。

比较明智的办法:

1、对公司一些无伤大雅,例如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一些小的比较中肯的合理化建议,记住态度要真诚

不建议对公司领导、规章制度、经营方向及管理模式指手画脚,更不可目空一切对公司进行无情的抨击

2、顺带对个人的工作见闻及学习情况进行汇报,突出自己在新环境中的学习和进步或者团结同事克服困难

如果真的要写一些缺点的话,最好附带上个人合理可行的方案,切记不要只提问题而不想解决办法,那样会留给领导一个不太好的印象

如何对课题中期汇报进行评价

如何对课题中期汇报进行评价

一、中期报告的写法:

(一)课题中期报告的功能和结构

1、功能

课题中期报告是科研课题的执行人在科研过程中向科研主管部门汇报课题研究工作进度的情况及阶段性成果的书面材料。

课题中期报告的主要功能有:

①课题执行人总结前一段研究工作的成绩和经验;②向主管部和协作单位通报信息,以便检查研究进度,安排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2、结构

课题中期报告由课题名称;课题概述(课题来源,起止时间,支持的经费等);本阶段研究工作的内容、情况和存在问题;对本阶段研究进度的评价;下阶段研究工作的计划;参加这段工作的人员名单和报告时间等六部分构成。

(二)课题中期报告的写作

1、课题概述

一般第一次进度报告中写,后续的进度报告可以不写。

主要写明课题来源,起止时间,支持经费以课题要求等。

2、本阶段研究工作的内容,情况和存在问题

写法上应按工作计划上规定本阶段任务条款或按上一次进度报“下一阶段工作的计划”的内容,逐条检查落实,注意写明完成情况,也同时写明存在问题,分析存问题的原因,如果不具备研究条件而未完成任务应作出说明。

这部分写得如何,是衡量进度报告的质量关键所在。

3、下阶段研究工作计划

这部分写作既要参照课题工作计划写出下一阶段将进行的研究,又要针对上阶段工作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将未完成的任务移至下一阶段去完成。

如果研究工作计划有变动,应写明变动原因并作出新的安排。

4、课题中期报告的编写方法

对单一课题,可采用时序式编写,按任务完成时间的先后写。

但重点放在本阶段研究工作的进展和结果上,避免写流水账。

对项目比较多的课题,如分有多个子课题,可采用任务分项式编写,一项一项地写。

也可把时序或任务分项式结合起来编写。

5、内容真实,把握分寸

课题中期报告写作的重点应放在\"研究计划完成情况\"和\"未能按计划完成的工作\"两部分上。

写作中应如实反映研究的客观实际,正确估价取得的成果;写成绩不要过分夸大,同时要写明存在困难和问题。

二、结题报告的撰写:

对于一个科研课题来说,撰写结题报告(或叫研究报告)是课题研究的最后一个程序。

如何撰写研究报告呢

(一)、研究报告的类型

研究报告是描述教育研究工作的结果或进展的文件,是报告情况、建议、新发现和新成果的文献。

它是教育研究工作者广泛使用的一种文体。

随着教育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的不问,研究报告也有不同的种类。

1、实证性研究的报告

即用实证性方法进行研究、描述研究结果或进展的报告。

如对某个教育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写成的调查报告;对某种教育现象进行科学实验后写成的实验报告;对某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以后写成的经验总结报告等。

这类报告都是以直接研究所得到的材料为基础,对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加以分析,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提出经验、办法、建议及存在的问题,得出应有的结论。

2、文献性研究的报告

即用文献法进行研究的报告。

如教育史研究中的文献考证的报告。

这类研究报告以对文献的分析、比较、综合为主要内容,并展示文献的考证过程,说明文献的来源和可靠程度。

(二)、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要求

一份研究报告是否有意义,取决于它的质量,研究者必须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科学性

科学性是科学研究成果的生命所在。

研究报告的表述必须观点正确、材料可靠,论证要以事实为依据,无论是阐述因果关系,结论的利弊和价值,结论的实用性和可行性,都必须从事实出发。

推理要合乎逻辑,不可无根据地臆断。

2、创造性

创造性是衡量研究报告质量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

别人没有提出过的理论、概念、教育教学新方案,新的实验方法,别人没有观察到的现象,在实验和调告中第一次获得的新的数据等,都是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3、规范性

研究报告的表述虽无定法,但有常规可循。

在撰写研究报告时,要按照一定的格式,不能忽视最基本的规范要求。

写作之前要有明确的计划和提纲,要根据研究的结构特点和逻辑顺序,研究课题的任务和内容,来考虑表达的形式和表述的方式。

4、可读性

为了便于传播和交流,研究报告的表述应具有可读性。

语言阐述必须精确、通俗,在不损害规范性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简洁的语言。

专门的名词术语,可以用,但不能故弄玄虚。

文字切忌带个人色彩。

一般不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不可把日常概念当作科学概念,不宜采用工作经验总结式的文字。

一篇高质量的论文,不仅要有创见,也要讲究辞章,达到科学与文学、科学与美学的最佳结合。

(三)、各类研究报告的结构及撰写方法

撰写不同类型的研究报告有一般的共同要求,但不同类型的教育研究报告由于其结构的不向,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

研究者撰写研究报告,首先必须把握各类报告的特征。

1.教育调查报告

对某种教育现象调查后,对其结果整理成的文字材料,就是教育调查报告。

其作用是就某一科研课题搜集材料、罗列现象,在整理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过分析、归纳、综合,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探索事物内部联系及其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调查报告一般都包括总提、主体、结论这个“老三段”的基本格局。

调查报告结构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题目。

应以简练、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所要调查的对象、领域、方向等问题。

题目应能概括全篇,引人注目。

(2)导言。

亦即引言、总提、序言、前言。

简短扼要地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任务、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

要注意将调查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必要待清楚,使读者了解概况,初步掌握报告主旨,引起关注;调查方法要详细说明,要写明是普通调查还是非普通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夯、抽样调查),是随机取样、机械取样,还是分层取样,调查方式是开调查会,还是访问或问卷…,以便使人相信调查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体现调查报告的价值。

(3)主体。

这是调查报告的正文部分。

这部分要把调查来的大量材料,经过分析整理,归纳出若干项目,条分缕析地叙述,做到数据确凿,事例典型,材料可靠,观点明确。

数据如能用图示的形式表示,可以增加说服力,一目了然。

调查报告正文的写作在安排上要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大致有如下几种写法:①按调查顺序逐点来写;②按被调查单位的人和事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来写,以体现其规律性;③将两种事物加以对比,以显示其是非、优劣,找出其差异性;④按内容的特点分门别类逐一叙述。

这种安排较为常见。

最后,要写清楚调查的结果。

(4)讨论或建议。

依据正文的科学分析,可以对结果作理论上的进一步阐述,深入地讨论一些问题,亮出自己的观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5)结论。

利用逻辑推理,归纳出结论。

即交待调查研究了什么问题,获得了什么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6)参考资料。

调查研究报告过程中对参考、引用的资料要写明出处。

目的在于对所写报告负责,并给读者提出信息,也是尊重资料作者的劳动。

出处的书写顺序一般是:书籍――作者、篇目名称、出版单位、出版日期、页次;报刊杂志――作者、篇目名称、报刊杂志名称、期次、页次。

2、教育实验报告

对某种教育现象实验后,要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全面总结,提出一个客观的、概括的、能反映全过程及其结果的书面材料,就是教育实验报告。

教育实验报告可以分为三部分:①前言;②实验过程和结果;③讨论及结论。

实验报告的基本结构:

(1)题目:应以简练、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出教育的对象、领域、方法和问题,使读者一目了然,判断出有无阅读价值。

(2)单位作者:应写明研究者的工作单位,或写明某某课题实验者或牵头人、组长、撰稿人,其他人员可写在报告的结尾处。

目的在于对实验报告负责,并便于读者与之联系。

(3)课题的提出。

用以说明本课题的来源、背景、针对性及解决该课题的实际意义的价值,明确表示出作者的研究方向、目的。

表述要具体、清楚。

(4)实验方法。

这是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目的是使人了解研究结果是在什么条件下和情况中通过什么方法,根据什么事实得来的,从而判定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可依此进行重复验证。

关于实验方法主要应交代:①怎样选择被试。

被试的条件、数量、取样方式,实验时间及研究结果的适应范围;②实验的组织类型(方法)及采取这种组织类型的依据。

即:是单组实验、等组实验还是轮组实验;采取这种实验类型的依据包括哪些方面,如考试成绩及评分标准;基础测定及测定内容等。

③实验的具体步骤,对实验班进行实验处理的情况。

④因果共变关系的验证(要注意原因变量一定要出现在结果变量之前,或两者同时出现,但不能产生于结果变量之后,否则先果后因,实验就不成立了)。

这里,要对两个变量进行测定。

测定方法也要交代清楚:是口头测定,书面测定还是操作测定;是个别测定还是集体测定;有无后效测定的时间等。

因此,在实验前,就应对与效果变量测定内容相关的原因变量进行测定,以便与效果变量对比:只有经过这样的对比,才能发现共变关系。

⑤对无关因子的控制情况。

只有严格控制无关因子的作用,才可运用统计检验来消除偶然因子的作用。

(5)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中最重要的是提出数据和典型事例。

数据要严格核实,要注意图表的正确格式;用统计检验来描述实验因子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

典型事例能使人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使实验更有说服力。

(6)分析与讨论。

即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来讨论和分析与实验结果有关的问题。

其主要内容有:①由实验结果来回答篇首提出来的问题;②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与论证;③把实验结果与同类研究结果相比较,找出得失优劣;④提出可供深入研究的问题及本实验存在的问题,使以后的研究方向更明确,少走弯路。

(7)结论。

它是对整个实验的一个总结.它直接来自实验的结果,并回答实验提出的问题。

下结论语言要准确简明,推理要有严密的逻辑性,结论适用的范围应同取样的范围一致。

(8)附录和参考文献。

附录是指内容太多、篇幅太长而不便于写入研究报告但又必须向读者交代的一些重要材料。

如测试题、评分标准、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统计检验等内容。

参考文献是指在实验报告中写清参考和引用别人的材料和论述。

应注明出处、作者、文献标题、书名或刊名及出版时间。

出处的书写顺序一般是:书籍――作者、篇目名称、出版单位、出版日期、页次;报刊杂志――作者、篇目名称、报刊杂志名称、期次、页次。

如引用未经翻译的外文资料,最好用原文注解,以资查证。

3、教育经验总结报告

经验总结报告是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积极探索而积累起来的经验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书面材料。

经验总结报告的基本结构大体有以下几部分:

(1)题目。

可以是既定的科研项目,即专题经验总结;也可以是对某一阶段(如—学期、—学年等)全部工作的回顾。

从中找出成效较大、印象较深、且富有新意的东西来确定总结的题目。

(2)引言。

没有固定的表达方式,大多数以凝炼简洁的语言交待本篇经验总结的背景、写作目的、取得的主要成绩等,使读者一开始就判断出有无参考价值。

(3)正文。

围绕经验总结的主题(总观点)组织材料。

可在文中设小标题,但要注意所叙述的若干个问题的内在联系。

经验总结既要有典型的事例,又要通过分析研究,加以理论概括,做到内容生动,有理有据,说理性强,使人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工作上可资借鉴。

(4)结尾。

这是经验总结的精髓和结晶。

它是通过正文的典型材料及对其分析而概括出的结论,是从大量具体事实中找出的规律性东西,它应反映作者的独到见解。

至此可见,各种类型的研究报告的写作形式是不尽相同的。

尽管如此,它们却包含了或者可以归结为前言、正文、结论这个三段式的基本格局。

调查报告可分为引言、正文、结论三个部分。

实验报告可分为引言、实验方法、过程和结果、讨论和结论等三个部分。

经验总结报告可分为情况概述、经验总结、存在问题和今后意见等三个主要部分。

当然.这只是教育研究报告习惯格式的沿用,并不能限制文章结构形式的创新。

研究报告的结构可以根据内容和体裁的不同而灵活掌握。

只要能够达到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缜密、条理清楚的要求,在写作形式上是可以有所不同的。

(四)、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环节

俗话说:有了好布料,不等于有了好衣服。

把第一手材料变成研究成果,需要经过思维加工和文字加工过程,这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要写好研究报告,必须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草拟详细的写作提纲

撰写者必须统筹规划好文章的结构,组织材料,草拟提纲。

拟定报告撰写提纲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所从事的研究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构思的

社会调查报告上的调查单位评语应该怎么写

急~

情况属实

也可以加些其他的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310/133846.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