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关注学困生的评语,学困生课堂关注,点燃唤醒推荐阅读:
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学困生的学习
首先、关注学困生,激发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重塑学习的自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与学困生交朋友。
实践证明,小学生也往往因为喜欢哪位教师,也就喜欢他教的那门学科。
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并理解他们,对学生感到有亲切感、信任感、期望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
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里理距离,使他们主动投入到主动学习的活动中来。
例如,我班周燕同学,她的学习成绩比较差,脑袋反应较慢,常常为此感到自卑而缺乏信心,但内心还是想把学习搞好。
于是,我在课堂教学时特别的尊重、注视、宽容她,常常用鼓励的语言评价她的发言,那怕是一次小小的发言,让她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起主动参与学习的自信心。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强化的结果,成功的奖赏会使学困生产生喜悦的情绪,这种成功的喜悦又会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通过老师、同学的帮助,她的努力,她的学习成绩有了一点提高,课堂上有时也能大胆的发言。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为学困生创设能充分展示学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到成功之乐,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积极参与到自主学习的活动中来。
其次、关注学困生,使他们享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把学困生融合于各个学习小组,使他们的学习得到帮助和提高。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树立他们学习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努力使全体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全面提高学习质量。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团结精神,交往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
因此,教师在组建学习小组时,就要有意识地把好、中、差三种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里,每个学习小组只安排一个差生。
对小组里成绩较好的学生,老师要给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和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主动帮助学困生,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督促、帮助学困生主动积极思考问题,对学困生的帮助要有耐心,教师又给学困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每次小组讨论、交流时必须发言。
防止小组讨论时优生发言,差生无言的局面。
通过优秀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和行为,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来启发感染成绩差的学生,让他们能主动地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及时改正缺点赶上优等生。
这样,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中既感到有同学的帮助,享受到集体的温暖,又使他们学习得到进步和提高,从而进一步树立起自主学习的信心。
第三、关注学困生,教师的教学重心要下移。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除了面向全体以外,还要特别关注学困生,教学的重心必须向下移。
首先,课堂小组合作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去,特别关注学困生的思考、发言,引导、帮助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倾听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想法。
其次,小组合作讨论结束后,在小组的汇报时,把教学的目标直接指向学困生,让他们代表小组来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
并提问:“通过刚才的讨论,你知道了什么
“你是怎样想的
“你为什么这样想
“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等这样的问题。
有的学困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想回答又怕回答时,这时,老师要给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你能行”的鼓励。
会使学生的思维发生质的飞跃。
这既是检查小组讨论的情况,又可检查学困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为教师及时调控课堂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在自主学习的活动中,教师要注意不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他们爱数学,会学数学,学好数学,进而使班上的学生全面发展。
只有通教师的不断帮助,学困生的成绩才会提高,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案例 英语课堂怎样关注学困生
我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发现学困生并不是天生学习就差,只是在后来的学习由于方法不当等原因导致.因此,我在教学中特别关注学困生的成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用爱心温暖他们的心灵,用语言激励他们的信心,用热情调动他们的动力.久而久之,让每个学困生也结出丰硕的果实.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英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能讲英语,不同的学生在英语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来善待学生,更应该善待学困生,学困生不仅需要学习上的帮助,更需要让他们在英语活动中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一、找闪光点,树立自信心.学习差不代表能力差,学困生并非样样都不行,在学困生当中,有的爱劳动,有的乐于助人,有的在文体方面有一定的特长等.我要抓住时机挖掘一些他们闪光的地方,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感觉到我很在意他们.针对学困生心理障碍大,怕我提问、怕考试、怕挨批评.结果越害怕就越学不好.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我在教学中坚持激励的教学法,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使树立自信心,获得成就感.例如,学生能正确的回答一个音标、一个单词、一个短语,甚至重复回答别人回答过的问题,都会得到鼓励和表扬,平时多用信任的目光注视学困生,而且平时教学过程中,尤其注重学困生作业评语,我认为评语是我和学困生促膝谈心、说悄悄话,表达的是特别的关注和爱护,他犹如一封短信,或赞扬、或劝诫,学生都能心领神会,而且有时我在评语中委婉的指出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并表达对他们的希望,只要这些希望是真诚的,是适时的和有内容的,学困生能从中理解我对他们的信任、关心、爱护,从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久而久之,他们由自卑变为自信,英语成绩也有明显的提高.如我代的这届一个学生,由于八年级刚从外地转来,当时英语基础特别差,有时连简单的单词都出错,更不用说句子,遇到我要提问时,她要么低着头,要么就睁着渴望的眼睛望着我,即使回答问题,也只见嘴唇动,却听不到声音.因此,我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她尝到成功的快乐,如遇到简单的句子时,我就叫她上台翻译,我就站在她的身后,轻声地加以指导,直到她流利说出为止.也就是说,既然要让她上台,就应该创造条件让她成功.在全班加以表扬,鼓励她继续努力,同学们也理解我的用心,也都以热烈的掌声加以祝贺.二、改进方法、创设环境 我在英语教学中,努力营造和谐、生动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地对话交流,学生的点滴进步都给予肯定和表扬.我们经常主动征求学困生对教学的意见,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让学生感到我的真诚关怀与殷切希望.在这种和谐、亲切的学习氛围中,学困生的精神压力减少了,喜欢上英语课的学生多了,渐渐地我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为了克服学困生不肯动脑筋,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发言不积极,不愿做练习,竞争能力差等缺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把握学困生好动不好静,喜欢热闹有趣的事情,对事情充满好奇心的特点,我就尽量在英语教学中创造愉快的气氛,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例如:1,有一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刚上课,先做一个简单的两分钟的英语游戏,使每个学生都会做.这样学生先进入状态,也对本节课感兴趣了,这时引入新课,才可能有效;2,每小组同学用一分钟进行对话表演,尽量把自己学过的,能用到的,能运用上的语言,都用一分钟展示出来,表现自己的才能,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将枯燥的论教式教学,变为灵活多样的兴趣活动,让英语课情境化、戏剧化,把课堂变成舞台、赛台.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比赛、猜谜、游戏,大显身手,尽情自我表现,我讲课时尽量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的表情、各种简笔画、形象的语言和动作来描述事.并且将做游戏、唱英文歌,跳舞等融入课堂,力求做得惟妙惟肖.生动有趣的英语教学,使课堂不时响起阵阵笑声和掌声,学习的热情被调动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倾注爱心、激发兴趣 我在教学过程中,以爱心为基石、注重引导、加强保护,耐心、宽容地对待学困生,给他们以信心,教他们做人,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我的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在关注全体学生英语活动的过程中,我特别关注学困生,公正、平等地对待学困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听取他们的意见,使他们克服自卑的念头,产生一种激励作用.这样学困生就会逐渐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改变自甘落后的思想,从而产生一种积极进取的动力,真正使阻力变动力.总之,关注学困生的工作,是教学中一项艰巨而又繁杂的工作,需要信心、耐心、恒心,更需要用一片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只要我们灵活运用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感染他们,让他们也结出丰硕的果实.
学困生辅导过程记录需要哪些内容
学困生辅导过程记录工作之一是学困生原因分析:
任课教师认真分析学困生存在的问题,是智力因素还是非智力因素,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辅导计划,计划好时间,确定好阶段性的辅导内容。
辅导学困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
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
2、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3、对学困生多宽容,少责备。
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4、老师的辅导要及时,认真做好辅导纪录。
5、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学困生的外部条件。
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
教师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
6、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改革,具体做法是:②教师上课要想到学困生,一是课堂提问让学困生也有回答的机会,而不是将他们放在角落里无人问津。
二是要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贵在参与,不准再将他们搁置起来,置之不理。
求问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关注学困生的成长
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常常处于从属地位。
在教学工作中,学困生的教育教学问题一直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困生”转化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
下面我根据自己在德育课的教学实践活动,谈谈促进“学困生”转化的一些想法: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一、内部原因。
学困生往往缺乏强烈的进取心、进取精神,思想上不求进取,没有远大的奋斗目标和理想抱负,不明确今天的刻苦学习是为了将来,立足于社会。
不良行为习惯主要是懒散、好玩好动,精神不能持久集中等;二、外部原因。
①家庭环境。
家长素质低下,如父母态度太粗暴,对子女棍棒式教育、方法欠缺,使学生难以忍受高压,导致厌学;或无时间,长期疏于管教放任自流,染上不良习气,对学习毫无兴趣;或总认为自己孩子笨,造成心理暗示,致使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等;或家长在当前改革开放形势下的“认为知识再多也不如经商实惠”的价值取向,势必也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或家庭结构上发生变化,单亲家庭愈来愈多的出现,给这类学生造成了心灵上的创伤,致使这类学生对生活和学习都丧失信心,更别谈什么乐趣了;② 社会环境。
游戏厅、网吧、各种带有色情的卡通画册、录像带等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吞噬学生纯净的心灵,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强、注意力涣散、放纵享受,不求上进、脱离集体生活,厌学、不学、弃学等;③ 学校环境学校教育存在疏漏,如教师教育思想上的疏忽大意,教学方法的不得当,责任心、事业心的缺乏;或同学之间的互相不良影响等等。
这些因素或多或少的对学生的良好学习情绪造成不可避免的心理影响甚至是心理伤害,从而使学生厌学、不学、怕学。
开发学困生的学习潜能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上寻找对策。
一、努力构建民主、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和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和谐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真正相信自己传授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对这理论、知识产生兴趣,并不断地去探究。
第一,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
教师和学生接触沟通的形式是多样的,不仅有课堂内的,还应有课堂外的。
教师要尽快记住学生的姓名,熟悉学生情况,能否做到这一点对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意义重大,因为学生都希望能被人所关注,特别是来自于教师的关注。
“学困生”往往容易被我们教师所忽视,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时,他会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积极配合老师的讲课,尽量使自己给老师留下良好印象。
第二,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摆正自己和学生的位置,不能把自己当作权威或权威的代表,把书本的理论、观点强行灌输给学生,要允许学生提出各种不同意见;不能把自己当作课堂的主宰,应该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必须以服务学生为宗旨,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成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上,允许学生对教师提出各种问题,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特别要鼓励“学困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只有在这样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才能说出自己想说的,学习自己想学的,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二、宽容学生的过错。
宽容他人,和睦相处,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重要原则,作为教师,更应该能宽容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过错。
在学习过程中,总会有那么一些学生自觉不自觉地犯错,尤其是“学困生”,教师要能宽容学生的过错。
宽容学生的过错,不等于放任学生的过错。
对学生的错误,作为教师必须及时、严肃地指正,但对犯错的学生尤其是常犯错误的“学困生”,切不可感情冲动,不可在课堂中当着众多学生的面用讽刺、挖苦、训斥等恶性的手段,这样只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恶化师生关系,从而使“学困生”更加丧失学习主动性。
教师必须要注意批评的艺术,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为自己着想,才能从心里真正接受批评,逐渐改正错误和不足。
三、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
在智力因素无重大差异的情况下,一个学生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差异,既有可能成为优秀生,又有可能成为学困生。
所以说,“学困生”只要克服非智力因素上的障碍,完全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
从学生本身看,“学困生”走出困境的首要前提是要有自信心。
信心是“学困生”成功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才会对取得成功充满渴望,才能向着一个目标去努力、去拼搏、去奋斗。
首先,教学重心下移。
培养“学困生”自信心的条件是要让他们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
过多的失败则会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教师要根据“学困生”的发展特点,个性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定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够完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学困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
我们的教学不仅要面向全体,而且还要关注“学困生”。
如在课堂中组织小组合作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去,特别关注“学困生”的思考、发言,引导、帮助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倾听他们对知识理解和想法。
在小组讨论结束后,小组汇报时,教师可以把教学目标直接指向“学困生”,让他们代表小组来汇报讨论的结果。
刚开始,有的“学困生”的回答会不尽人意,多占有一些时间,这时,教师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给“学困生”带来莫大的勇气和自信,使他们的思维发生质的飞跃。
其次,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人各有所长,“学困生”虽然学习成绩比较差,学习习惯不佳,但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总会发现他们身上也不乏闪光之处。
要重新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教师就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地予以肯定和赞赏,顺势利导,鼓励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
教师还应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及时捕捉学生的细小进步。
由于学生存在差异,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应有不同。
当学生比过去进步时,教师就应进行表扬,及时肯定,教师的赞赏和肯定是学生继续努力的动力。
这样就会使每一位学困生都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知识的海洋,任其遨游,最终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如何提高学困生的课堂参与度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上。
关键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
参与度。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课堂参与度呢
教师在课堂上要对基础差的学生进行过多关注。
我们作为老师,首先应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及时地对那部分学生加以关注,课堂是哪怕是用一个眼神,记他们觉得老师眼里时时有他们,他们定会对自己充满自信,为了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也为了自己今后能够更加引起老师的注意与重视,他们会想办法学好这一科的。
教师要进行角色转换,要求变说教者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辅导者。
枯燥的讲解会让学生厌恶而不接受,何况有时教师过多的讲解让学生更加茫然,倒不如多留时间让他们自我消化一些,独立思考一些,并鼓励他们能够提出问题,哪怕是非常简单的问题,只有通过他们提问才足以说明他们已经开始走入教材、走进课堂中来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让自己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体验失败与成功,承担失败的责任,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师要讲究教法,利用课堂时间相机辅导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对后进生有进步的学生,多提问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对一些后进生多提问一些基础知识,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当后进生作业出现较多错误时,教师要当面批改,指出错误,耐心指导。
当少数后进生因基础差而难以跟班听课时,我们应采取系统辅导的方法,以新带旧,以旧促新,帮助后进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发展他们的智力,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另外,在课堂上对后进生多提问,发现他们的优点和成绩就及时表扬,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教师为学困生提供表现机会,如课堂上对他们降低难度提问,让他们帮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例如担任课代表等,这样都能使他们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增强他们在各方面都进步的愿望。
教师要上好每堂课,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
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比如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已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学生 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
不定期地进行所学知识的小测验,对所学知识进行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困生的自我能效感
自我能效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有很多的研究都证明:低效能感的人在困难面前更容易放弃,也更不愿意挑战有难度的任务。
学困生长期处在失败当中,甚至有些对自己没有期望。
所以让学困生体会验成功学,增强自我能效感,这样才有学习的动力。
1课前“三分钟练习”时,为学困生准备一些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
由于后进生基础差、起点低,因此就选择一些简单的与新课有密切关系的问题让他们进行回答,以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减缓接受新知识的坡度。
抓住他们回答中每一点细微的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
这样消除了学困生心理上的压抑感,每一节课都有一个成功的开始,使他们能够充满信心地学下去。
2课堂提问时,优先让学困生回答一些容易回答的问题。
学困生接受新知识慢,表达能差,课上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害怕答错被老师批评被同学笑话。
长期这样自我能效感就会降低。
所以教师一定要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
3课堂评价时,对学困生回答问题的评价要及时和艺术。
学困生往往注意力不太集中,语言表达能力差,接受能力又弱,学习方法大多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上课时常常怕自己被老师叫着回答不上。
所以对他们提问时要讲究艺术,坚持“慎重、不伤其自尊心”的原则,避免挫伤他们的上进心;坚持多表扬,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
如果简单的问题答错了不要批评更不能讥讽,也不要不做评价就让他们坐下去,而是要耐心的往正确的方向引导,帮助他把问题答对。
这样既帮助他们有了成功的体验,对于原来没有答对的问题印象也一定深刻。
4课堂练习时,教师要走下讲台,优先给学困生进行指导和帮助。
学困生往往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差,对新知识的应用肯定存在问题,一些旧知识的遗忘也是对新知识应用的障碍,同时学困生的计算能力差,容易出错。
这时教师应及时了解他们的问题所在并帮助他们找出并订正,对于典型的错误还需投影呈现出来,让学生自己找出,教师加以强调。
5布置作业时,降低对学困生的要求,完成一部分或有针对性的基础练习。
因为“不会做或做不完”是大多是学困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主要原因。
能够顺利的完成作 业,学困生体验到成功,这样就不会再惧怕和厌烦作业。
6改善对成败的归因。
大多数学习困难的学生都将失败归因于不可控制的能力因素,因此不再做出努力。
通过谈心平时的交流,让学困生明白,他们的成功或失败取决于自己的努力程度。
虽然劝说比起行动来显得苍白无力,但是无论是什么的学生教师的话在他们的心中还是有一定的分量的。
浅谈如何合理评价学困生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反馈主要使传统数学教学中学生被动式学习形式转变为主动探究式的学习。
这种学习模式的变化,旨在建立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关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借助实施的课堂教学反馈,让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与理解情况,进而使教师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课堂教学反馈有效性的基本要求 1.课堂有效的反馈应体现过程性。
反馈是一种信息交流的活动。
信息交流互动应该是双向的,也就是说它不应该只是“单向传递”,而是“双向传递”。
众所周知,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一个特定时空范围内互促互进的过程,它实现了信息传递、过程认识、知识内化以及信息储存。
教师所提供的反馈信息的有效性其关键取决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缺乏学生这个“主体”积极有效参与,谈课堂教学反馈有效性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
2.课堂有效的反馈应体现目的性。
前面讲到课堂有效的反馈应该体现师生沟通和交流互动,那么课堂教学反馈什么内容才真实有效呢
笔者认为,课堂有效反馈应集中到与学习任务和结果有关内容上,诸如“你好聪明”“你真笨”等类似的评价与教学要求无关或者说缺乏价值意义,也无法达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目的,这种信息反馈也就无效。
课堂有效反馈应该建立在学习结果的对错、原因以及获取正确的学习方法等诸多内容之上,如此才真正体现反馈的目的之所在。
3.课堂有效的反馈应体现时效性。
反馈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之中,穿插于一个个教学环节。
所以说,课堂有效反馈应关注时效性,只有第一时间的反馈才能保证反馈必要性和有效性。
我们不能把信息反馈当成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授或答案的展现。
有效的课堂反馈,要求教师遵循信息反馈基本规律,根据教学需要给出判断,其目的是完成教学目标,旨在提高教学成效。
反馈不能过早或过迟,脱离了时效性谈反馈有效性其本身就是无效的。
二、提高数学课堂反馈实效性的策略 1.提高课堂反馈实效性需多反馈学生的学习进步。
对课堂上所进行的反馈,教师需要把握的反馈内容应当是什么呢
是学生学习的进步。
教师如果多看到学生的进步,那对学生将会少一份歧视,而多一份欣赏。
如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让学生思考:“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4米,宽是11米,求它的面积和周长,如果将其拉成平行四边形,那其周长和面积发生变化了吗
学生能够顺利地独立完成面积和周长的计算,但围绕拉成平行四边形去思考周长和面积时,出错的就比较多。
而令人欣慰的是,有一个平时比较粗心的学生没有出错。
发现他计算正确,我就让他述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将其思考过程反馈出来,反馈给所有的学生。
该生说:“我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进行操作,便发现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时,其周长没有发生变化,但面积变小了。
听到该生有板有眼的表述,我大大赞赏了他的思考和表述,这对其他学生的学习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抓住进步学生可反馈的因素进行反馈,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必须做到的。
2.提高反馈内容的针对性。
教师始终应以教学目标达成为目的,围绕着教学任务,依据教学的不同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反馈信息。
也就是说,反馈内容应该是有的放矢。
首先,针对学生学习任务的需求,为他们提供适当、适宜的反馈信息。
其次,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需要,反馈信息应该以学习方法性策略为重点选择。
对于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反馈信息应该以激发其内在潜能为主。
对于学困生,则要提供更多符合实际的学习策略的反馈信息。
课堂反馈究竟如何取舍有致、开阖自如
下面,用例子说明一下。
3.增强反馈过程的时效性。
教学反馈具有时间效应,即要把握好反馈的时间。
课堂反馈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维活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因此,教师反馈应突出时间性,第一时间给予学生鼓励肯定,活跃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做好即时反馈应从两方面入手:其一,把学生的神态、表情、动作作为教师及时反馈的第一信息。
其二,从学生的数学“问题”中获取信息,通过适时点拨与引导,攻缺补弱,让学生“顿悟”。
此外,由于课堂反馈受到各种因素影响造成信息反馈的延迟,因此教师也要适时做好延时反馈。
这里要强调的是延时反馈应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否则反馈就丧失其自身应有的价值,也达不到最好的反馈效果。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活动课,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
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该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充分保证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地拟定活动的计划,重视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
同时,教师要重视实际操作的过程,使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有更加形象化的理解,在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中熟练掌握数学知识。
最后,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从而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
平时听课,不知该如何去评价别人上的课,到底该评些什么
1、教师的言谈举止,上课时的态度礼仪。
2、能否按照备课控制进度,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目的,同时有效率地准时上下课。
3、板书和教学手段。
4、对学生的互动和引导,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定位要适度,课堂提问和训练要有一定的梯度,让全班都有投入感,关注学困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多给予激励和指点。
5、教师在重点、难点、盲点、疑点、困惑点、联系点、解题思维切入点等方面的功夫。
有否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如何提高学困生参与小学语文课堂的积极性
浅议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还说“乐此不疲”。
实践证明,哪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与学生关系正常,特别是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教师所教的课学生厌学的就少。
因此作为一个教师不能只埋头教书,不管学生的反应,必须研究学生的学,必须重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学习兴趣的激发,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有效地解决学生厌学的问题。
一、开端引趣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
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兴趣。
我在讲《刻舟求剑》时,一上课先说:“今天我骑车上班时,在半路上我不小心把书掉了,我心想,是从我自行车的后座上掉下去的,到了学校后我到自行车后座那儿去找就行了,等到了学校后,我却怎么也找不到。
我让同学们说说这是怎么办回事
当然这个问题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容易的,他们纷纷发言,还说出了老师的错误之处。
由此,我顺利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看看这个人和老师的做法有何相同之处”。
带着这个有趣引言,学生对这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也为上好这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练好内功
我们的方块字具有美妙和谐的语音、端庄高雅的字形、博大精深的内涵,是人类文化史上璀璨的瑰宝。
它本身具有无穷魅力,学生之所以讨厌上语文课,与语文教师未能发掘其魅力不无关系。
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掌握宽广深厚的语文专业知识和纯熟的教师专业技能,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惟其如此,练就一双慧眼,发掘语文课的魅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否则,就会将语文课操作的面目全非,支离破碎,索然无味。
端正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是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法。
调查表明,许多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不知道怎么学”和“语文课枯燥乏味”这两个方面。
表面上看,这仅仅是教法和教材需要改革的问题。
实际上,从语文教育对象的角度加以审视,还会发现多数学生的兴趣水平偏低,未能上升到“志趣”层次。
学生没有树立学习语文的志向必然缺乏学习的内驱力,当然也会视语文学习为包袱。
因此,要调动学生参与语文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应当启发引导他们树立远大志向,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兴趣水平,形成学习兴趣。
三、挖掘教材的魅力
用教学内容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是我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抓阄》一文时,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记叙文着实长了一些,课前不管如何激发兴趣,上课不久,新鲜感也会消失,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热情也迅速减退,当发生这个情况时,我会顺势借课中内容激发兴趣,“明明是弟弟抓了爸爸右手中的短草茎,姐姐抓了爸爸左手的长草茎,为什么当爸爸打开两姐弟的手时,姐姐手中的草茎却比弟弟的短
是不是有人变了魔术
带着这个疑问,同学们会对剩下的课文产生兴趣,想要找寻答案。
当他们自己发现结果时,一股兴奋之情涌上心头。
同时我也让学生知道,知识,一但你爱上它,掌握它,你就会其乐无穷。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四、人格魅力
学生是否喜欢上你的课,跟老师自身的修养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我觉得师生之间的友好相处有利于形成课堂上和睦愉快的心理气氛,教学中,充分利用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去理解学生的苦衷,给予他们真挚纯真的爱,这一旦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就会产生极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这样,他们就会自然地爱上我所教的语文,其次,注意语言表达,增强形象性。
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知识信息的主要工具。
因此,语言的清晰流畅,幽默有趣,抑扬顿挫等等,是让学生听得懂,听得高兴,听得有趣的有力保证。
再有,老师的知识结构、广度与深度也会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的含义。
在课堂上,如果能够寓抽象的知识于有趣的事例中,学生就会学得轻松,从而达到吸引学生特别是差生的目的。
五、使语文课堂成为“情感场”
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
语文教师的施教对象,不是工厂里听凭处理的原料,而是活生生的青少年。
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片汹涌的海洋,从来没有平静过。
他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适时的情感渲泄。
教师必须投入丰富的情感,使语文课堂成为”情感场”。
教师丰富的情感磁石吸针般的吸引学生,他们便会忘我的投入学习,潜能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教师要有一颗爱心,放下架子,爱护、信任学生,视他们为朋友。
给他们一个表扬,往往就能积极主动地同老师进行交流,积极主动地朗读、思考、回答问题,从而达到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配合默契、教学效果显著的目的。
还要在课内挤时间开展诗文朗诵、三分钟演讲、辩论会、演课本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这样做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巩固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总之,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有教师细心准备,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让学生乐在其中,我们的学生将会不断进步,我们的教学质量也会不断提高。
如何帮助学困生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学困生,一个让人纠结的名字。
学生心情难受、心灰意冷或自暴自弃,家长心急火燎或叹息无奈,教师困扰,学校担心,社会关注(在一个学校和班级中,学优生和学困生的表现最易引起关注)。
一、学困生的主要成因与现实需要。
教育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程。
学生要在短短十几年中,接受人类成千上万年、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人种数百上千亿人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谈何容易。
班级制教学不可能等每个学生都理解了每个问题,再往后学习。
学生的智力水平、生活环境、家庭教育、情感经历、身体状况、兴趣爱好、习惯养成、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基础和个性心理特征等都有差异。
出现学困生势所难免。
学困生问题处理不好,轻则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个人前途和家庭期望,重则影响学风、班风、校风,甚至社会风气,演变为学校和社会的安全和稳定问题,影响国家、民族和社会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
不少学困生走上社会后,从底层做起,艰苦奋斗,发挥特长,经过多年打拼,也会有所成就,甚至超过学优生。
在现阶段,学困生工作受重视的程度还是有限,不能适应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
社会在需要受过精英教育人才的同时,也需要大量有一定学业功底,有动手能力、操作经验的熟练工人、新型农民等技能型人才,以及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大军。
二、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提高学困生学习有效性的若干原则、方法与技巧。
(笔者注:因征文字数所限,本文第二部分系原稿第二、三部分删减、合并而成。
(一)关心爱护学困生,充分尊重学困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教师要深怀博爱之心,对待学困生不歧视、不讽刺、不挖苦、不打击、不嫌弃,保护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学困生的不足和缺点、无礼和捣乱,要有宽容心、包容度。
必要时淡化,甚至弱化教师形象的权威性,缩短与学困生的心理距离。
对学困生的表现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和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要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化学困生。
(二)课堂教学要以学科魅力吸引和打动学困生。
各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但要学习到一定阶段,才能更多地发现和感受这种魅力。
实际上任何一门知识的形成和延伸都可以是丰富多彩、有血有肉的,这需要教师去充分挖掘教学资源,需要教师去搜集、甄别、筛选、整理、加工、提炼和展示。
这种学科魅力可以感染、熏陶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例如陈景润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痴迷;阿基米德沉醉于洗澡时水的浮力。
(三)课堂教学要尽可能贴近学困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本身就是学生的一个关注点和兴奋点。
而且这种贴近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把握,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更有利于指导学困生的学习、生活和实践。
例如数学教师讲解指数型增长模型的知识,可以举如下例题:假如一个孩子5岁时,得到1000元压岁钱,6岁时他的这笔钱变成1250元,增加了250元。
如果以后每年平均让他的这笔财富增长25%,比如父母长辈给的,平时攒的,长大后挣的,用这笔钱投资理财增值,等等,到16岁即将上高中时,他(她)有多少钱
或19岁即将上大学时有多少钱可供支配
或25岁成家时有多少钱可供开支
或35岁需要创业时有多少资本金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所学数学知识计算正确答案。
(分别是1.16万元、2.27万元、8.67万元和80.78万元。
如不信,可按数学公式计算。
25%是一个介于现实和可能之间的增幅,是一个通过努力可以达成的增幅,不是一个遥不可及、不可持续的增幅。
笔者注:为进一步体现学科魅力,本处采用数学教学案例。
(四)教师的教态要大方自然、富有亲和力。
学困生易于以貌取人,爱屋及乌。
常因喜欢某老师而喜欢听该教师的课,讨厌某老师而不听该教师的课。
(五)导入新课要抓住学困生的心。
好的导入新课可以先声夺人,扣人心弦。
可以吸引学困生抑制浮躁心态,静下心来认真听课和参与。
例如《历史》必修Ⅱ第5课《开辟新航路》可以这样导入:PPt显示电视剧《郑和下西洋》和《大国的崛起》视频片断后,教师指出,“早在1405-1433年,也就是新航路开辟前半个世纪,明朝郑和的庞大船队,以上万人、上百艘‘宝船’的规模,为什么只能远播声名、扬扬国威
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为什么远不及开辟新航路的葡萄牙、西班牙几艘船的小船队呢
(六)提问、活动和评价要照顾学困生,确保学困生的参与。
要提出一些学困生力所能及或“跳一跳,够得着”的问题。
每堂课都应有一定数量的学困生回答问题、参与活动。
要给学困生留足理解、思考和探讨的时间,要让学困生有表现的机会。
对学困生的教学评价应主要采用鼓励性、发展性、指导性的评价语言和方式。
(七)教学过程跌宕起伏。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伏笔、铺垫和悬念,可以创设冲突性情境,制造戏剧效果,可以层层推进,可以峰回路转,可以动态生成、可以迭起。
(八)教学环节紧凑合理,张驰有度。
学困生由于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惯,课堂上易于分心,开小差,说闲话,做小动作,甚至打架。
教师的教学过程应在熟练的基础上做到自然流畅,环环相扣,有如行云流水,不拖泥带水,拖沓冗长,使学困生无暇他顾,心无旁骛。
(九)课堂教学语言多姿多彩。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视教学需要可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也可以生动、形象、幽默,可以富有,可以娓娓道来,可以抑扬顿挫,也可以适当抒情、议论、叙事,采用对比、排比、比喻、拟人(物)、引用、借用、适度夸张等修辞性语言。
辅之以尽可能标准的普通话,偶尔采用合适的方言可以出奇制胜,活跃气氛,加深印象和理解。
行为语言要恰到好处,自然而不做作。
(十)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
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直观、形象、生动、便捷、链接灵活、学生喜闻乐见等特点。
将影视资料、图片、照片、音乐、舞蹈、绘画、体育、风景、情境、相声、小品、新闻、访谈、对话、演讲、辩论、网络互动等形式科学有机地融入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困生及时进入角色,保持注意力,加深体验。
(十一)课堂总结留有韵味,回味悠长。
《历史》必修Ⅰ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课堂总结可以这样进行:
本课学习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利用当时俄国的有利条件,领导人民通过武装斗争,率先在资本主义世界的薄弱环节打开一个缺口,向世界宣告了一个新型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社会主义终于从理论变为现实。
过去人们常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社会主义处于低潮。
但现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又说:“只有中国才能救社会主义”,这句话对吗
我们该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十二)运用课堂教学机智化解学困生突发事件。
对于学困生扰乱课堂秩序,要及时运用教学机智予以化解。
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有一次,我正在讲《历史》必修Ⅲ第13课“蒸汽时代”的到来时,一位学困生因为生气狠狠地在同学颈上打了一巴掌,清脆的声音在安静的教室里显得格外响亮。
停顿几秒钟之后,教室里鸦雀无声,我说了一句:“这个声音比蒸汽机打破欧洲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似乎还要响
适时转入正题后,接下来的教学进程完成得异常顺利。
(十三)突出学法指导,减轻学困生的学习负担。
科学适宜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困生少走很多弯路,节省很多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形成良性循环。
(十四)及时进行课后反思,不断改进和完善。
教师要及时记录成功、失败的课例,从中积累教学资源和经验,总结适应学困生需要的教学方法、技巧和教学资源。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教师的青春和热血、汗水和智慧,托起的不仅仅是学困生的希望,家长的期望,学校的安定,社会的和谐,更是我们民族的未来。
让我们与学困生一起欢呼、大声告别“学之困”吧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315/143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