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语,小班幼儿美术作品评语推荐阅读:
教师给幼儿绘画作品的评语怎么写
第一,兴趣是否很高,愿意画。
几乎每一位幼儿对画画都有着强烈的兴趣,他们总是忘我地创作着,用画笔画出他们眼中的世界,或主观或夸张,极富有新颖性相独创性,他们的画虽然稚拙,却也妙趣横生。
但幼儿运腕用指的能力差,加上知识面窄,对事物的认识不深刻,看问题比较片面,思维方法非常幼稚,所画物体不成比例,多为象征性的,粗枝大叶的略衅作画,他们画的人常常是大大的头小小的身体,有的干脆就用一条直线代表一只手臂或一条腿,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他们画的不准不像是自然的,这也更能显示出幼儿所特有的兴趣、风格。
教师要保护好幼儿的这种绘画兴趣和特点,与幼儿一起分享他们创作的快乐,尊重他们,以表扬为主,局部矫正为辅,不能以成人的好坏标准刻板地评价幼儿的作品,更不能横加指责和随意改动他们的作品。
而应用\"童心\"去想幼儿所想,看幼儿所看,感幼儿所感,绝不能以线条整齐不整齐,造型象不象,是不是和老师的范例一样来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而应更多地看到作品的内容及情趣。
第二,运笔是否大胆流畅,不缩手。
大胆流畅的运笔,体现出一个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细微进步,并用言语、动作对他们的进步表示肯定,让孩子在这小小的成功中逐步树立自信心。
第三,想像力是否独特,超越了现实。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人类的进步,是知识的源泉。
因此,教育如果不能培养孩子自己开拓生活的原动力,它就失去了意义。
我们的绘画作品的作者是三至六岁的幼儿,如果让幼儿一味的临摹或在记忆中临摹别人设计的形象,那样会促进幼儿惰性心理的产生,关闭想像的阀门,使孩子走入误区。
在指导幼儿绘画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幼儿很少想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他们常常是随意涂抹,添加组合,全凭自己的想当然,这是自然的,有时他们想和满天的小星星一块跳舞,给火辣辣的太阳编一顶大大的太阳帽,帮可怜的丑小鸭找到他的妈妈,给…。
在此,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应更多地表扬幼儿的创造力和想像力,培养幼儿的求异思维。
第四,色彩是否艳丽,不受约束。
儿童画不同于成人画,它满含着儿童对周围事物天真而又充满热情的感受,反映了他们幼稚而又大胆的想法。
色彩对幼儿是非常奇妙和具有吸引力的,幼儿的色彩画不受物体固有色限制,他们不懂得色彩的冷暖,画中充满着色彩的对比和夸张的表现,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地用鲜艳、强烈的色彩抒发感情,将画面渲染得五彩续纷。
一棵大树,他们会用上所有的颜色进行涂染,一座小房子经过他们的加工会变的五颜六色教师在评价幼儿绘画作品时,要尊重幼儿绘画特点,善于对不同幼儿的绘画作品给予恰当的评价不轻视和忽略任何一位孩子的作品,准确找出其中优点和成功之处,引导幼儿的绘画表现逐渐走向完美。
美术活动教师应当如何评价幼儿的作品
1.教师要了解评价对象。
在分析评价前,首先对班级幼儿美术发展水平有基本的了解,对每个孩子原有能力进行详细的分析。
每个幼儿的能力强弱不同,原来的基础不同。
因此,教师在组织评价时要在幼儿原有的基础上进行。
2.明确教学活动中的要求,确定评价项目。
在美术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要牢牢地把握住本次教学活动的目的与要求。
无论是启发引导过程还是评价过程,都要根据教学要求以及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确定评价项目,使评价活动始终围绕中心与主题。
如在组织中班上学期幼儿进行涂色活动中,要求幼儿掌握涂色的三大要点:涂色时往一个方向、要涂满、不要涂到线外面去。
在评价中,我根据这三大要点,对幼儿实现教育目标的整体及个别情况进行评价分析。
“今天小朋友给汽车都涂上了非常鲜艳的颜色,给汽车涂色时要注意往一个方向涂。
现在我们来找一找,哪辆汽车涂色涂的很满没有漏涂的部分;再找找哪辆汽车的边缘涂色很整齐,没有涂到线条外面去…”这样,教师即对班级总体完成教学目标好的地方进行简单概括,将幼儿作业完成不足的地方重点提出来,引导幼儿观察别人的作品,进行评价。
明确了教学活动的要求能够使评价活动更具针对性。
3.重视以正面评价为主,平等全面地评价幼儿美术作品。
在评价幼儿美术作品时,我总是尽可能找出幼儿出色的地方加以鼓励,对其不足用建议的方式、商量的口吻提出改进意见。
幼儿园小朋友的绘画作品从哪些角度评价
可以从幼儿绘画作品的分析方式进行评价,还可以从儿童发展发展的角度进行评价:
一、从幼儿绘画作品的分析方式评价:一般从构图、设色、主题几个角度来分析儿童绘画作品。
构图:画面采取的是居中的策略,围绕图画的中心安排形象,能注意到形象的确切大小,形象的摆放是比较均匀的。
画面主次分明,能体现主体形象等。
设色:幼儿在选择颜色的时候能选择与实体相似的颜色,在选择绘画颜色的时候能够将颜色与实物一一对应起来,能够注意冷暖色调的搭配
主题:内容主题突出。
二、从儿童发展的角度评价:
1.评价要培养和提高幼儿绘画兴趣。
教师要明确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淘汰,所以在绘画活动中我们不能以哪个幼儿画的好,或哪个幼儿画的不好为标准来评价幼儿的作品,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发展性评价这种以人为本,以孩子的最终发展为目标的评价方式有助于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他能依据幼儿的不同背景和个性特点,准确地判断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为每一个幼儿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2.评价方式要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上,促进幼儿多元发展
①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性,让每个幼儿获得富有个性特色的发展。
在幼儿园里,老师和孩子是形影不离的,所以相对中小学来说,幼儿园老师和孩子的距离更近些,老师对孩子的各方面了解也更深些。
在评价中,不仅要突出“为了孩子的一切”,还要突出“为了一切的孩子”,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提高不同个性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从而达到促进全体孩子共同进步的目的。
②评价活动由静态评价变为动态评价,注重活动的过程性。
在以往的绘画评价活动中,我们往往偏重于作品结果的优劣,静态的对孩子的绘画作品实体作出评价。
新纲要理念指出我们的评价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应动态的对幼儿的整个绘画过程作出评价。
所以在美术活动中,我们要关注孩子在活动中的兴趣性、主动性、持久性、绘画习惯等。
3.增强幼儿与评价活动的互动性
在绘画活动中,我们往往在无意中就会以教师自己的意愿为主,自己决定作品的好坏优劣。
教师要扮演的是:“裁判者”的角色,虽然也有个别幼儿参与评价,教师总结,但由于教师平时缺乏对幼儿该方面的引导和培养,幼儿缺少该方面的能力,这一切形同虚设。
扩展资料:
幼儿美e68a84e8a2ad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65666262术是3—7岁学龄前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反映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识和体验。
主要分为绘画、手工和欣赏三大类。
自从1981年美国斯佩里博士关于左右脑分工的理论获得诺贝尔奖后,许多发达国家都在竞相探求形象思维的教育,一些科学家开始研究均衡地运用左右脑半球的教学法,他们认为:只有绘画的训练才是形象思维的突破点。
从而促进分析、推理的能力及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力、感受力,幼儿在美术教育中所获得的智慧、知识和经验可以把智商提高30%。
所以作用美术教育所解决的不仅仅是幼儿绘画技能的问题,它开发智力的意义远远超过了画画本身的含义。
素质教育的基础性指出:基础教育重在培养人的基础素质,这些基础素质将为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使其终身受益,素质教育倡导“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美育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美术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手段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初步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的欣赏力和表现力;逐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发展其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和操作能力,初步熟悉并掌握简单的美术知识及用法;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自由地表现对生活的感受,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深入,美术教育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爱画是孩子们的共性,幼儿绘画训练的目地是为了开发幼儿智力,使他们学会一个自我独立观察、感觉、组合、表达世界的方法。
所以,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孩子们自由,还孩子本色。
只拿“象”与“不象”作为评价一幅幼儿画的好坏标准,势必给人才的培养带来失误,伤了一些孩子的心。
由于幼儿的生理机制尚不完善,手、眼、脑三者的配合尚不十分协调,所以画出来的形象荒诞、奇特、不合常理,但这正是幼儿画的可爱之处,它所展现的魅力是成人所望尘莫及的。
“对于幼儿来讲,艺术就是一种游戏,只有幼儿从中获得欢乐和愉快的体验时,艺术才能真正成为幼儿的需要,并且被幼儿所接纳”。
所以,幼儿绘画介于游戏和心理表象之间,他们的绘画活动更多的像玩一场游戏,这种“不像”的画正是幼儿自娱自乐的产物,正是他们对外部世界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真诚流露,是真、善、美的体现,而正是这种游戏锻炼他们手、眼、脑高度和谐的统一能力,激发了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和独立创新的能力,开启了他们的心智,培养了他们的个性品质,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画与成人画相比尽管表现形式和技法无法相提并论,但其纯真、质朴的童趣则是成人画所不及的。
这种纯真、质朴的童趣往往给人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因此,教师应珍惜和爱护他们的这一特征,不要总在“形”上做文章,评价“像不像”、“美不美”,应该遵循他们年龄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善于理解和尊重他们的心理特征。
只要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是愉悦的、投入的,教师就不要过分挑剔。
只有孩子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做到了敢想、敢画,才有可能画出真正的幼儿画。
参考链接:幼儿美术-百度百科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百度百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百度百科
幼儿绘画作品评语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度米文库
儿童绘画作品评语【篇一:幼儿美术作品评语】1、你很聪明,想法新颖,线条表现上不错,树桩粗粗,还有太阳和小草,看起来很有生命力哦
下次可以注意色块的运用~—吴老师2、宝贝的树很有创意呢
像是一棵火苗树,让我们感受到了秋天的金色与灿烂。
希望你继续加油哦
3、这幅秋天的树林,树木高低错落,有的像蘑菇,有的尖尖的,还有的还没长大呢,吴老师好喜欢你的小树林。
4、bily的树是一棵很粗壮的树,让人感受到了旺盛的生命力,你的树桩涂得特别好,能大胆尝试,线条流畅,画面有一定的表现力,希望你继续努力。
5、你的画面丰富,树木都高高的,色彩鲜艳,显露出你与众不同的思维,富有个性。
刮画可以再细心些,作品会更佳哦。
6、宝贝的树很有秋天的特点哦,树干光秃秃的叶子都快掉光了,很有意境,老师总能看到你一幅幅画面丰富的作品期待你画出更棒的作品。
7、你是一位懂事的孩子,上课认真,画画细心,画面比较丰富,有大眼,果实累累的树木,还有高高的天空,老师希望你可以下次可以多注意将刮画的地方刮的更细致一点,这样会更好看哦
8、这是一幅密密丛丛的树林,宝贝还说前面是两颗连理树呢,真是太棒了,很有想法,线条的运用上还可以在加强一些,你会变成小画家的。
9、从你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你的想法也很独特,但是线条缺少一些表现力,如果能加粗你的线条,把构图放大一点那会是多么了不起的作品呀
10、你的画面很热闹,从中老师读到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吴老师
浅谈如何对幼儿美术作品进行有效评价
1.围绕情感目标—评价幼儿美术情感表达。
一是从美术作品看体验性成长。
也就是儿童能否体验到他的所作所为,是否表现了自己的积极欲望,让孩子自由地表现和阐述他的作品。
二是从美术作品看情感性成长。
也就是幼儿在完成一件作品时所倾注的感情宣泄。
这种感情宣泄的强烈程度是与幼儿对他的作品究竟有多少体验成正比的。
2.围绕知识目标—评价幼儿美术作品内容。
一是从作品内容看智慧成长。
孩子的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细节”,智慧程度很高,评价时应强调这种绘画中的智慧成长,强化幼儿创作的冲动和自由。
二是从作品内容看知觉成长。
知觉是人对事物各种感觉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整体认识,知觉经验缺乏的幼儿,通常绘画作品中呈现出来的笔触与线条怯懦、犹豫。
同时由于这些幼儿知觉少,而难以形成视觉上的意象,因此绘画便显得想象力不足。
绘画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这类孩子,加强这类幼儿的知觉经验的培养。
3.围绕技能目标—评价幼儿美术技能运用。
一是从美术作品看美感。
在艺术上,美感的评价标准均基于个人的作品,有创造力的
1\/4页

作品都是根据个人的美感原则而产生的。
作为老师,在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时,不应统一管制美感,不应给孩子教条式的规则。
二是从美术作品看表现创造。
美术活动中应让孩子自由地交换意见,孩子间能自由地表达和沟通。
评价原则
1.评价内容—感受体验原则。
教师应摒弃站在自己角度看作品的习惯,把自己当做幼儿,努力从他们的画中体验孩子的特殊情趣,并给予鼓励。
2.评价角度—多元整合性原则。
以多元的角度评价孩子美术作品。
不会动手的孩子,只要能大胆地下笔就是进步;基础好表现能力强的孩子,可激励他们更加大胆地创造美和表现美。
应力求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评价给予的肯定和鼓励。
3.评价语言—引导激励性原则。
评价语言应着眼于幼儿美术学习兴趣的提高与美术创作自信心的树立,应从幼儿作品的特点出发,采用支持性、助推性的评价语言。
4.评价主体—整体发展性原则。
评价孩子的美术作品,教师不仅要关注“特别好的”或“特别需要帮助的”孩子,更应面向全体,以幼儿发展为中心,以促进幼儿发展为根本目的。
5.评价平台—成果展示性原则。
让幼儿人人参与,把作品张贴出来,互相进行审视、交流。
这也是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的过程。
评价教师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行为可以从哪个方面
一、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存在的问题
1.评价忽视幼儿个性和情感的发展。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在评价幼儿的作品时偏重幼儿作品的构图、造型、涂色等方面,往往从知识技能、画面效果这些显性因素来进行评价,以像与不像、好与不好为标准来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而对于幼儿的情感、态度、兴趣、注意力、个性的发展却不够重视,缺乏引导和肯定。
这样的评价忽视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忽视了幼儿在其他方面所表现出的闪光点,对孩子的绘画兴趣和积极性、想象力和创造力产生不利的影响。
2.评价标准和方式单一,忽视个体差异。
每个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观察能力,在美术活动中,每个对于绘画主题的理解不同,通过自己独特的想象和创造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但在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时,很多教师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如强调画面是否丰富、比例是否恰当、涂色是否均匀、是否与范画相像。
而且教师的评价方式也比较单一,基本是语言评价,很少采用微笑、眼神、倾听和关注等非言语评价行为。
这样的评价忽视了幼儿的多样性、差异性,违背了幼儿个性的丰富性、复杂性,也压抑了幼儿的个性和创造性,不可能全面综合地反映幼儿的实际情况。
[1]
3.评价语言过于单一、笼统。
美术活动中,教师的评价过于简单,对幼儿作品评价的语言往往比较单一、笼统,不够深入具体,缺少针对性。
如,“画得不错”、“画得真棒”、“画得真漂亮”、“有进步”,这类评价语言缺乏具体的内容,幼儿听后并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有了哪些进步。
如果这是幼儿第一次听到老师这样的表扬和肯定,幼儿可能会十分高兴,如果一直重复着类似于“真棒”的评价,幼儿也会感到乏味无趣。
这样的评价失去了应有的激励作用,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4.评价行为缺乏激励性。
在美术活动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评价:“你怎么画得这么乱”,“你画得不好看”,“你画得这像什么呀
当个别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符合幼儿思维特点的事物时,有的教师不顾幼儿的想法,采用否定性的评价说:“你怎么画了个绿太阳
你画的房子怎么是这样的
“你画的树叶怎么是蓝色的
类似这样的否定性评价,会挫伤幼儿绘画的自信心,削弱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5.评价注重结果,忽视过程。
很多教师偏重对幼儿美术活动的结果进行评价,很重视在结束环节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注重对幼儿作品中涉及到的构图、造型、涂色等技能技巧的评价,却忽视了幼儿在美术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态度、浓厚的兴趣、良好的习惯、顽强的毅力、持久的注意力等方面的评价和引导,而这些方面也是我们在美术活动中所追求的目标。
同时,由于缺少对幼儿在美术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和引导,幼儿得不到及时的点拨,评价在激发幼儿兴趣、灵感,开阔幼儿思维、大胆创造和表现等方面的作用没有达成,使得评价促进幼儿发展的功能也无法真正实现。
二、改进策略
如何能在幼儿美术活动中进行恰当合理的评价
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评价行为进行反思,以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理念,逐步改进美术活动中的评价行为。
在幼儿美术活动评价中,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注重幼儿的多元发展。
《纲要》在幼儿发展评价方面指出:“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
幼儿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儿童,包括认知、语言、身体、情感、社会性等多方面。
幼儿美术教育也在于此,要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发展幼儿的美术知识技能,同时也要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个性等。
教师在对幼儿美术活动进行评价时,应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多元化。
具体说来,在对知识技能方面评价上应包括构思、造型、材料运用、表现、涂色等指标;在情感、态度评价上则应注重对幼儿活动中的兴趣性、主动性、自信心、持久性等。
所以,教师的评价行为应以美术活动的最终目标为出发点,不能只强调美术技能和技巧,同时也应把幼儿的绘画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情感、个性发展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
2.评价体现多层次和多样性。
每个幼儿基础和能力不同,发展水平不一,都有其独特性和个体差异,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又都有独特的智能,如果用同一“标尺”、用同一“标准”,显然是不行的,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设计多层次的评价标准,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
[2]
所以,教师要从多个标准、多个角度去评价幼儿,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发现幼儿各自的长处,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从而让每个儿童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美术活动的评价中,还要做到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要考虑幼儿的不同个性,对不同的幼儿采用个性化的评价方式。
教师可用拍手、微笑、伸出大拇指、拍拍肩膀来肯定幼儿;也可用抚摸、拥抱、拉手来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对一些比较沉静、内向、胆小的幼儿,教师可用热情的语言加以赞赏,或用拍手、贴五角星加以肯定,以增强自信心;对那些性格外向、活泼、表现突出的幼儿,可用积极的语言适度赞扬或点头微笑。
只有针对幼儿的个性特点采用灵活变化的评价方式,才能更好地满足幼儿不同的发展需求。
3.评价语言具体恰当。
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具体性、针对性,要明确地指出孩子活动过程中或作品中值得表扬和肯定的地方。
如,“这几朵花颜色涂得真漂亮
“这幅画的线条非常流畅
“你画得真细心”。
这样的评价会让幼儿感到生动有趣,会增强幼儿绘画的积极性和继续作画的愿望。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恰当、具体的语言评价能对幼儿起到点拨和引导作用。
如,有的孩子画面颜色单一,教师可以提醒他“颜色有点少,还可以用什么颜色搭配起来更漂亮,更合适
引导孩子大胆表现,使画面色彩更丰富。
如果教师的评价语言生动、具体,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更好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评价体现激励性。
幼儿都喜欢教师表扬,表扬有助于幼儿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恰当的评价能保持和延续孩子的绘画,张扬他们的个性,开发潜能,呵护他们的智慧之花,让他们在快乐与成功的感受中增强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还因为这一兴趣和愉快体验,将推动他们今后积极地参与美术活动。
[3]所以,在美术活动中,对于孩子的作品,只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体现他们的创造力,表现了事物的特征,就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
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发现和体会幼儿美术作品的优点,努力从每个孩子的画中欣赏其独特之处,给予幼儿更多的鼓励和肯定,从而保护孩子创作的热情和绘画的兴趣,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树立自信心。
教师不仅要赞扬绘画能力较强的幼儿,对于绘画能力弱一些的幼儿,那些画面简单的幼儿,教师也应鼓励与肯定。
用肯定赞赏的语言为他们鼓劲,给予每一位幼儿激励性的评价,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激发幼儿大胆作画的欲望和热情。
5.评价与教学融合,注重过程性。
新的评价理念强调评价的过程性,教师对美术活动的评价应是伴随着教学活动过程而发生,也就是说评价与教学相融合,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其中的每一个环节。
这就要求对儿童美术发展的评价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
[4]所以,教师要树立新的评价观念,评价要从过去仅仅重视结果转变为更重视美术活动过程中的评价。
教师要恰当地运用评价,将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末。
通过评价重视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情感和主动的态度,关注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对美的情绪体验,帮助幼儿增强自信,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克服困难、大胆表现的精神。
教师通过对幼儿美术活动过程的关注和评价,通过评价改进教学,不断促进幼儿的发展。
教师从哪些方面点评少儿美术作品
我觉得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内容充实、生动、有丰富的想象。
2.画面形象随意、无拘无束、有童趣。
3.线条流畅、大胆、肯定、富有美感。
4.色彩运用大胆、鲜明、强烈、具有随意性。
如何在幼儿美术活动中进行评价
美术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学科。
成人对幼儿作品评价的标准、态度往往直接影响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态度,以及对美的鉴别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
那么,呢
我总结从以下几点来进行:一、能否对活动有兴趣、认真投入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往往是从欣赏美术作品开始的,通过美术欣赏,可以开阔眼界,培养对形式美的感受力,也可以使我们获得精神享受,赏心悦目。
在对大量优秀的美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我们的审美鉴别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对美术的兴趣也会潜移默化地形成。
幼儿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艺术活动中应在于激发幼儿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培养幼儿的审美素质,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形成浓厚的兴趣,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幼儿美术活动评价中应对幼儿能否对活动有兴趣、能否认真又投入进行详细的评价。
二、能否积极地、独立地完成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要以幼儿为主体,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我们提出了让孩子自主地学习、自主地创作,并对孩子的自主学习、创作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努力探索孩子自主学习、创作的所需要条件和因素。
美术活动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它是指在美术领域中通过开展创造性活动激发幼儿自主的进行学习、创作,用自己创造的图式表现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培养探索发现的积极性,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和自主创新的能力,为培养独立的、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
所以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能否积极地、独立地完成也应进行认真的评价。
三、能否有想象力和创造性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丰富的想象是童心的保持和升华,是科学家、艺术家最基本的要素。
幼儿时期是最有利于发展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阶段,而美术活动是直接借助形象进行思维的一种方式,是施展想象力、发挥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美术活动的目的并不只是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等等,更不在于为了迎合社会而赢取功利,而在于使其创造性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合理评价,保护鼓励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美术活动中,幼儿用线条、图形和色彩等将自己头脑中的经验、印象和情感转化为美术形象。
这一转化过程即是创造。
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求新求异性即引导、启发、鼓励幼儿创造新异的作品,不墨守成规、自我重复或抄袭他人的作品,而是乐于追求变化,勇于探索与尝试。
幼儿正处于创造和发展时期,需要通过老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美术活动,来打开了幼儿的思维想象之门,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所以教师应合理地评价幼儿在活动中能否有想象力和创造性,能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索时间、思考的机会,让幼儿萌发出创造的愿望,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让他们在绘画这块绿地上,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愿美术活动成为每个幼儿开启智慧的金钥匙
四、能否很愉快地与别人合作 合作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的重要素质。
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幼儿来说,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具体目标,这就是合作。
瑞吉欧教育理念中指出:相互交流、认识冲突、合作活动是最佳的学习方式。
在合作活动中,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同伴之间相互交往和相互影响,他们互相帮助,互相探讨,共同合作,促使不同层次的幼儿在参与中获得进步和成功。
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合作进行活动,能大大减少幼儿独立作画时的困难,他们在同伴面前是最放松的,也最易找到自我表现的切入点。
幼儿间的差异性,恰恰成为幼儿学习的重要工具,他们通过合作,彼此交流,拓宽思路,想象丰富,使他们在成功里进步,在失败中吸取教训。
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大大提高,绘画技能在合作中与同伴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中得到发展,同时在活动中幼儿也意识到集体的智慧胜于个人,体验到了合作的乐趣。
在美术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合作的空间与机会,有效地对幼儿的合作进行评价,能使幼儿真正在合作学习中获得发展。
五、能否在失败中吸取经验 失败也是孩子成长的过程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在儿童学画的过程中,失败更能给孩子带来探索的动力。
在孩子失败的画中,大多隐藏着好多“闪光点”,急侍着教师和家长去发现、去引导、去肯定、去开发,而不是一棍子打死.他们不会把每个环节都做到尽善尽美,孩子们的画最重要的要呈现他们本身的生理、心理特征。
儿童画画儿如果从构思到完成,创造性活动具有探索性、尝试性的特点,因此,与他伴随的经常 失败。
我给孩子经常性的鼓励:失败是成功的妈妈,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
事实上,失败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失败也是成功 基础,最重要的是老师能有包容的态度,并不失时机地把握机会,通过正确的评价让幼儿从失败中获得创造经验和学习创造的机会。
六、能否正确运用美术工具和材料 我们需要了解幼儿是否具有对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的认识,例如:能够辨别不同的颜色并有选择的运用;为能达到美术效果能够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
幼儿美术教育的内容种类较多,所需的工具和材料也更多。
而美术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实践的操作活动,由于幼儿受年龄的限制,生活经验有限。
在操作活动中,孩子们更需要学会正确使用工具和材料。
如教幼儿学习水彩画。
水彩画需要准备颜色盒、水彩画笔、水彩颜料、抹布等多种工具和材料。
如何使用这些工具材料是与画画的技法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水分的把握,我们在教学方法中有着严格的要求。
首先,我们要求幼儿把水彩笔放到水里,然后在水桶边轻轻地敲三下,又在抹布上轻轻抹一下再来调配颜料,水分刚好适中。
如果没有这样的要求,笔的水分过多,调配的颜料不但达不到教学的效果,甚至把桌面和画纸弄得一塌糊涂,使教学难以顺利开展。
如果水分过少,又难以调开颜料进行作画;如果幼儿用力地在桶里洗笔,或用力地敲桶等等,都会给同伴和教学带来不良的影响。
评价幼儿能否正确运用美术工具和材料能对幼儿提出新的要求,对幼儿学会不同的画法和技巧有很大的帮助。
七、能否掌握辨别和观察分析的技巧,正确对待自己的作品 在美术活动中,幼儿主要运用的技巧主要包括辨别的技巧以及观察和分析的技巧。
幼儿不仅在创作美术作品,而且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也发展了区别不同颜色、线条和形状的能力。
这些能力可以通过幼儿早期观看艺术家和他们的自己的设计或美术作品来得到发展。
他们也可以在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中比较发现一些图案。
我们应该了解幼儿能否认真地的欣赏美术作品,讨论自己的想法,能对环境进行积极的观察;能够使用一定的美术专业术语,如颜色、线条、形状、浓、淡等对自己的作品或他人的作品我评价,通过评价引导幼儿幼能看重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能够接受批评,正确对待表扬,倾听别人的建议,并能说出喜欢和不喜欢的作品的某些方面的原因。
对幼儿美术的评价不是目的,我们所追求的是,通过对幼儿美术活动的评价,让教师能够了解幼儿在美术方面的特点和水平;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够设计针对性的活动来促进幼儿的发展,并通过不断的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使教师自己也得到成长。
美术老师评语怎么写
你是一个乖孩子,在老师眼里你乖巧,聪明,富有想象力。
你画的画用色十分大胆,涂涂抹抹地让老师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童年,老师希望你能改正一些美中不足的错误:(依照同学个人情况定)。
怎么评价孩子的绘画
一、评价幼儿作品的标准 现在大多数家长、老师都把模仿作为评价幼儿美术作品的标准。
“像真的”就是优秀作品;“不像”就认为是水平不高,这些都阻碍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抑制了幼儿的积极性,创造性。
所以,评价幼儿作品首先应当从理解幼儿的角度出发,借孩子的眼睛,借孩子的一颗童心去看作品,不应用“像”与“不像”,“对”与“错”成为评价幼儿作品的标准,更不应用专业眼光或教师主观的眼光去评价这些特殊的作品,评价是一种导向,肯定幼儿作品,有利于树立孩子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再创作的信心。
二、要了解幼儿的绘画创作特点
幼儿的一些作品,在成人看起来很可笑,但却真实反映了孩子对事物特征的认识。
比如画“水果树”,成人的理解是长满苹果或梨子的树,而孩子则会把它想象为结满各式水果,如香蕉、葡萄、梨、桃甚至西瓜的“百果树”。
又如,幼儿在描绘动物园时,各种动物叠起了罗汉:最下面的大象,然后层层叠上狮子、狼和人,在这里,这些庞大或凶残的动物成了人的朋友;同样是描绘月亮,在幼儿的手下,竟能出现人到弯弯的月亮上去荡秋千。
这一切,都表现了幼儿天真、活泼、幼稚和可爱。
所以,在评价幼儿作品时,要依据“新、奇、稚、满”的标准进行评价,“新”指构思新颖,“奇”指想象奇特,“稚”指童真稚趣,“满”指画丰满。
在幼儿自我意识刚萌芽的初期很需要得到成人的肯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如果否定他们的作品,则会扼杀他们的自尊心,成人以个人喜好和自我审美观点主观地评价幼儿的作品,则会误导幼儿思维创作的方向。
三、研究幼儿绘画的心理
对于低龄幼儿,由于年龄特点,他们在绘画时总喜欢边画边想,会随着笔下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想法。
如幼儿拿起笔在画一个近似园形的东西,会说这是一个皮球,但当圆没画好而变成扁圆形时,他就会说他画的是一个鸡蛋;在涂画苹果时,他会用自己喜爱的色彩涂染成黄色、红色、绿色,甚至是紫色的苹果,是由自己喜爱的色彩来确定苹果的颜色。
做为教师应接受幼儿这种随意性,不要一味地追求、求真,而要肯定他们这种想象力、创造力萌发的积极性,逐渐帮助幼儿在观察、感知的基础上慢慢建立起较为稳定的构思。
四、要以鼓励为主来评价幼儿的作品
以鼓励为主是评价绘画成绩,帮助幼儿树立和增强自信心,实现自我价值,加强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进一步巩固兴趣的有效措施。
教师要有爱心和细心,应该经常用鼓励的话语:“你画的真不错”、“真好”来肯定幼儿的成果。
曾经有一次,我教幼儿画太阳时,有个孩子画了一个绿太阳,我一见就想说:“世上哪有绿色的太阳
可又一想,还是听听孩子的话吗
他说:“我的妈妈天天在地里干活,让火辣辣的太阳都晒黑了,而且满头大汗,我就想让太阳变成绿色的,给妈妈一片绿荫,妈妈就不会热了。
多美好的愿望呀
多大胆的想力呀
如果老师不分清红皂白去说:“哪能有绿色的太阳。
那么结果就是幼儿失去了想象的翅膀。
失去了创造的空间,所以适应的鼓励是培养幼儿自信心,增强想象力的重要方式。
五、要给幼儿创设互评作品的环境
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是一个提高幼儿审美能力、集思广益的过程,要让幼儿人人参与,积极的发表看法。
每一次画完可把全班幼儿的作品一张一张贴出来,让幼儿互相审视、交流,同时还可以让孩子们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样想和怎样画的。
孩子们经过审视、互相观察,它们心里明白,谁的颜色搭配的好,谁的画构思有主次,谁的画想的新鲜有趣,自己的画有哪些不足…通过大家品评,幼儿的自信、自强、自爱逐步增长,他们的创造性会更强,画面更有动力。
总之,幼儿画是一颗纯真童心的自然流露与展现,是孩子们对外部世界的感应、触摸和探索。
“稚到拙时亦为美”,因不懂绘画技法而只能随意涂抹的孩子们,反映的却是最真的情,最纯的心。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要保护他们描绘这个多彩世界的积极性,更应在教育的同时发展潜能智力,并因材施教,通过美术活动为培养二十一世纪具有创造型的人才。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315/143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