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正文

评语中可以用的古诗

评语中可以用的古诗推荐阅读:

怎样给古诗写评语

如果是给学生的诗歌写评语,应写一些鼓励性的话语,因为小学生毕竟不知道平仄、押韵、意境、思想情感等,带一些鼓励的话语会让他们得到肯定,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兴趣。

如果是教学的评语,主要从思想情感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让学生对诗歌有个基本的认识。

诗歌带评语大全

1.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 月 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赏析 篇描写月下独酌情景.月下独酌,本是寂寞的,但诗人却运用丰富的想像,把月 亮和自己的身影凑合成了所谓的「三人」.又从「花」字想到「春」字,从「酌」到「歌」、「舞」,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 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说简单点就是依依不舍的心情 3.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作品鉴赏】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关山月”是乐府旧题.《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李白的这首诗,在内容上继承了古乐府,但又有极大的提高.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我们在一般文学作品里,常常看到“月出东海”或“月出东山”一类描写,而天山在我国西部,似乎应该是月落的地方,何以说“明月出天山”呢?原来这是就征人角度说的.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回首东望,所看到的是明月从天山升起的景象.天山虽然不靠海,但横亘在山上的云海则是有的.诗人把似乎是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才更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显得新鲜而壮观.这样的境界,在一般才力薄弱的诗人面前,也许难乎为继,但李白有的是笔力.接下去“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范围比前两句更为广阔.宋代的杨齐贤,好象唯恐“几万里”出问题,说是:“天山至玉门关不为太远,而曰几万里者,以月如出于天山耳,非以天山为度也.”用想象中的明月与玉门关的距离来解释“几万里”,看起来似乎稳妥了,但李白是讲“长风”之长,并未说到明月与地球的距离.其实,这两句仍然是从征戍者角度而言的,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但觉长风浩浩,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如果联系李白《子夜吴歌》中“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来进行理解,诗的意蕴就更清楚了.这样,连同上面的描写,便以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为特征,构成一幅万里边塞图.这里表面上似乎只是写了自然景象,但只要设身处地体会这是征人东望所见,那种怀念乡土的情绪就很容易感觉到了.“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这是在前四句广阔的边塞自然图景上,迭印出征战的景象.下,指出兵.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西)围困了七天.而青海湾一带,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这种历代无休止的战争,使得从来出征的战士,几乎见不到有人生还故乡.这四句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戍者.“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思念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颜色,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此苍茫月夜,叹息之声当是不会停止的.“望边色”三个字在李白笔下似乎只是漫不经心地写出,但却把以上那幅万里边塞图和征战的景象,跟“戍客”紧紧连系起来了.所见的景象如此,所思亦自是广阔而渺远.战士们想象中的高楼思妇的情思和他们的叹息,在那样一个广阔背景的衬托下,也就显得格外深沉了.诗人放眼于古来边塞上的漫无休止的民族冲突,揭示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所带来的痛苦,但对战争并没有作单纯的谴责或歌颂,诗人象是沉思着一代代人为它所支付的沉重的代价!在这样的矛盾面前,诗人,征人,乃至读者,很容易激起一种渴望.这种渴望,诗中没有直接说出,但类似“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战城南》)的想法,是读者在读这篇作品时很容易产生的.离人思妇之情,在一般诗人笔下,往往写得纤弱和过于愁苦,与之相应,境界也往往狭窄.但李白却用“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万里边塞图景来引发这种感情.这只有胸襟如李白这样浩渺的人,才会如此下笔.明代胡应麟评论说:“浑雄之中,多少闲雅.”如果把“闲雅”理解为不局促于一时一事,是带着一种更为广远、沉静的思索,那么,他的评语是很恰当的.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做背景,并在这样的思索中,把眼前的思乡离别之情融合进去,从而展开更深远的意境,这是其他一些诗人所难以企及的。

背古诗的家长评语

评语

诗歌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许多优秀诗歌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不朽经典,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和熏陶。

写出两首古诗 外加对这两首古诗的评价、评语【不要太多字:评语、评价】

南国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前两句用反问语气,“何不”直贯下句,从语法结构看,两个诗句连接起来是一个完整句子:男儿何不佩带吴钩去收取关山五十州呢

问而不答,留一悬念。

后两句又用反问语气,“请君”直贯下句,必须一口气读到底:请君到凌烟阁上去看看那些功臣中封过万户侯的有哪一个是书生呢

问而不答,留一悬念。

结合两问,看起来这位“书生”不再想当书生,而是投笔从戎,谋求以“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军功封万户侯了。

这里面,当然有削平藩镇、实现统一的责任感。

但对作“书生”没有出路的愤激之情,也表现得很强烈。

在那山河破碎,战乱频仍的岁月里,一般地说,拿笔杆子不如“带吴钩”。

何况李贺这位书生连考进士的资格也都因父亲的名字中有个“晋”字而被剥夺了呢

然而要立战功也并不容易。

他反问道:“何不带吴钩

那么,究竟“何不带吴钩”呢

以两问成诗,声情激越,为七绝创作别开生面。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安史之乱”时期,杜甫被叛军扣押在长安,与家人失散,这首诗就表现他这一时期思念妻子儿女的深切感情。

“月夜”是诗题,也是全诗的结构线索,诗句围绕着“月夜”逐步展开,逐层深入。

诗人在长安见到夜月,引起对妻儿的思念,但不说自己思念妻儿,却设想妻子也在对月思念自己,首联从想象落笔,扣题点出时地,说今夜的月亮,家中的妻子只能一个人看了。

“鄜州”是诗儿的所在地,“独”字显示妻子的孤单,看月的行为则说明她是在思念远方亲人。

远隔两地而能将妻子的情况设想得如此清楚,这正反映出诗人与妻子心灵的贯通和感情的融洽。

次联设想儿女的情状。

“遥怜”两字既表明后面的境况是诗人的想象之辞,又深挚地传达出诗人对儿女的满腔关爱的怜惜之情。

“未解忆长安”一句有两重含意,一是说儿女太小,还不懂得思念远在长安的父亲;二是说他们不仅自己不思念,也不理解母亲忆念长安的心事。

这一联以儿女的天真无邪来映衬妻子的忧思深重,回应和突出上联的“独看”。

“忆”字也包藏有两种含意,一是思念,二是对长安过去生活的回忆。

诗人的妻子一面惦念丈夫现时在长安的处境,一面又不禁想起往昔两人在长安共度的岁月。

诗人不用“思”、“念”之类的字而用“忆”,就将人在牵念他人时思前想后、想象与回忆交缠的心理状态传神地刻画出来了。

第三联具体展现想象中妻子“独看”夜月的情境。

深夜的雾气沾湿了妻子的头发,清冷的月光使她的臂膀感觉到阵阵寒意。

两句诗中“香雾”点“夜”而“清辉”点“月”,扣题的同时又写出了环境的凄冷。

“云鬟湿”“玉臂寒”表明妻子已在月下站了很久,夜深不能入眠,则其思念的殷切可以想见。

诗人以抒情笔墨勾画出妻子的美丽形象,无形中自己的爱重思切、一往情深也就毫无保留地倾泻在了纸上,所以清人沈德潜称这两句诗是“语丽词悲”。

前三联的设想都系于现在,尾联则在此基础上翻进一层,想象将来与妻子月夜团圆的场景,说什么时候才能靠着薄薄的帷幔聚在一起,让月光照亮我们因相逢而刚刚流过喜泪的脸呢。

这一联与首联之间,两种月夜景象构成显明的对照:“虚幌”回应“闺中”,联系“云鬟湿”“玉臂寒”写明望月环境的细微变化;“双照”与“独看”彼此映衬,表达了渴盼团聚、不愿分离的强烈愿望;“何时”与“今夜”在互相比照中显示,“双照泪痕干”的动人场景现在还遥遥无期,一切只是诗人的美好想象,在现实的“月夜”中,有的只是“独看”和“泪痕湿”。

亲人聚首的虚幻图景中寄寓着诗人结束战乱、重建太平的高尚人道主义理想,也呈现出他忧国忧民的拳拳赤子之心。

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从对面落笔,借想象委婉曲折而又真切感人地抒发诗人自己的思家之情。

诗中时空交错,回环往复,长安、两地和过去、现在、未来的景况交融在一起,蕴含的感情也极为深厚和复杂。

全诗结构严密,语言凝炼含蓄,对仗工整别致。

第二联初看并不对仗,仔细分析可知这里采用了借对的手法,“遥怜”和“未解”两组表示心理状态的动词偏正结构,“儿女”和“长安”两个名词各各相对,“小”字则借用作动词,与“忆”构成对仗。

这种借对法可以打破对仗正格过于规整的形态,让人在品味中体会到新颖奇巧的趣味。

国学高手进,求老师写给学生的评语:要求古诗词句,或简练有内涵的语句。

已遂群科气自华

爱护小草的古诗和评语

xx是我家,美化靠大家

请脚下留情青青小草,踏之何忍

你轻轻的走过,不带走一片绿叶”

“芳草萋萋,踏之何忍”

“人间知音难觅,天涯芳草难培”

小脚不乱跑,小草微微笑。

让小树和我们一起快乐成长

城市属于你,绿茵属于你。

绿色的植物就是我们的宝贝,宝贝需要我们爱护它。

您热爱生活吗

请爱护美丽的花草吧

绿色的草地多美,小朋友的行为更美。

请爱护花草树木吧,它将还你绿色的生命

愿绿色天天与我们相伴

青青小草,踏之何忍

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除了你的笑脸,什么都别留下;我们和小树一起成长

千万别踩疼了小草呦

《乡思》古诗中有“无理而妙”的评语,请结合三四句说说

已经怨恨青山的重重阻隔,而青山又被层层的暮云遮掩,可见障碍之多。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思念家乡的强烈感和迫切感。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家乡却可望不可即,因而有些许无奈与惆怅.乡思是人类普遍共有的一种美好情感。

落日黄昏,百鸟归巢,群鸦返林,远在异乡的游子,触景生情,难免生发乡思之愁。

这首诗所表现的,正是游子在落日黄昏时所滋生的浓郁乡思。

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采取层层递进的写法表现出诗人思念家乡的强烈感和迫切感。

其诗受韩愈、皮日休等人影响,词句意思具有独特风格。

有《李直讲先生文集》。

用小学学过的古诗回答:在学期结束时,老师写评语会祝你---------

更上一层楼

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1.在期末老师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对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旬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波酒飞流,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

9.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模,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10.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爷爷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

爷爷商兴地笑了。

古诗巜古朗月行》的评语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

【题解】

《古朗月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之前不久。

此诗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写出了月亮初升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接着写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继而沦没而迷惑不清,心中感到忧愤不平。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

全诗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赏析】

这是一首乐府诗。

“古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

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

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

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喻,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颜色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

“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

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

然后,又写月亮的升起:“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古代神话说,月中有仙人、桂树、白兔。

当月亮初升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

诗人运用这一神话传说,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

然而好景不长,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蟾蜍,俗称癞蛤蟆;大明,指月亮。

传说月蚀就是蟾蜍食月所造成,月亮被蟾蜍所啮食而残损,变得晦暗不明。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表现出诗人的感慨和希望。

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使天、人都免除了灾难。

诗人在这里引出这样的英雄来,既是为现实中缺少这样的英雄而感慨,也是希望能有这样的英雄来扫除天下。

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深感失望:“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月亮既然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就没有什么可看的了,不如趁早走开吧。

这是无可奈何的办法,心中的忧愤不仅没有解除,反而加深了:“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

诗人不忍一走了之,内心矛盾重重,忧心如焚。

这首诗,大概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的。

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

诗中“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似是讽刺这一昏暗局面。

然而诗人的主旨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说得十分深婉曲折。

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

【名家点评】

胡震亨《唐音癸签》:卢仝《月蚀》诗,生于李白之《古朗月行》。

李白《古朗月行》,生于《天问》“夜光何德

死则又育。

厥利维何

而顾菟在腹”数语。

始则微辞含寄,终至破口发村,灵均氏亦何料到此

《李杜诗通》:曲始鲍照,叙闺阁玩赏。

白则借自刺阴之太盛,思去之。

或似指太真妃言。

便觉可疑、可问。

不待后语(首二句下)。

沈德潜《唐诗别裁》:暗指贵妃能惑主听。

(“蟾蜍”句下)与《古风》中“蟾蜍薄太清”篇同意,但《古风》指武惠妃,此指杨贵妃,各有主意也。

陈沆《诗比兴笺》:忧禄山将叛时作。

月,后象;日,君象。

禄山之祸兆于女宠,故言蟾蜍蚀月明,以喻宫闱之蛊惑,九乌无羿射,以见太阳之倾危,而究归诸沦惑,则以明皇本英明之辟,若非沉溺色荒,何以安危乐亡而不悟耶

危急之际,忧愤之词。

萧士赟谓禄山叛后所作者,亦误。

《王闿运手批唐诗选》:先本咏月,后乃思及杨妃。

胡前后不相顾

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严云:起手点,趣(首二句下)。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316/144280.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