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正文

字解人生品评语言

字解人生品评语言推荐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品评语言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社会主义文学中一部的名著,作品的主要成就是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完美的艺术典型。

作者在刻画这一人物形象时严格地遵循生活的真实,并不把保尔的坚强意志和刚强的性格看成是天生的,而认为是在英勇的战斗和艰苦的劳动中,在刻苦的学习和严格的律己中锻炼出来的。

小说真实而深刻地描绘了十月革命前后乌克兰地区的广阔生活画卷,塑造了以保尔·柯察金为代表的一代英雄的光辉形象。

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童年,过的是最底层的苦难生活。

年轻的保尔为拯救陷入敌手的老布尔什维克朱赫来而遭逮捕,在狱中表现得坚贞不屈,出狱后参军,在柯托夫斯基骑兵旅和布琼尼骑兵团中转战疆场,浴血奋战,身负重伤后以惊人的忍耐力使医生们深为敬佩。

出院后离开了部队,无论是做共青团工作,肃反工作还是参加修筑铁路的艰苦劳动,均表现出了坚持真理和不怕艰险的大无畏精神,并且在爱情问题上也有着严肃的态度和精神境界,残酷的战争、艰苦的劳动、繁重的工作使保尔病倒了,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但他以惊人的毅力从事文学创作,最终获得了成功。

通过揭示保尔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敢于战胜任何艰难困苦的刚毅性格,小说形象地告诉青年一代,什么是共产主义理想,如何为共产主义理想去努力奋斗。

革命战士应当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这是小说的主题。

保尔在凭吊女战友娃莲的墓地时所说的那段话,就是他的共产主义人生观的自白,也是对小说这一主题的阐发:“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不过,一部真正的经典之作,应该是丰富的艺术审美性和丰富的精神内涵的统一体,而不应该成为某种意志的传话筒,俄罗斯经典的文学作品正是这样的统一体。

在这些作品中,对广袤的俄罗斯黑土地的眷念、对苦难的直面、理想的向往、肉体的欲望、精神的追求、绵延诗意的流淌、焦灼心灵的奔逃等等,都被们天衣无缝地糅合在一起。

而《钢铁》在思想上、在艺术上显然都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

艺术特色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生动而又富于生活气息的语言、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和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使得该书备受广大读者青睐。

这种唯有真实才能产生的震撼人心的力量使得读者能完全融入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和他的作品。

所以,当他以一个战士的超人毅力奋起反抗无情的命运的时候,平凡的生命就在与命运的激烈撞击中迸射出非凡的光芒。

这种光芒是永恒的,永远能给苍白的心灵带来光明和力量。

有关于先秦儒家人物品评的语言艺术论文怎么写作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

做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

一般来说,特别是先秦时,虽然儒家是最有影响的学派,但也只是诸子之一,与其它诸子一样地位本无所谓主从关系。

儒家的起源—

《汉书·艺文志》:\"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叙尧、舜,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

有人认为儒者是指一种以宗教为生的职业,负责治丧、祭神等各种宗教仪式。

儒本求雨之师,故衍化为术士之称\"(《国故论衡·原儒》)。

《说文解字》:儒,柔也,术士之称。

据郭沫若考证,\"儒\"本是鄙称,儒家这一称号,也不是孔子自家封号,而应是墨家对孔子这一学派的称呼。

庄子后学评论儒家,\"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以上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

将以利天下\"(《庄子·渔父》)。

儒家创始人—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也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人。

《史记·孔子世家》载:\"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

可谓至圣矣

儒家的发展—

儒家在先秦时,和诸子地位平等。

而且,在秦始皇时受到重创,便是所谓的\"焚书坑儒。

再至汉代,汉王朝以继承三代中原文化正统为其文化建设的基本路线,而这三代中原文化正是儒家六经,孔子以继承华夏民族文化著称,因而儒学本身便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精华。

由于宗经而尊儒,这也是儒家交上好运的原因之一。

孔子作古,\"儒分为八\"(《韩非子》),其中主要有两派,一是孟子出子思一系传道,二是荀子出子夏一系传经,这便是先秦儒学…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降,先有今文经学为官方经学。

《汉书·艺文志》载:\"武帝末,鲁共王怀孔子宅,欲以广其宫。

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

此后,便有了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分。

古文经学家提供了阐释学的一重经典模式,便是\"我注六经\",以文字训诂、名物考释等为手段来阐释文本的意义,这种偏重学术问题不注重政治人生的考据学,到乾嘉时代盛极一时。

今文经学家也提供了阐释学的一重经典模式,便是\"六经注我\",借助经典来阐述时代精神或者发挥自已的新见解,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便是沿着这一路数下来的。

之后古文经学一代郑玄以古文经学为主,兼纳今文经学,结束了相争两百年的今古文之争,\"郑学\"而后延绵。

除汉代今古文经学外,魏晋南北朝时有\"南学\"与\"北学;唐朝又有融\"南学\"和\"北学\"于一炉的义疏之学,这便是汉唐经学…

至北宋,儒家学者为应付佛老的挑战,便抛开了汉唐儒家偏重学术问题不注重政治人生的形式。

以直接了当的形式来阐述经典中的义理,讨论人性、人心、天命、理气等等形而上的哲学命题。

这便是\"理学。

但理学也包括了明清两代的理学和心学,所以又称\"宋明理学\",其派别很多,周敦颐\"濂学\"、邵雍\"象数学\",二程\"洛学\"、张载\"关学\",朱熹\"闽学\",陆王\"心学\"等…

到五四时期,虽然儒学遭到空前大难,但现代新儒家已经萌发。

在一片\"打倒孔家店\"的声浪中,在儒学受到空前挫折的背景下,梁漱溟挺身而出,为孔子辩护,揭举儒学复兴的旗帜,成为新儒家的前驱。

广泛意义上的新儒家有:第一期主要人物有梁漱溟、熊十力、贺麟、张君劢、钱穆、冯友兰,第二期牟宗三、徐复观、唐君毅、方东美,第三期杜维明、刘述先,第四期也已出现,但还未经学术界定论。

从那时到现在的80多年中,以此为志业者大有人在,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现代新儒学已成为20世纪中国的三大重要思潮之一(另一是马克思主义派,一是自由主义的西化派)。

现代新儒家有\"儒家资本主义\"的说法,而且预言二十一世纪,儒家将在继秦汉儒学、宋明理学后,经过创造性的转化,迎来第三次辉煌的大发展。

儒家在近代的没落—

儒家思想以传统封建社会为物质承担者,而传统封建社会以儒家思想为精神承担者,传统社会的瓦解,致使孔子权威丧失。

当中国被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开国们时,近代便开始了反孔运动,经历了太平天国的农民革命思潮、资产阶级革派的民主思潮,以及达到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八十多年前,时人发愤于国之积弱,诟龟呼天。

一批深受西学影响又急欲救亡图强的激进青年,以胡适、陈独秀为主将,发起了一场中国近代以来反孔非儒的\"五四运动。

运动员们抱着\"打倒孔家店\"的决绝姿态,否定了作为中华两千多年文化主流的儒学。

众所周知,在\"五四运动\"发起后至今,其间又遭\"文化大革命\"最后一劫,这场充满强烈政治目的色彩的\"儒法斗争\"、\"批林批孔\"的\"文革\"运动,使儒学历经空前的厄运。

亿万人民(其中不乏文育)高喊\"打倒孔老二\"的噪音充斥在中国的大地上,就这样使孔孟儒学乃至孔孟本人蒙上了不白之冤。

至此,历五四,革后的儒家所有学说,似乎全是恶名昭著,不屑一提。

甚至于一些人一听说是\"儒学\"、\"孔孟之道\",就怒斥为\"腐儒\"、\"孔老二\",神经紧张地象似拉上弓弦的箭矢,不分青天红皂白大加诋毁。

儒家经典—

儒家经典主要有儒学十三经。

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

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

后来的《四书》指是指《大学》(《礼记》中一篇)、《中庸》(《礼记》中一篇)、《论语》、《孟子》,五经则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儒家主要代表人物—

孔子、孟子(稳坐儒家第二把交椅)、荀卿、董仲舒、程颐、朱熹(继孔子后最博学的大儒)、陆守仁、王阳明。

儒家的特征—

其一、以孔子为先师,为思想领袖;其二、以《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等书为经典;其三、在思想上形成了仁与礼的一种张力结构;其四、由内圣而外王,通过内体心性成就外王事功之学;其五、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并将之运用到政治实践中,成为指导性的原则。

儒家思想鉴借—

如儒家的刚健有为精神,来激励自已发愤图强;鉴借儒家的公忠为国精神,来培育自已的爱国情怀;鉴借儒家的\"以义制利\"精神,来启示自已正确对待物质利益,鉴借儒家的仁爱精神,来培育自己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鉴借儒家的气节观念,来培育自己的自尊、自强的独立人格等等等等。

儒家余话—

儒家在先秦遭墨、法、道等派的激烈批判,在秦代和汉初,遭统治者排斥;在六朝先后受玄学、佛学的挑战,在五四反孔非儒下历空前之厄,但还是绵延至今,其原因是因为儒学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随时自我调整,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

而且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于它是东方最有价值的知识系统,以至于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国学(传统文化)的代名词。

儒学有二千多年历史,至今海外犹有传人。

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梁任公曾指出:\".所以我们可说,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诚然儒家之外,还有其他各家,儒家哲学,不算中国文化全体;但是若把儒家抽去,中国文化恐怕没有多少东西了。

(《饮冰室书话》〈为什么要研究儒家哲学〉)任公所说\"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这话或者稍过了点,但中国几千年文化史是以儒学为主流则无庸置疑。

儒家是中国文化的主流,中国文化是以儒家做主的一个生命方向与形态\"(《从儒家的当代使命说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牟宗三)。

儒家是国学的核心、主体这问题,本来可以不提。

但五四运动以来,今人对儒家已是疏远地厉害,且有着一种莫名的反感,一些偏激谬论充斥于世并混淆视听,在社会上也渐趋形成了一种影响。

事实上,肯定儒家是国学主体,决不是只凭现代新儒家、某些学者的主观情感,而是有着客观依据的。

儒家之所以是为国学主体,是由儒学的基本精神、广博范围、历史发展客观地确定的,而不是我们一厢情愿。

因此,再兴国学,可以说便是重振儒学。

而重振儒学却绝不是某些人所误解的\"复古\",更不是什么开倒车,而是本着马克思主义对待古代学说\"批判地继承\"的态度,去理性地解剖它,应用它。

儒学在现代化过程中完全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现代化不是对传统的否定,而是扬弃、赋予新解。

中国现代化还需要儒学,之因为任何一个民族,它之能够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在于有它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学为主干;其次,我们今天要实现的现代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这个中国特色,当然少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学色彩。

一般来说,儒学既将复兴或是时势所然,但儒学复兴恐也已很难再成为今日中国逗唯一的地文化信仰,今日国人逗唯一的地精神支柱。

一生中必看的经典书目

先说六十本吧。

1.《圣经》

2.《论语》

3.《物种起源》

4.《全球通史》(上.下)

5.《君王论》

6.《史记》

7.《孙子兵法》

8.《三国演义》

9.《战争论》

10.《水浒传》

11.《曾国藩家书》

12.《毛泽东传》

13.《汤姆叔叔的小屋》

14.《红与黑》

15.《红楼梦》

16.《悲惨世界》

17.《百年孤独》

18.《老人与海》

19.《国富论》(上.下)

20.《胡雪岩全传》

21.《飘》

2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3.《西游记》

24.《呐喊》

25.《小王子》

26.《本草纲目》(上.下)

27.《昆虫记》

28.《倾城之恋》

29.《一千零一夜》

30.《堂吉诃德》

31.《变形记》

32.《吉檀迦利》

33.《欧也妮,葛朗e68a84e8a2ade79fa5e9819331333166353063台》

34.《哈姆莱特》

35.《简爱》

36.《雷雨》

37.《茶花女》

38.《神曲》

39.《梦的解析》

40.《雪国》

41.《边城》

42.《喧哗与骚动》

43.《复活》

44.《罪与罚》

45.《四世同堂》(上.下)

46.《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47.《围城》

48.《情人》

49.《西厢记》

50.《苏菲的世界》

51.《瓦尔登湖》

52.《的葬礼》

53.《冰心散文选》

54.《日瓦戈医生》

55.《美的历程》

56.《麦田守望者》

57.《伊索寓言》

58.《活着》

59.《我的精神家园》

60.《我与地坛》

成语解释大全5000条

智选问答393次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按照“急求成语两百”所搜寻的部分成语:

【不急之务】急:急迫,要紧;务:事情。

无关紧要的或不急于做的事情。

【旁午走急】旁午:交错,纷繁。

纵横交错,往来奔赴。

【不知轻重缓急】指人办事不知事情有主要的、次要的,急办的和可缓办的区别。

【促忙促急】匆匆忙忙,慌慌张张。

【存亡危急之秋】指生存、灭亡、危险、紧急的关键时刻。

【楚越之急】以之泛指面临外敌入侵,国事危急。

【操之过急】操:做,从事。

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当务之急】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

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

【倒悬之急】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

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扶急持倾】扶:持:握,把握。

指能够挽回颠危的局面,使之转危为安。

【风急浪高】形容风浪很大。

【繁丝急管】繁:杂;丝:弦乐器;管:管乐器。

指管弦之音繁密而急促。

【扶危济急】犹扶危济困。

【繁弦急管】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狗急跳墙】狗急了也能跳过墙去。

比喻坏人在走投无路时豁出去,不顾一切地捣乱。

【缓不济急】缓:慢;济:救助。

缓慢的行动适应不了紧急的需要。

【慌慌急急】慌:忙乱,恐慌。

形容举止慌乱。

【火急火燎】犹火烧火燎。

【缓急轻重】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缓急相济】缓:和缓,舒缓;急:危急,急迫。

不论在平时还是在紧急之时都给予帮助。

【合刃之急】合刃:兵器的锋刃碰在了一起,指交战。

指战斗到了最激烈最危急的时刻。

也形容事情发展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急不及待】急得不能等待。

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同“急不可待”。

【急不可待】急得不能等待。

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急不可耐】急得不能等待。

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急病让夷】犹今言将困难留给自己,将方便让给别人。

【急不暇择】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急不择路】急得来不及选择道路地乱跑,形容非常紧迫。

【急不择途】犹慌不择路。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急不择言】择:选择;言:言词。

急得来不及选择词语。

【急赤白脸】心里着急,脸色难看。

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

【急扯白脸】心里着急,脸色难看。

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

【急处从宽】在紧急情况下并不紧张。

【急杵捣心】形容惊异不安的心情。

【急风暴雨】急:又快又猛;暴:突然而猛烈。

形容风雨来势猛。

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

【急风骤雨】急剧的风雨。

常用以形容声势浩大而迅猛。

【急管繁弦】急:快;繁:杂。

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急功好利】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拜鬼求神】向鬼神叩拜祈祷,求其保佑。

【避祸求福】指避开灾祸而求取幸福。

【病急乱求医】病情危急不审医术好坏就去就诊。

比喻事势危急盲目求援。

【不求甚解】甚:很,极。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

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不求闻达】闻:有名望;达:显达。

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

【不厌求详】不嫌详细。

指越详细越好。

同“不厌其详”。

【不忮不求】忮:嫉妒;求:贪求。

指不妒忌,不贪得无厌。

【尺蠖求伸】尺蠖:虫名,体长约二三寸,屈伸而行。

尺蠖用弯曲来求得伸展。

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

【草间求活】草间:草野之中。

形容只求眼前能马马虎虎活下去。

【吹毛求瘢】求:寻找;瘢:疤痕。

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

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缺点,寻找差错。

【吹毛求疵】求:找寻;疵:毛病。

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

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吹毛求瑕】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

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调度征求】指征敛赋税。

【登木求鱼】登:攀;木:树。

爬到树上找鱼。

比喻方向、方法不对,无法达到目的。

【但求无过】但:仅,只要;过:错误。

只追求没有过错。

形容做事保守平庸怕出差错。

【阿谀求容】容:容色,好的脸色。

曲意奉承,取悦于人。

【焚林之求】由于隐居在山林,故烧毁森林使他出来。

比喻为求贤才而去毁林。

【反求诸己】求:追究,寻求;诸:“之于”的合成词。

反过来追究自己。

指从自己方面找原因。

【发屋求狸】拆除房屋以求捕得狸猫。

比喻因小失大。

【供不应求】供:供给,供应;求:需求,需要。

供应不能满足需求。

【割地求和】割让土地,求得和平。

【挂冠求去】挂冠:把官帽挂起来。

脱下官帽要求离去。

比喻辞官归隐。

【供过于求】供给的数量比需要的多。

【故剑之求】故剑:比喻结发之妻。

结发夫妻情意浓厚。

指不喜新厌旧。

【规求无度】规求:贪求;度:限度。

一味贪求,没有限度。

形容贪得无厌。

【广师求益】师:效法,学习;益:进步。

多方面学习,以增进学识。

【好古敏求】好:喜爱,喜好。

喜好古学而勉力追求。

【毁节求生】毁节:抛弃自己的气节,变节。

指败坏自己的操行和名声,苟且偷生。

【蠖屈求伸】蠖:昆虫名,行时屈伸其体。

比喻人不遇时,则屈身求隐,待来日再展宏图。

【求端讯末】求寻求;讯:询问;端:开始;末:结果。

寻求事情的起源,询问事情的结果。

形容办事态度十分严肃认真。

【将本求财】用本钱谋求利润。

同“将本求利”。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名:功名。

罪:罪责。

指应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从大局出发,不应考虑个人的功名、得失。

【将本求利】用本钱谋求利润。

【积本求原】从根本上探求。

【见弹求鹗】看到弹丸,就想得到鸟的炙肉。

比喻过早估计实效。

同“见弹求鸮”。

【见弹求鸮】看到弹丸,就想得到鸟的炙肉。

比喻过早估计实效。

【见弹求鸮炙】弹:弹丸;鸮:猫头鹰;炙:烤肉。

看到弹丸,就想得到吃到美味的烤鸮肉。

比喻过早估计实效。

【欬唾成珠】比喻言谈精当,议论高明或文词优美。

【不安小成】成:成就。

不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就或职位。

【败笔成丘】用坏的笔堆得象小山丘一样。

形容书法精良或着述甚多。

【蚌病成珠】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姑公:婆婆和公公。

不装傻装聋,就难当婆婆公公。

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不成方圆】方圆:借指规矩。

形容言语行动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不成器】器:指人的度量、才干。

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

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

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不成气候】比喻没有成就或没有发展前途。

【不成三瓦】比喻不能要求齐全。

【不成体统】体统:格局,规矩。

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不成一事】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

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形容毫无成就。

【抱成一团】保持一致,行动起来像一个人。

形容关系极为亲密。

【不打不成器】打:打磨,打造。

不打造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

比喻不教育就不成材,没出息。

【不打不成相识】指经过交手,彼此了解,结交起来就更投合。

【败寇成王】失败者沦为草寇,成功的人称王称帝。

【百炼成刚】刚通钢。

铁经过反复锤炼便成为坚韧的钢。

比喻人经过多次磨炼而成为有用之才。

【百炼成钢】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不劳而成】不须劳苦就能有成就。

【波澜老成】波澜:波涛,形容文章多起伏;老成:指文章很老练。

形容文章气势雄壮,语句老练。

【百巧成穷】指有多种才能的人反而贫困不堪。

同“百巧千穷”。

【百忍成金】形容忍耐的可贵。

【白手成家】没有依恃,而独立兴起的家业或事业。

【白首无成】白首:白头,指年老。

头发白了,一事无成。

指到老没有成就。

【百事无成】犹言一事无成。

什么事情都没成功。

【败事有余,成事不足】指非但办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

【百无所成】犹言一事无成。

【百无一成】百:一切。

形容一切的努力和作为没有一样成功,即毫无成就。

【不喑不聋,不成姑公】姑公:婆婆,公公。

指作为一家之主,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不以成败论英雄】不能因事业的成功功失败来判断是不是英雄。

【败于垂成】指临近成功时遭到失败。

参见:“功败垂成”。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圆规;矩:曲尺。

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保业守成】守成:保持已取得的成就。

保持已取得的成就和业绩。

【成败得失】得:得利。

失:失利。

成功与失败,得到的与丢掉的。

【成帮结队】犹成群结队。

众多的人或动物结成一群群、一队队。

【成败利钝】利:锋利,引伸为顺利、成功;印:不锋利,引伸为挫折。

成功或失败,顺利或不顺利。

指做事情可能有的各种情况或结果。

【成败论人】论:衡量。

以成功和失败作为评论人物的标准。

【成败荣枯】成功与失败,得志与失意。

指人在仕途或事业上的得失荣辱。

【成败兴废】成功或失败,兴起或衰退。

【成败在此一举】举:举动。

成功、失败就决定于这次行动了。

指采取事关重大的行动。

【半部论语】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不经之语】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不可同年而语】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

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同“不可同日而语”。

【不可同日而语】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

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不言不语】不说话,闷声不响。

【出处语默】出仕和隐退,发言和沉默。

【沉默不语】指一言不发。

【村学究语】指迂腐浅陋的言辞。

【沉吟不语】沉默地思量着,不说话。

引伸为迟疑不决的态度。

【出语成章】说出话来就成文章。

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谗言佞语】中伤他人和奉承讨好的话语。

【出言吐语】犹言谈吐。

指说话。

【对床听语】两人夜间对床共语。

【对床夜语】两人夜间对床共语。

【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多言多语】指不该说而说。

【儿女子语】妇孺之言。

比喻不识大体的言论。

【恶言恶语】指用狠毒的话骂人或说话。

【讹言谎语】讹言:诈伪的话;谎语:不真实的话。

指造谣说谎。

【恶言泼语】泼:蛮横。

用恶毒和蛮横的语言说话。

【恶语伤人】用恶毒的语言污蔑、伤害人。

【恶语相加】把恶毒的语言加到别人身上。

【恶语中伤】中伤:攻击和谄害别人。

用恶毒的话污蔑、陷害人。

【附耳低语】附:贴近。

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

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浮文巧语】华丽而空泛的言词。

【浮文套语】不疼不痒的客套话。

【风语不透】形容异常严密。

【风言醋语】散布嫉妒性的中伤语言

【蜚语恶言】蜚语:没有根据的流言。

形容诽谤的言辞。

【风言风语】没有根据的、不怀好意的、带有讥讽的话。

另指私下议论暗中传说。

【风言俏语】风流之言,俏皮之语。

【烦言碎语】烦:多,繁剧;碎:琐碎。

形容文词杂乱、琐碎。

【风言雾语】指隐约其辞的传闻。

【浮语虚辞】指大话、空话。

【风言影语】捕风捉影的话语。

【古语常言】古时候就已流传,至今人们还经常说的话。

【甘言美语】甜美动听的话。

【甘言蜜语】甘:甜,甜言蜜语。

指甜美动听的阿谀奉承话。

【寡言少语】言语很少。

形容性格内向,不善言辞。

也形容心情沉闷,不爱讲话。

【搬斤播两】专从细小的斤两上动脑筋。

【半斤八两】八两:即半斤。

一个半斤,一个八两。

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八两半斤】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

半斤、八两轻重相等。

比喻彼此不相上下

【擘两分星】指很小的重量都分辨得清清楚楚。

比喻准确清楚。

两,较小的重量单位;星,秤杆上标记斤两的小点子。

【百两烂盈】两:同“辆”;百辆:一百辆车;烂:灿烂;盈:充满。

指妆奁有一百辆车,光彩耀眼,极其丰光。

形容婚娶的铺张奢侈。

【并世无两】犹举世无双。

【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

【此地无银三十两】比喻想要隐瞒、掩盖真相,结果反而彻底暴露。

【称斤掂两】称:衡量轻重;掂:掂量。

计算轻重分量。

比喻计较轻重得失。

【称斤约两】称:衡量轻重。

计算轻重分量。

比喻权衡轻重得失。

【秤斤注两】形容斤斤计较,顾小不顾大。

【称斤注两】形容只注重小节而没有气势。

【才貌两全】才学相貌都好。

同“才貌双全”。

【螭魅罔两】螭:通“魑”,古代传说中山泽的鬼怪妖精。

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魑魅罔两】传说中山林中的妖怪。

后比喻形形的坏人。

【参天两地】①为《易》卦立数之义。

②引申为人之德可与天地相比。

亦作“参天贰地”。

【颠斤播两】较量轻重。

常用以比喻品评优劣或形容计较微细之事。

【掂斤播两】掂、播:托在掌上试轻重。

比喻在小事情上过分计较。

【掂斤估两】犹言掂斤播两。

【弹筋估两】形容掂量轻重。

【掂斤抹两】犹言掂斤播两。

【短斤缺两】做买卖时货物短缺分量。

【刀切豆腐两面光】比喻为人圆滑,两面讨好

李清照的一生的遭遇。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

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

李清照出嫁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七月,其父李格非被列入元佑党籍,不得在京城任职。

宋钦宗靖康二年、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李清照44岁。

金人大举南侵,俘获宋徽宗、钦宗父子北去,史称“靖康之变”,北宋朝廷崩溃。

是年三月赵明诚因母亲死于江宁(今南京市),南下奔丧。

当李清照押运15车书籍器物,行至镇江时,正遇张遇陷镇江府,镇江守臣钱伯言弃城而去,而李清照却以其大智大勇在兵荒马乱中将这批稀世之宝,于建炎二年(1128年)春押抵江宁府。

不幸的是,由于途中感疾,赵明诚竟于八月十八日卒于建康。

绍兴元年(1131年)三月,李清照赴越(今浙江绍兴),居土民钟氏之家,一夕书画被盗。

她悲痛不已,重立赏收赎。

至此,所有图书文物大部散失。

绍兴二年(1132年),李清照到达杭州。

图书文物散失殆尽造成的巨大痛苦,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给予的无情折磨,使李清照陷入伤痛百般走投无路的绝境。

绍兴十三年(1143年)前后,李清照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表进于朝。

越十余年,约在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享年至少73岁。

扩展资料:

李清照代表作品介绍:

一、《声声慢·寻寻觅觅》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1、原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译文

整天都在寻觅一切清冷惨淡,我不由感到极度的哀伤凄凉。

乍暖还寒的秋季最难以调养。

饮三杯两盏淡酒怎能抵御它、傍晚之时来的冷风吹的紧急。

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飞过去了,伤心的是却是原来的旧日相识。

家中的后园中已开满了菊花,我引忧伤憔悴无心赏花惜花、如今花儿将败还有谁能采摘

窗前独自熬到天色昏黑

梧桐凄凄细雨淋沥黄昏时分、那雨声还点点滴滴。

此情此景,用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的够

二、《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寄寓着词人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全词以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展示出一种婉约之美,格调清新,意境幽美,称得上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佳作。

1、原文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译文

已是秋天了,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仍散发着残留的幽香,睡在竹席上,已有了一些凉意。

轻轻地提着丝裙,独自登上那精致的小船,想去散散心,排遣掉相思的苦情。

仰望长空,白云悠悠,谁会将书信寄来

排成“人”字形的雁群飞回来时,清亮的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落花独自地飘零着,水独自地流淌着。

我们两个人呀,患着一样的相思,却两地分离,牵动着各自的忧愁。

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无法排遣,刚刚离开了微蹙的眉梢,却又隐隐地涌上了心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清照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这首诗叫什么名字

这首诗叫《七绝·贾谊》,是毛泽东所作。

原文: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译文:贾生的才情、才气、才能在当时无人可比的,他以极其哀伤悲痛的心情写下吊屈原的千古文章。

梁王坠马而死不是特别了不得的事情,哪里用得着哀伤至死的地步。

扩展资料诗题直用人名,不曰“咏”,不曰“叹”,不曰“悼”,纯以中性形态出之,此为“藏锋”之法。

情在诗中,不假诗题以张扬。

首句开门见山,高度赞扬了贾谊杰出的才华,并下了一个“世无伦”的定位。

在这里作者化用了李商隐《贾生》中的“贾生才调更无伦”成句,只改动一字,易“更”为“世”,就使境界拓宽了许多,“更”为比较说法,“世”为历史品评,议论入诗,一言九鼎,更加实在地肯定了贾谊无与伦比的才华。

次句猛转为贾谊遭贬,概写贾谊被贬至长沙任长沙王太傅时,曾以十分悲痛的心情写过《吊屈原赋》,借凭吊屈原抒发了愤世伤时之情和怀才不遇之感。

一句诗,追怀两个历史人物。

贾谊被贬,与屈原被逐,势不同而运同。

贾谊吊屈原,这叫同命相怜。

故《汉书·贾谊传》亦说:“追伤之,因以自谕”。

毛泽东注意到这一点,将二人并写并论,是体认到历史的不公正性和正人君子的命运多舛。

第三句作者平静讲述梁王堕马而死不是稀奇的事情。

汉文帝把贾谊召回长安,很看重他的才学及品德,任命他为梁怀王刘胜的太傅。

后来梁王堕马而死,这是一次意外事故,贾谊有责,仅为护理不周。

文帝不责,贾谊自责,或性格中“认真”的成分太重,或律己的“压力”太大,一遇变故,万念成灰。

这是贾谊深受儒家“忠恕仁义”思想影响,实践其舍生取忠取义的愚忠信条。

本来梁王坠马而死不是什么特别不得了的事情,竟然令贾谊哀伤致死。

尾句笔锋一转,又回到贾谊身上,惜贾谊宏才不用,惜贾谊因“寻常事”而死,归结为惜人才。

“付一生”与“寻常事”对照鲜明而强烈,从而表现了诗人对才华绝世的贾谊因“梁王堕马”而哀伤早逝的深深惋惜之情。

“才调世无伦”的贾生竟然因此哀伤而死,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结尾一句有诗意未尽之效,留给了读者许多想象的余地。

同时也是作者发动“反右”的一种“自我坦白”。

但历史经常给有才者与求才者开玩笑,所以怀才不遇者众,求才若渴者寡,以至于一方面雄才毁弃,另一方面空椟空置。

贾谊的英年早逝,梁王堕马仅一近因;早在贬遣长沙时,其作《鵩鸟赋》已露不祥之音:“其生兮若浮,其死若休。

澹乎若深渊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贾谊“世无伦”的才华十分赞赏,对其怀才不遇、仕途受挫、未获重用、早亡,非常惋惜;同时对贾谊那种自伤、脆弱、愚忠、迂腐的性格作了委婉的批评。

语言明白流畅,化用前人诗句,洒脱自如,韵味深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绝·贾谊

三国演义的语言特点

《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

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

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

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

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

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力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

如在赤壁之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曹操的试探,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格。

如曹操的奸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无外不带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可以得心应手,从容不迫。

著名的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张飞“威震长坂桥”、“赵云”单骑救幼主”、诸葛亮“七擒孟获”、“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等更是流传极广的篇章。

《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

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

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

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

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

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

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

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

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

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

2.它长于描述战争。

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

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

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

3.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

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

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

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

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而严密。

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

4.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

今天看来,这种语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当时它却近于白话;用这种语言来写长篇小说,是一种创举,和过去某些小说粗糙芜杂的语言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

《三国演义》在艺术上的最大缺点,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缺少发展变化。

这可能是受了民间传说人物定型化的影响和历史材料的局限。

二是想像、夸张有时不合情理。

鲁迅先生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这批评是很中肯的。

《三国演义》是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它广泛流传,魅力无穷,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深影响。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性格与《三国志》中的人物真实性格也是有很大差距的。

现举几个人物说明。

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

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

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

《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

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

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

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

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枭雄”、“人杰”的真实形象。

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

马超投降刘备后,封为平西将军。

时关羽督荆州,修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答信时,称马超虽为一世之杰,但不如关羽的“绝伦逸群”,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这是典型的有勇少谋的武将性格。

但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

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

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刘备,只是有感于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离曹归刘前为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

但是《三国演义》中写关羽下邳投降时相约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礼待他等却是子虚乌有。

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

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

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

生活节俭,不好华服。

与人议论,谈笑风生。

“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

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

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

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

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

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

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是“千古风流人物”。

鲁肃:如果说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的性格、形象虽被扭曲,但多少还有些根据的话,那么,鲁肃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名字外几乎就全是杜撰了。

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

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

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相似之处。

曹操大军南征荆州时,孙权部属都主降,唯独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召回周瑜,共商战守大计。

赤壁战后,他又力主扶刘抗曹。

在东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葛亮式人物,孙权对他也极为欣赏。

吴国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提出的政略、战略方针进行的。

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

《三国志》

纪传体史书。

西晋陈寿撰写。

刘宋裴松之注。

陈寿(233~297),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

受学于同郡史学家谯周,治《尚书》、《春秋》三传,精于《史记》、《汉书》,仕蜀汉为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

入晋,张华爱其才,举孝廉,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等职。

《晋书·陈寿传》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

传世著作有《三国志》65卷、《益部耆旧传》14卷(原10篇,《说郛》录存1卷)。

此外有《古国志》50篇、《释讳》、《广国论》等,又辑《诸葛亮集》24篇,均佚。

《三国志》分《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三国时期60年间的历史。

最初三书单行,至北宋始合刻为一,并改称《三国志》。

后世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前四史”。

陈寿撰《三国志》之前,魏国已有官修的王沈《魏书》和私撰的鱼豢《魏略》两种史书,吴国也有官修的韦昭《吴书》,为陈寿撰史提供了便利条件。

唯蜀汉可据的文献不多,但寿本蜀人,留心蜀事,熟悉蜀汉掌故,终亦裒辑成书,完成了这部“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的三国史。

自此书一出,其他三国诸史尽废。

《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魏有“纪”而吴、蜀无“纪”,这是因为此书写成于西晋,晋受魏禅,所以奉魏为正统。

不过陈寿并未因此就对各方人物任意抑扬褒贬,他还是力图从历史事实出发,作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断。

比如书中评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评刘备是“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评孙权是“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

《三国志》文章简略,因而总的来看,不如《史记》那样气势磅礴、精美生动,也不如《汉书》行文严谨细密、周备明晰,不过有一部分传文,也还颇见精采,如《诸葛亮传》,选取主人公一生的几个关键事件—隆中对、赤壁之战、六出祁山,加以重点叙述,基本上写出了诸葛亮忠诚款至、鞠躬尽瘁的风范和品格。

又如《张昭传》、《周瑜传》、《张辽传》等都以简约的文笔写出了人物的个性,颇有动人之处。

陈寿撰《三国志》毕竟还受到史料不足的限制。

如全书无表、志,就是文献不足的缘故。

魏国文士丁仪、丁□无传,建安七子徐□、刘桢等五人仅附书于王粲传后,寥寥数语,三国名医张仲景无传。

因此,正如裴松之所说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

东晋以后,旧史料陆续发现,至刘宋文帝时,裴松之奉命为之作注。

裴松之(372~451),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

博览坟籍,立身简素,曾任国子博士、中书侍郎、永嘉太守等职。

著有《三国志注》、《晋纪》等。

裴松之注《三国志》,“上搜旧闻,傍摭遗逸”(《上〈三国志注〉表》),“兼采众书,补注其阙”(刘知几《史通·正史》),意在增补事实,考订是非。

《四库全书总目》称“综其大致,约有六端:一曰引诸家之论以辨是非;一曰参诸书之说以核讹异;一曰传所有之事详其委曲;一曰传所无之事补其阙佚;一曰传所有之人详其生平;一曰传所无之人附以同类。

裴注博引群书达200多种,分量超过原书三倍,后世或讥其“繁芜”,但它的长处,在于网罗繁富,凡六朝文籍今所不传者,尚一一见其崖略,保存了大量珍贵史料。

《三国志》及注所记录的历史故事,1000多年来在民间广泛地传播着,对后世文学艺术都有深远的影响。

唐李商隐《骄儿》诗,描写儿童模仿张飞、邓艾的形象作游戏;北宋说话人以“说三分”(讲三国故事)为重要内容;元代出现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杂剧,如《关大王独赴单刀会》等。

到明朝初年,罗贯中又进一步加以艺术创造,完成了长篇历史小说《三国志演义》。

《三国志演义》以《三国志》为依据,在史实的基础上又加虚构。

此外取材于三国故事的绘画、雕塑等也屡见不鲜。

《三国志》以中华书局标点本最为通行。

清王仁俊有《三国志佚文》一卷,收入《经籍佚文》丛书。

近人卢弼有《三国志集解》。

如何评析对联,评析对联应从哪几个方面

近年来,对联创作可以说是繁荣到了“纵非绝后却空前”的地步了,大部头的传统对集收联达到十万副之多,已被称为洋洋大观,而仅一次“沱牌杯”国庆礼赞征联,收联就已逾十万,每年度全国对联创作的总量肯定会是个更高一些的数字,可以说是势头十分强劲。

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对联的创作理论及鉴赏理论却是极度的滞后,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对联创作仅仅是泡沫般的繁荣,缺乏精品,另一方面对联作者创作水平也很难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总之,联界迫切需要在对联鉴赏理论方面有一个长足的发展,以启发和指导对联创作。

虽然近年来在对联鉴赏上出现了一些较好的赏析评介文章和图书,但从整体的印象来说,指导对联创作的却还只是一些征联活动的评审结果和许多私自设立的“病联医院”。

就像有竞技体育和健身体育的区分一样,竞技式征联的评判标准存在的机械性并不能全面指导对联的艺术创作,由于强调硬性指标的可比性以及主题的功利性,征联活动的繁荣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泛滥以及获奖佳作被大量“克隆”而成为陈词滥调的负面影响。

而许多无照经营的所谓“病联医院”只是以“启蒙”的水准对一些初学作品进行冬烘先生式的指点,甚至对一些上乘的古今联作妄加评判,从而误导了大量作者。

对联鉴赏是一个主客观交互作用的审美过程,虽然对某一副联语的品评会因人们审美取向和鉴赏水平的不同而产生很大的差异,但总体而言还是存在着一般性的规律。

对联作为审美的客体,对它的鉴赏可以从多个层次上展开。

从宏观而言,我们可以欣赏对联的形式美及其内涵美。

对联的形式美可以包括对仗、声调、节奏、词藻、书写形式、制作载体等等。

就形式方面而言,应当明确对联最基本的形式要素是对仗。

对仗有工对与宽对的分别,对于大量联作来说,可能只是处于这两个极端之间,但是,必须纠正的一个误区,便是并非工对优于宽对,它们应该是等价的。

与过分拘泥工对所造成的缺乏张力与创意的“死对”不同,佳联均是本着形式服务内容的方针,以意为主,亦宽亦工,变化之妙,存乎一心。

高手制联常常是在重要部位以及数字、颜色、方位等处设置以精工的对仗,次要部位则多施以宽对甚或似对非对,既不失整饬之美,又充分保证了语义的流畅。

除了宽与工之外,对仗还有异和同的分别,上下联言同一事物,走向极端便是合掌,上下联言不同的事物,走向极端便成了对而不联,高手的功力便在于能游刃于这一对矛盾之间而有余,如书法中两笔划之间的顾盼牵连,也像长调词里的过片一样,既有一个大的跳跃,但又保证文脉的贯通,这种似联非联便是所谓“张力”。

从某种角度讲,只有悟到了“对与不对之间、联与不联之间”的妙处,始可与言对联。

声调的和谐也是对联创作及欣赏的一个基本要求,在这方面的一个最大的误区,在于谈对联必言“联律”,谈联律惟言声律、谈声律只言律诗式的平仄格式,这是一环紧扣一环地将人引入牛角尖中。

现在这种思维方式已经造就出了一大批这样的对联“鉴赏家”:在他们的词典里,全部的汉字也只有“平”和“仄”两个,每见到一副联语,首先(也可以说是自始至终)便掏出他视为至宝的那条律诗“平仄竿”,然后逐字标定,最终得出对这副联语的鉴定意见:某字失替某字失对某字应平而仄某字该仄而平…,仿佛对联文学只是一门平仄排列的手工技艺。

其实对联从它直接脱胎的律诗和骈文中也承袭了它们的声律要求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从这一文体成形并开始发展起,它便不停地被其它各类文体所“侵蚀”,有人以词为联,有人以曲为联,有人以赋为联,有人以古文为联,有人甚至以白话为联。

在它的发展进程中或许从来没有真正形成过一套整齐划一的类似格律诗的“联律”。

正如陈方镛所说“古传诗律,未闻有所谓联律者”,今人整理出“联律”,也只能是以利初学,也就是说只能当初学者的一块敲门砖,登堂入室后没人会拿它当回事儿。

大凡名家作手,胸中哪有什么一套不可越雷池一步的平仄格式

他们只不过因势而成格,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语境、风格、节奏而灵活运用,多变中自有法度,即所谓“法无定法,非法法也”。

正因为其学养可以驾驭,所以可以“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读者多选取名家佳作,细加品味,久之可会其中妙处。

近年来有所谓“格律联、非格律联”之说,似是而非,其实是联皆有格可寻,只是“格”是死的,人是活的而已。

若从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节奏把联句分为“律句、非律句”,则对于拘泥律诗平仄者还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的。

总之,对联文学在其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其以对仗为主,包括声调、节奏等方面的基本定型但又十分灵活的一系列法度,这一切决定了对联文体独特的形式特征。

也构成了对联鉴赏的形式要素。

对联的内涵美是指作品的思想、志向、情感、趣味,以及具体描写的人物、景观和事件。

内涵才真正是联语的灵魂,诗言志,诗缘情,而联亦然,优秀联作能够充分地表现出作者的思想、胸襟、情操和感触并感人至深。

即使等而下之,亦能够状难摹之境如在目前,使人神往之。

或浓缩人物一生而成数语,令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对联同诗歌一样也是语言的艺术,作者要动用一切可能的修辞手段来营造出一个完美的意境,遣字造语须顾及整体的和谐,一字不谐,如队列中夹杂一名跛者,风景大煞。

古今佳联妙对可以说已形成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有含蓄之美、有洗练之致、有高远之韵、有宛转之态,但都会立足于一个根本,即有感而发。

从这一角度而言,对联的创作和鉴赏绝不能为对联而对联,要上溯到中国诗歌发展史乃至中国文学发展史的长河中去汲取养料,也只有从这一高度,才能真正把握对联艺术的真髓。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对联的形式与内涵是相对而言的,在不同的层次上互为形式和内涵。

如音调和词藻互为形式和内涵,而词藻和思想又互为形式和内涵。

明白这一点会有助于我们的鉴赏活动。

同样从宏观上来看,我们可以从对联的文体特点的几个角度展开对联的鉴赏:

一、从对联的最高境界上说,首先是一种表情达意的抒情文体,我们可以欣赏其文学性。

与源远流长的中国诗歌传统一脉相承,对联于明清以来,继诗、词、曲之后,成为文人经常采用的一种创作形式。

所以我们可以全盘地移植古典诗词的一套成熟的鉴赏理论体系,然后接合对联独特的文体特色,展开对联文学的鉴赏活动。

二、从对联的一般层面上说,它又是一种服务生活的实用文体,我们可以欣赏其功用性。

春联、赠联、喜联、挽联及各种行业联使对联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实用文体的特点,对于对联的这一审美特点进行鉴赏,需把握切题和允当这两点。

针对某一场合的联语要贴合并进一步烘托这一场合的气氛,针对某一人物的联语要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同时联语要十分切合撰联者的身份。

三、从对联的基础层面上说,它还是一种讲求技巧的游戏文体。

我们可以欣赏其趣味性。

对联充分发挥了汉民族语言文字的特点,运用各种技巧,使对联作品呈现出风趣活泼、引人入胜的特色。

而另有一类被称为“巧对”的作品,并不表达任何的主题思想,仅以文字技巧取胜,同样给人趣味盎然之感。

以上所谈只是从大的原则方面统而言之,如果从这一高度对于对联的鉴赏做出总结的话,那就是对联应以立意为主,以境界至上,以格调为先,这才是联语文学的上乘和大道;形式技巧不可偏废,但若不为主题服务,终归小道;若是为技巧卖弄技巧,以肉麻当成趣味者,已堕入魔道矣。

如前所说,对联的鉴赏是一个主客观交互作用的审美过程,这就要求作为审美主体的鉴赏者本人也要有相当的文化素养和鉴赏能力。

提高鉴赏能力的最佳途径在全面提高古典文化修养的同时多多研读上乘佳联,一个人只有最大限度地沉浸于佳联妙对之中,方能脱去俗尘数斗,即使不能马上提高创作手段的话,也会逐步地抬高鉴赏眼界。

口之所诵全是“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的人最终也不会理解“对与不对之间”的妙处,目之所及尽皆“生意兴隆通四海”者更难与之言“空灵与质实”的分野,恐怕这也就是本书编者的初衷吧。

但因时间所限,本文草草而就,只尚空谈,未举联例,昧于道者当讥空而不切,知于道者当怪太泄天机,既然形诸文字,便任读者一并“品鉴”吧。

带“初”字的诗句

1、临安春雨初霁

宋代:陆游

世味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译文

近年来做官的兴味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

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

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

呵,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2、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宋代:李清照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

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译文

暖暖的雨,暖暖的风,送走了些许冬天的寒意。

柳叶长出了,梅花怒放了,春天已经来了。

端庄的,也被这春意撩拨起了愁怀。

爱侣不在身边,又能和谁把酒论诗呢

的泪水流下脸颊,弄残了搽在她脸上的香粉。

试穿金丝缝成的夹衫,但心思全不在衣服上面。

她无情无绪的斜靠在枕头上,把她头上的钗儿压坏了,她也茫然不顾。

她孤单的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

惟有在深夜里呵,手弄着灯花,心里想着爱侣。

3、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宋代:柳永

洞房记得初相遇。

便只合、长相聚。

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

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

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

一场寂寞凭谁诉。

算前言、总轻负。

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

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心处。

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译文

记得初次相遇时的洞房情景,就只想应该永远在一起。

谁知道短短的幽会欢好,竟会变成分离前的最后情爱,又恰好是在阑珊的暮春。

对着满眼乱飘的柳絮,心里恐慌着这美好的春光将全部随他的离去而消释了。

一场情爱最终寂寞,又跟谁说呢

想起以前的海誓山盟,被轻易辜负了。

早知道如此难受,后悔当初不把他留住。

奈何他除了长得风流端正,更还有让人朝思暮想的地方。

一天不想他就要皱千次眉了,更何况想他呢

4、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宋代: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译文

黄莺开始啼叫,这初春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细雨蒙蒙,珍贵如油,滋润着草木,那刚刚长出的春草,远看一片嫩绿,近看却仿佛消失了。

不要推辞会醉倒在这个季节,有花而不去看它开放,就意味着人生很快消逝。

不要等待着春离开大自然,纷纷落花夹杂着绿色的苔藓。

5、诉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

宋代:陆游

青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豪英。

蜡封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

时易失,志难城,鬓丝生。

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

译文

当初我作为低级官吏进入京城,结识的朋友都是英雄豪杰。

起草重要文书,用蜡封固并连夜传送,骑着马奔驰传告中原人们。

时机容易失去,壮志难酬,两鬓已生白发。

只好写文章品评风月,指点山川,建立另外一种“功名”。

边城体现出什么的语言特点

爱情美;亲情美;乡情美;心灵美;人性美。

`《边城》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独运匠心结撰至思之作。

在这部中篇小说里,沈从文不仅由衷地缅怀了边地过去民风的淳朴,如画地描绘了川湘边境那个苍崖翠竹、白塔与碧溪和往返的渡船交相辉映之美的风景,而且如歌似泣刻画出了生活在那小山城附近劳动人民之间的人性美。

本篇论文,意在通过初探《边城》之艺术风貌,来展现《边城》那穿越斗转星移的时间之流,而冲淡不了的不朽的艺术魅力。

从小生活在湘西边远地区的沈从文,有他自己独特的,往往带着传奇色彩的生活经验。

这种由斑斓瑰丽而且也多为外地人所不熟知的生活所积淀而出的作品,往往叫人称奇而不忍释手。

《边城》就是这样一部好作品。

沈从文的汪曾祺曾说:《边城》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了的,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

我以为,这部作品是沈从文凭籍小说的形式,以真实自然而美丽的文字,来剖白自己对人生对性灵对社会的感悟。

他把对淳朴自然、古风犹存的湘西的爱和思考,俨然化作了摆渡人那一滴滴醇酒,融进了字里行间,融进了有血有肉有情爱有死亡的《边城》。

“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

我只想造希腊小庙。

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

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

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

崇楼杰阁,给人的印象都是伟大而华丽的,然而,沈从文却只希望选取山地石头作为基础,建造希腊小庙-即最原始最基本的材料作为对象,那就是“人性”。

《边城》的主题也就是要表现人性。

《从文习作选集代序》中,沈从问表示: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 的人生形式。

(《从文习作选集代序》)健康、自然、优美,《边城》中的角色翠翠、老船夫、天保、以至过度河的乘客,都是充满人性之美。

在作者心中,人格理应是“正直、真诚”的,而这些人格,正是作者的理想人性。

沈从文的《边城》以湘西小山城茶垌及附近乡村为背景,描写一个撑渡船的老人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的生活,以及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滩送之间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

作品通过对男女之间的爱情、祖孙之间淳浓的亲情、邻里之间友爱互助、和睦相处的乡情的细腻刻画,生动的展现了边城人民健康、优美、质朴的民风和人情。

读了沈从文的《边城》,最震撼人心的就是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性美。

这种力量使人对“爱”和“美”的人性更加珍惜,更加向往。

在《边城》中,作者赋予他笔下的所有人以一种淳厚、质朴的人性。

一、《边城》通过主人公翠翠与傩送的悲壮爱情来体现了人性中最自然、最纯朴、最真切的爱情美。

主人公翠翠是一个迷人的形象,是全书之魂。

她是人之子,更是大自然的女儿。

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湘西的清风、丽日给了她一个壮健的躯体;茶峒的青山、绿水给了她一双碧玉般清澈透明的眸子;碧溪岨的竹篁、白塔又给了她一颗绝不世故的赤心;酉水、小船载满了她那少女的悠悠岁月。

祖孙俩在这古老而又清澈的溪水边、小船上、白塔下相依为命。

一不贪财,二不羡贵,三不嫌贫,四不偷懒,愿守清贫,甘于助人,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勤劳、善良、淡泊。

幼小的翠翠正是在这种祥和而又古朴的小屋里,从爷爷那里继承了自己应该继承的东西,弘扬了本该弘扬的内容。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性格也便有了微妙的变化:少了一点乖巧,多了一些沉思;少了一些欢笑,多了一份羞涩。

由少时争着坐渡船夫渡新娘子的花轿,学小羊、小牛叫,摘一把野花缚在头上,装扮新娘子到站在小山头听那迷人的鼓声,想那迷人的夜晚,到后来便有了青春期少女们同有的心事。

面对着那突如其来的分不清、道不明的心绪,年青、稚嫩的翠翠不知道是应该快乐,还是应该忧愁。

为此她便常常坐在山头上,站在渡船上沉静地慢慢地咀嚼着人生的酸涩苦甜,吞咽着自己为自己酿造的人生苦酒。

后来,翠翠路遇了刚刚在划船比赛中中了头奖的傩送,两颗年轻的心灵撞击在一起,那种朦胧的爱意便在翠翠心中萌发。

从此她觉得自己感情上有了一种新的需要,但又不好意思说出来。

当别人“无意中提到什么时”,她会脸红,在内心深处却又在盼望着听到与之有关的内容,等到这种盼望日久天长在心中扎下根之后,她那少女的纯情便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

两年后端午节前夕她又见到了傩送,情不自禁地对爷爷说:“那个人很好。

以至在看划船时无意间听到别人议论傩送婚事时,一向沉稳的翠翠心中也便乱作一团,甚至傩送和她说话也忘了应答。

后来,傩送在月下为翠翠唱歌,酣梦中的翠翠竟被傩送的情歌所吸引,灵魂也浮了起来。

可惜的是她却不知道这月下唱歌的年轻后生就是自己爱着的傩送。

不久,天保为爱离家出走落水而死,傩送寻兄归来过溪时,又得不到翠翠的一点暗示,便赌气远走他乡。

老船夫也溘然长逝。

翠翠忍受着亲人离去之痛、爱人负气出走之苦,仍决定留在渡船上翘首期盼心上人的归来。

翠翠与傩送这对深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既没有山盟海誓的豪言壮语,也没有离经叛道的骇世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裙带交易,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有的只是“遵从古礼”的淳厚人性,有的只是含蕴的东方的传统美德。

作者着重表现了他们行为的高尚和灵魂的美。

在作者的笔下,翠翠是个天真无邪的山区女孩,她聪明、美丽、乖巧、纯朴、善良。

傩送是个童稚无欺的乡下小伙,他勇敢、英俊、豪爽、热情、勤劳。

在这人杰地灵的偏僻之地,两颗年青的心靠拢了,他们按照自己的标准同时选择了对方。

一切显得那么自然,而在这自然之中却显示了“人性”在这块尚不开化的山村的永久魅力。

作者正是通过这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反映了人性美。

二、《边城》通过翠翠与老船夫祖孙俩体现了人性中最古老、最纯朴的亲情美。

作品细腻地描绘了主人公翠翠的美丽、热情、纯真,心怀美好的憧憬与期待的内心世界,及到长大,便起了微妙的变化,少了一点乖巧和欢笑,多了一份深思和羞涩。

有时心里完全充塞一种不分明的心绪,但体味到许多原未想到过的东西。

她不知道这是应该快乐的还是应该忧愁的,即使愁绪袭来,她也沉静地咀嚼它,仿佛连愁绪也是生命所必需的。

翠翠是自由的,又是惘然的。

她是湘西那古老生活下的姑娘,她只是依着古老的法则和既有的节奏安分的生活。

如作品中描写到:在风日清和的日子里,无人过渡,翠翠陪着祖父坐在溪边大石头上静静地晒 太阳,或把木头丢在溪中,唆使够下水把它衔起来,或缠着爷爷用竹管吹迎亲送 女的曲子。

(《边城》)你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哪一个方位来欣赏,这都是一副绝妙的祖孙同乐图,一副洋溢着诗情画意的祖孙同乐图。

这些细节的描写,无不体现的人物心灵的美好与纯真。

老船夫是作者在小说中尽力刻画的另一个人物。

在作者的笔下,他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

他善良、勤劳、朴实、憨厚、忠于职守、克尽本分。

“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年纪虽大,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

他生活虽然清贫,但却从不贪心;乐善好施,却从不索取,“凡事求个心安理得”。

终生为别人服务,却不图别人的一丝报答。

对于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女,他痛爱有加,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给了她们。

十七年前,当他的独生女背着自己与驻防的一名绿营兵恋爱,有了小孩子后,他“却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地过下去”。

后来,士兵死于暴病,女儿为之殉情,他又毫不犹豫地负起了抚养外孙女的责任。

随着岁月的流逝,转眼间,外孙女已出落成了一个如她母亲一样美丽的少女。

从此,在老船夫的心里又多了一层心事:为翠翠找一个如意郎君。

为此他不辞辛苦,竭尽全力周旋于翠翠、天保、傩送、船总顺顺和杨马兵之间。

无意中为孙女的婚事设置了一些障碍,导致了一系列的误会,最终酿成了傩送与翠翠的爱情悲剧。

他带着万般的无奈和无限的愧疚悄悄地离开了人世。

老船夫慈祥、敦厚、善良、凡事但求心安理得的良好品德仿佛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化身;他对女儿、外孙女无私的爱仿佛就是我们炎黄子孙祖祖辈辈、生生息息得以繁衍的血缘纽带。

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那原始而又古老纯朴的人性之美。

三、《边城》通过邻里之间的互爱体现了人性中最宝贵的乡情美。

《边城》中的人性美还表现在邻里之间的互爱中。

船总顺顺便是这一类的总代表。

他“大方洒脱”“欢喜交朋结友,慷慨又能济人之急”。

对“因船只失事破产的船家,过路退伍兵士、游学文人墨客”,“凡到了这个地方闻名求助的,莫不尽力帮助”。

在他的身上少了都市人的自私和狭隘,少了商人聚敛钱财的贪婪与世故,少了奸侫小人的阴险奸诈;多了一副两里人的宽阔豪爽的胸怀,多了一颗仗义疏财的仁义之心,多了一种乡民的光明磊落和正道直行的品德。

正是这种美德影响着乡邻,从而在这块不显山不露水的偏僻小地保留了一份大都市里想都不曾想到的民俗淳风,而且这种“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的淳朴民情在这古老的大地上哺育着一代又一代,演义着一个又一个传奇式的田园牧歌故事。

面对着风雨中丧亲失业、无依无靠的翠翠,他尽释前嫌,忙前忙后。

就连城中杨马兵也赶来帮忙,并重新担负起了老船夫的重任,照看那失去了一切的孤雏—翠翠。

这就是湘西的风土人情,这就是茶峒人的善良。

这份浓浓的人情、这份厚厚的美德足可令城市中那些自以为知书达礼、寡心静欲者为之汗颜。

在这里没有什么地位的尊卑之别,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在这里没有勾心斗角、强取豪夺,有的只是心与心的交换、血与血的对流。

四、《边城》中人物的行为切合个性,从描写生活细节中来体现人物的心灵美。

首先,主人公翠翠的行为是那么地切合她的个性,翠翠有着对爷爷的那一份深深的依恋之情,所以她不愿意离开爷爷,就连上一里路远的茶垌城看热闹,也要和爷爷一起去。

她不愿意让小船来陪爷爷,她要和爷爷一同撑渡船,一同歇息,一同看热闹。

她是那么地毫无心机,甚至于超出了一切利害关系之上,她拉着摆渡客衣角说:“不许走,不许走

要别人收回钱去,引来一阵阵的欢笑。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喜欢看扑粉满脸的新嫁娘;喜欢听新嫁娘的故事;喜欢把野花戴在头上。

有时过渡的是从川东过茶垌的小牛,是羊群,是新娘子的花轿,翠翠必争着作渡船夫,站在船头,懒懒地攀引缆索,让船缓缓地过去。

牛、羊、花娇上岸后,翠翠必跟着走,送队伍上山,站到小山头,目送这些东西走去很远了,方回转船上,把船牵靠近家的岸边;有时采把野花缚在头上,独自装扮新娘子,她喜欢听人唱歌,能领会歌声的缠绵处。

睡梦中,她的灵魂为一种美妙的歌声浮起来,仿佛轻轻地在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对山悬崖半腰去摘虎耳草。

可是,当二老把老船夫的酒芦送来时,翠翠被二老望着,翠翠有点不好意思,溪边有人喊过渡,翠翠却借故走开了。

随着她一天一天地长大,她热切地希望着幸福,盼望着爱情的来临,但是当爱情悄然来临时,她又似一只受惊的小兔,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她只是依着古老的法则和既有的节奏安分地生活着。

李掖平说:“她把自己爱情的心埋藏得极深,默默承受命运的安排,达到了美丽的令人忧愁的境界 其次,老船夫的语言行为都体现了这个“乡下老人”善良、淳朴的心灵美。

文学作品中老船夫形象的塑造是近于白描手法的,他憨厚,质朴而厚道。

他的语言简捷,三、五个字,切让人回味无穷。

他的语言精练,却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老船夫渡船将拢岸时,老人一面口中嚷着“慢点,慢点”,自己却霍的跃上了岸,拉着铁环,于是人、货、牛、马全上了岸,翻过山头不见了。

渡头属公家所有,过渡人不必出钱,有的人心中过意不去,抓把钱掷到船板上时,老人就一一拾起来,塞回那人手上去,俨然吵嘴的样子:“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

谁要你这个

不管如何,还是有人要给钱的,老人却情不过,就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垌去买茶叶和烟草。

茶叶则在六月里放进大缸去,用开水泡好,给过路人随意解渴,草烟则被一扎一扎挂在老人腰带边,过渡人谁要这东西必慷慨奉赠。

有时估计过渡人中有注意到草烟的,老人总把一小束草烟扎到那人包袱上,一面说:“大哥,不吸这个吗

这好的、这妙的,看样子不成材,巴掌大叶子,味道蛮好,送人也很合式

老人质朴,厚道的性格为所有过渡人称赞。

对于翠翠、老人总是那么迁就,不折不扣地让小孙女体验到父爱,通过老船夫,作者讴歌的是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316/144469.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