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过洋节的优美句子,关于拒绝的优美句子推荐阅读:
1. 洋节,传承中华节日600字作文
回溯传统,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意味着纪念活动,或团圆、或庆祝、或祭祀,春节之后依次有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阳历节日一般是纪念日,如劳动节、青年节、教师节、国庆节等。近些年,诸如圣诞节、愚人节、感恩节等众多的“洋节日”在中国都市大行其道,我们也在慢慢地失去属于自己的文化。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在一年又一年的漠视中在众多洋节的冲击中被淡化了,而对西方节日却大肆炒作,特别是那些唯利是图的商家们,为了借众多洋节之机大肆推销自己的商品,捆绑人们的消费意识,达到他们撞去更多利润的目的,商家们的做法本来无可厚非,但他们对洋节的大肆渲染也在无形中加剧了洋节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也慢慢淡化了我们对祖国传统节日的感怀,有些同学也借过洋节之机,大肆狂欢,迷失了自我,涉世不深的青少年从小就受到这样的熏陶,当他们长大成人之后,还会记得多少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呢?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华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尤其是许多传统的节日文化,都积淀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的精华:例如,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团圆节日,常言道“有钱无钱,回家过年”人们辛勤忙碌了一年,在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全家团圆,和谐美满,人们真诚的相互问候,互道美好的祝福;清明节是我们缅怀先祖,纪念我们已经逝去的亲人们的节日,那天我们会在已故亲人和那些为了民族解放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的墓前献上鲜花,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深切怀念,同时也不断的告诫自己,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为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端午节是专为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这一天,我们可以划龙舟、吃粽子;中秋节是继春节之后的又一个举家团圆的节日,我们可以再一次全家团圆,赏明月,吃月饼,话别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节日文化,彰显的不仅仅是某时某地的民俗风情,更重要的是它彰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勤劳勇敢等传统美德和古朴纯正、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因此,我们在崇尚西洋节日,热热闹闹过洋节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节日文化传统,千万不要在盲目崇拜中迷失了自我。
在如何借鉴西方外来文化这个问题上,早在上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就在他的《拿来主义》中明确指出“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我认为,对待一系列西方节日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不盲目崇拜,不迷失自我,既不全盘西化,也不全面否定,而是取其金华,弃其糟粕!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交流势不可挡,但是如果一味任由西风东渐,我们古老的传统文化将被逐渐遗忘,慢慢湮灭,若不及时加以抢救性的继承、弘扬、挖掘和开发,那么,真等到它彻底消亡的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们再追悔莫及也为时已晚!同时,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中,也将留下难以弥补的缺失和遗憾!所以,每一个有责任心、有远见卓识的炎黄子孙都必须站在历史和世界的高度,去认识这个问题,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既不崇洋媚外,也不固步自封,而是在适当吸收西方节日文化精华的同时,也不迷失自我,是对中华传统美德和悠久民族文化最好的传承!
2. 关于学生过西洋节的作文
圣诞节早成了热闹日子,在我们班就有不少同学发礼物,可关于中国人到底该不该过圣诞节的争论早有发生。有媒体报道,温州
中小学校长均收到市教育局通知,要求“不在校园内举行任何与圣诞有关的活动”;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封校禁止学生过平安夜。这样的举措难免遭人议论,学校固然没有必要搞圣诞活动,不过让教育部门下发禁令实在有些小题大做。
禁令的出发点应该是出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圣诞节之所以屡遭,也正是因为有人觉得社会对这一西方节日的重视程度超过了不少中国传统节日,是西方文化的扩张。不过在这一点上,我们该有更多对自身文化的自信。
西方节日在中国大行其道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商家为了制造商机而大肆宣传、渲染。实际上,圣诞节在中国早走了味,其在西方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在我们这里并不突出,在更多人看来,无非是一个购物、社交的凑热闹的日子,没有多少人真正是为了它的宗教含义而去过节的。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为了事业而客居他乡,像清明、中秋、重阳这一类的节日对于他们来说未免过于沉重,以至于不愿提起,并且生活压力的过重,圣诞节的狂欢为他们提供了放松和发泄的最好契机。还有,在春节时,大家都回家乡过年,朋友、同学、同事不能聚在一起,平时的节假日也不多,所以圣诞节也就成了非亲人的同伴之间的聚会节了。
虽然圣诞节或许比端午、中秋、重阳更热闹,但原因并非是西方节日文化压倒了传统文化,而只是其现实意义更容易被人接受,让人更凑得起热闹而已。新兴的“光棍节”、“双十二”,隆重程度恐怕不亚于各种东西方节日,那为什么没有人像“打压”洋节一样去禁止呢?这就是很好的旁证。相反的例子也不少,感恩节、圣节等等洋节,虽然也总有商家宣传,但在社会中总难以形成什么热潮。说白了,洋节并不是什么妖魔鬼怪,更不是传统节日被淡忘的根源,真要因为圣诞节就惊呼洋节压倒中国节,未免有些大惊小怪。
从这个角度来说,要弘扬中国传统节日,靠“打压”洋节显然不对路子,而是应发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让其跟现代社会生活更好地融合才是正理。可以在元宵教学生做汤圆,在端午教做粽子,在重阳组织登山活动……春节就是最好的例子,只要中国人保持着团圆、守岁的习惯,农历新年的地位就永远不会被公历元旦所取代。
我们常说中国泱泱大国,文化兼容并蓄,在小小节日话题上,当有顺应社会潮流、兼并包容的心胸,洋节和中国节并没有冲突,完全可以和平共处。且不说圣诞节是否应该冷处理,即使真的要“打压”,用教育局禁令的方式反而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事与愿违。
圣诞节传入中国已被娱乐化,没多少人会考虑它是不是宗教性的节日,只要自己过的快乐就行了。它几乎衍生成为青年朋友寻求放松、获取快乐,与人狂欢的理由和契机。
不鼓励、不宣传、不渲染、不,对它进行冷处理才是对待西方宗教性节日应该采取的态度。同时要加大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保护、重视与宣传,这才能真正的让传统节日不再“寂寞”
3. 洋节作文
洋节我,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生。
我认为,一篇文章,一本书,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人。我也被改变过我看过一篇文章,文里写到:我不是不喜欢过洋节,你正在吃着巧克力,过着情人节、圣诞节……时你还记的那古老的中国节日吗?它们正如巧克力、礼品各种食物正被吃掉。
我们的语文老师说:这英语系的特别关注外国的节日。班主任,也是我们的英语老师。
他说:我们中国人和外国人不互相了解,中国人还老是过外国人的节日。中国人已全然忘记了我们的节日。
我在日记上写着:我们的节日正在后退,甚至会至消失。语文老师写上了:节日不会消失的,你们会传下去的。
可我认为我们这些青年喜新厌旧,只有少一部分人会去传承。我不希望你去洋节,但你要把节日传承下去。
4. 要不要过洋节
编稿人语 倒退三四十年,哪个若是吃饱撑的兴出什么“过洋节”来,单位里的保卫干部一定会找你谈话的,轻者会克你一顿说你是“崇洋媚外”,重者会胡攀乱诬把你冤枉成“里通外国”,更邪乎的,说不定还会一口咬定你们家亭子间上的阁楼里暗藏着一台发报机……现在不会了,没有听说,哪个单位会把职工过“情人节”这样的事情纳入思政工作的范畴;也没有听说,哪所高校会把学生过“圣诞节”这样的事情列入“思政进公寓”的疏导对象。
现在的时代多好啊!这就要申明,我们讨论目下国人的“过洋节现象”,压根没有对一些同学“过洋节”的本身率性臧否甚至啧有烦言的意思。关于过洋节的作派,你由衷热爱也好,你冷眼相看也好,你运用马克思的辨证唯物主义、鲁迅的“拿来主义”批判吸收也好,不就是些找个由头喝点酒、唱唱歌、扎堆侃大山的稀松平常的事儿吗?但话又说回来,毕竟是21世纪的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中国人要不要过洋节,怎么样过洋节,终究还是可以大致说出个“丁是丁,卯是卯”来的。
参加本期沙龙的同学说得很温雅,说得很哲学,也说得很有意思。洋节由来链接:圣诞节(12月25日)圣诞节是耶稣的诞生日,其实耶稣究竟是哪一天诞生,谁也无从知晓。
圣诞节是公元354年由罗马天主教教会规定的。据《圣经》中说,在出生前,罗马皇帝奥古斯都有旨意下来,叫天下人都报名上册。
因此大家都要回到老家,按照本族本家登记注册。圣母玛利亚的丈夫约瑟本是犹太大卫家的人,于是他们匣离开拿撒勒城,回到伯利恒居住。
可是当他们到达伯利恒时, 城中的客店已全都客满,无处安身,只好暂时栖息在马棚里。入夜,耶稣降生在马棚中,圣母玛利亚只好把耶稣放在马槽里。
这天夜里,天使光临到伯利恒郊外,向守护羊群的牧人报告了这一喜讯。与此同时,东方有三位贤土发现天上有一颗新星,他们在这颗星的指引下来到伯利恒,找到了耶稣和他的母亲玛利亚,并送上许多黄金和乳香等珍责礼品。
胡琼瑶 有人说,中国人过洋节,是典型的崇洋媚外,我以为不然。节日总是给人带来快乐轻松,在日益紧张的生活节奏中,人们凭借这些节日放松心情、团聚亲友,甚至表达爱意。
同时,这些洋节也带动了一系列商品的销售,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杜熠竣 在匆忙中迎来节日,找个地方,约几个朋友,聚聚聊聊,既加深了朋友间的情谊,又放松了自己,还带来一个好心情,何乐而不为?大学生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群体,怎会放过西方的节日?刚刚过去的“愚人节”似乎没有发生什么,这也折射出了大家理智的一面。
因此,有所选择地尝尝鲜,也蛮好。陈 旭 都说洋节须“洋”过,21世纪的如今,设若你在2月14日没有收到一盒巧克力或一束玫瑰花,你若没有抱着一个包装精美的礼物睡觉,那你就会很忧闷。
这一切是一种新时代或新时尚的需要吗?其实洋节并不代表什么,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切都在学洋人。不管是洋节或土节,只要让人过得开心的就是节,一切只不过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不成文的规则而已。
陆云霞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现今的中国已不再是原先那个思想禁锢、观念保守的国家,当开放、融合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时,自然而然地,对于新鲜事物,人们多半选择了宽容。
过洋节中,人们领略了异国风情的曼妙之处,也让平日微波不兴的生活重掀狂澜。当另类与传统相互撞击时,人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比较,也就更加具有亲和力,更易被其他国家、民族接纳。
刘洪军 洋节,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那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精神大餐。“情人节里可以没有玫瑰,如果我心中的她愿意;愚人节里可以没有戏弄,如果我的朋友愿意;圣诞节里可以没有糖果,如果我的同学愿意;复活节里可以没有狂欢,如果我的兄弟愿意……。
如果没有洋节,我口袋里的money ,何时可以花光?如果没有洋节,我心中的话,何时才可以说完?洋节,不能没有你,我愿意陪你到地老天荒、海枯石烂……”年轻的人们,正在轻轻地吟唱。张荣亮 洋节能给大家带来快乐,我觉得这就够了。
况且咱们中国人也是有选择地过的,诸如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而万圣节、仲夏节等便相对少了。我们能根据自身的文化背景而取其精华,使它们为我所用,那么洋节便也是我们的节日了。
陈妙萍 洋节过得最多的是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母亲节,而这些节要么好玩,要么富有很浓的人情味。人们借这些节日之际,放松自己、相互祝福、彼此问候,与亲朋好友度一段闲暇时光,在一个舒畅的场所,畅谈希望的未来,消除隔阂,增进感情,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没有什么不好。
洋节由来链接:万圣节(10月31日)万圣节源于诞生前的古西欧国家,主要包括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这几处的古西欧人叫德鲁伊特人。
德鲁伊特的新年在十一月一日,新年前夜,德鲁伊特人让年轻人集队,戴着各种怪异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南瓜灯系后期习俗,古西欧最早没有南瓜),他们游走于村落间。也有说是“鬼节”,传说死去的人的灵魂会在万圣节的前夜造访人世,所有的篝火及灯火,一来为了吓走鬼魂,同时也为鬼魂照亮路线,引导其回归。
这也就是现。
5. 针对年轻人热衷过洋节,忽略中国传统节日,你有什么想法
洋节之所以被年轻人热衷,与商家推动有极大关系,舆论宣传调动了年轻人的热情,渐渐形成了一种风气。其实中国传统节日并没有被忽略,除夕、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大家都在过。节日其实中心是在放假的过程中,放松欢乐,家人团聚,享受美食,旅游购物等等,节日本身的意义都不是很大,中秋节有几个赏月的?也有一些传统节日走样了,清明节放假烧纸,助长迷信之风,污染空气,浪费金钱。这样过清明节忽略也罢。
民族的东西不该丢,传统的东西不该忘,这是没有问题的,人人都不应该予以忽视。可是,洋节与中国节其形式有很大的不同,却是需要我们加以区分和引起注意的。
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都是封建社会时期形成并流传下来的,因此也无不打着封建的烙印:等级制、封闭式、家族式,各节日无不以家族、家庭内部活动为中心。节日里,年轻人必须礼拜老人,全家要吃团圆饭,要阖家共庆,阖家欢乐。即使是春节的互相串门拜年,也基本是在亲属之间。一群陌生人在一起狂欢,那是没有的、不可想象的。即使是户外多人参加的扭秧歌活动,也只是一种表演性质的活动,没有全民狂欢的性质。
尊老爱幼,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应该继续发扬,所以国人一直坚守着这些中国节的好习俗、好风气。即使喜欢过洋节的人,也没有谁想要摒弃中国节。
此外,中国节的另一显著特点是体现着中国吃文化的习俗。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特色食品要求,以区别于其他节日。如吃饺子、元宵、粽子、月饼等等。
洋节就不同了,它更多地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众人参与性、狂欢性、热烈情绪的发泄性。这与中国节的封闭性、家族性恰好相反。而这些,正是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前进的必然,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群体性、众人共同参与性,适应了现代社会人们渴望互相交流、群体参与、共同发泄情绪的愿望。它打破了封建的封闭形式,没有了上下级、老人与青年之间的等级束缚,体现了人人平等、自由表现自我的特点。而在吃的方面,则没有那些严格的要求,过什么节并不在吃的不同上。
有人建议,将农历七月初七定为中国的情人节,这其实是难以实行的。且不说这样的民俗节日不是靠政府强行规定的,单就其文化底蕴,就很难被大众所接受。因为它的来源是一个悲剧故事,有情人难成眷属,牛郎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一年才相会一次,相会中充满着泪水与辛酸。它的故事里人性被压抑了,美好的夫妻团圆被人为地破坏了。每当说起这个故事,人们都会生出无限的感慨和叹息。试问,有哪个青年人愿意有这样的悲剧爱情,有这样长久分割的情人?你怎么让他们接受这一文化背景下的情人节?
在过洋节或中国节上,还有一点思考,就是应当逐渐使我们的传统节日改变以家庭为载体的束缚,吸取洋节的集体参与性、互动性和狂欢性,走出封闭,减去拘束,让人人都能快乐地发泄,形成众人的共同狂欢。这样,传统节日才更有吸引力和生命力。
关于有人担心过了洋节就会忘了中国节的问题,多年来的事实证明,不会的。喜欢过洋节的人也同样喜欢过中国节,没有几个中国人过了洋节就拒绝中国节的。不需要杞人忧天。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318/147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