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赤壁赋中描写江上优美景色的句子

赤壁赋中描写江上优美景色的句子推荐阅读:

1. 苏轼赤壁赋中写秋天江上风光的诗

苏轼赤壁赋中写秋天江上风光,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前赤壁赋作者:苏轼 (宋代)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 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 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于怀,望 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 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 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 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 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 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 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 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 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2. 前赤壁赋中写景的句子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开头一句“大江东去”写出了长江水浩浩荡荡,滔滔不绝,东奔大海。场面宏大,气势奔放。接着集中写赤壁古战场之景。先写乱石,突兀参差,陡峭奇拔,气势飞动,高耸入云——仰视所见;次写惊涛,水势激荡,撞击江岸,声若惊雷,势若奔马——俯视所睹;再写浪花,由远而近,层层叠叠,如玉似雪,奔涌而来——极目远眺。作者大笔似椽,浓墨似泼,关景摹物,气势宏大,境界壮阔,飞动豪迈,雄奇壮丽,尽显豪放派的风格。为下文英雄人物周瑜的出场作了铺垫,起了极好的渲染衬托作用。

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风飞行,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飞升入仙境一样。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3. 后赤壁赋描景物描写的句子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写景为主;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景色,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后赋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节的山水特征,在苏轼笔下都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都给人以壮阔而自然的美的享受。

4. 后赤壁赋中景物描写的句子

1. 《后赤壁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被贬谪黄州时所作的一篇散文,是《前赤壁赋》的继续。全文以叙事写景为主,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具有诗情画意。

2. 后赤壁赋原文

3. 后赤壁赋中景物描写的句子。

4.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5. 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6. 今者薄暮。

7.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谗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8.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5. 苏轼赤壁赋中写秋天江上风光的诗

苏轼赤壁赋中写秋天江上风光,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前赤壁赋

作者:苏轼 (宋代)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

水光接 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 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

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于怀,望 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 袅,

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 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

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 雄也,

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 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 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 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 明月,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 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

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318/148004.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