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小学一年级科学课听课评语,小学科学课听课记录评语及建议

小学一年级科学课听课评语,小学科学课听课记录评语及建议推荐阅读: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听课怎样评课

教师应该怎样听课和评课

一 教师听评课的目的

1.听评课是学校教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活动,主要的目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设计和组织水平,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2.“听课”或“看课”,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观察、分析和研究。

课堂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观察分析、研究的对象当然不能离开主体。

但教师是课堂教学是设计组织者,观察分析、研究的对象当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辨证统一。

离开教师的教学行为分析来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对研究教学是没有意义的。

3.听评课要以学评教。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绪、学习行为表现、学习的效果,对照教师的教学行为,考察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把握,评价教师的课堂设计、组织能力和教学基本功。

只有综合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才能正确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激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策略、方法、手段的运用是否适合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心理特征,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是否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从学生的学习行为着眼,把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联系起来分析研究,这才是听、评课的要义。

二 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女士的看法是:

(1)一堂好课应是有意义的课,是一堂扎实的课,而不是图热闹的课。

学生在课中,要学到新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学习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对今后的发展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学生上课,“进去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如果没有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

如果教师讲的东西学生已经知道了,何必再上

(2)一堂好课应是有效率的课,是充实的课,有内容的课。

有没有效率要看:课对全班多少学生是有效的

好的,中间的,困难的,有多大效率

效率的高低怎样

课必须是充实的,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的能量很大。

(3)一堂好课应是有生成性的课,是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迪。

课不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和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活跃。

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

(4)一堂好课应是常态下的课,是平实的课。

教师要做到心中只有学生。

不少教师一旦开课,容易出现准备过度。

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都拿着准备好了的东西来表演,再没有新的东西呈现。

课前准备有肋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一个公共的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和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生成许多新的知识。

课应该是平实(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有多人帮着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

(5)一堂好课应是真实的课,是有缺憾的课。

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

真实的就会有缺憾,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

公开课,观摩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那么这个预计的指标本身就是错误的。

三.怎样听课

教师听课一般包括三个过程。

1、课前准备。

听课忌盲目性。

教师听课前应准备那些工作呢

A.熟悉教材,明确这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领悟课标或大纲对本节内容的具体要求。

了解编者意图,弄清新旧知识内在联系,分析教学内容的重、难点;B.自己思考、设计课堂教学初步方案,勾勒粗线条的教学框架,存在的困惑与问题;C.大致了解所听课的班级的类型(文、理科;物化、政史班等)或学生的成绩水平的情况;D.了解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因为这样才好对所听的课有一个大致的定性。

2、观察和记录。

听课是复杂的脑力劳动,听课需要听课者多种感官和大脑思维的积极参与,从以下方面观察、记录:

听课时间、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课时)等;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主板书;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学生学习活动情况(合作、交流、探究);教学效果。

在观察记录中,要注意考察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关键;课堂结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基本功;教学思想。

3、听课 思考和整理。

听完课后应进行思考和整理。

比如回顾听课记录,与执教者交谈,将几节“互相牵连”的课作比较,写“听课一得”,或者吸取执教者的优点用于自己的教学。

要注意分析、比较,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注意长处,改进自己的教学;要注意分析执教者课外的功夫,关注执教者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前准备情况。

四.听课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1.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

对于教师的教,听课时重点应该关注的是:

(1)课堂的教学目标(学哪些

学到什么程度

情感如何

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2)新课如何导入,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哪些活动;(3)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

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5)设计了哪些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技能

达到什么地步

渗透哪些情感价值观教育

(6)知识的系统化、复习巩固和提高的内容、方法。

(7)课堂教学氛围如何。

今天听了小学一年级试听课,不知道什么评价与建议

从老师态度,学生反应,备课内容,板书情况等进行概括与描述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听课怎样评课

有篇范文:

《鲜花和星星》

从教材的角度来看,这首诗歌是初次给孩子们现代诗的情势;从字词练习的角度来看,这课偏重于“比”的内在;从内容来看,这课以回环往复、一咏三叹的情势奉告门生:鲜花和星星的多及美.

我想,教材编者的用意毫不仅仅是让孩子们感知生存,还有对诗歌这类情势的酷爱与切近.因而,李教师充沛体会了教材精神,让门生在充沛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读畅通、读流利.接着再来捉住重点词,指点有情感地诵读,力求读好.然后,教者没有局限于此,而是进一步拓展深化,练习门生对“比”的了解,进而是对诗歌句式的熟识:由看图换词填空完成1首诗歌的创作,到看图填句子完成1首诗歌的创作,再到看图完成1首诗歌的创作,末了到自由完成整首诗歌的创作.这个进程不然而对文章主题的深化理解,也是一次扎扎实实的诗歌写作练习.事实上,孩子们在此次学习中,真正地有所患有—这显露在他们对创作进程的高度愉快上,也显露在他们创作的效果上:他们说最喜欢满天的繁星,由于它们比夜晚的灯火还多;最喜欢五彩的鱼儿,由于它们比草原上的羊儿还多;最喜欢机伶的小海鱼,它们简直比海底的珊瑚礁还多…

这闪灼着智慧光芒的话语不正体现出李教师这节课的胜利与出色吗?同时,这闪灼着智慧光芒的话语更鼓励咱们赓续求索更科学、更适宜孩子们的教学方法.

固然,教学老是遗憾的艺术,这里我有一点不成熟的设法:

背诵要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结果.这节课的教学固然对个别句子的诵读指点较多,然而整首诗歌的诵读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门生对整首诗歌的理解与感知.而加之动作诵读、背诵就更必要读流利、读暗练了.固然,这节课在这1环节上有所忽略可能是为了后面拓展部份时候的保证.然而明显,往后的教学中,咱们必要真正地把“门生本位”的理念落到实处.要是把这首诗歌真正读通、读好、读透,我想可能拓展部份的实习门生对整首诗歌的创作会更贴切.

实际上,要是将划重点词这一步骤省略,以范读等体例直接指点诵读,可能既节省了时候,又轻易地下降了门生诵读的难度,岂不两全其美?要晓得一年级语文苏教版教材的教学重点就是念书、写字呀!

如何对小学科学课进行评价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作为一名农村的小学科学教师,在学校里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并非易事,小学科学教学是科学的基础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担负着儿童科技创新的重任。

科学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参与认识自然事物及应用所学获得知识,大胆自主探求和应用知识。

教师怎样有意识地与学生同玩同乐,学中玩、玩中学,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探究科学的方法呢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鼓励学生学生自主选择探究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当我们学完了教材的一些课程之后,要做好学生新的科学探究工作,每一学期要给每一个学生一个探究主题,这个主题要适合及选择的范围。

对小学生而言,题目若与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必定会提高其参与的兴趣,如洗发水的试验及调查、食物的脂肪含量、冷藏食物知多少、头发的承重力、不同洗衣粉的清洁能力、。

其实以上例子包括不少有趣的题目,大部分的内容既和日常生活有关,亦可进行科学探究,而过程和所需器材也不复杂。

另外还提出大量有关适合这方面的探究主题。

例如:学校周边环境、校园植物的调查、学校绿化率、废旧电池的回收等等,这一些都是很好的活动主题,而且也很适合学生的思维。

二、引导学生去探索,鼓励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寻找答案。

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想、用自己的双手去做、用自己的嘴巴去说…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事物,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问题提出来后,教师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设计好实验和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和相互交流讨论。

在老师引导和建议下,孩子们自己动手做实验、搜索证据、观察、提问、设想和验证。

孩子们要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实验过程中的想法、活动情况,与正确答案相比较。

通过三年的小学科学教学,我在教学中都能感受到学生喜欢提问题的天性:“天为什么是蓝色的

“恐龙是怎么灭绝的

除此,还能感受到儿童回答问题的逻辑:“打雷是因为云彩没长眼睛

“太阳把地上的水吸走了

这些可贵的“天性”应变为更为成熟的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

假设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所做的可能性回答。

例如,对“物体遇冷会收缩吗”这个问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生活经验提出各种假设:“物体遇冷会收缩—人冷了就会缩起来”,“物体遇冷不会收缩—教室里的桌凳就没有因为冬天而变小”,再如:“把纸和球同时从高处放手,猜哪个先落地”的假设活动,是想让学生分析自己的假设,并在假设的过程中发现:根据经验提出的假设有时是错误的,经验也可能造成假象。

我们再用两张同样重的纸(其中一张揉成团)重复上面的实验”是一个拓展活动,同样说明根据经验提出的假设不一定可靠。

而搜索证据是通过观察、实验、测量或从可靠信息源那里获取用以回答问题或验证假设的数据及资料的活动。

许多重要的科学结论都是建立在假设与搜集证据的基础上的,如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达尔文的进化论等。

因此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时需要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提出问题,而不是直接建议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科学探究的机会。

2、提供一个适用于学生的计划方案,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去动脑筋思考。

3、经常比较计划和实际的探究过程,认识到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预见的。

4、在教学中或活动结束时要经常交流讨论,提议学生去思考如何改进探究方法。

三、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中的合作能力。

在传统的实验课教学中,比较普遍采用的是教师讲实验内容学生听,教师演示实验方法学生观看,教师提问实验结论学生答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不利于主体精神的培养。

针对这一现象,我在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通过阅读、研讨自己设计实验。

具体做法是:把实验的目的、名称、器材、步骤、现象、结论等要素设计成空白实验报告提供给学生。

学生在自己的小组中阅读、思考、研讨,共同填写实验报告,等于是自己设计实验,自己进行操作、观察、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阅读了教材,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帮助共同填写有关内容。

教师巡堂只做启发和点拨。

在确定了实验步骤后,各小组按照自己确定的方法独立地操作、记录和分析。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为共享资源和合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但也容易使人进入一个自我封闭的学习环境,这就需要以合作学习进行引导。

四、注重探究方法和过程的评价,鼓励探究结论的原创。

一提到评价,老师们往往会联想到考试。

其实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评价涉及到许多方面,考试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

科学课的标准中,对学生的评价问题作了详细的叙述。

《标准》中强调“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因此,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探究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的探究过程。

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中,他们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探究实验中的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对观察、实验中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推理、归纳、总结、质疑、交流、评议等能力的提高;在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等过程中都体现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这些方面都是评价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方面,这是单纯以一纸试卷所不能体现的。

只有注重了探究过程的评价,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另外,评价的方法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不只是考试这一种形式。

例如:在平时为学生建立一个探究过程的记录本,及时记录学生的各种变化,从发展变化的程度上反映学生的探究能力。

通过实验竞赛等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完成一定的自然环境或自然现象等的考察研究,撰写考察报告来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等等。

在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评价时,应让教师、学生、家长甚至社会成员参与。

总之,应重视学生的评价,应有一个公正、积极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在科学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对认识的自然事物,探究科学奥秘充满兴趣,踊跃地提出探究的问题;对探究的问题积极的动脑筋、想法。

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法进行研究;在汇报实验结果时,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发现;在研讨时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与不同的意见进行争论。

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精神,使学生主动、自主的参与各项探究活动,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我相信每个教师都能坚持不懈地把学生科学探究活动开展下去,上好每一节科学课,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从中领悟到探究科学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面向学困生的问题,从而使每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和进步,让所有的学生掌握探究的思维方法、感受探究的乐趣,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听课感受怎么写

时光飞逝,转眼间已做了一年的老师了。

作为一名新老师,深刻体会到一句话的道理:“万事开头难”。

当我在第一堂课面对46双眼睛的时候,我感到有激动,紧张,还有责任,深刻感到上好一堂课光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这一年的工作经历中,有经验,有教训,有挫折,也有喜悦。

我的工作是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老师,自踏入教育这个岗位以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当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思想上,爱国爱党,积极上进。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并思考“我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力量”,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努力使学生、家长能接受我、喜欢我。

在新课程改革之际,为了适应新形式,我认真拜读了各种有关教育的文章,努力使自己不被新课改的浪潮所淹没。

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师表形象要时刻注意,我在注意自身师表形象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因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个人身上最美的东西,针对社会这一大气候和学生这一小气候我把学生的德育、美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

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性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我还注重文化学习,参加了“新教师的进修。

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

二、在教育教学上,敬业爱岗,严谨治教。

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是每位教师最大的心愿、最高的荣誉。

作为一名校本课程教师,最紧迫的问题是具有新的教学理念,刻苦钻研如何把雷锋精神与校本课程达到有机的融合,从而显现出我校的校本特色。

在备课中,力图体现校本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体验性,把语文、数学、科学、美术课、音乐等整合进校本课程,围绕雷锋学校开展教学工作。

有的课堂让学生观察写话,品析优美的文章,有的课堂让学生想象绘画,有的课堂让学生歌唱,欣赏名曲。

在低年级尝试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等开展探究性学习。

现在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要根据学校与地方的实际,拓展学生学习资源。

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教师应该拥有自来水。

在工作中,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教学管理水平。

在校内,虚心、主动地向老教师学习教学技能和技巧,丰富教学手段。

抓住学校安排外出听课的机会,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精华,在自己的教学中为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平时向书本学习、向身边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

总之,在这一学年中,不管是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我平时工作中出现需改进的地方也较多,如理论知识不够,论文精品意识不强;电脑知识长进不快。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扬长补短,不断努力。

浅谈对小学科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探究作为学习方式,它是一种教与学的策略。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都很重视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获得发展。

但是,怎样的探究活动才是有价值的,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

有一节三年级科学课,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液体的相同和不同。

讲台两侧摆满了各种实验材料。

有食用油、水、牛奶、蜂蜜、蜡光纸、小烧杯、玻璃片、木板、塑料小天平等。

学生开始试验之前,老师提出的问题是:食用油、水、牛奶、蜂蜜有什么不同

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说出了很多看法,比如:颜色、透明度、味道、稀稠程度、喝下去的感觉、用途等等。

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

接下来,就让学生动手做实验。

学生一下子蜂拥到讲台上领取材料,想领什么材料就领什么材料。

学生顿时忙开了,课堂上很热闹。

听课的老师问一个同学,你们在研究什么呀

学生摇摇头„„

这节课,教师准备的大量工具和材料,是想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各种液体更多的不同,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由于教师没有让学生确定自己要探究的课题,致使学生盲目地忙乱了一节课,无论是在科学概念方面,还是在科学态度、方法和探究方面,得到的东西很有限。

对于小学生来说,探究绝不等于不要教师的指导,不是完全放手给学生,有人认为探究就是让学生独立研究,只要老师指导了,就不是探究。

那种“学生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学生想怎样研究就怎样研究”的做法实际上是不符合小学生学习实际的。

新课程改革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之后,该怎么办

这些问题是否都有研究的价值,是否都能当堂研究,学生是否具备研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指导他们整理、筛选,然后确定研究的问题,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研究什么,并紧紧围绕这个问题收集信息。

一个完美的科学探究活动,应该是“学生自己发现可研究的对象,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拟定实验计划,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并进行汇报、交流”。

每位科学课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完成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

但是,真正做到这一步,需要一个能力形成的过程,如果只有探究的,而缺乏探究的方法,漫无目的地去操作,那么,只能说是科学课教师失去了应有的指导作用,是“有量无质”的探究活动。

作为科学课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放慢“探究的脚步”。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探究能力的水平,设计由扶到放的一系列活动。

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更要注重探究活动的效果,让学生从中在各个方面得到最大的发展。

当然,在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仍然需要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参与,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之内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这才是我们在科学教育中所追求的“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科学知识”三维教学目标的系统达成。

小学科学课听课记录

一记实验步骤

二记实验现象

三记实验结论

小学五年级作文听课评语

3月2日潘海燕的〈〈分式的基本性质〉〉,能采用类比引入新课,讲解例题详细,对个别容易出错的地方能反复强调,及时反愧巩固。

选题类型较全面,课堂气氛略显沉闷,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有待拓展。

3月2日狄永伟的〈〈海燕〉〉,能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海燕的优秀品质,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了引领、导航作用。

新课程理念有所体现,但课堂内容略显单薄,平时应注意引导学生知识的积累,丰富学生知识面。

3月6日秦丽燕的〈〈光〉〉,知识点归纳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整理。

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能结合物理现象给予解析,学生容易理解。

复习内容详略得当。

但作为复习课,课堂容量还需加大。

3月7日庞巧珍的〈〈数的开方〉〉,知识点归纳条理清晰,采用学生回忆复习知识点,便于学生记忆和整理。

结合知识点辅以相关例题、习题,讲练结合。

例题规范,针对学生基础少扎实,采用此类复习方法能进一步夯实基础,值得肯定。

严中良

3月5日项海芸的〈〈分式的约分〉〉,习题设计难易合理有序。

整堂课围绕找公因式这个关键,设计了多种题型,并通过老师讲解、学生探索、学生口答、学生模拟练习、学生板演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基本上能解决问题,但课堂气氛略显沉闷。

3月5日毛利群的〈〈分式的约分〉〉,通过分数运算类比引出分式的约分,学生容易理解,易于接受。

课堂容量较大,但习题还需优化。

老师讲解较多,师生双边活动需增多。

3月8日徐伟的〈〈图表的建立与编辑〉〉,能结合生活实例引入课程,课堂气氛活跃,内容传授形式多样。

3月7日严中英的〈〈漫步书法世界〉〉,本课从书法欣赏入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内容安排有序,但学生反映稍显沉闷。

钱芳艺

小学生科学课讲什么好

如果是校领导听课,讲产生物理变化的实验课,又有气场又不至于乱,如《水的认识》《空气的认识》

如果是出去做课,一定要讲产生化学变化的课,这样有难度才会获得好评,如《变色的苹果》《燃烧产生什么》

总之,科学课要本着做实验、多动手、有讨论环节、有归纳环节为好课

一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一、小学数学听课实录

这是一篇关于小学听课记录,小学数学听课评课记录,小学数学听课记录的文章。

掌握角的本质特征,从而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

(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认识角

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

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

(学生回答)

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

几条边

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

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折一个角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

看谁折得快折得好。

(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

3.角的大小比较

(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

你是怎么办的

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

又是怎么做到的

(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

用什么方法比较

(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

还是一样大呢

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

(三)、固应用,拓展延伸

1.课本练习第1题。

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战吗

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

指名回答。

2.课本练习第2题。

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

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3、第5题。

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

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课本练习第4题。

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

动手拉、合剪刀。

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

(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充分利用学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获得对角的感性认识。

通过“看”、“找”,体会角在面上,初步建立对角的概念。

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折一个角,在实践中探索不同的折角方法,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

充分利用创造条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制作等活动,获得感性知识,形成对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本质特征,从而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练习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评:

1.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

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

通过“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促进数学思考。

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

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为学生自己动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本节课设计“找”、“说”、“做”的环节,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二、小学数学听课表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授课教师

听课班级

听课地点

听 课 人

听课时间

随 感

听课内容:

听课总结: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318/148012.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