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初中作业激励性评语,初中作业评语激励性语言日志

初中作业激励性评语,初中作业评语激励性语言日志推荐阅读:

表现性评价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有何应用价值

一、表现性评价的基本理论

(一)表现性评价的概念

在教育评价领域,表现性评价最初只是一个与传统多项选择题目为代表的标准化测验相对立的术语,是以客观测验以外的一类以行动、作品、表演、展示、操作、写作、制作档案资料等更真实的表现来展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思维思考力、随机应变力、想象力创造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及学习成果与过程的测验。

表现性评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有助于测查高级思维能力。

2.有助于测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问题的真实性与情境性。

3.重视学生解决问题得出的结论,更重视评定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4.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的潜力尽可能得到发展。

(二)表现性评价兴起的现实背景

表现性评价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210 年我国汉代的取士制度,即通过考试与推荐来选拔各级官吏。

它之所以重新引起国外教育评价与测量领域研究者的关注,是由于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各国教育界期望通过评价的革新来更好地选拔人才,与此同时,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来促进教学与学习质量的提高。

国外学者认为表现性评价方式产生的三个基本原因是:

其一,知识的更新每三年成倍增加,要求学生们采用“记忆”的方式是极为愚蠢的。

其二,高级思维及问题解决过程常常非常复杂,要求多个步骤、多个问题解决这,要求跨时间、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运用,要求补充一些校外工作。

其三,当前评价面临困境,即大部分的教育结果不能转化为客观纸笔测验题目的形式。

其实,表现性评价的出现表现出教育界对以选择题为代表的标准化测验的普遍不满。

许多教育者认为,与常见的标准化测验形式相比,表现性评价而已更进一步地测量学生实现志向的能力,甚至可以作为解决当前教育问题的重要方式。

(三)课程嵌入式表现性评价

课程嵌入式表现性评价,又称课堂表现性评价,指的是以教师为评价主体,以学生日常学业表现为评价课题的表现性评价形式,其特点在于与所学课程内容匹配,风险性较低,属于校内评价的范畴。

国外学者认为,只有通过经常的、有规律的课堂评价与反馈,学生们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

因此,许多研究者建议将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课堂教学工具。

还有学者通过研究指出,在实施课程嵌入式表现性评价时,通过在自然背景对学习者的观察与资料积累,表现性评价的重点在学习过程;在实施后期,评价虽然也包括对学生成长的观察,但要越来越注意学习的产品。

我们在这里探讨的就是课程嵌入式表现性评价

(四)表现性评价的特点

根据学术界对表现性评价特点的界定,我认为表现性评价的主要特点有五个。

1.任务框架

表现性评价与学习任务紧密联系,基于表现性评价的学习任务应该是一个有机整体。

各个学习任务之间联系紧密,形成系统的框架体系。

表现性评价的目的即为整体推进学习任务的完成。

2.评价先行

基于表现性评价的作文教学,评价是带动学习任务前进的“火车头”,而非判定任务完成情况的“火车尾”。

学生先明确写作的评价标准,在写作过程中主动向“标准”靠近,逐渐将评价标准内化为自身对写作的认识与理解。

3.标准自定

表现性评价标准是基于学习任务和学生情况制定的,情境特点较为突出。

因此,依据同一个评价标准体系,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自定”充分体现出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性,体现出教师对写作教学的认识与理解。

4.主体多元

表现性评价的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其他成员。

评价主体多元有助于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了解自身的写作情况,多方获得鼓励与支持。

主体多元也有利于写作教学的多元互动和资源共享,扩大学生思考的广度,增加学生思考的深度。

5.自主修正

学生参与了评价过程,对自己的习作与评价标准的差异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有利于发挥评价的完善、修正功能。

评价过程对学生的自主修正起到了较好的启发和激励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主动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二、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没有为学生的写作营造良好的作文环境。

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大,很多教师都是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写一个题目,要求学生完成写作任务,教师批改,发回作文本,一次写作教学宣告结束。

这样的写作教学,一是缺少序列性,二是缺少学生自主感受、修正的空间。

另外,学生在写作前和写作过程中都没有得到教师的有效指导,只是在完成写作任务后得到教师的几句评语,学生处于“被匡正”的状态,写作能力的提高没有“助推力”。

这里所说的“作文环境”,不是指作文时的课堂气氛、课堂纪律、训练的状态,而是指学生在作文之前和作文之时这两个时段中,对作文的动机、欲望、冲动、兴奋,这是一种作文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是源于学生自身的。

良好的写作环境包括四个因素:

第一,学生想写,有写作的动机、欲望和冲动。

第二,学生有的写,教师帮助学生营造现实情境,引发学生的回味与联想,帮助学生在生活体验与作文题目之间建立起联系,

第三,学生能写,教师帮助学生深化情感、思考与感悟,帮助学生找到与写作内容相适合的表达方法与写作方法。

如果教师能够从整体上设计写作教学的序列,每次作文教学都注意写作前的指导与写作后的点评,学生就能在良好的写作环境中整体提升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

三、表现性评价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表现性评价的最大作用就是帮助教师和学生明确标准。

首先,教师借助标准明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方向,借此设计写作任务,为学生寻找达到标准的路径。

其次,学生借助标准明确自己写作努力的方向,并在写作过程中努力实践。

最后,师生通过评价明确学生现有水平,进而明确现有水平与标准的差异,共同制定计划,整体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

表现性评价并非独立于作文教学的“评价”,而是融入作文教学全过程的,是作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表现性评价的引领下,师生更容易明确方向,确定方法,了解差距,教师的教学更有的放矢,学生的完善、修正更有路可循。

四、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标准的制定

评价标准的制定一般可以有“自上而下的演绎”和“自下而上的归纳”两种形式,如果采用两种形式得出的评价标准一致性较高,评价标准的信度就比较好。

相比较而言,“自上而下的演绎”更多地体现着社会的要求,“自下而上的归纳”则更多地反映学生的需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明确规定了第四学段写作的阶段目标,学生的中考作文能够反映其写作水平及有待提高的角度。

本方案结合《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表现确定评定标准,“自上而下的演绎”和“自下而上的归纳”相结合,既能反映学生的发展成长也能表现出他们各自的弱点,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如何给中学生作文下评语

怎样给中学生写作文评语 简明秀(贵州省福泉市龙昌中学)语文教师都知道,学生把作文交给了老师,就如交出了一颗心,总是焦虑不安而又满怀希望地等待老师批改,所以,教师必须及时认真地批改学生的作文,尤其要写好学生作文评语

作文评语是对学生完成写作训练后的一个定性评价

作文评语既有评价功能,又有导向功能和教育功能。

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的是具有一定思想意识和明辨是非能力的中学生,教师精妙的评语,往往能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师平淡的评语,往往会淡薄学生的写作兴趣,泯灭学生的写作热情,禁锢学生的创造思维。

那么,语文教师如何给初中生写评语

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唤起学生写作欲望 学生的作文大多凝聚着学生创作的心血,学生付出的心血当然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赞赏。

教师的评语将会化为学生无形的学习动力,对学生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教师只有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文评语来滋润学生的心田,才能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写出佳作来。

学生都有自尊心,如果我们总是以指责、冷漠的态度去对待学生作文中的不足,势必会导致学生精神沮丧,失去作文的兴趣。

如,有的学生作文文不成句,但书写认真,字迹工整,教师在批改时就可以写这样的评语:你书写认真

凭你这种“认真”的精神,相信你一定会把语句写通顺,写生动,写出好文章来

老师坚信,你一定会在下一次作文中有明显进步的

再如,有的学生写作时知道抓住一件事来写,但寥寥几笔就把这件事叙述完了,使得文章内容单薄,教师在批改时就可以写这样的评语:你找到了写作的切入点—选取一件事来表现中心,但叙事太略,应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完整、生动地叙述出来,文章内容就丰富了,中心也就明确、突出了。

老师相信,在下次作文中你会做到的,我期待着

二、要激励学生奋发进取 因为中学生身心正处在发展时期,有很大的学习潜能可挖掘,所以教师应抓住他们写作中的闪光点,采用具有鼓动性和激励性特点的励志式评语,激励他们奋发进取。

教师如能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把握学生个性,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往往会收到很大的效果。

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就可以这样说:作者抓住熟悉而平凡的父亲的“背影”生动地描绘父亲、表现父亲,作者笔下父亲的高大形象就浮现在了我们眼前,请拿起你的笔描绘你的父亲吧。

接着,教师可给学生布置以“父爱”为话题的一次作文训练。

有一位学生在他的习作《我发现了爸爸的白发》中写道:“我周末回家,看见困倦的父亲在炉边睡着了。

我叫他去床上睡,他说休息一会儿就要去干活,哪有时间上床睡。

这时,我在无意中发现爸爸的头上有了很多白发。

爸爸为了养家糊口,整天辛勤劳动。

他老了,顿时,我好心酸”。

针对这篇文章的内容,教师就可以写这样的评语:你长大了,懂事了,理解了父亲的一片苦心,希望你在以后的生活中好好地感受父爱,把心动变成行动,奋发进取,让你青春的枝头结出累累硕果去回报深爱着你的父亲吧

三、要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 中学生情感特别丰富,面对家庭,面对考试,面对竞争,他们承载着太多的精神压力,因此在这段时期,学生的不少习作会透露出一定的悲观情绪。

作为老师,首先应该理解他们,然后尽可能地在他们作文评语中用一些简明而富于哲理的故事启发教育他们克服感情用事的缺点,学会理智地看待问题,培养其健康的情感。

如,在以“父爱”为话题的写作训练中,一位学生在其习作《印象中的爸爸》中写道:“爸爸常年出门在外,不管家,不归家。

小时候我常常幻想,‘哗、哗„„’下雨了,我站在校门口,爸爸会拿着雨伞来接我,爸爸撑着大伞,我撑着小伞,大手牵着小手。

但这还是一个梦,一个幻想。

当别人家的孩子受到辱骂欺侮时,他的爸爸就会挺身而出保护自己的孩子,而我受到别人的辱骂欺侮时,只有忍着,默默地落泪。

渐渐的我长大后,学会了保护自己,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独立,学会了自主,学会了还击,但别人总叫我‘恐龙’、‘母老虎’之类的。

爸爸回来吧,我们这个家等着你回来”。

在那清晰的字迹中,作为教师的我读出了她内心的情感—怨恨、思念。

针对这篇文章,我写了这样的评语:本文倾吐的心声,抒发的真情,深深打动了我。

但你父亲为了生活,不得不在外奔波,其实这才是最真挚的父爱,你父亲是用行动来表现的,好好珍惜吧

另一位学生在其习作《不理解我的爸爸》中写道:“平日里爸爸总是唠叨:要认真读书,放学要按时回家,回家后在家认真做作业或看书„„放假也是如此。

我生活一点儿也不自由,我对父亲的做法很烦、很反对,于是我在假期中离家出走二十多天后才被父亲找回来”。

针对这篇文章,我写了这样的评语:在你那漂亮美丽的字迹中,读出你是一个坦率的女孩,我很喜欢你坦率的个性,但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送你一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

在以后的生活中,敞开心扉,与父亲驾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多多沟通,相信你一定会理解你父亲的一片苦心

四、要暗示学生改正不足 对学生作文中客观存在的某些缺点,教师先要肯定其优点,在此基础上,再明确指出不足。

这样,学生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就会乐意接受老师的意见,其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比如,有的学生作文内容很好,立意新颖,布局合理,结构完整,内容丰富,语言生动,但错别字较多。

针对这个学生作文的不足,我写了这样的评语:本文措词恰当,叙述生动,具有文采,如在写作时细心一点,不写错别字,那文章就会锦上添花了。

实践证明,在作文评语中,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来写评语,就会使学生变得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激发学生巨大的写作热情。

小学作文鼓励性评语

提起小学作文,可能很多老师都谈虎色变,无计可施,很多学生会抓耳挠腮,无从入手,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研究已经屡见不鲜,理论和成果也可谓层出不穷。

但也许我们的教师没有采他山之石来攻自己之玉的经验,抑或是他山没有一块适合攻自己之玉的石头,总之,小学生作文现状堪忧,几个少年作家的灿烂光芒代表不了多数孩子的群星闪烁,现在在农村小学随便出个题目,有很多孩子会写的顺序颠倒,词不达意,胡编乱造,更有甚者,达到了背作文书上的作文,照抄照搬,这样也就难免出现目前大学生不会运用自己的母语的现状了。

作为一个工作二十多年的教师,我深深地知道攻克一个个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是我们教师的使命,也是我们的责任,总不能看到困难摆在面前坐以待毙吧。

关于作文教学,我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我发现利用谈话式鼓励性评语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谈话式鼓励性评语就是在给学生写评语时采用的不再是一副师道尊严、高高在上的角度,内容也不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几十年几辈教师一成不变的内容具体,用词准确,中心思想突出等陈词滥调。

而是以老师朋友的角度用温和的谈心的口气告诉学生他的作文好在哪,并适时地大加褒奖。

二、谈话式鼓励性评语的好处

谈话式鼓励性评语对提高作文水平可以说益处多多。

首先,可以增进老师和学生的感情。

这貌似和提高作文水平没有关系,而实际上关系很大,俗话说:亲其师乃信其道。

我们每天面对几十个学生,面对学

数学课怎样对初中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1.转变传统评价观念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意识顽固地滞留在传统的考试和测验上,评价的功能突出了甑别与选拔,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需要。

近年来,已有相当部分教师受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吸收了一些教育评价的新鲜空气,但往往只要在“教”的一个侧面作了些修补,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传统的教育评价理念和评价方法。

如何改革评价方式,使之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在教学中应以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新的课程理念来进行教学及评价。

而“评价不是为了给出学生在群体中所处的地位,而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谋求进一步的实实在在的发展。

2.创设民主和谐的评价氛围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民主和谐的活动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我形象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课堂评价活动不能是教师的评价主宰一切,而应该是学生的评价过程,也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的情感和思想的交流过程。

因此教师应当公正、公平、和蔼、信任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创设民主和谐的评价环境,课堂教学中要允许学生“犯错”。

对待错误,许多教师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

或“快刀斩乱麻”,以一个“错”字堵上学生的嘴,接二连三提问学生,直至得出“正确答案”;或亲自“上阵”,把答案“双手奉上”;或“堵”或“送”,都是置学生的实际于不顾。

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要说“你虽然碰壁了,但你的探索精神是可贵的。

“你再试一试,相信你一定成功

“你愿意吗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生动的评价语言会使学生兴奋不已,情绪高涨,同时课堂气氛也会异常活跃。

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只有在他们心理无压力的环境下才能逬射。

我们只有宽容错误,才能更好地挖掘和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才能让学生在纠正错误中开启智慧,迈入知识的殿堂。

因而在数学课堂活动中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活动氛围,使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有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是进行激励性评价的必要条件。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激励性评价

范宗福(民和县硖门镇中心学校 青海 民和 810800)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倡导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自信心,“激励性评价”就体现了这一要求。

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

1.爱生─激励性评价的基石 夸美纽斯曾这么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老师激发起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

由此可见,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善待学生,那么就会如同磁石一般,吸引学生、激励着学生去积极思维,用心学习,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学生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罗素的这句话更让我们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会起到多么大的作用,教师只有对学生抱有强烈的爱,宽容的理解,诚挚的友善,平等的尊重,才能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才能创造激励学生学习的感情基础,造成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良好教育气氛,“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很难想像,一个眼里总是看着学生的缺点,对学生没有半点喜爱、平时对学生一味“高压、打击、训斥”惯了的教师,某一天,他突发奇想,想要激励学生会是什么样子。

恐怕学生只会把这种激励误认为是一种虚伪、一种讽刺或人格的污辱,更抵触教师、甚至仇视教师,个别的学生也许还会产生过激的言行吧。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促进者、启发者、帮助者、激励者,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多元激励性评价

如:在朗读教学中,数名学生朗读课文后,即可让他们分别谈谈自己朗读的效果如何、优劣在哪里,再相互之间评一评谁读得更好、好在哪里、还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的,然后再让其他同学进一步的评议,最后教师做总结性归纳补充。

学生在这种广泛的交流中取长补短、学习他人、认识自我并不断改进自我。

再如,作文教学中进行的习作互评、互改、组内评议、集体点评等都旨在以学生激励为评价主体,通过学生互评互议,构建各抒己见、张扬个性的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以达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自信心的作用。

3.适时、适度─激励性评价得以有效发挥的保障 开展激励性评价重点在于如何抓好契机,也就是说老师要善于做“及时雨”。

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去鼓励,“雨”要下得及时,既不可久旱后降甘露,也不要水漫金山悲戚戚。

在课堂上,当一个学生尽其所能解答了一道疑难的时候,教师就应当堂表扬他;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错了的时侯,教师也应先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然后再鼓励他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这样适时适度的激励表扬,学生学的专注,也学的开心。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现在谈到激励,许多人认为就是要把学生往好的方面评价,不好要说成好,不好也硬要找到好的方面,大肆表扬、鼓励。

诚然,这种积极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但殊不知,一味的表扬将会使学生对自己没有清醒的和全面的认识,会让他造成自我感觉太好、自信过头,一遇到挫折就往往一蹶不振、自暴自弃的局面,反而不利于他们进一步的成长。

我们必须意识到激励不等于表扬,批评也是一种激励,无原则的表扬只会适得其反。

当然要注意的是,批评时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要委婉地否定,有时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情况不同对待。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否定性评价,使其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既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也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对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进步发展,才是真正成功的激励。

初中语文怎样进行作文评价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意味着重视每一个学生的个体成长过程,关注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点滴进步,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初中语文写作是学生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包含了学生知识存储、思想情感以及语言表达的综合表现,其体现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而写作评价是一个很好评估学生是否学到语文综合知识的良好手段,它既可以帮助教师准确地考查学生写作方面的成就,也可以让初中生清楚意识到自己的写作水平,进而让学生自我反思并优化写作质量。

一、初中语文写作评价的现状分析

1.轻视作文态度而重视作文水平。

学生写作的感情、态度、意志和兴趣应该是写作评价的重点,但是目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师过于重视对学生思维力、感受力和表达力的评价,导致某些优秀作文都是假话连篇和东拼西凑,不优秀的反而是认真写作的。

目前初中语文写作评价忽视了写作教学的价值,评价上的“人”、“文”分离导致学生的作文能力畸形发展,以致于学生产生写好作文要学会东拼西凑、寻章摘句,将说假话和套话作为获取高分的秘诀的想法。

2.轻视作文过程而重视作文结果。

目前初中作文写作教学的主要方法是教师给学生制定一个话题或题目让学生自主构思和写作,然后在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由老师统一评价

虽然这种评价模式对学生可产生激励作用,但是忽略了对学生写作中存在问题的关注。

只是反映作文结果,无法解决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另外,类似于语言生动性不足、内容不够充实和思维混乱的评语,让学生看后根本找不到改进策略,一定程度地限制了写作评价的诊断功能的发挥。

3.轻视纵向考查而重视横向比较。

由于学生在生活阅历、学习能力、文化背景和禀赋才情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出现作文发展快慢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某些写作教师忽视其存在的客观性,希望运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对学生作文进行写作评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虽然这种评价方式看似公平合理,但实际是不科学的,因为忽视了学生兴趣和写作基础的差异,致使学生对写作产生挫败感。

如果在写作评价中仍然轻视纵向考查,则势必对学生的后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初中语文写作评价优化策略

1.平衡写作水平与写作态度、写作结果与写作过程。

在重视写作水平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写作态度,即在注重学生掌握写作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兴趣与态度等。

在对学生的写作进步与优势要给予肯定与激励,不足之处和困难应该提出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意见。

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写作视角来平衡写作水平与写作态度。

一般情况,评价者多是语文教师会从遐想的角度来审视作品,感受学生在写作中面临的问题,进而评价学生的写作情感与过程。

而遐想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作者向评论者阐述在写作过程中的感受以及遇到的困难,评价者只是体会遐想就能给出评价

以国外应用比较普遍的“自注式”作文评改法为例,学生在每次作文后会附上“小注”,以说明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行文过程、写作思路,评价者将其作为审阅参考,这种方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写作体验与过程。

另一种是评价者自己领会写作的实际,从而对学生写作过程给予适当的评价与指导,这样给出的评语会更加客观、有效、真实,更加有利于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

2.减轻语文写作评价的负担。

许多初中语文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对学生作文精批细改、独批独改、“越俎代庖”,低估甚至忽视了学生及其他评价主体的参与,结果学生写作水平没有提升上来,写作兴趣也不见起色。

由此可以想到,减轻语文教师写作评价负担、保证评价质量,可以从增加学生、家长等写作评价主体入手。

其实,学生参与到作文的评析过程中,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可以及时地发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快速有效地给予纠正。

家长参与到作文的评析过程中,积极帮助学生拓宽写作思路、组织优化词句,以认真的态度感染孩子,进而起到与孩子一起提升写作水平的效果。

在调动其他写作评价主体积极参与的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评价负担、保证批改质量,教师需熟练运用各种先进的优秀的写作评价方法。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就意味着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去关注他们的点点滴滴,重视他们的个性发展,最终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栋材。

语文写作是学生们对自己思想的阐述,这样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动态能得到及时的了解,方便教师在写作能力上做出及时的评价

语文写作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的评价体系。

作文评价标准

作文评价标准有以下:

(一)评分的基本原则

1.评判一篇作文的等级,尤其是基础等级分的类别,要以题意、内容、结构、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综合考虑,不能只抓一点而不及其余。

2.每篇作文的“基础等级分”与“发展等级分”之间,基础等级中的“内容分”与“表达分”之间,通常具有一致性。

但也不可简单地、机械地对等硬靠。

凡“内容分”和“表达分”不在同一等级内,两者的级差不要超过两个等级(如内容为一等,表达不应低于第三等;反之,亦然)。

3.实行“双评制”,一篇作文须由二人独立评分;对同一篇作文的评分,两人差距过大而又难以统一的,交由阅卷组组长或质检组评定。

(二)关于对“题意”的理解

1.凡是在话题“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范围内,或谈情感与认知的关系(认识事物受感情亲疏远近的影响),或谈情感与行为的关系(处理问题受感情亲疏远近的影响),其中的关系,可正可反,甚至与所供寓言的寓意不一致,只要立意正确,言之成理,均可视为切合题意或符合题意。

“切合”与“符合”的区别,在于论述的深度和广度。

对“感情”的理解,不必局限于寓言中的那种“亲情”。

2.文章只要与“感情”或“认知”两者中的某一方面有一定联系,而未论及两者的关系,可视为“基本符合题意”。

3.与所供寓言、所定话题、所设问题丝毫没有关系,另立话题,视为“偏离题意”。

4.题意不是判定基础等级分的惟一标准。

切合题意的作文,不一定就是内容上的一类文,还应考虑中心是否突出、感情是否真挚等因素。

(三)关于表达的把握

1.文体可不限,但对考生自选的文体,应根据文体特点,评判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对采用特殊文体(如诗歌、剧本等)所写的作文,判分应慎重。

2.表达若有可取之处,即使偏离题意的作文,也不宜轻率判为四等。

(四)关于“发展分”的评定

1.12个评分点,不求面面俱到,要求作文有“亮点”,有“精彩”之处,根据“亮点”的大小、精彩的程度,如确能反映有扎实的写作基本功,即可给高分直至满分。

2.凡属抄袭、宿构之作(须经确认),基础等级判为四等,不给发展分。

3.凡内容和表达均判为四等,写作基本功确实很差的,不给发展分。

(五)关于“扣分”的注意事项

1.缺少题目,扣2分。

2.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3.字数不足800字的,每少50个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字数不足400字,结构严重残缺,已判为四等卷的,字数可不另扣分。

(六)关于几个技术性问题

1.文后打分包括“内容分”、“表达分”、“发展分”、“扣分”(视情况而定)和“总分”等几项,如“20(内容)+20(表达)+8(发展)—2(标题)—1(错字)=45”。

2.先由第一评卷人在文后打分,第二评卷人在其下方根据自己的判断再打分,并由第二评卷人把平均后的得分分别填到“评分表”和卷首相应的得分栏内。

3.评分表下的“扣分栏”中填写所扣总分,扣分之前不打“—”号。

4.在每一本第一份试卷的“评分表”中两人签全名,余者签姓即可,签名不可太潦草。

以上便是是作文评价标准的评分细则。

如何批改作文和写评语

当老师辛苦,当语文老师尤为辛苦,这其中尤以作文评改为甚。

可现实是老师们辛辛苦苦地批改作文,认认真真地写作评语,学生们却未必领情。

究其原因:与老师们作文评语缺乏个性不无关系。

因此,强调写作个性化评语便显得十分必要了。

首先、作文评语要注入情感,满含人情味。

心理学中有一种“自己人”效应,它告诉我们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与评价,你必须同对方保持“同体观”关系。

也即在对方看来,你和他是“自己人”,这样一来彼此的心理距离就拉近了。

教育心理也表明:师生之间的心理越是沟通,它的教育效果也就越高。

可事实上我们的许多语文老师在写作评语时,常常以尊者自居,带着一种训人的口吻在给学生说教,面目可憎。

久而久之,学生对老师们所下的评语便失去了那份期待。

由于教师的作文评语在情感上与学生的心灵隔膜,无法激起“共鸣”,因此,也就无法从内心深处唤醒学生的写作欲望。

为此,笔者以为教师在给学生作文评语时务必情之先行,只有以己之真情感动学生,学生的写作欲望才有可能被激发起来。

有一回,学生写了一篇题为《7a64e58685e5aeb931333335333764谈男女生的交往》的文章,我给下了这样的评语:说起男女生的交往,老师那一辈人真的十分羡慕你们。

想当年老师与异性同学的交往,中间始终横亘着一条不可逾越的“三八线”,至今回想起来都倍感荒唐可笑。

可如今却大不相同了。

同学们的交往自由宽松,彼此的友情纯洁真挚。

这是一种极致的情感,珍藏它吧

那将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评语以己之情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男女生之交往。

学生面对这样的评语,应该会有自己的思考吧

巴尔扎克说:“一个常人拥有了感情,比得上任何一个伟大的艺术家。

同样,一句评语注入了情感,比得上几千几万遍概念化了的套语。

评语中注入情感,不仅学生受到陶冶从而激发写作欲望,教师本人也将受到陶冶,其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既然如此,那么就让我们用深情的笔去唤醒那些伟大的心灵吧

其次、作文评语要以激励为主,多说好话。

说到激励,让我想起了伟大文学家茅盾先生在念小学的时候,老师给他的一篇习作下的批语:“好笔力。

好见地。

读史有眼,立论有识。

小子可造。

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

事实上小作者的习作水平未必有这么高,但是,你能怀疑这样的评语对后来成为一代文豪的茅盾先生会没有影响吗

根据“罗森塔尔效应”受老师关注特别是被鼓励的学生容易取得成功。

世界著名钢琴演奏家福斯先生,在学生时代,曾经钢琴演奏成绩很不理想,他一度对自己都失去了信心。

在一次上课时,钢琴师听完了他的演奏,热情地吻了他一下,并赞扬他演奏得真好。

福斯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这位老音乐家用一个吻把福斯从危机中解救出来,用几句赞扬的话,唤醒福斯生命中沉睡的非凡自信,使福斯终于以惊人的毅力和天才的敏感成为世界级的钢琴演奏家。

因此,教师给学生的评语一定要有激励性,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受到教师在以欣赏的目光关注自己的成长。

这样学生的写作热情才能焕发出来。

可实际情况又怎样呢

老师们的作文批语往往挑刺的多,颂扬的少。

即使学生的习作相对于他那个年龄来说已经是上乘的了,可是我们的老师也非得挑出些毛病来不可。

更有甚者在评语中不肯轻易多说一句颂扬话,惟恐因此而降低了教师的威严。

在一般人看来,也许一则评语的好坏算不了什么,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则评语也可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记得上高三的时候,我写了一篇题为《我看芸芸众生》的随笔文章,老师的评语是:你有相当的写作功底,文章用笔犀利,颇有鲁迅杂文的味道,好好努力,定能在文学上有些建树。

就因为这样的一则评语,从那一刻起,我对写作有了非同一般的热情;也因为这样的一则评语,高考填报志愿时,我毅然决然地填报了大学中文系,而且是青一色的。

此后的许多年间,我的文学之梦始终没有间断过,常常在教学之余,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写点东西。

可以说老师的这则评语对我的影响是深刻而长久的。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

作文评语的写作也当如此。

总之,作文评语的写作方法多多,远不止以上两例。

但不管使用哪一种方法写作评语,都必须遵循这样一个原则:那就是作文评语务必要能触动学生的心坎,真正说到学生心里去。

只有做到了这一点,作文评语的写作方能见成效。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激励性评价

范宗福(民和县硖门镇中心学校 青海 民和 810800)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倡导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自信心,“激励性评价”就体现了这一要求。

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

1.爱生─激励性评价的基石 夸美纽斯曾这么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老师激发起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

由此可见,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善待学生,那么就会如同磁石一般,吸引学生、激励着学生去积极思维,用心学习,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学生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罗素的这句话更让我们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会起到多么大的作用,教师只有对学生抱有强烈的爱,宽容的理解,诚挚的友善,平等的尊重,才能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才能创造激励学生学习的感情基础,造成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良好教育气氛,“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很难想像,一个眼里总是看着学生的缺点,对学生没有半点喜爱、平时对学生一味“高压、打击、训斥”惯了的教师,某一天,他突发奇想,想要激励学生会是什么样子。

恐怕学生只会把这种激励误认为是一种虚伪、一种讽刺或人格的污辱,更抵触教师、甚至仇视教师,个别的学生也许还会产生过激的言行吧。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促进者、启发者、帮助者、激励者,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多元激励性评价

如:在朗读教学中,数名学生朗读课文后,即可让他们分别谈谈自己朗读的效果如何、优劣在哪里,再相互之间评一评谁读得更好、好在哪里、还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的,然后再让其他同学进一步的评议,最后教师做总结性归纳补充。

学生在这种广泛的交流中取长补短、学习他人、认识自我并不断改进自我。

再如,作文教学中进行的习作互评、互改、组内评议、集体点评等都旨在以学生激励为评价主体,通过学生互评互议,构建各抒己见、张扬个性的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以达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自信心的作用。

3.适时、适度─激励性评价得以有效发挥的保障 开展激励性评价重点在于如何抓好契机,也就是说老师要善于做“及时雨”。

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去鼓励,“雨”要下得及时,既不可久旱后降甘露,也不要水漫金山悲戚戚。

在课堂上,当一个学生尽其所能解答了一道疑难的时候,教师就应当堂表扬他;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错了的时侯,教师也应先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然后再鼓励他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这样适时适度的激励表扬,学生学的专注,也学的开心。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现在谈到激励,许多人认为就是要把学生往好的方面评价,不好要说成好,不好也硬要找到好的方面,大肆表扬、鼓励。

诚然,这种积极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但殊不知,一味的表扬将会使学生对自己没有清醒的和全面的认识,会让他造成自我感觉太好、自信过头,一遇到挫折就往往一蹶不振、自暴自弃的局面,反而不利于他们进一步的成长。

我们必须意识到激励不等于表扬,批评也是一种激励,无原则的表扬只会适得其反。

当然要注意的是,批评时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要委婉地否定,有时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情况不同对待。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否定性评价,使其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既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也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对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进步发展,才是真正成功的激励。

数学课怎样对初中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①保证教学的科学性;②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③要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或录像;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321/152525.html

猜你喜欢